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8700000008

第8章 高情商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十个技巧(1)

以理服人

--让沟通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小伟某次期终数学考试没考好,在全班排到了倒数第三,妈妈吕梁整整唠叨了一个暑假。

学校又有考试了,小伟怕上次的情形再度出现,于是提前做了“准备”--把一些常用的公式抄在了小纸条上。然而,考试时,小伟翻开纸条找公式,被监考老师看到了。于是,监考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小伟的试卷撕得粉碎,并当场宣布小伟的考试成绩为零分。随后,数学老师将小伟考试作弊的情况向吕梁进行了“通报”。

听到这事,吕梁这次给小伟的不再是唠叨,而是一顿痛打。她还对小伟进行了处罚:以后都不许出去玩,必须在家写作业。

小伟的爸爸施展从部队回家探亲,见小伟很可怜,便与吕梁讨论对小伟的处罚问题。

“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教育小伟?我觉得你的方式对孩子来说太残酷了。”

“我太残酷?”一提起小伟的学习情况,吕梁就生气:“你以为我打孩子就不心痛?不打不成才!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考试也作过弊,我父亲那天把我的屁股打得三天都坐不了凳子。要没有那一次的痛打,我后来肯定考不上清华!”

施展叹了口气,知道跟吕梁争论没用。

吕梁说的看上去有道理,但实际上却一点道理都没有。她父亲的那次痛打确实让她“长了记性”,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她才发奋读书考上了清华,但是,只有痛打这一种方法才能让孩子“长记性”吗?痛打也许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它肯定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长期而又严重的伤害。试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吗?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暂时的,是可变的,而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长期的,它有可能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父母们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家长大多都在职场上打拼,应该有这样的体会:自己被老板表扬后,工作效率远比被老板批评后要高。因为人被表扬之后,感情状态是积极、向上、奋发的;只有人们的感情状态良好,工作才会有效率。既然如此,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严厉地惩罚孩子,让孩子的感情状态一直处于消极、向下和沮丧之中,这种做法很荒谬。家长严厉地惩罚孩子,到底是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还是只想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职场生存定律就是沟通。除了沟通,还是沟通!”这条定律也适用于家庭教育,要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只有习惯与孩子沟通。

家长沟通能力的强弱,对其是否能与孩子建立互信关系的影响很大。双方进行沟通时,如果孩子信任家长,即使家长偶尔说话粗暴,那他也不会跟家长计较;相反,如果孩子不信任家长,只要家长说话稍微不注意,他就会用沉默或叛逆等消极方式来进行对抗。所以,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互相信任,那么双方的沟通就会比较顺利,这种良好的沟通又能让双方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很别扭,那么沟通就会很困难,如果沟通起来很困难,那又会让双方的关系雪上加霜。因此,如果家长的沟通能力不强,就要注意与孩子建立互信,用它来弥补自己沟通能力的欠缺;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对双方关系处理不恰当,那家长就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用它来改善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只有通过沟通,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家长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考虑以何种方式来进行家庭教育。了解孩子,也就是了解他的情感、想法和性格等。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感情状态后,就能迅速判断各种异常行为背后的动机,比如,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喜欢去幼儿园?为什么孩子总是讨厌数学……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有独特的动机,只有了解了行为后面的动机,家长才有可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家长心中的地位,若是他们犯错遭到了家长严厉的批评,就会以为家长不爱自己了,所以表现得更加叛逆。只有加强沟通,家长才能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爱,从而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加强沟通,家长才能与孩子形成情感共鸣,与孩子情感交融。家长与孩子形成了情感共鸣,与孩子的感情高度交融之后,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家长只有通过沟通,才能鼓励孩子向前看,把事情做得更好。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总以为孩子小,没有自己的想法--即孩子的想法太幼稚不值得关注--所以不太关注他们内心的需求,因而完全不肯费心思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这实际上就是不能平等对待孩子的表现。

至于家长用巴掌或棍棒代替沟通,那是一种最原始而又低级的家庭教育方式。用巴掌或棍棒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在现代社会实现自我发展。

家长沟通能力弱,无法说服孩子接受自己的教育,只能寄希望于武力,用拳头来征服孩子,这是情商低下的典型表现。

反思:你打骂过孩子吗?

有容乃大

--跟孩子多“对话”少“说话”

吃过晚饭,小麦回房间温习功课时,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妈妈,我和小钢还有小石三个人想在中考后去南京、苏州、上海、杭州这几个地方旅游,估计要三到四个星期,你认为怎么样?”

