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81900000725

第725章 谁在喊威武

耶律德光怔怔望着己方军阵的动静,一时忘了挪脚。

李从璟走出帐来,瞧见了黑夜中的混乱,啧啧赞叹两声,对耶律德光道:“看来有人比你还要心急,却是率先动手了。”

耶律德光暗暗握紧双拳,额头上青筋暴突,但他始终咬着牙,并没有因怒失态。

“献土,做儿皇帝。”李从璟面容淡然,“对你而言虽然差了些,但至少还能做契丹之主。若是你再耽搁一阵,就只剩下一抔黄土了。在黄龙府的时候孤就说过,无论你怎么选,都在孤的掌控中。”

军阵大乱,耶律德光竟还沉得住气,等了好半响,他才一字字道:“饶州不割!”

李从璟道:“成交。”

谈判本来就有条件增减,他先前给出的要求,本就留了耶律德光还价的余地。

耶律德光最后深深望了李从璟一眼,这才快步离去。

耶律敌烈立即眉开眼笑的拍马屁,“殿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三言两语即定江山,实在是让臣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从璟冷冷瞥了他一眼,耶律敌烈立即讪讪,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桃夭夭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看了战场半响,忽然叹道:“真说起来,其实耶律倍也颇为可怜。”

李从璟点点头,不过随即望着战场道:“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故事,或者悲情,或者慷慨,不一而足,但在战场上,只以胜负论生死。”

杜千书也走过来,望了战场半响,而后声音复杂道:“这就是战争,这就是大争之世!”

接下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耶律倍与耶律德光各率部曲互相厮杀,两军二十万之众,在西楼城前,在唐军将士的目视下,拼尽了所有力气,杀得天昏地暗,杀得山河变色。

传闻这一战,声传数百里,连饶州那边都清晰听到了厮杀声,也不知是真是假。

大战一直持续了两日两夜,几乎是一刻不曾停歇。

两日后的又一个黄昏,西楼城前已是一片地狱,尸横遍野、血流漂橹,便是赶来的大唐边军将士,看了都不禁骇然,那浓得几乎让人窒息的血腥味,也不知熏吐了多少人。

契丹举国二十万精锐大军,这一役伤亡过半。

最后胜利的一方是耶律德光,他阵斩了耶律倍。

看到耶律倍头、身分离的尸体时,李从璟也是一阵黯然无言。耶律德光披头散发,浑如一个血人,他把刀插在脚边,坐在尸堆里大口喝酒。

兴许是喝的太猛烈了些,耶律德光剧烈咳嗽起来,他放下酒囊,望着李从璟,神色难言,用沙哑的嗓音道:“其实他本不必死。他的军队虽然败了,他却可以逃走,但他偏偏不退,反而带着亲军逆向冲阵。最后他身旁的人都死绝了,可是竟然真的被他杀到我面前。他举起刀,吐血都吐得不成模样,却想砍下我的头。”

耶律倍抬起头,看见天空悠远,“他是真的想杀我,他是真的恨极了我。你没看到他那双眼睛,我从未见过那般可怕的眼睛。就像是两团鬼火,里面倒映出我自个儿的样子,愤怒,执着,悲哀,凄凉,不肯放弃,像小孩子一样。”

又灌了一阵酒,洒的胸前到处都是,耶律德光又咳嗽了一阵,这回咳得更加猛烈,咳得他弯下了腰。抬起头,他继续道:“他的眼睛那么红,那么亮......我从来不知道,人的眼睛竟然可以那么红,那么亮......以至于,有那么一瞬,我竟然生出一种冲动,想让他杀了我。”

耶律德光轻声呢喃,“可我还是杀了他,亲手斩断了他的脑袋。这就是他的宿命,死在我手上,总比死在你手上要强。他是个不错的契丹人,只可惜,他不该做契丹皇帝。”

面对满目疮痍的战场,李从璟道:“他原本不会是契丹皇帝的。”

耶律德光桀桀笑出声来,“但他已经做了四年皇帝,并不吃亏,他这辈子也算是值了。”他笑着笑着,笑容愈发大声,最后笑出了眼泪。

只是那眼泪,没有笑意。

最后耶律德光站起身来,站姿雄武,“现在,轮到孤王来坐契丹皇帝了!”

