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79000000020

第20章 南怀瑾推崇的商贾人物(2)

南怀瑾常说“经纶天下,济世救人”,还说人生的三大错误莫过于“德薄而位尊,智弱而谋远,力小而任重”。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在乱世纷纭中读书悟道,创办过纸质传媒,收容过地方武装,广交三教九流朋友。他冷眼观世,自称“买票不进场”,一生无党无派,但与政界、军界、商界、学术界都有很深的交往。在声望如日中天之时,他激流勇退,辞别台湾,远走欧美;到了桑榆晚景,他又在太湖边上开讲座,会朋友,穷究经典妙义;他对《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对《古今图书集成》,对管仲都有独到的见解,认为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做生意最成功的人。这不是学院式的高调,而是以历尽沧桑、繁华落尽的超脱旷达,对大智慧、大从容的解读。

管仲留传有《管子》一书,共24卷85篇,现在存世的有76篇。《管子》内容丰富,其中包含道、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的《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财政、消费、交易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第三节范蠡:让经商成为乐趣的商圣

中国从古代到现代,只有3个人被尊称为商圣,他们分别是:范蠡、白圭和胡光墉。其中颇受南怀瑾推崇的范蠡,是传说中的中国文武四大财神之一,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因其经商才能独具一格,被后人誉为千秋商祖。

范蠡(公元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楚国宛三户(今河南省南阳)人。范蠡曾经拜计然为师,研习治国安军的方策,博学多才,“有圣贤之明”,但怀才不遇,“倜傥负俗”,行为怪异,被当世视为狂人。后来,范蠡遇见具有识才之明的文种,并与文种先后离楚入越,被越王允常任命为大夫。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故,他的儿子勾践继位。范蠡和文种继续得到重用。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被尊为上将军。

在南怀瑾眼里,富可敌国的范蠡显然是一个为求大利益而抛弃小名利的圣人。他能在身居高位、家财万贯时毅然弃之,勾画另一种人生,不能不让人称绝。南怀瑾曾这样为人讲述范蠡不追名逐利,“三聚三散”财富的经典故事。

在勾践灭掉吴国后,辅佐勾践二十余年的功臣范蠡却上书请辞,他对勾践说:“过去大王受辱,臣不敢言退。今日大仇已报,臣不敢居功享乐。”

勾践十分不解,劝他说:“你遍历辛苦,难道不想有快乐的这一天吗?现在你功高位尊,无所忧患,正是尽享富贵的时候,为何轻言放弃呢?”

范蠡搪塞掩饰,不肯正面回答。后来他对家人说:“盛名之下,其实难久;人不知止,其祸必生。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

他的家人不相信他的推断,都劝他不要在功成名就之时离开。但范蠡自信无失,他长叹道:“人的一念之差,往往决定着一生的生死福祸。若为贪念所系,不加约束,祸发之日再想收手,就为时已晚了。”

于是,他带着家人从海路逃到齐国,改名换姓,在海边耕田,再创家业。

范蠡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经营有方,加之苦心不懈,没多久,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富甲一方。齐王听说了他的才能,深以为奇,便任他为相。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殊荣,范蠡的想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忧心地说:“治家能积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将相,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了。至此若不思退,不用理智制止放纵之念,凶险马上就会降临。”

这一次,他又退回了相印,决定散尽家财远走。他的家人苦劝不止,又说:“有官不做,我们无话可说,可散尽家财就不可理喻了。这是我们辛劳所得,不贪不占,为何要白白送给别人呢?”

范蠡开口说:“官高招怨,财多招忌,这都是惹祸的根苗。人贫我富,人无我有,若只取不施,为富不仁,钱财再多也无益,不如放弃!”

他把家财分给好友和乡亲,自带一些珍宝来到陶邑,隐居下来。

初到陶邑,范蠡自觉无比快乐自在。时间一长,他不甘清闲,又思治业大计。他的家人心有怨气地说:“人人思富,个个求财,你富不珍惜,认为钱财无用,今日何必再提此事?钱财有那么好赚吗?”

范蠡轻松一笑说:“穷富之别,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钱财取之何难?”

范蠡在陶邑以经商为业,求取利润。范蠡的经商谋略也是超群的,他采用“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的方法,贱买贵卖,有进有止,遵循“积贮之理”,没多久又积聚了巨万资财,成了当地首富,自号“陶朱公”。

后来,范蠡又散尽家财,周济贫困的乡党故旧。为此他表白说:“在我看来,经商是一种乐趣,在求取金钱上不该贪得无厌。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过分看重它才能得到它,此中真谛非守财者所能悟出。它让人受益无穷啊。”

清代诗人徐公修曾写诗赞道:“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真的是不求利吗?其实不然,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前,写了一封信给越国大夫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另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述,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后遭越王勾践猜忌,伏剑自尽。同为越国重臣,一功成身退而生,一身在高位而死。这让我们看出了范蠡的大智慧,即知道如何保全自己,这不也是一种利吗?生命,难道不是人生的大利?

