登陆注册
20796800000041

第41章 人性本能·丢尸

刘淇回来了,他手里拿着几大片树皮,看到马泰在烧水,笑了笑说:“正好,把这个煮了。”

马泰也不问为什么,就把那些树皮掰碎,纷纷扔到锅里。

“这是什么?”张男问。

“西门和小戴主要是高烧不退引起的昏迷,我一直很担心,这样的高烧,要是持续。两个人的脑子完了。西门还好一点,烧的不厉害,再说他是成年人,抵抗力也强一些,小戴就不一样的,又惊又吓的,再不退烧,就危险了,而且我们也要喝一点,保证不要生病。”刘淇解释。

“这是草药了?柳树皮?”张男问。

“对,柳树皮,柳树皮含有丰富的水杨酸,它是与阿司匹林类似的化合物,是天然的退烧药,我先前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刘淇有点自责。

“现在也不晚。”

不久,他们给我和小戴灌下大量这种苦涩的水,我还记得那种苦涩,在我飘荡的意识中,反复沉淀着。

我看到画面上他们在吃饭,还是面食,马泰竟然给大家做了一些用手拉成的面条,只是面条很粗,像是新疆拉条。

饭里没有盐,大家吃得很辛苦。

“目前好像又多了一个问题,老杨的尸体不见了。”大家忙乎了半天,又围火而坐,刘淇第一个说道。

“是啊,除非这世界上真的有种我们看不到的力量在拿我们开玩笑,可能出门没看黄历,处处都是危机。”张男仰着脸,看着屋子中间的烟囱。

“我想我们去找也是徒劳的,到处都是雪,一切都被他埋葬。”魏杰说。

“一定是赶尸人,把他赶走了。”杨洁说。

我注意到画面上杨夫人始终话很少,只是看着活出神。

“你说得也太不科学了,那种赶尸人,早就消亡了,我估计现在没有人再会这种法术。”刘淇说。

“也许这里有赶尸人的鬼魂也说不定,魏杰,你能不能把门锁上呢。我有点害怕。”杨洁说。

“好吧,我用铁丝把们从里面拴上,没有人要去方便么?”魏杰问。

没有人回答。

门,暂时的关闭了。

“假如昨天晚上把门锁上,说不定就没人进来了把老杨带走了,多可怕啊,我们熟睡中,一个鬼魂注视着我们,然后选择一个死人带走!”杨洁在自己吓自己。

“要是真有鬼魂,这扇门是不可能挡住他的吧?”张男站了起来,看着墙上那些名字,顿了一下,说道:“我觉得我们该把事实讲出来了,关于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嫂子,你怎么了?”马泰的话打断了张男。

“怎么了?”大家都注视着杨夫人。

杨夫人身子靠在马泰身上,眼睛紧闭,满脸是汗。

“嫂子!”刘淇俯身过来,扒开杨夫人的眼皮,有听听她的心跳。

“发烧了?”魏杰问。

“不是,她心跳很快,没有发烧,出了很多汉,太多了,我也说不好这是什么症状,拿一些柳树皮水给她服下巴,我注意到她这几天吃得很少,起码是营养的问题,她休克了,这比发烧还麻烦,不能拖了,明天一早,不管雪有没有停,我们都要想办法走出去。”刘淇说完,把杨夫人放在草垫子上。

“她,她会不会是,太紧张了,心脏病发?”魏杰试探的问。

“为什么这么说?”杨洁看出魏杰的话另有所指。

“她休克也正好,我们直说了吧,我们怀疑他,”张男说道:“昨天我们故意说出胶带的问题,然后一直在观察你们。结果,在深夜,大概几点啊,魏杰?”