李从璟看了他一眼,“但愿你会比他做的好。”

“你放心,绝不会让你失望!”耶律德光拿起血刀,翻身上马,去找自己的部曲去了。

桃夭夭走过来,看着李从璟好奇道:“你在伤感?”

李从璟嘴角扯了扯,“争霸天下的人,不需要伤感,只需要勇往直前!”

桃夭夭望了一眼耶律德光的背影,“但他的确是哭了。”

“兄弟相残,终归背离初心。”李从璟默然片刻,扬鞭归营。

战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耶律倍来找过他,目的和耶律德光一样。

这位契丹皇帝,在大帐中指着李从璟,愤怒的咆哮过、指责过、怒骂过,后来也痛哭过、哀求过。

耶律倍最后问李从璟,明知耶律德光比他更强,大唐为何还要扶持虎狼?耶律德光一旦做了皇帝,十年之后,对大唐的威胁绝对比现在的他大。

他问李从璟为何敢这么做。

李从璟有很多理由,很多令人信服的理由,但最终只对耶律倍说了一句话。

他说,我荡平天下,何用十年。

正是这句话,让耶律倍彻底死了求李从璟相助的心。

因为耶律倍从李从璟的那句话中,读懂了李从璟对契丹的态度:契丹,日后也是他荡平天下的一部分。

而让契丹换主,不过是他荡平契丹的一部分。

......

至此,大唐边军已有大部分抵达西楼,兵马也达到了空前的六万。而耶律德光在经过与耶律倍惨烈一战后,能调出来用于列阵的军队,也不会比这个数目更多了。

况且,威塞军和河东军,还在赶来的路上。

大战落幕之后,耶律敏打开了西楼城门,城中百官,在城前跪迎。此时,战场还远未打扫干净。只不过,当先在这些百官的跪迎中走进城的,却不是耶律德光和他的部曲,而是李从璟率领的卢龙军。

卢龙军进城布防之后,耶律德光才得到李从璟的准许,率领有限部属进城。

这一日,西楼城中的人,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唐人,亦或是其它部族、国家的人,都清楚的认识到了一件事:唐军,才是这座城池的主人。

哪怕唐军之后会南归,但今日的既定事实却不会被改变。

李从璟领军从街道上行过的时候,两侧站满了西楼百姓,从他们的服饰中可以看出,其中有不少来此行商的唐人。

他们站在契丹人群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些零散,但就是这些不及契丹十分之一的唐人,此时挺腰抬胸,目光睥睨,却有十万之众的架势。

他们看着左右的契丹人,目光里的自豪、威严、俯视之意,浓烈的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仿佛此时他们就骑在契丹人的头上,可以任意拉屎撒尿。

若有契丹人一不小心碰到了他们,他们就会大着眼睛瞪回去,有那胆气雄壮的,更是直接走到对方面前,狠狠俯瞰着对方,直逼得对方落荒而逃这才满意。

相比唐人的自信威严,契丹人的气势就要弱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毫无气势。哪怕他们才是西楼城的主人,此刻却如同过街的老鼠,畏畏缩缩好似生怕见光一般。

在唐军铁甲碾过街道的时候,这些契丹人大多双眼茫然,神色恐惧,他们看着唐军精甲,感到如头悬利剑,竟是不敢多看一眼,唯恐触犯到对方一般。

李从璟见到一名布衣唐商,一把将一个锦衣契丹人扯到后面,而后站在他面前向自己投来敬仰的目光,那契丹贵族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能灰溜溜退到一边。

此情此景,不禁让李从璟想起,前时耶律倍率大军西征时,街面上的契丹百姓是何等意气风发,其中不乏有人可劲儿找他国子民的茬,以宣扬自身的威严,而此时,他们身上的自信与豪气,早已被城外的变故给打击的烟消云散。

逆臣作乱,皇帝战死,唐军入城。这一系列变故,足以摧毁他们的信念,让他们从雄壮变得卑微。

李从璟策马从街面上行过,两侧的唐人悉数下拜,开始只是唐人在拜,后来契丹人也不得不拜。

他们的喊声山呼海啸。

“秦王威武!”