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得的活财神。偏爱黄老道家思想的司马迁推崇的经济专家,第一位是姜太公,第二位是范蠡,第三位是子贡。这三人也恰恰是南怀瑾所推崇的。

据有关文献介绍,范蠡的经商思想主要表现在“计然之术”中,即商贸活动必须要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要遵循客观规律,要把客观规律应用到经济现象的不断变化之中,以掌握市场趋势,适应市场需求。范蠡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即判断价格的涨落: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一贵一贱,极而复返”,这是很符合现代市场取胜规律的。据此,范蠡提出了一套“积贮之理”,即在物价便宜时大量收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再卖出去。由此可见,范蠡确实是一代不同凡响的商业奇才。后人曾根据范蠡的经商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陶朱公生意经》,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经商十八则》、《陶朱公商训》,至今仍在定陶一带流传。在山东一带,范蠡经商的传说很多,其中范蠡贩马是很能说明范蠡经商才能的一个故事。

传说范蠡在吴越生活了数十年,他深知那里需要好马,而在北方,好马并不难收购。但问题是,马匹的运输很困难,从北到南,千里迢迢,不但运输费用高,路上盗匪也很多,这桩挣钱的买卖中隐藏着无限的风险。

经多方考察,范蠡了解到齐国有一个很有势力的巨商姜子盾,姜子盾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因早已买通了沿途强人,所以他的货物畅通无阻。于是,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姜子盾所居住的地方附近。榜文大意是:本人新组建了一马队,开业期间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果然,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请范蠡帮运麻布。于是,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范蠡因卖马赚了一大笔钱。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双赢的商业故事。南怀瑾推崇范蠡,不但因为他拥有经商的大智慧,还因为他有倾财赈民并助人致富的社会责任感。南怀瑾建议现代的商人要多学学范蠡的经商之道,自然也包含让现代的商人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不忘乐于帮助他人,不忘回报社会。

第四节子贡:亦文亦政的儒商鼻祖

旧时,大凡经商之人都会在自己的商铺店堂内悬挂“陶朱事业,端木生涯”8个大字。这里的“陶朱”指的是春秋时的范蠡,“端木”则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贡。

提起子贡,人们自然知道他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七十二门生中比较有名的一个。也正因为此,他身上的光芒或多或少被孔子遮挡着。其实孔子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名扬四海,和子贡的帮助有很大的关系。孔子和子贡的经济关系,是典型的“以商敬文”的关系。

孔子周游列国并招了三千多学生,规模之大,办学经费是从哪里来的?衣食住行的费用又是从哪里来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面说得很明白:“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

子贡就是孔子人生事业的主要赞助商。这也是南怀瑾推崇子贡为儒商鼻祖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妨看看子贡的家世。

子贡(公元前520~前456年),春秋时卫国人,本姓端木,名赐,到了30岁时方取名为子贡。子贡出生于商业世家,经商上占有先天优势,后来拜孔子为师,经常随孔子周游列国,得以开阔视野,这也为他的经商之路增加了又一优势。师从孔子之后,子贡又返回吴国去做官,并在曹、鲁两地从事商业经营。在孔子最有才德的72个学生当中,子贡是最富有的。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在司马迁看来,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细细阅读《论语》等书,我们可以看出,子贡的确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识渊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的众弟子中,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便是子贡了。子贡靠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资助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因此,我们可以说子贡是货真价实的儒商。

《论语》里涉及子贡的记载有38处,居众弟子之首,且有9处为子贡独立成篇,言论精辟。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孔子的学说受到了一些人的毁谤和贬低,孔子本人也常常遭遇厄运。关键时刻,子贡总是挺身而出,捍卫孔子的学说,《论语》、《孔子家语》等典籍对此都有记述。

南怀瑾也是这样介绍子贡的:

我希望大家要学的一个儒商,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孔子的三千弟子,什么样的人都有,土匪也有,流氓头子也有,读书人也有。今天山东孔子的坟墓,就是子贡出钱修的,这个正史上没有,要看其他的数据才行。孔子死后,弟子们找了一块坟地,就是后来葬汉高祖的那块地。大家也没钱修墓,等子贡来。子贡是大老板,他来了一看,这块地不行,只能葬一个帝王,没有资格葬我们的老师。大家说那你来找吧。他就找到曲阜现在这个地方。然后,其他学生都走了,他还“庐墓三年”,在孔子墓旁边盖了一座小房子,守老师的坟墓三年。