“都快四点了。”魏杰说。

“对,零晨四点,我和魏杰一直没有睡,我们看到杨夫人悄悄地走了出去,在一棵小树下,她手中发出塑料撕扯得声音,我和魏杰都听到了。”

“当时没有下雪?”刘淇问。

“没有,上帝保佑,才给我们这个机会。”张男说。

“然后呢?”杨洁问。

“然后我们悄悄回来,并没有揭穿她,就睡了。”张男说。

“那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大风雪,起码,四点以前,老杨的尸体还在。早上西门几点苏醒的?”

“七八点吧。”魏杰说。

“那么老杨的尸体就是这期间消失的,你们要是一直没睡就好了。”刘淇说道。

“我们都快熬死了,看到那一幕后,我们就放松了,我们想,这家案子就是你分析的那样,很简单,谁也没想到今天还有这么一档子事。”魏杰说。

“太阳出来了。”马泰突然对大家说。

所有人都望向门缝,真的,有阳光射了进来。

“太好了,我们总算是有希望了。”杨洁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么这么说,杨夫人一定有嫌疑了?”刘淇把话题带了回来。

“肯定有。”

“你们没有去小树下面看看有什么的东西吗?”刘淇问。

“没有,我们想揭穿她的时候,带她去,大家一起来挖。”张男解释。

“别抓我!”一旁的小戴在梦中呻吟着。

“她身上很凉,我用身体帮她暖热,你们不在意吧?”马泰看着大家。

“什么时候了,你还在乎这些,你和她躺在一起吧。”刘淇鼓励马泰这么做。

马泰躺在了小戴身边,把她依偎在怀里,小戴感受到了温暖,团缩在马泰身边,就像一只小猫一样。

“不可能。”刘淇突然摇摇头说:“老杨尸体消失,和杨夫人恐怕没什么关系,第一,她根本不可能把老杨拖走,第二,既然她去销毁了证据,又何必多此一举?纯粹为了营造恐怖气氛吗?我要去树下面看看,到底有什么,谁和我一起去,做个见证人。”

“我去。”魏杰站了起来。

“那我也去吧。”杨洁也站了起来。

三个人打开门,走出小屋,外面阳光射了进来,让我这样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也感到一阵舒心。

张男走到我身边,用手抚摸了一下我的额头,点点头,看着马泰,无奈的笑了笑。

不一会儿,刘淇向风一样跑了进来,他也不说话,而是直奔杨夫人身边。

“他怎么了?”张男被刘淇的行为吓了一跳,他问随即进门的杨洁。

“天知道!”杨洁摇摇头。

刘淇跪在杨夫人身边,在她的身上搜索着,片刻,他搜到一些成排的巧克力,撕开一个,用铁锅里面的热水融化,然后给杨夫人灌下。

杨夫人还在昏迷,不过她的脸色明显红润了,汗也少了。

刘淇把住杨夫人的脉搏,良久,他满意点点头,看着张男,笑着说:“你白熬夜了,一切都是误会,我猜想杨夫人一定有低血糖的症状,所以要经常吃糖,她随身也带了一些,可是不方便在我们面前吃,特别是大家都没有很好的食物。她一个人吃会很尴尬,给我们吧?她可能会因为没有糖而休克,不给又显得太自私了。我在树下的雪堆找到了巧克力的糖纸,联系她的病状,很容易判断,好在她还有糖,不然,我们去那里找这种东西呢。”

“那这么说,一切都回到了起点,我们的推断成了泡影。”魏杰有点遗憾。

“刘淇,你来看看西门,他出了很多的汗,不会有事吧?”张男对刘淇说。

“我看看,好事儿,西门的烧已经褪了,眼睛也透彻多了,我想他快醒了,给他留的饭热一下吧。”

“你来看看小戴,她也出汗了。”马泰对刘淇说。

“好,太好了,柳树皮起作用了,他们都有了好转,给他们准备饭,面粉的热量和含糖度都很高,他们需要立即补充营养。”

“好的,”马泰兴奋得站了起来,有点神秘的说:“我找到一点好东西,正好给他们用上。嘿嘿。”