“唐军威武!”

“大唐威武!”

同类推荐
  • 拯救大兵岳飞

    拯救大兵岳飞

    我总在想,岳飞是个奇怪的人。于是翻了几本书,想再找一个跟他一样,集飞扬文才、盖世武功、完美情操于一身的中国男人。目前还没找到。这个人被他的皇帝和宰相合谋害死。他们还当众砍掉了这个人的儿子和爱将的脑袋,围观的群众发出很过瘾的叹息……我总在想,如果那天死掉的不是这个人,而是别的什么人,比如那个皇帝或者宰相,也许……没有也许,有的只是怨念。直至我的怨念如同长江之水,灌进了徽宗年间一个纨绔的大脑……拜老夫子所赐,史上从来不乏高洁的忠良。当然,更不缺卑鄙的奸佞。缺的只是阴险诡诈、无耻狠毒的忠良。那么,我来了……——以上摘自叶祖珪绝密笔记推荐老熊的《小商河》推荐曾三的《大都市小保安》
  • 国士风起

    国士风起

    《国士风起》,又一个光辉灿烂的大时代。我相信在那个年代,有太多的故事去写,太多被历史遗忘和不被记载的人物,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或许就是一段传奇。我只能慢慢的摸索着去书写那段可歌可泣的国仇家恨。
  • 客明

    客明

    身怀“时空仪”,不能用的;流落大明朝,非自愿的!被残损的“时空仪”裹挟到明朝崇祯年间找寻其失散地核心部件,“时空仪”恢复之际,才是张知秋离去之时!既来之,则必不安之——大丈夫立身于世,不能齐家安邦,也当快意恩仇!反客为主,客明!本书官方群:9023400
  • 夺隋

    夺隋

    携生产食物的异能,穿越隋末,附身与天叫板,结果被雷劈死的一代战神李玄霸,参与隋第三次征辽战争。辽河被断,归乡路堵。我辈之士,何惜一战!征高丽,战突厥,收契丹,平四海内乱;冲冠一怒为红颜,与父斗,与兄斗,搅他个天翻地覆!“既然扶不起,那么这大隋的天下便由我来坐!”——李玄。
  • 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本书中的人物始于帝制崩溃的民国元年,而止于再次崩溃中的民国,那是一个枪杆子里出政治的时代,一个想和谐而不得和谐的时代,一个想共和而不得共和的时代。我们的人物经历着许许多多令人费解却又让人好奇的故事,其中有些奇异的巧合、偶然的突发事件,顺应或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热门推荐
  • 冷首席的温柔妻

    冷首席的温柔妻

    他从黑暗中走来,带着一身的孤寂和冷漠,她笑若雏菊,如冬日里的暖阳,一点一滴将冰山融化成娟娟流水。“今天是我的生日。”美目星星点点,娇唇含着迷人的浅笑,白皙的手掌在他面前摊开,如盛开的白莲。“我的生日礼物呢?”冷峻的脸愣了愣,尴尬的干咳了两声。“你想要什么?”“想要什么都可以吗?”清丽的女声带着戏谑。“只要我能做得到。”谁叫他忘了准备生日礼物呢?可是也没有人告诉他今天是她的生日呀?“我要的生日礼物很简单。”“是什么?”他难得好奇。“你!”男人的冰山脸裂开了一条缝,从愕然到沉默再到高深莫测。“你确定?”“额,是。”轮到女人迟疑了。“羽儿,就算你想反悔也来不及了。”霸道的吻封住了女人的唇。他和她是命定的恋人,相遇在瓢泼大雨中,相恋在雪花绽放时,相守在一生一世里。
  • 都市旁门小散仙

