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0300000004

第4章 哭声召唤生长记忆的雪(4)

当然,对于我姑妈来说,这张床给她的记忆却不是欢乐。她跟田所长的新婚之夜便是在这张床上度过的。那天晚上,从这张床上发出的那声惨叫令整个那曲镇的人灵魂出窍。

由于姑妈,我很早便知道出嫁是女人命定要遇到的事。只不过姑妈出嫁得过于早了些,她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尝做姑娘的滋味。“新娘”这个词对她毫无意义,甚至是极度惧怕的。

新婚之夜,没有喜气的大床上蜷缩着瑟瑟发抖的新娘。田所长既听不到新娘羞答答的话语,也看不到新娘哪怕是强作的笑颜。田所长没有愤怒。从新娘的美貌中发出的芳馨燃起他心底的情欲火焰。迫不及待,他以兽性的温存——舌头舔遍新娘身体的每一个细部,哦,不是舔,是咬,爱不释手,简直爱不释手——手指头猛然插进新娘娇嫩的体内……一声尖厉的惨叫刺破夜晚的宁静。

一朵娇美的鲜花,坠入数九隆冬的废墟之中。

天空把黑色帷幕严严实实地拉住。

黑夜沉思着,许多人暂时忘记了自己的种种苦难……

这些事,都是我姑妈亲口讲出来的——那一年,我还在“藏八”(同学们对西藏军区八一校的简称)上学,母亲和姑妈回内地休假时一起到学校来接我,刚出校门,姑妈就一定要背着我走。母亲对姑妈笑说,看你,真把康康当大玩具了。

姑妈背着我,沿着两旁开满油菜花的那条土路,边走边跟我母亲讲她痛楚的新婚噩梦——

……新婚之夜刚刚过去,惶惑的黎明为新娘打开了通往牢狱的大门——田所长拉着新娘的手走进看守所,朝一群正在打扫院子的犯人高声喊道,都过来集合啦。

那声喊叫犹如霹雳在狱中炸响,惊恐附在犯人们的脊背上。田所长将新娘推过去,以矗立在火焰中的骄傲姿态说,都给我看好啦,看清楚,这是我老田的婆娘。她漂亮不?嗯,漂亮。当然漂亮。只要你们好好改造,好好悔过,我给你们一人发一个这样的婆娘……

田所长的胳膊在有力挥动,而他的话语不论能否改变犯人们的思想,都深深地割开我姑妈的皮肉。

——我在姑妈的背上似懂非懂地听着,只感到姑妈委屈而伤感的声调在我母亲沉重的呼吸里回响。

那时候我还不十分清楚大人们的事,尤其是夫妻之间的事,我想不出有什么能替姑妈包扎她心头的伤口。

姑妈对我母亲说,她想她的母亲了,而且她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在我当了专业作家好几年后我才明白,姑妈当时的那番话的确是从她骨髓里说出来的。许多人在备受委屈的日子里,首先想念的亲人大概就是母亲了。尽管母亲们对自己儿女的宽慰和帮助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苍白无力的。

姑妈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我过去好像没有听我的父母提起过,连我奶奶的一张照片也没见到过。而对于我的河南老家,我曾把它想象成远方陌生国度里的一座寺院,对我完全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后来终于有一天,我的奶奶突然从天而降出现在我面前,我惊喜我有一个这样慈祥又慈祥的奶奶。她的慈祥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仅是她的容貌、言谈、举止、穿着什么什么的,她对于我个人来讲应该是一个伟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是她第一个使我有了“家”的概念。

那年我读小学四年级。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被班主任叫到学校传达室。那儿坐了个小脚老太太。传达室的吴大爷说,这是你奶奶,从河南老家来的。我看着她,觉得她很像一个人——哦,她的下巴跟毛主席的一样,也长着一颗痣。可惜她不是毛主席。我说,我不认识你。她给了我两个烤红薯,说家里还有,这样我就跟她走了。

奶奶说的“家”,实际是招待所,离学校十五里地。她不乘车,领着我步行。我生平第一次走这么长的路,相信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我走着,埋头走着,注视着她的小脚,我很奇怪那样的小尖脚何以这般稳健——路面跟她的脚在同时歌唱。

