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800000002

第2章 矢志变法

乱箭加身的吴起

吴起(约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战国初期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曾先后为官于鲁国、魏国、楚国,屡立战功,并着有《吴子》-书。吴起具有一心报效国家的品格,百折不挠的意志,身体力行的精神以及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是战国初期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尤其是他在军事上的成就深受后人的称赞,其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广泛且深远。梁启超称赞吴起是“我国第一流名将”。

人们还常常把吴起与历史上另两位军事家——孙武、孙膑相提并论,合称为“孙吴”。

吴起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化的时期。当时,秦、齐、楚、魏、赵、韩、燕等诸侯国都在酝酿着变法革新、富国强兵,进而争夺天下霸权,实现全国的统一。每个诸侯国都竭力扩张自己的势力,相互间无休止地攻城略地,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出现了弱肉强食、七雄争立的局面。

吴起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由于时代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并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报效国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发展,吴起曾经四处奔走,广散钱财,游仕立业。他在交游中极为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一丝不苟。一次,他出门遇到一位朋友,约好晚上到他家吃饭,不料那位朋友因有事未来,吴起竟连晚饭都没吃,直到第二天找来朋友,才与朋友一道进餐。

鲁国是西周初年周公的封地,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吴起到鲁国后,便投在曾申(孔子学生曾子的儿子)的门下,刻苦研读儒家经典。有个叫田居的齐国大夫来到鲁国,发现吴起好学上进,才华出众,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做了妻子。事隔不久,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信守誓言,始终没有回国奔丧。曾申见吴起如此不孝,无法容忍他的这种行为,便和吴起断绝了来往。从此,吴起离开曾申,索性弃文习武,苦读兵书,军事知识大为长进。三年之后,在鲁穆公的相国公仪休的推荐下,吴起当上了鲁国的大夫。

周威烈王十六年(公元前410年),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在这危急时刻,鲁穆公很想任用吴起做将军,相国公仪休也赞同。但是,由于吴起的妻子是齐国大夫田居的女儿,鲁穆公对此颇存戒心,怕吴起临战不坚,因而犹豫不决。吴起得知缘由,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不贰,狠下心来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子,借此表明自己与齐国之间无任何牵连。鲁穆公解除了疑虑,立即拜吴起为将军,命他率兵去抵抗齐国的进攻。吴起面对强敌,施展谋略。他摆出一副软弱怯战的样子,提议愿意同齐国谈判议和,然后把老弱病卒置于中军,将精锐部队埋伏在两翼,乘齐军松懈无备之时突然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鲁军大获全胜,吴起得胜而还。

吴起初战告捷,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然而,他非但没有因此而得到重用,反而招致齐国的离间和鲁国大臣们的诽谤。这些人攻击吴起猜忌残忍,为求取功名而倾家荡产;为成就功名不惜杀妻拜将,私欲极强;其母逝而不奔丧,不重孝道。这些人还借吴起大破齐军而谗陷吴起,“即使吴起打败齐国,也未必对鲁国有利。鲁国弱小,却因此有战胜大国的威名,这样必会引起列国的不安,那么它们便会联合起来对付鲁国。再者,鲁国和卫国本是同出一系的兄弟之国,若大王重用卫国的杀人犯,无异于抛弃了友好的卫国,这实在是太不值得了”。鲁穆公听信了流言,对吴起逐渐疏远,并最终解除了吴起的兵权。吴起认识到自己在鲁国不可能有所作为,又听说魏国的国君魏文侯礼贤下士,于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鲁国,投奔到了魏国。

魏国在战国初期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一个。魏文侯任用李悝、西门豹等人,最先实行变法革新,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在此基础上积极向外扩张,极力谋求中原地区的霸权。吴起到魏国后,魏文侯特意到大臣李克的府邸,向他打听:“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克答道:

“吴起贪名而好色,虽然这是他的缺点,但是若论他的军事才能,即使是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大将)也无法胜过他。”魏文侯求贤若渴,听了这话,便任用吴起为大将,委以重任。公元前409年,魏文侯命吴起率军攻打秦国,连下秦国五城,战绩辉煌。

在以后的两年中,吴起奉命出征,占领了秦国的全部西河(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公元前406年,吴起与其他将领一起平灭了中山国。接着,吴起又率军与韩、赵联军配合伐齐,打到灵丘(今山东滕县东),取得出战的胜利。

