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81900000711

第711章 臣面君当跪

耶律敌烈想要撤军,是因为他知道这场仗再打下去,饶州军必败无疑。身为三军主将,他必须要能认清战场形势,同样,身为三军主将,有这样的觉悟也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

“想要撤军只怕不易。这四周地势空旷,卢龙军又占据高处,况且他们的游骑到处都是,饶州军根本无法遁走,而一旦卢龙军发现我军撤退意图,必然不会听之任之,而若是届时卢龙军大举出动,于我军而言便是灭顶之灾。”

韩仲锡的这番话,字字锥心,耶律敌烈却也知道那是事实。

“不如遣精锐断后,拖住唐军,掩护主力后撤。”

这个建议没有得到耶律敌烈认可。若是没有昨夜一战,耶律敌烈或可遣嫡系精锐掩护大军撤走,但昨夜苦战精锐伤亡不小,却是再无战力完成这等任务了。嫡系精锐都不行,其它各部士气更是低迷,就更经不住唐军冲杀。

“莫如大军佯装撤走,实于半道设伏,待唐军追赶而至,则杀唐军一个回马枪?”

说这话的人,换来的是耶律敌烈恼怒且鄙夷的目光。

这种伎俩对付庸将或许可行,但对付李从璟,根本就是自寻死路。卢龙军中不缺精锐游骑,草原地势又辽阔,若是这样李从璟都能中伏,那他也不至于能让饶州军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多种意见被否定之后,许久都没有意见再被提出来。

因为已经没有意见可提。

于是众人悲哀的发现,这仗继续打下去,饶州军必败无疑,若是不打要走,饶州军却又走不掉。

这可如何是好?

韩仲锡自诩多智,这下也没了主意。

倒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韩仲锡最后的进言是:“事到如今,大王只能先在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中选择一人效忠,而后求其分兵来援,掩护我大军后撤。”

这个办法倒是可行。

饶州军之所以无法相互掩护后撤,不是兵力不够,而是因为全军已无士气,经不起唐军几度冲杀。而若是有耶律倍或者是耶律德光的部曲来援,一方面可以让饶州军重拾斗志,另一方面,生力军也是一股重要战力。

而一旦饶州军脱困,无论是加入耶律倍还是耶律德光,都足以让他们兵强马壮起来,对另一方形成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只要耶律敌烈效忠、求援,耶律倍和耶律德光是极有可能答应耶律敌烈的请求的。

不得不说,这是最后的办法,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但耶律敌烈在经过一番思虑之后,却是没有采取这个意见。

时间不多,耶律敌烈最后做出了决定去找李从璟谈判。

众人当然不同意耶律敌烈以身犯险,他们并不是不同意这个方案,平心而论这也是一种方法,而且是能最直接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打不过就谈,这也是两军对垒常有之事,但众人不同意耶律敌烈去唐军营地,说什么也要李从璟出来,两人在各自阵前谈话。

“我军境遇如何,诸位心知肚明,那李从璟岂能不知?最多再战三五日,我军必败无疑,届时卢龙军兵锋所向,你我皆无幸免之理。李从璟手握大势,怎会多此一举来阵前与本王谈判?只有本王前去唐营,才能彰显诚意。那李从璟说什么也是唐朝亲王,声名在外,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天下人的评判,此番纵然谈判不成,料他也不至于对本王如何。诸位勿忧。”

耶律敌烈如是说道。不得不承认,他对李从璟可谓是颇为了解。

众人几番劝阻不得,韩仲锡自告奋勇,要替耶律敌烈走一趟卢龙军营,最终耶律敌烈还是没同意,韩仲锡始终坚持,耶律敌烈拗不过,便答应带他一同前去。

就这样,耶律敌烈持节出营,只带韩仲锡一人,就去了卢龙军营前。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人物,耶律敌烈的这份胆量还是让人钦佩。

李从璟正在吃饭,听说耶律敌烈只身前来谈判,手中的筷子停了停,感到有些意外,不过旋即他就想到了耶律敌烈的用意,一笑之后继续夹菜。

耶律敌烈来谈判,或者说来求和,李从璟自然没有不答应见面的道理。

李彦超问要不要摆一个陌刀阵,给耶律敌烈一个下马威,李从璟摇头否定了,他的器量还没这样小,要靠这种粗俗伎俩震慑、为难耶律敌烈。

在等耶律敌烈的时候,杜千书好奇的问:“虽说饶州军败局已定,耶律敌烈却也还没到走投无路的时候,起码他还有最后一个选择:向耶律倍或是耶律德光求援。这老匹夫为何不作如此选择,反而甘愿冒险来跟我军谈判?”

