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81900000440

第440章 数年之功见成效渤海四战定大局(13)

耶律阿保机在下令各营军士聚集于城西时,仗着兵力优势,其中大部分得以顺利前往城西聚拢,然而各营也不可避免仍有小部分军士被幽州、渤海联军困住,难以脱身,这部分契丹军士被分割各地,部众或多或少,在接下来的两日里,他们在幽州、渤海联军的围剿下,渐渐被清除。

聚集在城西的契丹军虽然人数仍然不少,至少比之正州内外的幽州、渤海联军要多上许多,然而军士在奔逃过程中大多丢盔弃甲,士气低迷,战力被大为削弱。耶律阿保机连日组织反攻,却都无法突破百战军军阵,被死死限制在城西营地里。同样,幽州、渤海联军也无力将其围歼或彻底击溃,双方遂在城西展开拉锯战。

正州会战持续到第三日时,耶律敌烈率领通水河谷方面的契丹军回援,与之几乎同时抵达的,还有李彦超率领的万余卢龙军。李从璟遂令李彦超率部在城外扎营,其他幽州、渤海联军进入正州城据守。

第四日,李绍城率三千余百战军赶至正州城,进一步充实了城防力量。

契丹军与幽州、渤海联军随即在正州进行对峙,战役进入到僵持阶段。

正州会战第七日,皇甫麟自恒州递来消息,恒州之围已解,围城之契丹军被击退。

正州会战第十一日,耶律阿保机将各方军力收拢,经过临时整编,以十万精锐兵力,再战于正州城下。

同日,始自幽州,途径营州、泊汋、恒州的第一批后勤补给,在皇甫麟亲自护送下,运抵正州城。随行幽州官吏向李从璟禀报,卫道已临时紧急征召五千青壮,作为后备部队,正向正州赶来。

正州会战第二十日,五千由卢龙热血儿郎组建的后备营,抵达正州城。

翌日,莫离与李四平一道,带西京近万援军支援正州城。

会战第二十五日,大明安派遣新军来援,在正州城北百里之外,与契丹前来阻截的大军遭遇,陷入混战。因新军战力弱,交战未及一个时辰,便现溃退之象。幸奈大明邢率正州守军及时赶到相救,得以将新军带入正州城。

契丹之寇城,屡攻不克,以至累日持久,将士伤亡惨重而无寸功,军心动摇,战士思归。

韩延徽向耶律阿保机进言,劝其退兵,来日再战。言中有曰:契丹当保已得之地,派兵据守扶余、长岭等地,主力西归,以备来日再行东征。耶律阿保机心生退意。

同光四年三月初三,有信使自西北来,入契丹大营。

同光四年三月初五清晨,李从璟登正州城楼,端视契丹大营良久,继而击节曰:契丹军已退!

遣斥候近营视之,果已人去营中,辕门、角楼处只剩草人披甲,以假乱真。

当日,郭威所遣使者,历经艰险到达正州城,向李从璟禀报:鞑靼部、君子都袭契丹国都西楼!

自同光三年九月十八日契丹出兵渤海,耶律欲隐遣精骑攻打蓟州北境军堡、拉开幽州军参战序幕以来,李从璟率军辗转于雁南、营州、辽东、扶余、长岭、鸭渌府等地,行军千万里,从深秋战至初春,历时半载,杀敌数万,消耗兵甲器械无数,折损将士近万,在联合渤海国、鞑靼部的情况下,终于取得对契丹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渤海局势,至此大定。

......