此后,吴起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守,即魏国西河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担负着同秦、韩两国作战的任务。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仍然重用吴起镇守西河,一直到公元前383年吴起离开魏国时为止。

吴起在魏国的二十七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先后领兵与各诸侯国打过大仗七十六次,其中有六十四次是大获全胜,其余十二次也是胜负未分,从来没有损兵折将打败仗。这期间,魏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吴子》),吴起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吴起不仅战功赫赫,在镇守西河期间,还把自己的作战经验写成一部兵书,即着名的《吴子》。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起》共有四十八篇,可惜今已全部失佚,仅存的六篇也是后人假托吴起之名而作的。

吴起在诸多战役里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身体力行,与士卒共劳苦。“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在等级观念极其强烈的情况下,对于在外指挥作战的将领吴起来说,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

吴起之所以战功卓着,还与他严格治军的思想密不可分。根据《吴子》、《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的记载,吴起的治军思想十分精湛且独具卓识。他认为,兵不在多,“以治为胜”(《吴子·治兵》)。所谓“治”,就是要通过严格选拔和刻苦训练,建立起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精锐部队。

吴起曾经引经据典地向魏武侯阐述他的这个思想。他说,从前,齐桓公招募五万勇士就称霸于诸侯;晋文公集中四万精锐士卒就实现了争霸中原的夙愿;秦穆公选出三万敢于冲锋陷阵的猛士就制服了周边的强国。因此,他建议魏国也必须精选士兵和良将。这一建议得到魏武侯的赞同。于是,吴起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士兵,根据其不同情况和特长,分别编队。他把有胆量、体质好、力气大的人编为一队;把忠实可靠、乐于为国捐躯效命的人编为一队;把善于登高眺远、能急行快跑的人编为一队;把犯过错误、丢掉官职而想立功受奖的人编为一队;把打过败仗而想报仇雪耻的人编为一队,然后分别施行严格的训练。吴起认为,人们在战场上的失败和牺牲,往往是武艺不精、战术不佳造成的。因此,他强调要先教后战,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吴子·治兵》)的办法,做到人人精通战术,武艺高强。在吴起的苦心经营下,魏国的军队被训练得非常出色:平日居止时,一切行为举动都有规矩准则和礼节;战时发动起来,勇猛威严使敌人望而生畏;攻击时锐不可当,退却时敌不敢追;前进、后撤、左移、右转,都有严明的节制,无不合乎指挥的要求。即使大阵被敌人割断,各部仍能组成小阵作战;即使小阵被敌人冲散,士兵们仍能组成行列进行战斗。因此,魏军的战斗力很强,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有一次,吴起率领经过严格训练的五万精兵,打败了秦国的五十万大军。所以有人称赞说,如果让吴起率领七万精兵,必将会无敌于天下。

吴起非常重视信赏明罚,要求士兵必须严格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他镇守西河的时候,秦国的一个烽火亭靠近魏国的边境,吴起很想拔掉它,但又不值得征调大军。于是,吴起把一个车辕放在城的北门外,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城的南门外去,就赏给他上等田宅。开始没人相信,后来有一个人试探着搬了,吴起果然按照命令赏了他。接着,吴起又把一担豆子放在东门外,下令说:有谁把它挑到西门外去,同样赏给他好田宅。这次相信的人多了,人们都争着去挑,吴起又按令行赏了。之后不久,吴起下令说:“明天进攻秦国的烽火亭,谁首先登上烽火亭,不仅赏给他上等田宅,还让他做大夫(官职)。”第二天,士兵们都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去,一个早晨就攻克了秦国的烽火亭。还有一次,吴起带兵与秦国打仗,两军对峙后,还没等吴起下达命令,就有一个士兵非常迅速地冲入秦军队伍,砍了两个秦军士兵的脑袋回来。吴起当即下令斩了这个勇敢杀敌的士兵。他严肃地说:没有我的命令,任意行动非杀不可。据说,吴起制定的军法军纪实行三年后,魏国的士兵一听到秦国军队进犯的消息,立即穿戴盔甲,做好准备,只待一声令下就奋起抗敌,而且视死如归。