“冒险倒是谈不上,他算准了孤王不会对他动手,所以走一趟我军营地也没甚么,说不得还能看看我军虚实,印证一番我军是否如表现的那般强悍,有没有后劲不足的迹象。”

李从璟擦了擦嘴,让人将饭菜收拾下去,“至于耶律敌烈为何不向耶律倍、耶律德光求援,其中根由倒也不难推测。”

“还请殿下明示。”

“耶律倍与耶律德光已经在西楼对上,两人现在到了真刀真枪分胜负的时候,这些姑且不言。就说饶州军加入到其中任何一方,固然会使那一方声势大振,但却无法收获压倒性的优势。因为饶州军加入其中一方,卢龙军大可相助另外一方,这样一来谁胜谁负还不好说。”

李从璟语气不急不缓,“要知道,饶州军不过就是几万将士的战力,而我卢龙军一旦相助其中任何一方,代表的可是大唐帝国,分量不可同日而语,对人心向背和士气增减的影响也不是饶州军能够比拟。这也就是说,饶州军回援,最多能自保,并不能左右西楼战场的局势长远来看,甚至连自保都谈不上。如此一来,耶律敌烈回援还有什么意义,他便是回援了又能得到什么?”

“这......便是姑且自保,难道还嫌不够么,耶律敌烈莫非还有其它奢望?”杜千书不解。

“这是自然。”李从璟喝了口茶漱口,“人们总是想要更多啊!”

放下茶碗,李从璟起身,来到大帐门口,山坡下,耶律敌烈已经被人领着进营,他继续道:“耶律倍、耶律德光两虎相争,耶律敌烈从一开始就在待价而沽,打的是损公肥私的主意。眼下回援西楼既然没有必要,不如不回西楼,求我一求,让我放他回饶州去。”

“啊?”杜千书愕然不已。

“回饶州,从此不再插手西楼风云,坐等西楼局势明朗,而后效忠胜利的一方。只要他手中还有数万大军,日后就还是契丹军界中的大人物,权势地位都不会衰减无论怎么说,如今耶律倍、耶律德光势均力敌,日后西楼的胜者必是我大唐支持的一方,正是因为看准了这一点,他耶律敌烈此时不与卢龙军死磕,是为不与大唐结仇过甚,对谁都说的过去,而且他在卢龙军面前保存了相当多的契丹军力,怎么都够他向契丹皇帝交代了。”

说到这,李从璟不禁哂笑一声,问杜千书:“比起现在回西楼,最后极有可能落得一个惨败而一无所有的下场,这岂非是再好不过的结局?”

杜千书怔怔无言。

“真是个老狐狸老匹夫!”良久,杜千书愤愤而骂,随即拱手,“还是殿下看得透彻。”

李从璟摆摆手,“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耶律敌烈此行前来,不过是借谈判的幌子来拖延时间,好为他向耶律倍、耶律德光求援亦或其它打算赢得时机如果他一心为国、想要战胜卢龙军的话。”

这个可能性倒是也有那么一丝可能,不过杜千书明显不相信,他在意的是李从璟的打算,“若是耶律敌烈真来求殿下放他一条生路,让他回饶州呆着,殿下是否会同意?”

李从璟不置可否,“那就要看他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了。”

须臾,耶律敌烈到了帐外,李从璟这时早已回了帐中,李彦超将对方带进帐来,李从璟高坐主位动也不动,完全没有起身的意思,淡淡看着耶律敌烈向他行礼。

“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敌烈,见过唐朝秦王殿下!”耶律敌烈姿态拿捏得很好,行礼也是规规矩矩,表现出了相当大的诚意。

但是李从璟却不满意,这从他没有丝毫回礼动作的表现中就能看得出来。

耶律敌烈躬身等了半响,也没听到李从璟的任何反应,无奈,他只得再行礼一回,大声道:“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敌烈,见过唐朝秦王殿下!”

