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81900000547

第547章 一别数载仗剑来 彼之英雄我仇寇(1)

李从璟回到洛阳时,已是四月初了,上东门外行人如织,洛水清波摇曳,仰望高大城墙,城楼仿若耸入云端,白云掠影,李从璟忽然感到这座城池给予他的一丝亲切。

别时春尚早,乍暖还寒,城外官道上游人寥寥,路边杨柳料峭,归来春色迟,古道已有暖热之气,出城游玩者多有鲜衣怒马,三五成群者,容光焕发。

眼下并非太平盛世,即便是洛阳,在去岁也颇识兵戈,帝国如今朝气蓬勃,连带着这座城池也生机勃发。

城外良田一望无际,阡陌纵横,耕牛埋头,农夫弯腰,李从璟驻足远眺,一位青衣碎群的小娘子,挎着小竹篮,正走向自己的丈夫,送去的饭食想必有清香溢出。

李从璟颇有感慨:山河亘古而今,子民祖祖辈辈,静者不移,动者传代,江山遂能始终保有容貌。

城门外,任圜、冯道两位宰相,带着一众服紫戴绯的官吏,并及隆重的帝国仪仗翘首相迎,望见身着盘龙异文袍的秦王,两位宰相相视一眼,冯道清了清嗓子,“秦王归朝,礼乐相迎!”

李从璟此行定荆南、败吴军,功勋卓著,朝廷早有布告公之于众,如今归来,亦要受到隆重礼仪迎接。

城外的百姓,早已注意到等候在城门外的礼乐仪仗与官吏,此时看见数千将士旌旗飘扬,自官道浩浩荡荡行来,如何不知正主到了。李从璟还未行至冯道、安重诲面前,官道两旁已围拢了许多围观者,百姓们议论纷纷、交口称赞,看向这位年轻秦王的眼神,无不敬仰万分。

“秦王殿下定荆南,固我大唐疆土,败吴军,扬我大唐国威,功勋卓著,举国瞻仰,陛下已在宫城相候,请秦王殿下入城!”冯道声音洪亮,这话与其说是说给李从璟,不如说是说给洛阳百姓。

李从璟下马与两位宰相见礼,道一声“辛苦”,两位宰相赶紧还礼。

令林雄带君子都回军营,李从璟在八百府卫拱卫下,带着载有财绢入的百辆马车城。此时的洛阳,虽说不上万人空巷,街面上却也几乎给百姓挤满。前有帝国仪仗开道,后有精锐甲士相随,高头大马直行其中,面对百姓塞道、颂声如潮之象,李从璟面上不动声色,心潮颇为澎湃。

大丈夫当如是。

宫门的仪仗较之城门更甚,闻讯聚集而来的百姓也更多,他们瞻仰秦王的风采,也称颂皇帝的圣明。

新生不久的天成当朝,需要一份让世人侧目的功绩,来稳固政局、收拾人心、树立威信,以让帝国子民对当朝充满期望,让天下人知晓大唐帝国的雄威,这关系到帝国的新政国策,也关系到帝国的长治久安。而李从璟此番荆南之行的结果,无疑满足了帝国当下的这个需求。

李嗣源将迎接李从璟归朝的动静安排的这样大,就是要彰显这份功绩于世人面前,警告大唐那些桀骜不驯的藩镇,不遵号令意图自立者,荆南就是前车之鉴!也警告天下那些诸侯,敢对大唐疆土有垂涎之意,帝国必将给予重重还击!