吴起为了带出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还非常重视对士兵的政治教育和搞好内部团结。他反对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严刑厚赏来管理士兵,主张“明耻教战”,对士兵“教之以礼,励之以义”,做到“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他提出“四和”的重要原则,即“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吴子·图国》),把协调一致,同仇敌忾,团结对敌,作为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为了增强内部团结和做好政治工作,吴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吴起爱护每一个士卒,赢得了士卒对他的尊敬和爱戴。他见到士兵背的粮食太重,就分出一些自己背上。有一次,一个士兵皮肤肿烂,吴起看到后,毫不犹豫地用嘴为士兵吸出脓水。这个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却难过得失声痛哭起来。旁人见状,劝慰她说:“你的儿子只是一个士兵,而吴起贵为将军,他为了你的儿子这样做,你应该感激他才对,为何却哭呢?”士兵的母亲解释说:“你们有所不知,吴起以前曾为我的丈夫吸过脓疮,孩子他爹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勇猛杀敌,不久就战死在沙场上。而今,吴起又为我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哪天也会像他父亲一样战死沙场啊。”吴起关心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从而激发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这正是他带兵打仗能够克敌制胜的重要原因。

在作战指挥方面,吴起非常重视知彼知己,因敌制胜,掌握战机,坚决果断,并总结积累了大量具体经验。他说,凡是敌人出现队形混乱、松懈麻痹、疲劳饥饿、人马疾疫、涉水半渡、险道狭路、精神恐惧等情况,都是虚弱和不利的表现,要大胆进攻,急击勿疑。对于不同的敌人,吴起主张灵活用兵,采取不同的谋略:可诈者则诈,可贿者则贿,可困者则困,可离间者则离间,可恐吓者则恐吓,可截击者则截者,可诱前者则诱前,可进攻者则进攻,可水淹者则水淹,可火烧者则火烧,可偷袭者则偷袭。吴起对战机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他要求指挥员要善于掌握“气机”,即恰当地掌握士气,在关键时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使部队具有压倒敌人的气概;要善于掌握“地机”,即正确地利用地形,使之有利于己,不利于敌;要善于掌握“事机”,即通过使用间谍、采取佯动和巧妙伪装等各种办法迷惑、破坏敌人,夺取主动,陷敌于被动;要善于掌握“刀机”,即充分发挥武器、技术、装备和战术的作用,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以便有效地战胜敌人。吴起还特别强调指挥作战要机智、果敢,“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吴子·励士》)。同时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吴子·励士》)。这些吴起在作战指挥上的主要理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军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对军事和政治的辩证关系以及政治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吴起也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初见魏文侯时就曾援引古代的历史教训说:从前,承桑氏(远古时代的部落)的首领只讲文德,废弃武备,结果灭亡了;有扈氏的国君(处于夏禹时代)依仗兵多而好战,结果也灭亡了。英明的国君有鉴于此,就必须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有一次,魏武侯西巡,与吴起共同乘船顺黄河而下。武侯眺望着两岸如铜墙铁壁般险峻的壮丽河山,不禁由衷地感叹:“这真是我魏国的国宝啊!”吴起却答说:“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并不在于山河的险要,主要是看一国之君能否以德治理,遍施德政。上古部落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鄱阳湖,自恃山河的险要而不知讲修德义,结果最终被大禹平灭了。还有夏朝国君桀,其国左有黄河和济水的天险,右有泰山和华山为屏障,南有龙门山牢固,北有羊肠坂险要,可夏桀自恃险峻的山川形势,只知暴虐百姓而不修仁政,结果被商汤放逐了。还有商朝国君纣王,其国左有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北有恒山,南有黄河,四面依山傍水,国土险要无比,也是因为残暴无比,结果与周武王战败自杀。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主要在于国君讲修德政,而并非系于山河的险峻。倘若大王您不修德政,那么即使现在在同一条船上的人都会背叛您。那样的话,纵有再险固的山河又有什么用呢?”武侯听了深受启发,对吴起大加赞赏。还有一次,魏武侯问吴起,要想使军队作战时阵势稳固,防御时牢不可破,进攻时克敌制胜,应该怎么办?吴起回答说:如果能使德才好的人处于上位,德才差的人处于下位,军队的阵势就自然稳固了;如果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并同各级政府的官员很亲善,军队的防守就自然牢不可破了;如果能使老百姓都赞美自己的国君,讨厌邻国的国君,战争的胜利就肯定无疑了。这就是吴起重视德政、重视民心向背的思想。吴起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其先进性,是吴起能够取得辉煌业绩的前提条件。

吴起镇守西河二十多年,由于他杰出的才能和显赫的战功,很受魏武侯的器重。与此同时,吴起的名利之心也不免滋长,或者说这种思想或多或少一直在吴起的思想里,从吴起在卫国时为求功名而四处游历乃至后来的母逝而不奔丧、杀妻拜将等等,都很清楚地反映了吴起的这种思想。在魏时,每到魏国宰相出缺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到了吴起,吴起自己也因功自居而满望拜相。然而,每次又都出乎吴起的意料而由他人接替了宰相。为此,吴起不免忿忿不平。一次,宰相再次出缺,却由吴起认为才能平平的田文接任了宰相一职。

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希望同您比论功劳,可以吗?”