这回耶律敌烈得到了李从璟的回应,不过回应他的并不是他想象中的热情客套,而是一声冷笑。而后,又没了声响......

耶律敌烈知道李从璟这是在给他威慑,作为谈判一方,此时此刻,他当然不能一直软下去,否则气势被压住,待会儿的谈判就没法进行了。

“秦王殿下这是何意?难道唐朝的皇子,都是以这样的‘礼数’回应使臣的吗?”耶律敌烈抬起头。

李从璟发出一声嗤笑,“你耶律敌烈也知‘礼数’二字?孤王还以为面前站着的,是未受教化的野人呢。”

耶律敌烈脸上有了愠怒之色,“秦王无端如此侮辱在下,实在是让天下人耻笑!”

“无端?”李从璟笑容冷冽,“看来你还不知道你********,那好,孤王不妨教教你,免得你待会儿被轰出营外,都还不知道为何。”说着,李从璟身子稍稍前倾,神色严肃,语气加重,字字掷地有声,“孤王告诉你,大唐是君,契丹是臣!臣子见君,当自称臣下,行跪拜之礼,而不是口口声声什么南院大王,还把腰杆给我挺得这样直!你官职再高,头衔再多,也都是君王所赐!在君王面前,你只是臣子,与百官诸臣并无不同!天下礼数众多,君臣之礼位在第一,你身为臣子,岂不知恪守臣子本分?!”

一席话,如惊雷落地,斥得耶律敌烈也不由得一愣。

“耶律敌烈!”李从璟神色睥睨,眉宇间的威严不容触犯,“还不给孤王跪下!”

同类推荐
  • 走进回族

    走进回族

    本书讲述中国回族的起源、现状、文化、民族特征,介绍中华回乡——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的历史贡献以及回族穆斯林。
  • 中华一帝

    中华一帝

    李书星重生了,因为一系列错误,带着记忆投生在大清王朝,既来之则安之,利用特权争取最大的利益,为中华民族做点事情吧。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为求自保,争夺帝位,锐意改革,富国强兵,使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强盛。犯我中华者,寸土必争;杀我国人者,以一偿十;投敌叛国者,诛灭九族。打倒列强,以牙还牙,以强硬的态度歼灭任何侵略者;对于藩属国,给予最大的支持,使他们成为中华的永久拥护者。这是一部跨度大的历史巨作,从公元1844年到1920年,再现了鸦片战争、中日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精彩片段。讨论QQ群:17565429
  • 黄永胜的一生

    黄永胜的一生

    故事记述了湖北咸宁出生的前解放军高级将领黄永胜从参加红军、抗美援朝到后来参加林彪反革命集团,最后病死于青岛,跌宕起伏的一生、
  • 汉相

    汉相

    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黄巾已起,大汉将倾。身为汉室宗亲,总有自己的骄傲。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乱世以治天下。且看一个汉室宗亲逆袭之曲,一个大汉再起的故事。汉室,由是再兴数百载!!
  • 穿越之三国霸途

    穿越之三国霸途

    重生的特种兵来到动荡的三国时代,面对狡诈如狐的曹操,隐忍待动的刘备,四世三公的袁绍,虽然没有钱粮没有兵马,但他凭借高超的武艺和无双的智慧收服眼高过顶的三国谋士,网罗攻营拔寨的将才。看他如何在群英争霸的三国时代翻云覆雨,独霸天下……
热门推荐
  • 警花来袭之将军请接招

    警花来袭之将军请接招

    他,武侯之子;他,将帅领首;他,韩成义,赵国最强将领。她,黑鹰队副队长;她,穿杨百步英勇无畏;她,就是乜离。两个不同维度,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原本两个根本不可能相见的人,却在一次阴差阳错之下遇见。一个生死瞬间的爆炸,使乜离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这个战乱四起,人人自危的地方。为了活命,她加入了林铁军。出众非凡的她终于看到了那位传说中的将军。战场厮杀,铁血丹心,敢勇的身姿令他赞赏,爱慕。她本不想与这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有过多的联系,但事与愿违,一次的无意之下,她救了他,就这样他们之间的命运就在此联系在了一起。两人的命运到底如何,他们能否化险为夷?
  • 剑逆苍穹