天空中的神灵们在俯视我和我奶奶的脚步,他们高举起金色法器,在适当的位置将云彩舞蹈成嬉戏的雨水。奶奶仍不肯乘车,她从怀里掏出一张大手绢,在手绢的四个角上打好结,扣在我头上,牵着我的手继续朝前走。街道两旁避雨的人以各种目光看着我们,像观赏河水中的两条去朝圣的鱼。我抖擞起精神,一步不落地紧跟我奶奶,犹如跟着毛主席在进行第二次万里长征。

奶奶说,你爸妈在西藏挣点儿钱不容易,要省着花。

每回做饭前,奶奶总要数米。戴着老花眼镜一粒一粒地仔细数。把不是米的东西数出来,扔掉。我最喜欢吃的,是她烤的红薯。奶奶的慈爱使我热爱每个星期六的下午。

一次,我得了脚气。奶奶说,不打紧,你跟奶奶害的是一样的病。她找出两条溜长的旧布,往布上面涂抹一块灰而黑,且有些黏糊的东西。我将身子扭向一边,脚尽量蜷在凳子底下。奶奶神色亲昵,一本正经地絮叨,治病还能怕脏?民间有不少秘方,都是祖传的,医院没法治的病,秘方全治。

为了更好地说服我,奶奶把缠在她那双小尖脚上的布条解开,向我证明秘方的妙用。我怀着不可名状的心情,忍住阵阵恶心,听任奶奶摆布。奶奶用“鸡屎秘方”把她和她孙儿的心粘在了一起。

当油菜花把三月渲染成金黄的时候,奶奶说老家的人这会儿正需要她,她得回去了。跟第一次见面时一样,奶奶塞给我两个烤红薯。我知道,我的愉快的星期六下午就此告别我了。我站在校门口目送她,看她的白发在微风中飘拂。她不断回头向我挥手,路两旁的大片油菜花也跟着挥动,把我手里的烤红薯挥成温热潮湿的歌……我忍住没有追上去。

奶奶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涨得眼睛发痛的金黄中,但她遗在土路上的那串脚印还在跟我喃喃交谈。我倾听着,我以为那脚印便是通往河南老家的会说话的路标——召唤着,指引着—— 一路走好,总有一天我会去河南老家好好孝敬你,给你带去不用数的干干净净的大米。

奶奶,你等着我。

等我长大。

长大了。

我以受了伤害的眼神注视我长大的这一年——1968年。这一年我满十三岁。

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姑妈家,她几乎绝望地告诉我的姑父和姑妈,我父亲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在拉萨的家也被造反派抄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去成都求成都军区的张国华政委帮忙。

姑父气得暴跳,霍地拔出手枪,脸红筋涨地咆哮,咱们谁也不用求,我老田明天就去趟林芝,王八蛋们敢不交出首长,我挨个儿崩了他……

你别胡来。母亲说,没用的,警卫员和秘书都被打伤了,你去只会把情况搞得更糟。

我和萨萨坐在一起,心情紧张地听着,只感到屋里的空气干燥呛人。我突然对姑父多少有些感激之情了。如果他从不欺负我姑妈,也不煮耗子肉给我们吃,那他该是一位多么值得我尊敬的英雄呵。

但我永远不会对他说任何恭维的话,我只希望他此刻真的拎上手枪,像神话故事中的勇士那样去解救我那正在受难的父亲。我有些兴奋地盯着他,情不自禁地将这种兴奋以握手的方式悄悄传达给萨萨。我仿佛看见姑父已经奋身冲向了那帮王八蛋,并在血光飞溅之中将我父亲送上马,而后仰天大笑着跃马扬鞭而去……

我看着姑父放到桌上的手枪,不易觉察的微笑在我脸上划出一位凯旋而归的勇士的轮廓。

母亲决定这次带我一起走。她说她要让我也见一见张国华政委,并且要让他知道,如果我父亲已经死在了林芝,那她就要把我托付给他,然后只身一人再去林芝,一头撞死在那帮王八蛋跟前,要他们一辈子噩梦无穷。

萨萨攥紧了我的手,我的呼吸好像被什么给扼住。从萨萨惊恐的眼神中,反射出一幅图像模糊的场景—— 一场很有可能降临到我头上的灾难是我失去父亲,还失去母亲,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

直到第二天母亲和我离开姑妈家的那一刻,萨萨的眼中依然充满了惊恐。她既不微笑也不掉泪,一手抓着厚厚的门帘站在那儿。我向她挥手再见,她甚至连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站着。就那么站着。

我想听她再喊一声小康哥。

她喊了没有?