田文说:“当然可以。”

吴起说:“统帅三军,能让士卒乐于争先杀敌,誓死不顾,使敌慑而不敢来侵,在这点上,我俩谁强?”

田文答道:“我不如你。”

吴起又说:“治理百官,亲爱万民,充实府库,在这方面,我俩谁强?”

田文答道:“当然我不如你。”

吴起又说:“镇守西河,使秦军不敢贸然东向,韩、赵也都诺诺服从,在这方面,我俩谁强?”

田文答道:“那我更不如你了。”吴起接着问道:“那为什么您的官位却在我之上呢?”田文回答说:“大王年少即位,国人疑虑不安,大臣未敢归附,百姓也不信赖,在这种时候要找一位能协和内外,巩固中央的宰相人选,我俩谁合适呢?”

吴起听了,沉思良久,说:“还是你合适。”

然而,就在宰相的人选问题上,吴起竞成了一些人排挤、谗陷的对象。田文死后,由魏国的驸马公叔接任了宰相。公叔因事附势,却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志,自知才能和功名都不如吴起,便因此在暗中排挤、谗陷吴起。公叔的仆人为他出主意说:“吴起廉直有节却好名,您不妨对武侯说:’吴起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魏国狭小,恐吴起会另有所图。‘武侯必问您何以才能留住吴起,您再对武侯说:t不妨试将公主许配给他以探虚实。’然后,您邀吴起到家中用餐,事先与夫人约好,让她在吴起面前侮慢您,让他知道自己与公主成婚后也会像您一样受到欺凌。像他那样好名又有自尊心的人,一定据此拒亲。这样一来,不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吗。”吴起果然中计,魏武侯也因此而逐渐疏远他。不久,吴起被撤去西河守的职务。吴起深恐这种事态继续下去会危及生命,于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离开魏国,投奔了楚国。临行时,吴起悲痛地说:“倘若国君始终如一地让我施展全部才能,一定会灭掉秦国;现在国君听信谗言,不了解我的一片忠心,西河之地,不久势必被秦国所夺。”不出吴起所料,吴起走后,魏军连吃败仗,不到二十年,全部西河地区就被秦国占领了。

吴起到楚国后,受到楚悼王的器重,被任为令尹(相当于相国)。当时,楚国虽为大国,但尚未革新变法,政治腐败,经济贫困,军事薄弱。吴起虽年事已高,仍老当益壮,雄心勃勃。他不顾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极力推行变法革新、富国强兵的政治路线。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施行“明法审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废除世袭分封、取消贵族特权、奖励耕战之士、严格整顿军队等一系列措施,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南平百越(当时我国南方各族的总称),北吞陈、蔡(今河南东南和安徽西北的两个小诸侯国),并击退魏、赵、韩三国的进犯,西北打败秦军,连战连捷,声威大震。

但是,好景不长。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吴起到楚国仅两年多,楚悼王病死。那些被吴起新法剥夺了权益的旧贵族们早已对新法怀恨在心,悼王还没有下葬,他们就发动了叛乱,并把矛头直指吴起。吴起走投无路,逃到了停放悼王尸体的寝宫。旧贵族们此时已怒不可遏,对趴伏在悼王尸体上以躲避围攻的吴起施放乱箭,吴起中箭身亡。

吴起既死,楚悼王的尸首上也扎满了乱箭。太子肃王即位后,追查此事,将参与或被牵连的旧贵族全部七十余家全部处死。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旧事物的阻挠甚至对新事物的扼杀。吴起变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对国家统一的渴望,楚悼王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愿望。然而,由于旧贵族的疯狂反扑,将代表时代潮流的革新者吴起射杀。

然而,新事物是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的。秦的统一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出现,也是对这种新事物的总结和发展。吴起为这种新事物的发展用生命、用血做了尝试。