    剑逆苍穹

    热爱金币有什么不对?喜欢看美女也是男人本色。趁着美女落魄,赚点她的金币,吃点她的豆腐,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
  • 绿幽灵之恋

    绿幽灵之恋

    她是一个古怪机灵的任性丫头,却向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于是,她握着绿幽灵向着天空许愿。一道神秘的光芒射向天空。他被那道光芒射中,眩晕中,他看到了一个神秘幽绿女子,向着他哭泣。他,是一个放挡不羁的花花公子。她讨厌他,他利用她。他们会在一起吗?这个清凉的夏,一段清凉的爱情神话。
  • 剑倾九霄

    剑倾九霄

    这天下苍生,以剑守护这世间诸恶,一剑抹除这寰宇妖魔,拔剑断罪“芸芸众生,百转浮沉,天地清浊,自有定数。我只愿有生之年,以一柄三尺利剑,让我眼中再无业火孽障,身前再无悲苦浩劫,抬头时苍天不曾被魔玷污,环顾时四野不曾如魔疯狂!”举世苍茫谁在笑,一剑倾尽九重霄。若有罪,天不治,一剑斩!
  • 穿越之唐书

    穿越之唐书

    穿越到乱世的隋末唐初,郑器不能改变历史的车轮,否则将是恐怖的“蝴蝶效应”!当回去已成妄想,生存、保护姐姐才是第一目标。于是各路英豪成好友。李建成,李世民,窦建德,哥舒季通,李靖,李密,单雄信……红粉知己最痴情。观音婢,白舞娘,子殇,公孙清雪,哥舒月……一切都是历史的进程!这一年,“车轮”滚到了武德九年……本文为历史流,有戏说,有加工,也有部分评书演义的题材介入,只是没有穿越后的万能术。新人写作,诚求收藏!诚求推荐票!
  • 丹下左膳(套装共5册)

    丹下左膳(套装共5册)

    两把名刀就这样被分开了——乾云与坤龙,这一对相生相惜、呼风唤雨的凶器!其中的乾云刀终于被剑魔丹下左膳从“神变梦想流”武场夺走,顺便还带走了世间的平静:一场惊涛骇浪即将登场!这个独目独臂的左膳,究竟会让乾云刀尝尽多少人的鲜血才算结束呢?
  • 王妃,你跑不了

    王妃,你跑不了

    他说:“依儿,你放心,你现在不喜欢我,以后会喜欢我的,我一定要把你弄到手。”一向温和的他却说出这样霸气的话,让她震撼不少。她已经被这该死的爱情伤的太深了,对于这样的表白却仍是无动于衷,只是嘲笑他不自量力。当她和他有了一次一次的碰撞以后,她的心起了涟漪---她说;“你赢了,你把我弄到手了,请你好好待我。”
  • 梦回归处

    梦回归处

    神王星破灭,四人被众神用最后的气力传出,却因龙的燃尽,使四人在地球集起。悦的行灭,让龙重拾记忆,杀上X星,踏平星殿,单杀灵王,只为悦王。龙:如果这世间没有你,那还要这世界何用?
  • 战锤之狂暴先驱者

    战锤之狂暴先驱者

    金甲圣骑士一身密不透风的盔甲,看不到头盔下的表情,无视于梅菲托斯的咆啸,望着身旁的同伴点了点头。神情一直冷漠严肃的强者们围了起来,金甲站到圈外,白袍大主教和红袍大法师藏在中间,众人同时单膝跪地低声祈祷,随着祈祷声凝聚,他们的身上冒起了耀眼的圣光,白袍大主教和红袍大法师也吟诵起深奥的祷词,无数圣洁的光芒在他们几个人的身边飞快地飘游起来,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些发光的羽毛在圣光中飘落……
  • 汉宫天下:二嫁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