子贡是个真正的商人,这个商人很厉害,我希望你们也能够做到这样。这要看一本历史书《越绝书》,后来司马迁写《史记》,也采用了这本书。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鲁国当时衰落了,齐国要出兵打鲁国。孔子是鲁国人,他说这怎么办?子贡就说,老师,您年纪大了,我去。孔子说,你肯去太好了。子贡一出来就挑起了吴越战争,然后又挑起吴国去打郑国,国际的战争一挑起来,齐国就不能出兵去打鲁国了。你看他本领有多大。子贡到了每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诸侯都盛大欢迎。他做的生意、他的学问、他的声望,影响力达整个国际,比苏秦、张仪厉害。所以,诸位要学子贡。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怀瑾推崇子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他的学识,政治外交能力,理财经商能力,更包括他高尚的道德素养。作为儒商始祖,子贡还奠定了中华儒商的文化基础,即他的经商理念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其主要是:

一、恪守诚信。子贡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子贡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

二、和谐共处。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子贡信奉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做到互相尊重,平等相处。

三、义利兼顾。子贡“不受命”、义中取利、把握商道规律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亿则屡中”、“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

四、崇仁立德。子贡因货殖发财而名扬于世,他交往富者,同时也抚恤贫者,坚持“以德立人,崇实务本”。师从孔子多年,道德、学识、能力都非同一般,很好地做到了富而不骄,富而好礼。

五、利用资源。子贡打着孔门高徒的旗号在各国从事商业活动,这种商业竞争中的软实力和无形资产是一般商人无法比拟的。

同类推荐
  • 困惑你一生的谬误

    困惑你一生的谬误

    黑格尔曾经指出:“谬误通常意味着以任意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 生活中所产生的种种谬误都只不过是你自身的心理缺点造成的,这些谬误会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因此你应该正视自己的这些谬误,以极枳的心态赢得生活、拥抱生活、创造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幸福美满,走向成功之路。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许多“谬论”出发,以理性的生活化的手法指出了容易误导我们生活的“黑手”,这个“黑手”,也许是一种观念,也许是一种思维方法,也许就是我们生活中时时遇到的“小九九”。戳穿和战胜这种“谬误”,是写作此书的宗旨。
  •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送礼是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从而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送礼的学问,注意送礼的细节,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 时间决定成败

    时间决定成败

    本书对于每一个觉得 就要被生活击垮的人来讲,都是一个绝妙的指导。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它将告诉你怎样将“要做”的事情完成,怎样开始充满激情的一天,如何改正浪费时间 的习惯,如何得到两倍甚至三倍的工作效率……尤其是,《时间决定成败》将教会你如何驾驭你的生活、 工作、人际关系,而不是让它们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 我不是教你诈:聪明女人36计

    我不是教你诈:聪明女人36计

    《三十六计》,这部应用最广的胜战宝典,不仅适用于以男人为主导的金戈铁马的军事战争、斗智斗谋的商海决战,还适用于文雅柔弱的小女人所处的没有硝烟的社会战争中。一个不知道自我提升的女人很难获得幸福,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女人很难立足于社会,一个不明白男人心的女人很难赢得爱情和婚姻,一个不会斗智铺谋的女人很难决胜于职场。本书专门针对女性对兵法《三十六计》进行了新的诠释,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来一一解读其中谋略,旨在为追求幸福、渴望成功的女性献上绝妙锦囊。
  • 终极期望

    终极期望

    一流的员工才能为公司创造一流的业绩。一流的员工懂得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给公司创造各种优势和有利条件,更具体地说,就是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或代价,有效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给竞争对手形成有力的冲击。
热门推荐
  • 寒武再临

    寒武再临

    2012年,一场地震释放了陌生而庞大的能量,整个星球的物种陷入了疯狂进化,这场进化类似于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人们把这场灾难称之为二次寒武纪,但事实的真相远不只如此……快速繁殖的细菌致使食物无法保存,急速变异的动植物让人类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类从全球霸主,一夜之间沦为温饱都成问题的危机物种,从食物链顶端轰然坠落的人类,开始了末世里艰难地求生之旅。面临末日,丛夏觉得他一定是这个世上最没用的男人。可是他遇到了成天壁,一个帅气刚毅的特种兵。此刻起,命运开始扭转。他们并肩作战,不离不弃!不管前方有多艰难,成天壁发誓,他都要保护着身边这个人,活下去!
  • 护法崩了对谁都没好处