即使她喊了我也听不见。

我什么也听不见。

可我还是听见了。是在许多年以后听见的。听见她惊恐不安的眼睛不情愿地拨响的一段心弦。

心弦一路响去。凄厉。是关于一只雪中孤单的迷途小鸟……

到了成都,母亲不知怎么又改变了主意.她不带我去见张国华政委了,却给我画了一张线路图,把我送上去河南老家的火车。

火车上,我跟大人们一起,按当时乘坐火车的不成文的规定,一早一晚起立唱了两遍“东方红”。

当东方还没有红的时候,我在一个小站上见到了我的三叔。

三叔领我走很长很长的路。黄色的路。看不见一处像成都那种路两旁树木成荫的景象。路面的尘土也被冻得生硬。如此路面,不知诞生出多少双像我奶奶那样坚韧的小脚。

我走着。跟三叔一起走着。我知道了,我曾经发誓长大以后要来的这个地方,它现在不可能带给我多少惊喜和欢乐,恐怕将来也不可能。它对我唯一的魅力在于我的奶奶。一想到我的奶奶,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与尘土一样生硬的脚步,踩响了一个告别童年也告别少年的季节。生硬的脚步酸楚地浪漫着,离奶奶越来越近。

路上,但凡碰见跟我奶奶年纪相仿的老太太,三叔便立刻把笑容堆到脸上,要我喊“奶奶”。我不喊。三叔告诉我,她们是自家人。还说,这儿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是咱们薛家的人,所以叫“东薛村”。但我仍然不肯喊。因为她们一个个表情冷漠,甚至还带那么点儿敌视的眼神,更不用说她们本身长的模样也远不及我奶奶那么端庄耐看。

到了家,我谁也不认识,就问奶奶在哪儿。三叔点点头,嘴角微微抽搐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只示意我跟他往村外走——走着,步履怎么变得愈加蹒跚起来?像是到西藏某地的一座天葬台去参加葬礼的仪式。

不是天葬。是土葬。三叔把奶奶指给我看—— 一棵枣树下的不起眼的土坟包。

没有墓碑,没有花草,光秃秃的小坟冢建筑起我奶奶寂寞的世界。枣树的枝丫在摄取我悲伤茫然的形象,并将这形象传递给我奶奶。我扶住枣树粗糙的树干,向我奶奶传递心声——奶奶,您的孙儿来啦,但他是两手空空来的,他原来是想给您带大米来的,这是真的,奶奶,可是他顾不上,什么也顾不上啦,因为他就快要成为孤儿了。您知道吗,奶奶,如果他真的成了孤儿,那他就再也长不大了,那他也不想长大了,那他就真的长不大了呀,奶奶,那他能做的,只是跟您躺在一起,在冰凉黑暗的坟冢里彼此取暖……

下雪了。飘絮的雪舞蹈出缤纷的奢侈——雪白的大米。

从天而降的,干干净净的,送给我奶奶的雪白大米缀满一季冬天。无人敢来哄抢,无人敢来咀嚼。无人敢。那是大慈大悲的佛祖为我奶奶举行盛大祭奠而抛撒的圣物。

天地静悄悄。披一身白纱的枣树肃然恭立着合十膜拜,万物合唱起无声的乐章……

晕眩着。

我顾不上加入到合唱的行列。天地变成以哀伤织成的网,撒向我的眼睛。

网。银色的。刺眼的银色。

网的那一面,是我父母亲和我姑妈的脸。他们对于我奶奶的死讯还全然不知。没有任何人通知他们,他们还在西藏翘望。翘望着,痴痴地,翘望他们遥远的故乡,翘望他们身板硬朗的老母……

银色的网。银色的网丝。抽取网丝——我奶奶是怎么死的?我奶奶怎么会死?