夜里,现在正州城的幽州、渤海联军重要人物齐聚一堂,听君子都来人讲解契丹西楼战役始末。大堂中,李从璟当仁不让坐在上首,头盔与横刀置于案上,凝神看向来使,在他左手边,莫离、王朴连坐一处,前者轻摇折扇风度翩翩,后者横剑于膝,长剑出鞘两寸,手指轻弹剑身,再往下便是李绍城、蒙三、李彦超、李彦饶、孟平、史丛达、丁茂等人,皆肃然端坐;在他右手边,则是李四平、大明邢等一众渤海文官、武将。

“军帅率大军主力在双通、仪态、九阳之间突出重围后,契丹军主力也随后撤离,但留下了司近部近两万兵力,对君子都进行围追堵截,郭将军带领我等辗转各地,寻机突围。但因扶余契丹军势众,而当地渤海官吏又多有投敌者,致使我部战斗愈发艰难,数次差些陷入绝境。有鉴于此,郭将军见南下与军帅汇合无望,便下令大军向西突围,进入契丹境内,谋求向西楼挺进。”

使者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还算平静,李四平、大明邢听到“渤海官吏多有投敌者”时,脸色却有些不自然,在幽州诸将有意无意目视下,羞愧得恨不得钻地洞。

“进入契丹境内,我部攻占了一个小部落,得到粮食补给后,便没有再轻举妄动,直到斥候探得鞑靼部动静,郭将军这才准备与之联系,以求共谋西楼。奈何鞑靼部动作太快,未等我部与之联手,便已强攻西楼,不料出战不利,被契丹军反戈一击,差些溃败。”

听到这里,王朴惊异道:“鞑靼部少说也有两三万精锐战力,袭击现在兵力薄弱的西楼,本应该是手到擒来之事,没功成不说,如何还被反戈一击?”

“此中详情我等也是事后得知。”使者解释道,“原来鞑靼部在距离西楼尚有数百里时,便被西楼知晓了行踪,留在西楼的契丹皇后述律平随即组织军力抵抗,在鞑靼部攻城时,先是佯装不敌,将鞑靼部前锋诱入城中,而后骤然伏兵四起,一举将鞑靼部击退。鞑靼部从城中溃退时,述律平亲自上阵,领兵趁势追击,以区区数千兵力,将鞑靼部杀得大溃。当时若非我部及时赶到,将述律平所领之契丹军击破,鞑靼部只怕要铩羽而归了。”

满座众人闻言无不面面相觑,虽只是听人述说,却也可想见这场战斗的凶险,蒙三嘿然道:“述律平这娘们儿倒是厉害,要不是郭将军及时赶到,鞑靼部那几万人妄想光复家园,可是痴人说梦!”

李从璟莞尔,他自然是清楚述律平的彪悍程度的,心想述律平虽然是个人物,但这回运气不好碰到郭威,也实属无奈。

“之后战局如何?”莫离开口问道。

“君子都参战后,述律平只得退回城中,再无力反击,我部遂联合鞑靼部围城而攻,卑职离开西楼时,鞑靼部大军正在猛攻城池。”使者说道。

“好,你下去先歇息。”李从璟见使者已经将战局说完,便放他下去,一路奔波,此人满面风霜,也是累得不轻。

“怪不得耶律阿保机退得那么快,原来是后院失火。”莫离轻笑道,看向李从璟,“这倒是个好机会,军帅打算何以应对?”

莫离这话方落,诸将都眼露炙热看向李从璟,毕竟这是难得将契丹重创的机会,运作得好,不说亡其国,至少可动摇其根本。如此良机李从璟自然不想放过,正欲开口,桃夭夭进门来,脸色有些不太好看,递上来一份情报。

能让永远一副漫不经心模样的桃夭夭脸色如此变化,李从璟已能预感到情报的分量,当即展开来看。

看完情报,李从璟面色肃然,对堂中众人道:“诸位先回,至于往下征战如何进行,明日本帅自有军令。”

幽州诸将得令告退,李四平、大明邢等人虽然还有话想说,但见李从璟眉目阴沉,却也不敢不识趣,都陆续退下。

李从璟将情报递给莫离,伸手挤压眉心,心情复杂。

莫离与王朴一道快速将情报浏览完,都很惊讶,放下情报,便是以莫离那洒脱性子,也禁不住眉头蹙起,面露不快,道:“这些人真是疯了!”