    护法崩了对谁都没好处

    大好少年马含光为博师姐芳心,发奋图强终成门派典范,未料表现太好被派往魔宫充当卧底,卧底失败惨遭师门出卖,再回首时师姐已die,纯情少年经此打击性情大变,报社之路一去不返。师姐重生十二岁魔宫少主,终与昔日师弟、今日护法狭路相逢。其实就是爱的人对面不识,养大的闺女回头打脸,马护法心有明月奈何明月诛心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康熙年间

    康熙年间

    他是一个孤儿,出身于捕快,嫉恶如仇,却一心想要发迹。他混迹于官场,变得圆滑,周旋与各个权贵之间。有人骂他是墙头草,而他看着身边的一个个权贵倒了下去,心中想着自己只不过是想活下去而已,这难道也有错?尚地群:53382499
  • 十世轮回之八戒

    十世轮回之八戒

    威猛绝世,连太阳神都退让的后羿大神为何无故陨落?夸父逐日到底是为了什么?吴刚为何在广寒宫这么一个只有一个女子居住的宫殿受罚?为何是砍桂树?天蓬为何会调戏嫦娥?孙悟空是石猴,但是石头里面为何孕育出来的是猴子而不是其他生物?孙悟空为何前后神通差别如此大?金蝉子既然是如来的大弟子,想来佛法精深,为何会质疑佛法?西去取经真的就是如来想让佛法拯救世人吗?那又为何不派人送到大唐?……
  •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

    《思念随风》为聂世奇自选诗集,收录了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创作的诗歌共计一百余首,作者为天津大港油田职工。他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接触的就是石油人的生活,石油人的生涯以及其间的磨难,使他饱获生活之赐;红蓼滩头的一草一木,使他葆有足够的淳朴,他的诗,是真诚的,是真实的。其描写的诗歌意象和内容也来自于最朴实的基层生活和朴素的情感,这也就足以使他的诗在诗国占有一席之地。
  • 光暗使徒

    光暗使徒

    智慧就是力量。力量,是颠覆一切的存在。填饱肚子的蟑螂没有资格同情即将饿死的老鼠。一个男人活在世上,如果他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女人,那么他就可以去死了夏尔?文莱,一个自私自利,无耻残忍的信徒。
  • 风羽萧萧易流年

    风羽萧萧易流年

    青春路上难免会遇到几个让自己心动的人,或悲或伤,都将成为几十年后我们忆起来最美的时光。“Hey,少年我喜欢过你”最终也还是没有让他知道,最终也成为了遗憾,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不管怎样我都会向那个少年说“孟羽博,我好像喜欢上你了,你呢有没有一点喜欢我”现实残酷,事与愿违,我想我们的距离也就是一张A四纸那么遥远吧...“嗯,傻瓜我也喜欢你”萧然永远也不会明白,曾,那个少年,那个高傲的少年为自己做了多少,也只是为了可以和那个有点小暴力,可傻傻纯纯的女孩在一起。。。。。。
  • 是我勇敢太久

    是我勇敢太久

    “是我勇敢太久,只为你一个人而活。”你就是我活下去的信念。当我拿到死神的那张通知书,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就算为你。可在最后这几天,我却只想好好守护你,其实我不自私,爱不是占有。因为我很勇敢,所以你不爱我,也没关系。“因为你把我当朋友,所以我没办法去爱。”其实我爱你,可我却一直以为你只把我当成朋友。我的花心只因为想看你类似吃醋的样子,可为什么,你却不见了呢……我没办法做到和你一样勇敢,回来看看我,好吗?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可惜,不是你。
  • 重生杀手王之恋上腹黑王爷

    重生杀手王之恋上腹黑王爷

    她,现代的王牌杀手,却遭到了组织的背叛,被自己爱慕已久的师兄杀害,从今以后,她,兰嫣然立下毒誓:如果有来生不会再相信任何人...............
  • 初吻给了鬼

    初吻给了鬼

    鬼大当婚,人大当嫁,此乃阴阳两界之常情。爱上鬼的眼,恋上鬼的唇,无奈却让鬼上了身。迷上鬼的情,看上鬼的人,正巧却被鬼撞跑了魂。人鬼两相恋,此生足矣!---------------------------------------------新书上传,希望来看《初吻给了鬼》的友友和打酱油的友友多多支持!我的鬼鬼分你一半啦~〖见者有份〗如果本书合胃口的话,恳请友友收藏、推荐一下。灵儿在此谢啦!QQ群:113463406(左岸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