三叔的心被我抽得生疼,但他的唇间像粘牢了封条,什么也不肯告诉我。

三叔用银色的网丝缝向一个不愿示人的秘密。

然而过了两天,三叔终于忍不住悄悄暗示我,对于我奶奶的死,我的叔伯大哥最清楚。

家里人都管我叔伯大哥叫健,他是我大伯的长子,跟我三叔家住在同一座类似北京四合院的院子里。健的脸膛如四合院方方正正,一米八的个子,看上去很健壮。曾任青岛市某疗养院的院长,后来病退回到了老家。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告老还乡。其实他并不老,才四十出头,除了有点儿哮喘,也看不出他有多大的病。

谁说我没病?健向我展示一本红色封皮的残废军人证,然后卷起他的裤脚——小腿上有一处枪伤留下的疤痕。这个疤痕是他关于许多战斗故事的序言——但凡逮住一次可以讲战斗故事的机会,他便会卷一次自己的裤脚。

老家的人,包括全村的男女老少,对他的那些战斗故事皆可倒背如流。用三叔的话说,耳朵都听起趼子了。

一个阳光炽烈的中午,几个村民正坐在高高的土埂上,健和我朝那儿走过去。我注意到,他们一边在高兴地聊着什么,一边在仔细翻寻自己棉袄里的虱子。那情景,仿佛他们忘记了世间的所有贫穷,欢乐着。嘴里咬虱子发出的“咔嚓”声响串起一个个比战斗故事更有趣味的乡间故事。可是,当他们一见到健和我,立刻像受到惊吓似的远远避开。

健若无其事地在土埂上坐下来,说,瞧见了吧,他们都怕咱,也可以说是尊敬咱。健说着,用他强壮的胳膊紧紧缚住我,让我体会他的力量。

我体会到了。只是我不该那样笑——我的笑声像奏响的军号,把健激发得跳将起来,当即舞拳弄腿地给我表演了一套少林功夫。

同类推荐
  • 人杰

    人杰

    他现在叫萧杰,他只能重头开始。他有一个姐姐叫萧玉,对他很好,萧杰所有的记忆,就从这里重新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拥有奇异力量的少年,在一路阴谋陷阱里,他一步步沦陷,一步步揭开真相。当他撕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时,面临他的是幸福还是真正的劫难?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讲到英国文学,不能不提到狄更斯;讲到狄更斯,不能不提到《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把本书和《圣经》并列,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的确称得上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主人公大卫,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他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但妻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假,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就是他的“指路明灯”。
  • 别跟我谈恋爱

    别跟我谈恋爱

    青春易逝,韶华易老!多少逝去岁月里的年轻的容颜,多少青春少年时曾有的欢愉、感动和忧伤,但这一切的一切,一旦被时光带走又如何才能回来呢?是的,我们无法再找回那些年轻岁月里的激情与感动,因为我们无法使时光倒流。
  • 我想考第二

    我想考第二

    小说的优美就在于在一个小故事里给人震撼或者启迪,从小故事里让人领悟出大道理。《我想考第二》中的小说篇幅虽短,但却夹杂着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生活的困惑,成长的烦恼,以及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各种冲突和情感,非常贴近中学生的现实生活。
  • 无忧公主

    无忧公主

    本书是新派武侠小说家萧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派武侠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流传一时。对武侠爱好者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书中文字流畅,故事情节能够吸引读者,同时文字中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
热门推荐
  •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刻剖析了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成功秘密,告诉你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万万不能做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事例教你认识并熟谙职场中的潜规则和规则,掌握同领导、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把握好表现与低头的分寸与尺度,规避风险的技巧和招数,让你在恰当的时刻能够醒目地亮出自己,在危急时刻能够占得先机,能够看清表象后面的真实,听出谎言背后的真相,让你看透职场的本质,在工作中不踩地雷,不做“炮灰”,进退自如,平步青云。
  • 三峡那个桃花村