这情报中说的,却是中原腹地一场性质严重、影响巨大的军变。

戍守瓦桥关的天雄军都指挥使杨仁,因换任归向魏州,却在半途接到李存勖敕令,让其留屯贝州。时值魏州有讹传,皆言郭崇韬杀李继岌,已在蜀中称王,因是被族灭;又有人言,李继岌被郭崇韬所杀,刘皇后归咎于李存勖,已经弑杀皇帝。谣言四起,而官府不能辟谣,致使人心惶惶。

天雄军由魏博军整编而来,士卒多为魏州人士,却因李存勖之令,留驻贝州,有家不能回,以至于怨声载道。杨仁亲卫皇甫晖聚赌失利,恼火之下,竟然纠集徒众威逼杨仁占据魏州谋反,杨仁不从,竟被皇甫晖杀之。皇甫晖自知威望不足以领军,便彻夜胁迫了贝州效节军都指挥使赵在礼,逼其为帅。赵在礼胆小怕事,为免遭毒手,只得应之。

天雄军遂乱贝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之后一路蹂躏临清、永济、馆陶等县,移师魏州。魏州守将昏聩无能,旦夕间被赵在礼、皇甫晖等人攻破城池,乱军声势由此大振。

王朴拿起那份军报,轻声念道:“我辈十有余年为国家效命,甲不离体,已至吞并天下,主上未垂恩泽,翻有猜嫌。防戍边远,经年离阻乡国,及得代归,去家咫尺,不令与家属相见。今闻皇后弑逆,京邑已乱,将士各欲归府宁亲,请公同行。”摇了摇头,“皇甫晖这一番话,倒是好一番大义凛然之词,不过后面这句才是真心之言:三军怨怒,咸欲谋反,苟不听从,须至无礼。”

放下信笺,王朴终是忍不住摇头,感慨道:“骄兵悍将到了这种地步,咸有不满,士卒便敢弑将,将士便敢谋反,这种军队要来何用?”

李从璟沉吟不语。兵骄将悍,固然如此,但就如皇甫晖所言,若非李存勖这些年来猜忌功臣,对将士鲜有恩泽,现在也不至于因为郭崇韬之死,而使天下****至此。

先前两河南北屡发大水,李存勖却不理国政,只顾与刘氏四处游猎,吃住奢华,护卫动辄过万,时值地方无粮无财,百姓避之如避蛇蝎,以至于李存勖回都时,将士竟然无粮果腹,四处焚屋毁器发泄怨气。

国库无粮时,太史上奏,请拨内库给军用,刘皇后不肯,宰相屡次上奏,刘皇后便携三位年幼皇子并三件银盆,到李存勖面前,对宰相说:“外人谓内府金宝无数,向者诸侯贡献旋供赐与,今宫中有者,妆奁、婴孺而已,可鬻之给军。”意即:四方朝贡都已赏赐完了,内库无财,宫中就剩下这些东西,把它们分给军民吧。宰相们瞠目结舌,只得陆续退去。

“中原局势动荡至此,李哥儿预备如何?”莫离问道。

李从璟反问莫离,“你以为该当如何?”

莫离道:“自郭崇韬死于两川,先有康延孝之叛,现有赵在礼之乱,中原大地一片乱象,此间之事岂是巧合?王师平定蜀地,令天下震动,大唐国势之盛,如烈日当头,诸侯皆以为大唐要廓清宇内,及至郭崇韬死,有志者莫不捶胸顿足。然则以离观之,朝廷之乱象,早已彰显,君上不仁、奸臣当道、功臣避舍、朝政荒废......我大唐入主中原才几年,如何经得起这般折腾?今各镇叛乱不休,若君上能雷霆制之,尚有余地,如若不能......”说到这,莫离直起身,认真看着李从璟,庄重道:“怕是中原腹地将再起千里烽烟,届时神州陆沉,日月移位都不无可能!”

见李从璟仍旧沉吟不语,堂中又无外人,莫离索性放开了来说,“今我幽州数万大军奋战在外,凭数年生聚之力,千辛万苦取得渤海之胜,何其不易!然则一旦中原陆沉,后院失火,我等何异于无根浮萍,处境岂不与耶律阿保机雷同?当此之际,幽州军当立即回师卢龙,为大唐坐镇北疆,南望中原以应时变,如此才能保全自身、周全大唐!”