“你们三个男生都没单独出过远门,你觉得你们没有问题吗?”张珊问。

“我觉得没有问题。”小麦说,“我们从北京上火车,到了南京后,小钢的舅舅就替我们做好旅游计划;小石的叔叔在上海工作,也可以帮助我们。还有,表姑不是在杭州工作吗?到了杭州我们可以去找她。所以,我觉得这次旅行肯定会很顺利。”小麦很有自信。

“嗯,是个不错的计划。”张珊说,“不过我也有一个想法。你姥姥一直想让你去法国上学,我希望在你读高二的时候过去。但你现在的法语基础很差,所以,我想让你一考完中考就找地方补习法语。你觉得怎么样?”

“你的意思是这个假期不让我出去旅游?”小麦有些失望。

“不是,这次旅行对你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妈妈支持你去!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个办法,让你既能够去旅游,又不耽误补习法语?”

“妈妈,你看这样好不好?”小麦一拍脑袋,马上有了新主意,“我跟他们去了南京和苏州后,不去上海和杭州了,直接回北京,这样就可以挤出十来天的时间。”

“好,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张珊笑着说,“其实,我也好久没去玩了,找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去上海和杭州!”

“谢谢妈妈!”说完,小麦开心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从表面上看,这母子俩的交谈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谈没什么两样,但如果细细体会,会发现他们的交谈与人们日常的交谈其实还是有差别。那么,差别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周围人的理解,与周围的人保持有效沟通,可是在开始交谈后,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争夺发言权,哪怕不礼貌地打断了对方的说话也毫不在意。如果双方的观点有分歧,我们往往会忍不住想要攻击对方;即使语气委婉,也顽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劣根性,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现。

案例中,小麦因为中考而憋了很久,他想出去旅游,放松一下心情,是合情合理的;而张珊让小麦为将来留学去补习法语,这也很正常。也就是说,如果单从各自的立场来看,他们的想法都没有错,而张珊这个母亲在与儿子的想法相差甚远的情况下,还能心平气和地与儿子进行交谈,实属难得。

实际上,这对母子都想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们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对方,所以都能平静地倾听对方提出的意见,尊重对方。尽管母亲拥有绝对的决定权,但一开始她并没有抱着“儿子一定要听自己话”的想法,小麦也没有因担心母亲不让自己去旅游而采取抗争的态度。相反,尽管他俩的计划不一样,但有着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假期。所以,张珊母子交谈的结果,就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彼此理解,两人都很高兴,心理上的隔阂消除了,母子俩的关系比过去更亲近。

小麦与张珊的这段话其实不能称为“说话”,而是“对话”。在传播学中,“说话”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对话”是指“双方思想的自由交流”。也就是说,“说话”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管对方是否接受和有什么反应,而“对话”是双方互相敞开心扉,在轻松的状态下协商。

“对话”不是听自己想听的事,而是听对方想说的事。因此,在对话时要注意,如果自己想提问或想发表意见,可以先把它们放到一边,让对方先说,先听听对方是怎么想的。“对话”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既不必匆匆忙忙下结论,也不是泛泛而谈。在对话的过程中,双方都不当裁判,只是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听对方想说些什么。相互信赖是家长和孩子构筑良好关系的基石,而“对话”则是建立互信的桥梁。

反思:你在与孩子沟通时有没有想了解“孩子到底怎么想”的习惯?

生动形象

--用孩子喜欢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小溜溜快四岁了,可他还是不能自己好好吃饭,每顿饭都要妈妈孔莹一遍又一遍地“威逼利诱”才能吃完,这让孔莹非常头痛。但是,自从看了姚明的奥利奥饼干广告后,小溜溜天天都要吃奥利奥饼干。

饼干当然是个好东西,但不能把它给孩子当主食。于是,孔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某天吃午饭的时候,电视里的姚明正在打篮球,小溜溜一直盯着看,自己的手也不停地拍打着篮球,就是不肯好好吃饭。

“小溜溜,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孔莹问。

“我长大后要和姚明叔叔一样打篮球。”小溜溜回答。

“打篮球要长得很高很高,那你想不想长得像姚明叔叔那样高?”孔莹又问。

“想!”小溜溜大声回答。

“你要想长得像姚明叔叔那样高,那你就要好好吃饭,不好好吃饭就长不高!”孔莹严肃地说。

“妈妈,我好好吃饭,就能长得像姚明叔叔那样高吗?”小溜溜放下手中的篮球,认真地问。

“是的。”孔莹笑了,对小溜溜说,“只要你好好吃饭,你就一定能长得像姚明叔叔那样高!”

“那我以后每天都要吃很多很多的饭!”小溜溜向孔莹保证。

……

看得出,孔莹是一位高情商的妈妈。她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她具备了高超的沟通能力。孩子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高,所以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要能让孩子明白自己话中的含义,还要让孩子对它产生兴趣,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家长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善于将自己的话语变得形象化和趣味化,做到生动形象,易于孩子理解和记忆,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

语言要生动形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用华丽的辞藻和时尚的概念。像孔莹这样,语言通俗易懂,照样能让小溜溜理解和产生兴趣,还让小溜溜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要吃很多饭,才能长得像姚明叔叔那样高啊!”