眼下的大唐,渐渐有了这份底气,也渐渐有了这样的实力。

当夜,李嗣源一改简朴之风,在宫中设下大宴,为李从璟等庆功。

回到秦王府,已过了子时,李嗣源本想留李从璟多说话,被体贴儿子辛劳的曹氏二话不说给否定,她让李从璟先回府与任婉如、李重政相聚,待到了明日再来宫中问安。

虽未跟李嗣源多谈政事,李从璟在宴席上却也知晓了,新政推行大体顺利,春耕也得到了保障,虽说中间不可避免有些波折,但如今的大唐几位宰相,可是没一个滥竽充数之辈,许多问题一出现便被解决掉。

在这中间有一件轶事,某州刺史因为不满朝廷下派官员,在施行新政过程中的颐指气使,愤而杀人,事后走投无路,只得聚兵造反,此讯传到洛阳后,安重诲请命平息乱事,所用的方法不是带兵讨伐,而是和王朴劝降长林守将颇为相像,凭口舌、胆气兵不血刃让乱事平息。

此事之后,“忍辱负重”重归朝堂的安重诲,算是“一雪前耻”,李嗣源在大加赞赏之余,再拜其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事实上让安重诲回归宰相之位。

当然,这件事也提醒了当朝,对下派推行新政的官吏,要严加筛选并在下派之前给予培训。

虽说过了子时,秦王府仍旧灯火通明,仆役丫鬟几乎无人睡下,都在等着他们的秦王归来。李从璟在门前停下马时,看到任婉如正拉着一个孩童等在门口,大红灯笼下,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孩童见到李从璟,松开任婉如就跌跌撞撞跑过来,奔出没两步便差些摔倒,李从璟惊的几步跨上,在孩童摔倒之前把他抱了起来,孩童受了惊吓却丝毫不以为意,仍旧是满脸没心没肺的笑容,张嘴就是一声“父王”。

这让李从璟怔了怔。

任婉如更是愣在原地,吃惊的掩住了嘴。

这是不到一岁的李重政第一回开口叫人--“重”字,乃是辈分,就如李从璟名中的“从”字一样。原本唐室李家似乎并不在乎在名字中突出辈分,晋地这一脉李姓,却是有这习惯。

抱着李重政和任婉如走进王府,李从璟听说府上前两日来了一位远客,如今就住在府中,问及对方姓名、身份,任婉如却是摇头表示不知,这让李从璟感到奇怪,堂堂王府中怎能住进这样的人?

“丁黑说那人乃殿下旧交。”任婉如解释道,如今丁黑统领王府护卫之事,与孟松柏所领府卫不同,丁黑和他带领的护卫,却是从不离开王府的。

李从璟很快就见到了这位不速之客。

夜深人静,此人不在屋中安睡,却跑到屋顶上站着吹风,头顶弯月,一袭青衫,衣袂飘飞,加之青丝如海,的确很有高人风范,但在李从璟眼中却也显得有几分神经。

虽不见对方面貌,仅看这份风范,李从璟也知晓了对方身份,在他的旧交中,也唯有一人,能有这种不食人间烟火之态。

察觉到李从璟行踪,对方不再凝望远夜,转过身来,露出一张让天下女子都嫉妒万分的倾城之颜,他从屋顶上跃下,向李从璟抱拳:“秦王殿下,别来无恙。”

“一别数年,剑子风采更甚,远观之,几乎以为你不欲再立于人间,要羽化登仙而去。”李从璟调笑两句,不乏挖苦之意。跑到自家来摆高人风范,李从璟当然有意见。

不知是否是在深山野林呆得太久,这人非是气质不食人间烟火,便是言行举止也不太通晓世情,见面之后寒暄一句,即刻开门见山道:“在下此行前来叨扰,别无所求,唯望与秦王一战。”说罢,也不问李从璟是否答应,手掌一番,一柄古朴长剑就不知从何处滑落掌心。

这时丁黑赶来,看对方神态,李从璟就知道这厮与剑子之前应已有过一战,只不过结果似乎与在卢龙时并无不同,丁黑见李从璟神色不满,尴尬的干笑两声,转过身脸一黑对剑子道:“剑子此举,是否有些不通世故?”