王朴狠狠拍案,愤懑道:“为拒契丹,卢龙百姓付出多少努力,幽州儿郎付出多少鲜血,眼下鞑靼部、君子都合围西楼,原本大事将成,奈何朝廷如此无能,各地镇军如此狼子野心,竟要使卢龙数年之功,毁于一旦!可恨,可悲,可叹!”虽然不甘,却也赞同莫离立即班师的意见。

坐在一旁低头捧着木杯吸水的桃夭夭看了李从璟一眼,却见他仍旧在敛眉沉思,看他严肃纠结的模样,心头没来由一软,想到他为大唐、为中原甘居北地,殚精竭虑强军、富民,以一己之力承担起抗拒契丹的重担,数年如一日,周旋于幽州官民、朝廷奸佞、契丹、渤海、鞑靼部之间,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吃了多少苦头,如今好不容易就要功成,却被大唐、被中原拖了后腿,他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可偏偏没有半分表露,甚至不如莫离、王朴两人面有愤色,心道真是难为他了。念及于此,桃夭夭竟觉心口有些微痛,杯中清水再也喝不下去。

在莫离、王朴都看过来许久之后,李从璟终于开口,他依旧平静道:“鞑靼部、君子都围攻西楼,这是重创契丹千载难逢的良机,不可错过。耶律阿保机虽然在渤海失利,契丹军折损也不少,但还不至于伤经动骨,就这样结束这场战役,契丹只需数年便能缓过劲来,我们付出这么大代价,不能只取得这点战果。我意大军在正州休整两日,随即发兵西楼。”

“契丹便是数年之后能缓过劲来,也是远患,中原之乱却是近忧啊!”王朴急切道,“况且,此番征战,先败耶律欲隐,再败耶律阿保机,挫败契丹攻灭渤海之意图,怎么都不能说战果小了。”

“战果还可以更大。”李从璟看着王朴,不容置疑道。

接触到李从璟坚毅的眼神,王朴张了张嘴,怔怔无言。

莫离默然片刻,道:“朝廷若能即刻起用老将军,或可平息魏州之乱,将天雄军叛乱影响降至最小。”

“但愿如此吧。”李从璟叹息一声,不愿再多言。

其实他知道,李存勖不会这么快起用李嗣源,此时对李存勖而言,恐怕御驾亲征都要好过任用李嗣源为帅。然而世事如棋,事后回想,人生真是常富戏剧性,又充满许多令人咋舌的巧合,如果不是李存勖这样抉择,恐怕也不会有事后李嗣源登基称帝之事。

作为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李从璟并不担心中原之乱会波及卢龙,或者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群雄并起的局面,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只不过是在按照既定的轨道吱呀前行,而作为这段历史中唯一的变数,李从璟更加知道,此时还不是他回师卢龙的时候,他必须要做完眼前的事,各种未知或者已知的契机,也能让他做完眼前的事。

但这些话李从璟无法告知莫离、王朴、桃夭夭等人,所以他只能以一种强硬姿态,封锁这些消息,令大军向西楼进发。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搅局者

    三国之搅局者

    一张神秘的游戏光盘,将王衡带到了汉末,想要回家,就必须结束这个乱世!看王衡如何在这个群雄并起的乱世里成功充当一名搅局者!
  • 血国风云

    血国风云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尘埃,四骑士正在守望。血族的皇帝啊,我是魔鬼的君王。不要再提你天赋的神力,不要再提你蔽日的旌旗,不要再提你的高贵与正义,不要再提你的血汗与功绩。纵是飞蛾扑火,亡者的冲锋亦无停止的可能。罪与痛相生,血与火相成。死亡是人类唯一的尊严。我的深渊,你的末日。这一战,无关大义。猜猜吧,在我化为灰烬前,这火焰可烧得到你?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我的娘子是西施

    我的娘子是西施

    睁开眼来,身边娘子貌比西施。举头望月,自家却是无用秀才。做不了封疆大吏,干不成争霸天下,便只能做回奸商,赚些小钱。忙里偷闲,偶尔贪杯,却也莫忘了哄哄娇妻。什么功名利禄,什么金榜题名?鸿鹄安知燕雀之志哉?咳咳,不多说了,得赶紧回家换尿布了……(注:此西施非彼西施,而是豆腐西施)
  • 嘉靖攻略