现在,不少家长都抱怨:“我家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但是很少有家长反思:孩子为什么不听话,自己说的话让孩子觉得“中听”吗?家长教育孩子多是为孩子好,但是,为什么总会在沟通中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呢?为什么家长的“好心”得不到“好报”呢?其实,这往往是家长表达能力不强造成的。

家长要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必要时应进行一些专门的自我语言训练。

语言是感情的外衣,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要正确地把握自己内心的感情状态。只有正确地了解自己现在的心情,才能选用准确的词汇将它表达出来。所以,家长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表达感情的词汇。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都是用“语言”来思考,比如,你现在很郁闷,那在你的头脑中就会出现“郁闷”、“不爽”、“难受”之类的词汇。你掌握的表达感情的词汇越多,就越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状态。

比如,同样是描述悲伤的心情,可以说成“悲惨而痛苦的”、“可怜而又凄惨的”、“不愉快而且气氛消沉”,等等。

若想尽可能多地掌握表达感情的词汇,可以先把自己已经掌握的词汇写出来。人们的感情分为六大类,即幸福、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讶。首先,针对每一类感情,至少写出描述它们的二十个适当的词汇。比如,一个人很悲伤,就可以用下面的词语来描述:悲惨、痛苦、气氛忧郁、悲观、没精神、失望、苦恼、闷闷不乐、心痛、灰心、寂寞、不幸福、消沉、郁闷、心灰意冷、可怜、不愉快、遗憾、如坐针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差不多了。如果你现在还写不出那么多的词汇,可以利用词典。你掌握的与感情有关的词汇越多,你的感情就可能会变得越理智。

掌握了大量表现感情的词汇之后,你可以试着用它们来描述自己现在的感情。对于幸福、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讶这六种感情,如果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表达的话,你的心情就可以准确地表述出来。

比如,现在你正在给孩子讲故事,此刻你的心情可能是感到幸福,但同时也有些忧虑。幸福,是因为此刻你跟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看到他沉醉在童话故事中,这让你体验到喜悦和快乐;忧虑,是因为你担心自己工作太忙,不能总是这样陪伴孩子,心里有些不安。

其实,每个人的感情都是非常复杂的,比如,很多人会“在幸福中有些不安”、“在愤怒中夹杂着恐惧”等等。在另一方面,即使是表示“灰心”,也有程度上的不同,比如,程度浅的可以表述为“稍微有些郁闷”,而程度深的则是“非常沮丧”。选择准确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对识别自己的感情非常重要。

反思:你在与孩子沟通时喜欢用比喻吗?

通俗易懂

--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小雪快三岁了,今天是她第一天去幼儿园。

小雪平时喜欢抱着一个名叫“小玛丽”的布娃娃,她说小玛丽是她的妹妹,怕把小玛丽一个人留在家里小玛丽会害怕,所以,她要带着布娃娃一起去幼儿园。但是,幼儿园有规定,不允许小朋友带玩具到幼儿园。

看到小雪抱着小玛丽不肯撒手,爸爸曹朗蹲下身问小雪:“小玛丽几岁了?”

小雪回答:“一岁。”

曹朗又问:“一岁的小朋友能上幼儿园吗?”

小雪说:“一岁的小朋友不能上幼儿园。”

曹朗又问:“一岁的小朋友不能上幼儿园,那应该让谁看着呀?”

小雪想了想,说:“要妈妈看。”

曹朗点点头,说:“那就把小玛丽留在家里让妈妈看着,晚上你从幼儿园回来再跟她一起玩,好吗?”

小雪回答:“好!”

于是,小雪放下小玛丽,蹦蹦跳跳地跟着曹朗一起去幼儿园了……

看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小雪真乖,爸爸曹朗真聪明!其实,曹朗的聪明之处就表现在他用小雪的语言与她交流,从而使小雪很快接受了自己的建议。

妈妈:“小胖,你今天第一天上学,在学校没哭吧?”