剑子微怔,不解的看向丁黑:“可是因为在下礼数不周?”说罢收起剑,向李从璟躬身为礼,“殿下莫怪,在下今来,并无他意,自打与殿下卢龙一战,胜负未分,此数年来,在下一直不解,入世剑与出世剑,究竟谁优谁劣,故此不远千里而来。”

说罢,收了礼数,又挺剑道:“至于旅途疲惫,想必对殿下而言不算什么,请殿下赐教!”

李从璟不理他,看向丁黑,“剑子可是孤身前来?”

丁黑讪讪道:“随行还有数人,乃是剑子同门。”

话音未落,桃夭夭突然出现,沉着一张冷艳绝美的脸对李从璟道:“刚得到线报,剑子同行者,非为其同门,而是归义军节度使的幕僚。”

“沙州归义军?”这倒让李从璟吃惊不小。

安史之乱后,河陇至伊西诸州(即河西走廊及西域东部),陷于吐蕃,大中咸通年间,沙州英雄张义潮,起兵驱逐吐蕃守军,而使其地复归唐版图,唐授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治沙州,领因其而归朝的沙、瓜、伊、西、甘、肃、鄯、河、兰、岷、廊等十一州,咸通二年,增领张义潮新收复的凉州。

张义潮死后,归义军节度使之职,由其子孙世袭,然这一局势未能得到持久巩固,朱温篡唐后,河陇之地中原王朝鞭长莫及,此地遂至分崩离析之局。天佑年间,张氏绝嗣,后由曹义金继承归义军节度使,但此时其能控制的辖境已只限于沙、瓜二州。

整个河陇之地,唐人、吐蕃人、回鹘人、党项人诸族杂居,局势复杂,说是群雄争霸也好,说是各自为政也罢,毫无疑问的是,中原王朝对这些地方已毫无统治力,也即,在事实上,这些地方已不属唐土,至赵宋时,其地更是未被纳入国家版图。

曹义金既然派了人来,不去朝见李嗣源,却跟着一个江湖人物,隐藏身份到秦王府来,这也怪不得李从璟惊异。

同类推荐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
  • 人间云梦录

    人间云梦录

    不同的历史演绎着相似的人生,我们都在追溯着自己的前世今生,也共呼吸着这片环宇下稀薄的空气,追寻自己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不断询问的一个问题。既然生命的脚印已经留下了很多的记忆,为何我们不在其中寻找。在这里,李白,一个从梦幻中走出的宠儿,也许是不经意的遗落在了人间,同样也像我们芸芸众生一样会无所适从的寻找着自己。这里有他的人生,有他的追寻,同样有他的坎坷和不羁。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存在,每一次相遇都迸发着历史的火花,虽然没有火焰升天,但也可以说是星星燎原。让我们一起陪伴着李白奔走,呐喊,爱恨情仇,亦幻亦梦。
  • 回到晚清的南洋军阀

    回到晚清的南洋军阀

    国难当头,人们总希望有传奇英雄出现,于是乎,林大少爷穿越了。虽说世道艰辛,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又起义不断。但咱林大少爷有志气,那句话怎么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李鸿章的北洋水师靠不住,咱自己就建立个南洋军阀。泱泱天朝,由我支撑。外争主权,内攘国贼,我当国门,谁敢来犯。------建了个Q群:243421077,欢迎喜欢、关注本书的书友入驻。
  • 中华上下五千年(3)

    中华上下五千年(3)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本书介绍了马塔潘角战役、北极航线战役、马来西亚海战、莱特湾战役、北角大海战、瓜岛海空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
热门推荐
  • 伏羲令之千年绝恋

    伏羲令之千年绝恋

    他明明是学医的,暑假课题研究的不是人体解剖,而是去往海口调查沉没的72座古村落!但古村落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找的是消失不见的第73座古城。小菜鸟跟随众人寻寻觅觅,古城没有下落,却意外发现一座海底古墓。墓道里机关重重,九死一生找到的棺椁,里面躺着的竟然是一个仿佛沉睡公主一般白衣飘飘的女子……
  • 大明风雨行