    都市旁门小散仙

    一个普通少年,无意当中得到旁门修士的记忆,从而脱凡成仙,逍遥都市。“咦,这个法宝与我有缘,道友你都一把年纪了就别跟我抢啦。”“嘿,这个上古仙人遗留下来的洞府与我有缘,道友你懂得……”“哇,道友你女儿都这么大了,长得好漂亮,似乎与我……喂道友,哦不对,是岳父大人,你别跑啊!”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 黑色血迹

    黑色血迹

    【起点科幻频道专属签约作品】已然签约,放心收藏。星际战争!厮杀、暴力、血腥~尸横遍野!本书及其恶心、血腥,胆小者误入~故事从一个刚毕业生参军入伍开始说起···人类联盟、虫族、泰坦族、夷族以及神秘的上古巫族。---------------------『新书上传,每天三章,将近7000字~』请大家放心收藏,有时候章少,但字不会少。一群:41026016(已满)二群:93658575(感谢小风MM提供)三群:95557811(进此群等于卖身,请慎重!)
  • 村路像条河

    村路像条河

    记忆是一个作家最为宝贵的财富。久留在心底的陈年旧事,在作家们看似漫不经心地回忆里,走进各色人等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欢或苦或乐或恨或爱地去感悟逝去的岁月,普通人的朴素情怀瞬间跃然纸上。本书《村路像条河》精选了作者近七十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精美小小说,篇篇构思精巧,视角独特,读来亲切可人,回味无穷。
  • 妖迷天下

    妖迷天下

    她是异界的一抹孤魂,一朝成了九尾狐妖,错爱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本最珍贵的人,当一切再次从头再来时,她能否找到自己的爱人?他也是一抹孤魂,千年,万年……无尽的时光中,他从不同的人身上复生,再复生……于迷茫中,于万千大海中,寻找那么一个……她。跨越最长时空的爱情,当所有的记忆都回归,他们又该如何……生存?同是异类的他们到底是谁?又来源于何处?人界、妖界、异兽界、魔界、鬼界,而神界却唯我独尊的高居在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三国之霸业

    三国之霸业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穿越者秦成,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在铁血中开创自己的末汉霸业。正所谓: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不做悲情英雄,在这里,将会开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时代!
  • 红妆天下:笑拥江山美男

    红妆天下:笑拥江山美男

    新鲜出炉古代女强【红妆天下:桀骜公主太修罗】异世重生,竟是女尊国凰女殿下?还是从一个男人肚子里出来的?天!什么?她已经成年了,要选夫郎?好吧!那就选几个顺眼的!可是,多出来的算怎么回事?被凰姐拽着逛青楼,招桃花?饶了她吧!她家小醋坛子知道不得杀了她!做凰上?没兴趣!诬陷我?玩阴谋?伤了我的小醋坛子?好吧!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猫咪呢!我怒了!你们非逼着我夺位,那我就不客气了哈!当个凰上爽爽呢!拳头才是硬道理!忍让别人会那你当软柿子捏滴!充实后宫?那是我的家事,你一个臣子管的着么你!什么?老祖宗的规矩?拜托!规矩是死的,人是活得!现在我是凰上,我说了算!!众大臣!快退朝吧!【纯女尊文!不喜者勿喷!】
  • 天师策之盛世狂后

    天师策之盛世狂后

    身为楚国史上最年轻貌美的太后,苏绾光荣地扛起了大旗。明明是一国太后,却缩在角落里任人欺凌,连最下等的奴才都能随时踩一脚。苏绾怒了,一脚踹飞大胆刺客,攀上晋王殿下手握大权,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原想着好聚好散,可是晋王殿下您老缠着我是几个意思?哦,那个天大的秘密啊,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是故意知道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西周国学的内容为“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论语》中也记载着孔子教育学生要把孝放在首位的事。《开宗明义》云:“君子之视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亲,不但可以忠君,而且可以延伸到一切道德领域。孝,成了修身、事君、交友、为官、临战中一切道德的根本,是“至德要道”。几千年来,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熏陶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陶冶了千万个杰出人物。本书节选了部分典型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目的是教育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情感上去施行孝道,继而提升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