小胖:“我没哭,但我把老师给弄哭了。”

同类推荐
  • 鼓励孩子100金句

    鼓励孩子100金句

    结集了广大父母和亲子专家的心得和意见,分析包括“学业”、“陋习”、“家庭小风波”、“朋辈”、“自我形象”、“价值观”、“突发事件”、“节日”等多个父母最为关注之类别外,还改以个案形式,生动有趣地剖析亲子最为关注之类别外,还改以个案形式,生动有趣地剖析亲子沟通时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孩子和父母各自的心理状态分析、哪些金句助你开辟鸟语花香的捷径,直达孩子的心田?哪些禁句砍断亲子沟通的桥梁,绝对说不得?以及沟通时如何利用不同的语气和态度、平日的育儿技巧等。
  •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本书从“隔代亲”入手,以案例的方式讲述了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祖辈隔代带孙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以及特殊家庭的隔代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本书从关注男女孩们步入青春期后必然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开始,如身体第二性征出现、对异性情感的萌动等,提醒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遭遇的各种诱惑和危险,帮助青少年走出青春期的误区,培养应对挫折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 紫色的房子

    紫色的房子

    本书里每一个小故事都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一颦一笑都来自于真实的写照,我只是流着泪把她记录下来,献给大家。小女虽天真纯洁不谙世事,可句句话语里又透着不尽的心酸和渴望。
  •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给孩子一个赞赏的微笑,就像阳光照耀含苞欲放的花蕾: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像甘露浇灌干涸开裂的土地。父母们要意识到“教育不等于教训”后者只能成为前者的障碍。事实上,全世界最优秀的孩子都是被“鼓励”出来的,鼓励教育是第一家庭教育,它能使孩子获得勇气、自信自主性和上进心这是成功的重要基石。
热门推荐
  • 初夏相期:莫违流年

    初夏相期:莫违流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转过身来,与他四目相对,拉开了一场唯美的邂逅。他,活泼可爱,是她的小太阳。她,天真无邪,是他的小月亮。他们的相遇,注定了他们的缘分。和他在一起,总是那样快乐;和她在一起,总是那么无忧无虑。可是,一次误会,却让他们分离,每天的擦肩而过,视而不见......他悄声无息的离开了。冉慕辰,如果时光倒流,我一定要牢牢抓住你的手。黎曦若,如果时光倒流,我一定抱紧你,直到地老天荒!
  • 神之竞技场

    神之竞技场

    这是一场神的游戏,他们是神的传承者,他们拥有神的能力,世界各个角落,二百四十名传承者,他们将互相挑战,最后只能留下十二名传承者,想要提升自己的力量,想要获得更多神的能力,只能吸收传承者的能量,而剩下的十二名传承者将会被神明们当成。。。。。。
  • 末世之强者

    末世之强者

    一场不知名的病毒爆发,人们相继变成类似生化危机中的丧尸。刘非独自在一座座城市中闯荡,渐渐地,他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强者,独当一面。
  • 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

    本故事根据真实人物背景改编。文升的哥哥文浩,因为一次失恋,性格也变的匪夷所思。常常在家里打闹,逼着家里要摩托车,要手机。在那个时候,摩托车和手机还属于奢侈物品,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开始变的支离破碎。弟弟文升,妹妹文欣饱受生活的折磨,兄妹两个一心想出人头地,来改变家庭的状况,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因为他们都没受过很好的教育,想要出人头地……命运将会带着他们走向何方,繁华的都市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给他们热心帮助的高明,王丽,家境贫苦的文玲他们的命运又会何去何从……
  • 我是少东家

    我是少东家

    他是豪门的少东家,却只想过深入简出的生活。一场谋杀,让他的生活不再平庸。在神勇警探和已经去世多年的母亲的帮助下,他成功地成长为万魔之上的“镜”。
  • tfboys之不变的信仰

    tfboys之不变的信仰

    tfboys,三个男孩,六个字母,女孩的青春,为什么,说好的不分开,为什么要离开我------蓝若晴你说过陪我数星星,为什么现在我身边的不是你------欧阳陌音在你心里承诺就是用来骗三岁孩子的谎言吗------冉紫萱沫雪对你们承诺,结局会美满,这只是简介而已
  • 少年心事琉璃岛

    少年心事琉璃岛

    抑郁症少女的倾世之恋,等一生只为看一眼 纯白少年倾尽一切拯救,却终究没有她要的爱 时间生生开花,不眠不休的少年心事,只能被搁浅在琉璃岛的彼端……
  • 烬梦

    烬梦

    七世缠绵,残魂不甘。创造凄恋,逆天改命,万死重生。爱,改变一切。
  • 点名成金

    点名成金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日益成为品牌和质量的竞争。名称的优劣对于公司的发展、产品的销售、品牌的塑造,有着重大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 天合诛女

    天合诛女

    她是国师口中的天妖?世人眼中的克母命?家族中的废脉继承人?统统的不及格,被她一脚踢开,法纹令有何稀奇?单凭武纹令她便可横行天下!清淡世间、俊比天人的他,儿时一眼,不曾想有朝一日,会为一女子,不惜出动培养备夺皇位的百万兵棋,围天涯海角去寻她!北鼎的那个草包王爷,天堂有路你不走,偏偏硬杀她这门!错杀人?收拾东西上路吧!喜爱本文的亲们快快来莲宝的‘基地’!梅灀域:182832860。大Q:229557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