    大明风雨行

    风雨堂,地位超然的隐世家族,也是大明江山的幕后主宰。三十年前,风雨堂扶朱元璋于乱世,使其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义军,又北上灭元,最终一统天下。三十年后,看似太平盛世的天下暗中风起云涌,朱元璋不愿再受风雨堂控制,开始对风雨堂下手;三十年前支持其他义军的隐世家族,在沉寂三十年后再度活动,试图挑战风雨堂的统治。隐世争雄,王朝争霸,且看少年掌风雨、行乱世、定乾坤。
  • 异界修龙

    异界修龙

    墨西被雷劈穿越到异界,修炼独一无二的五色龙魂,在家族的灭亡之际,奋力杀戮一举成名,修炼途中广结美人缘,奇遇无数,不断往实力的巅峰冲击,最终争霸宇内。
  • 衍世惊才

    衍世惊才

    她是村里人眼中的小可怜、小白花,没有灵力,不能修炼;其实他们不知道,她才是天道的宠儿,拥有惊世天赋,绝世美貌。然而,天赋与危难并存,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身边的人,她不得不收敛光芒,甘心“平凡”,不怕艰难险阻。她日以继夜的修炼,只为了在天赋被人知晓之时拥有自保的能力。后来,一路披荆斩棘,收获了一堆患难与共的朋友,和坚贞不渝的爱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情网恢恢,男神别跑

    情网恢恢,男神别跑

    他,傲娇处女座。眉目如星,掌心温度适中。相信一见钟情,一旦认定一人就是生命中的唯一。想倾尽所有把拥有的一切赠与爱的人,专一深情。他有轻微的洁癖,不温柔,不谦和,不善交际,不喜饭局。害怕孤独,希望有人能静静的陪着他直到地老天荒。笑起来像个孩子,冷起来是个谜。
  • 大顺朝

    大顺朝

    一个叫丁一的历史老师回到本不应存在的大顺朝。在这个乱世中,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生存!
  •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那个冬天,他的事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由于贷款没能在限定时间还清,他们不得不搬出那套豪华且温暖的住宅。他们在市郊租了一处简陋的房子,房子里阴冷潮湿,一如他们那时的心情,他对她说:“相信我,会好起来的。”她信。
  •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

    做人,能否做一个让人信赖的、称赞的人;做事,能否办好每一件事、做成每一件事,绝不是一个小问题,是决定一个人前途、事业成败的大事。如果你不懂得怎样做人,就不会与人相处;如果你不懂得怎样去做事,就不能做成事。在当今社会中,如何做人、做事是人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大潮中,《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这本书对人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用爱心、亲情、品格、信念、忠告等感性的事例材料告诉读者做人的准则。用思考、成功、心态、处事、智慧等事例告诉读者理智处事的方法。
  • 绝色逆天妖后:第一腹黑帝

    绝色逆天妖后:第一腹黑帝

    【正文已经完结】21世纪王牌特工轻雪念穿越异世,女扮男装成为轻雪国太子。看似草包纨绔,实则腹黑狡诈。及地银发,倾城飞舞,诱人银眸,睥睨万物。凤破九霄,诛神弑天。他,轩辕国皇叔,同天域最尊贵的神之子,高贵优雅,残忍嗜血,腹黑冷酷,却只对她倾心,你若为后,我必为王,你若逍遥,我便与你笑看繁华,一世风流,你若平凡,我便与你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当身世之谜慢慢揭开,她竟是………她与他又该如何选择?
  • 一走一过全撂倒

    一走一过全撂倒

    重临都市!且看易江山如何游走花丛,凭借超凡身手笑傲京华!我们的口号是:极尽YY之能事,践踏节操!YD横扫诸天万界,萝莉御姐!【万里河山,都将臣服于我的跋扈气焰之下——易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