马泰出去了,大家都从内心喜欢这个憨厚善良的男人。

马泰回来了,笑着说:“本来想给你们一个惊喜,不过还是留给病人们吧。”

“什么呀?”杨洁离近一看,吓得转身躲在魏杰怀里。

“蛇,冻硬了的蛇,还不小呢。”马泰灿烂的笑着。

“好大一条啊,真是好东西。”刘淇接过那条硬邦邦的冻蛇说道:“还活着,只是冬眠,好在马泰没有善良的把它放在怀里就活它,要不然就成了农夫与蛇了,你会杀蛇吗?最好能取出蛇胆,那可是一位好药,能心清热去毒。”

“交给我吧。”马泰笑了笑,开始用刀割蛇皮,然后准确地拿出蛇胆,交给刘淇。

刘淇拿了一些雪,放在碗里,把蛇胆搅碎,和雪混在一起,然后分别给三个病人嘴里放了一些。

一丝干裂的苦水混着我的唾液进入我的食道,顿时这干裂就燃烧了起来,在我空荡荡的胃中翻腾,我醒了,意识也变得清晰。

“来,西门,独家料理,蛇汤面,还有蛇肉,快吃吧,你需要这些。”马泰端着热气腾腾的大碗,放在我的面前。

我真的饿了,而且很渴,我大口的喝汤,然后又盛了一碗热汤,才把这些面吃下去。

过了片刻,我看着围拢着我的朋友们,笑着说:“我觉得好多了,谢谢你们。”

“小戴也醒了!”马泰高兴得说。

“你最好别告诉她,是什么独家料理。”我笑着说,嘴里有中说不出的味道。

“太好了,现在是四点钟,天一直这么晴,我想明天也不会下雪了,明天,我们一起出去,只是,这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明天要多吃点,再难吃也要吃。”张男兴奋的说。

“不是食物的问题,是缺盐。”刘淇一边察看小戴一边说:“马泰兄,麻烦你在院子外面清出一块地,生一堆火,我们让这些病人晒晒太阳,这阳光比什么药都好。”

马泰点点头,在角落找到一块木板。

“谁在门外?”我眯着眼,看着门外站里的人,阳光极其刺眼,我很难看清楚这个轮廓是谁。

“我们都在啊!”张男第一个反应过来,随着他的惊呼,大家都向门外望去。

同类推荐
  • 情人

    情人

    本书探讨了情人现象——无奈永恒的现象,对于三者之一的你,它是雨后彩虹还是诺亚方舟,本书帮你寻获释放自己的诀窍,找到灵与肉震颤时难以把握的解题关键。
  • 巅峰亮剑

    巅峰亮剑

    雪山高昂着头,冰川排列着队,达坂紧握着拳,阵阵寒风伴随满天飞舞的沙尘,峡谷深涧传来毛骨悚然的回荡,山梁云端迸起惊天动地的轰鸣。这是什么在发怒,这是什么在呼号,这是什么在碰撞,这是什么……没有谁生来就伟大。平凡,是每个人的生命原态,它就像横亘在前行路上的栏杆——有的人终其一生难以跨越,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艰辛的生命徘徊;有的人却能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而骐骥一跃,超越平凡达到新的人生高度。
  • 龙少女之断代史

    龙少女之断代史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即见君子,云胡不喜?他说:如果可以,我宁愿你从未遇到过我!这样的情景,这样的话,是她宿命的结局。从赵灵儿,到褒姒,再到庄姬,美到绝色而独立,艳至红颜成祸水,轮回的悲剧,历史已然定格,而她,仍是心有不甘。因此,今生的她,宁愿做一只妖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化身于人间,让魂魄离散,回归前世,且续今生。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上,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不堪束缚、追求自由,厌恶枯燥的功课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环境,梦想着过海盗式的冒险生活。在一次意外中他和他的好朋友哈克贝利目击了一桩杀人命案,并最终战胜了恐惧,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了凶残的犯罪人,保护了无辜遭殃的镇民们。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机智破解了强盗们的藏宝之谜,并最终找到了宝藏,赢得了镇民的赞赏与敬佩。《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有代表性的作品。
  • 蚁生