    嘉靖攻略

    我听到过严嵩舍弃理念,为了不被命运玩弄而化身为魔那时心碎的声音我看到过徐阶舍弃信仰,为了成就心中雄才大略而付出一切的凄凉背影我见到过胡宗宪舍弃人格,为了东南海波平不惜遗臭万年时痛苦的面庞如果为了做成一件正确的事,却要付出这样惨痛的代价,那么错的就不是他们,错的到底是谁?正确的道路,究竟在何方?PS:新书《万历1592》已经上传,欢迎捧场。
热门推荐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帮助自己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 星域九界

    星域九界

    圣灵界、岚界、炎魔界、以及红尘界。建立在四个位面交汇处的贵族魔法学院。拥有天使使魔和重溯魔眼,魔力却停滞不前的少年,在这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某日黄昏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少年再次被卷入漩涡中央。——匪夷所思的五起凶杀案件。——赤瞳少女纠缠不清的双重人格。——天使使魔所背负的沉重过去和罪恶。重重的谜团、往昔的誓约、灭界战争的真相……一切一切,都指向了少年那一度忘却的记忆。而名为命运的无尽长夜,此刻却才刚刚开始。
  • 我的熊猫城主

    我的熊猫城主

    云喜喜一脚踏空发现神秘宝藏,穷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变身富婆好不习惯!谁知宝贝还没捂热就被抓了!被抓竟然不是为了劫财,竟是为了履行婚约!抓她来到墨城的城主墨白总是穿一身黑白装,像只大熊猫!一天到晚冷冰冰,但是居然戳中了兔爷的萌点!喜当爹的墨白带着喜喜和兔爷进皇宫、闯江湖,不解风情的熊猫城主能否成功俘获未婚妻芳心?
  • 西游哈哈记:风尘巧回春

    西游哈哈记:风尘巧回春

    幽默是现实中一切可笑因素最有价值的归宿,其妙趣源于矛盾间的内在联系,其奥秘在于令人惊异、惊奇、惊服的新颖。本书通过对《西游记》妙趣横生的各种仙、魔、妖、圣、俗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的想象,为读者营造具有神奇吸引力并光怪陆离的生活趣味,同时绘制出社会生活和情感方寸的万花筒。本丛书汇集神话、现实万象,独领趣味新潮流。配西游人物插图20 0余幅,于光怪陆离中让人忍俊不禁。适合中青年及各类读者阅读。
  •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东林学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 闻梦

    闻梦

    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的灵性,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拥有智慧和凌驾于其他动物的思考能力,人,都会做梦,但有少部分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梦,甚至可以影响现实,他们被称为御梦人,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御梦能力的先祖为庄周,到了现在,有人用这种能力为非作歹,有人用这种能力行侠仗义,对错、是非,都只不过是站在自己角度的看法罢了,没有真正的正义,也没有真正的邪恶,梦的世界,将由此展开。。。
  • 邪王狂宠:医笑倾城

    邪王狂宠:医笑倾城

    穆婉婷身为医者,跌落悬崖,连自救的机会都没有。一朝重生,卷入深闺,想早些脱身去查清自己死因,为师父报仇,却涉足夺嫡之争。当越接近真相,越发现师父死的冤枉,自己死的蹊跷。当一切尘埃落定,蓦然回首,她发现有他一直陪在身边,若是能够选择,她愿为他,再死一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连续杀人事件:未知领域

    连续杀人事件:未知领域

    隐藏的区域、奇异的人群、无人道的犯罪以及连续杀人事件,一个未曾注意却又贴近你我的生活,前所未有的故事就此展开。这是个在台面下斗争的故事。少年林品哲,一次迷路中进入了他不该进去的区域:暗藏在巷道的奇妙空间:看似普通的街道,没有人、没有...
  • 回首征服自然的历程(科普知识大博览)

    回首征服自然的历程(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