    三峡那个桃花村

    有位学者说:“中国几千年不散不败,这个凝聚力大概不是靠经济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落后过;也不是靠军事的力量,因为我们曾经被侵略过。中国历经艰难而弥坚,靠的是文化的凝聚力。”看看“春节”的强大磁场,你就不会怀疑这话说得很真实。再看看我们的下一代狂热地爱着、过着各种洋节,接受各种外来文化的熏染,而世风迁移,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民俗文化的缺位,导致年轻一代民俗观念的淡漠和匮乏。因此,本书有意关注并表现中华民族特别是三峡地区的民俗风情,它在书中出现不仅是一个自觉者的努力,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
  • 盗墓之青囊经

    盗墓之青囊经

    公元599年,华佗被杀,一本青囊经转交狱卒之手,本以为只是一本药典,殊不知此书为黄帝所留下,有人说靠这本书可横扫天下,有人说这本书可官运亨达,还有人说可以治病救人!一本《青囊经》却蕴含着一个惊天的秘密,一行六人时隔二十年再下古墓,为了破解这千古谜团……
  • 早安,男神大人!

    早安,男神大人!

    全民男神池长宇突然出现在S国的翻译局,说他被翻译局的人睡了!像是抓壮丁一样将她从人群中拖出来,强行拉到民政局拍了照盖了章。婚后,他的高冷欺压她于无形,对她步步紧逼,终于她忍无可忍指着他鼻子,“从今天起我上你下不准你再欺压我!”他一脸冷峻,慢慢解开衣扣,“老婆,随意。”
  • 王俊凯你是唯一

    王俊凯你是唯一

    主要写了王俊凯与女主人公南嘉曦的青春纯爱故事,第一次发布,求大家多多支持!在偶然的机会里,他们碰上了彼此,擦出了爱情的花火。他们曾一起向彼此承诺:我们要永不分离!一个长发及腰的女孩,让他如此的心动。那个女孩闯进了王俊凯的世界,给了他不平凡的快乐,而在以后的道路中他们的面前出现了绊脚石、误解。但他们却永不放弃。南嘉曦,你是唯一让我心动的女孩,你要陪我一直走下去。--by王俊凯王俊凯,在平凡的城市里遇见了不平凡的你,请你不要抛下我,你要记住我们对彼此的诺言。--by南嘉曦我们要一直陪对方,永永远远的走下去!--by王俊凯、南嘉曦
  • 天下剑仙

    天下剑仙

    他修剑九年,几乎创造了天下剑道所有奇迹!他是剑仙的缔造者!轰动,是他的代名词!
  • 最好的时光

    最好的时光

    留着短发戴着土气的黑边眼镜的苏小米,在纳兰德高中遇到了“男神”陈子俊。“我的眼睛小不好看,戴眼镜遮遮丑的。”“我还没有看见过你不戴眼镜的样子,能不能摘下来给我看看?”苏小米为陈子俊摘下了眼睛。“苏小米,以后这副眼镜你就一直戴着,千万不要让任何人看见你没戴眼镜的样子。”苏小米不悦地撅起了嘴,陈子俊的评价让她难过。然而苏小米并没有真正明白陈子俊的意思,他不是嫌她丑,而是不希望别人见识她的妩媚!一段美好的感情开始于高中时代,那段青涩的初恋因为一件无法原谅的事情而画上了休止符。然而命运让她们在六年后重逢在一个公司里,他是老板,她是员工。以为故事已经结束,原来才刚刚开始。
  • 无尽之天地劫

    无尽之天地劫

    人通过修道追求无限的力量,而这种巨大的力量引发了整个宇宙平衡的崩溃,东方大陆上每几百年便会遭遇一次天地劫。而一位少年在率领众人与度过天地劫时,却发现一个关于远古的惊天秘密,从而揭开一个更为可怕的事情……
  • 快乐生活有绝招

    快乐生活有绝招

    本书内容丰富详尽,新颖实用,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查阅方便,内容包括食品选购、加工烹饪、贮存保鲜、饮食禁忌、衣装选购、洗涤保养等。
  • 女人,决定婚姻的成败

    女人,决定婚姻的成败

    俗语说,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在幸福和谐的婚姻里,有一些共同的法则是有迹可循的,有一些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之处在于,前者是善于借鉴和学习的,而后者一定要自己吃亏受挫后才能醒悟。本书要为你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一些成功法则。借助这些法则,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