    蚁生

    《蚁生》以王晋康年轻时作为知青下乡的经历为背景,寓理想、诙谐于苦难的现实之中,真实地再现了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又把它放到“人类本性”的高度来认知。那些正需要吮吸知识营养的一代青年,却在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下,远离父母及熟悉的城市生活,在无法自己选择的社会浪潮中艰难地生存着。爱情纷争,情敌忌恨,眼看优秀青年颜哲命悬一线,不料峰回路转,
热门推荐
  • 天才笔记

    天才笔记

    他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天才,没有人知道他的母亲去向,只知道他爷爷临终时留下遗言,使他找到了爷爷写下的笔记,但他惊奇的发现——这个笔记是母亲100年前写下的!!去打破无头女尸的传说!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快穿:我是花痴你来爱

    快穿:我是花痴你来爱

    她是一个从骨子里就是很懒的人,做什么都是只做一半就放弃,原因嘛就是嫌累啦,可是她却是一个非常爱看小说的人,只会对小说里的男的花痴,对现实中的却免疫,真是个怪胎,她每次看一本小说,她就会为里面的女配们伤心不值。因此她被选中了
  • 江山为聘:纨绔皇太后

    江山为聘:纨绔皇太后

    大婚当日,不仅未等来心上人的花轿,反而被抬入宫中替老皇帝冲喜。然冲喜失败,老皇帝驾崩,心上人踩着她继任皇位,而她作为谋逆罪妃,被灌哑药挑断手脚筋脉陪葬于地下皇陵之中!以她一人之死,换得所有人鸡犬升天!等她再次醒来,时光竟倒流回三年前,她仍是弱质少女,父慈母贤,亲妹可爱,心上那人依旧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对她轻声软语恩爱有加。霍明珠在心底冷笑,所有和睦慈爱都是假象,她已糊涂一世,再不会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上辈子我死,这辈子只能你们亡!要家族荣光是吗?她嫁皇帝为妃,做渣男的皇嫂,是否足够荣光!想要皇位是吗?她辅佐傻太子继位,做母仪天下的皇太后!然而,一直被她当做棋子的傻太子······
  •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各种各样非常小的“难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既影响了心态也影响了我们应该享受的快乐。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略微思考一下,生活中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生活高手》从理财,购物,生活中的诀窍,生活中的禁忌,休闲娱乐,家庭烹饪等诸多方面编写了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实际性的办事窍门,望能给读者帮助和启发。
  • 深夜时分

    深夜时分

    一天,一晚,一个鬼故事。我不是在写小说,是在告诉你们真相。
  • 少年默

    少年默

    老鲍对妻子和儿子少年默天然充满了敌视,因为老鲍新婚之后,发现妻子是带孕入的洞房。这让老鲍的幸福打了折扣。他对少年默娘俩,动辄辱骂或拳脚相向,甚至,公然在村里有了情妇,且让妻子帮情妇干活……
  • 饮食本草·家庭健康营养全书

    饮食本草·家庭健康营养全书

    本书站在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视角上,将近500种常见食物分门别类,通过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两个途径,以公正、亲切的态度,科学详尽地阐述各种食物的营养保健功能,并在实际运用方面给予操作性的指导,把人们最关注的健康知识融入日常饮食中,对现代家庭生活极具参考价值。俗语道: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体营养最主要、最重要的来源,是维持生命之树的物质基础。每天进食的食物,不但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健康。营养学家发现,要想维持机体的健康,每周应该摄入30种以上不同的食物和饮品。在更长的时期内,还要不断地调整,更换食物群,种类越多,调和越均衡越好。
  •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让学生学会做人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学会做人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