同类推荐
  • 回到三国当猛将

    回到三国当猛将

    作为公元二世纪末的猛将,不仅仅要身手好,头脑也必不可少!曹老大,小弟刚把吕布给宰了,你看是不是顺便把貂蝉犒赏给小弟啊?拼将一死存奸雄,勇绝还赞古恶来。重生典韦,立世三国,一代恶来改变历史篇章!
  • 风雅宋:宋朝生活图志

    风雅宋:宋朝生活图志

    《风雅宋——宋朝生活图志》是一本优美的散文体历史读物,从大量的优美诗词中挖掘出从高堂之上至江湖之远的、形形色色的历史记忆,可谓“话中有词,词中有话”。本书分梦华、百事、闲乐、红颜、婚育五大主题,向读者娓娓道去宋人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它是一本有内涵接地气的枕边书,也是一段有料有趣的历史记录,打开它,你会领略到一片意想不到的风景。
  • 王业

    王业

    书名《王业》,简单来说就是要对战国七雄为达成王天下这一最终目标所作出的努力加以论述,其间所举事例,大多见于国策,史记,吕览等百家所撰传记,比如子之之乱,黄金台致士,千金买马骨,张仪戏怀王,苏秦并相六国,乐毅袭破齐,田单复齐等等。其间所列人物,除开作为主线的苏秦而外,也亦有燕昭王,赵武灵王,齐泯王,楚怀王,宋康王,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屈原,白起,魏冉,邹衍,孟子,庄子,公孙龙等等,是其人虽众,其事虽繁,以直疏简旨,故也易读,但愿大家能够喜欢。
  •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介绍了丰功伟绩的郑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历程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般若蜜多心经口语化现代语言解说

    般若蜜多心经口语化现代语言解说

    用口语化的现代语言解说《般若蜜多心经》,让佛经浅显易懂,让更多人能够看懂佛经。
热门推荐
  • 渊源流刀

    渊源流刀

    一个少年,一把刀。心如刀,可破苍穹。心无旁骛,一心练刀,只为闯武之巅峰。
  • 网游之诛神屠魔

    网游之诛神屠魔

    千古仇恨血染红尘,遇神诛神见魔必屠。剑指苍天谁是英雄。万年前,神魔之战中,风之子陨落.........万年后,穿越至现代,看他如何走上逆天之路...书群:250287047
  • 传说中腹黑老师的传说

    传说中腹黑老师的传说

    天玄学院,只有极其“天赋异禀”的少年才拥有资格入校就读;天玄学院,只有特别“不可思议”的教师才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当然,话是这么说啦,其实学校里每个学生的入读都是强制性的,教师的选拔范围也要在OB或OG内才可以,因为这是一所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拥有超能力的超能力学院。我们的新一代好老师卜充,会与亲爱的同学们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PS:阅读本书之后你会领悟两样人生真谛,第一,那些眯眯眼的全部都是怪物;第二,戴眼镜的家伙腹黑是没下限的。
  • 灵斗天斑

    灵斗天斑

    一把生了锈的剑,引起了一个组织的疯狂寻找,杀人,灭族。
  •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文化史上最奇特最富于创造的时代;既发生了令无数生灵涂炭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也出现了风流鼎盛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名士群星璀璨,他们反抗礼教,放达不羁,崇尚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他们引发了一次新的百家争鸣,由此带来了哲学、文学、艺术乃至科学的大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开启了人的个体意识觉醒的新时代。曹植才高八斗,嵇康广陵散绝,王弼少年天才,王羲之书圣,顾恺之三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唐翼明教授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名士故事,深入浅出,层层剖析,从士族阶级、思想潮流、文化风尚、清谈文会、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向我们全景呈现了一个无比瑰丽的魏晋。
  • 伪善着

    伪善着

    我以为学校是纯纯的友谊,却没想到有伪善的人潜伏,会不会辜负自己对伪善者的信任,等秘密揭开给你答案
  • 拱手天下

    拱手天下

    她为爱洗尽铅华,倾城一笑最终泪沾裳。“倾尽天下为一笑,拱手河山讨你欢”
  • 重生富豪

    重生富豪

    职业经理人齐强重生了,既然重来一次,他又怎会甘心为别人打工,当然要自己创业做老板,带领他的团队成为家具建材行业的最强霸主!这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穷屌丝强势崛起制霸全中国的故事!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管理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管理故事

    管理很难,难就难在我们无法将理论对接到管理实践中;管理很简单,简单就简单在你只要给管理赋予生命,让故事引导你的行为,你就会体会到管理的乐趣。读故事,学管理,和大师对话,还你一个轻松的世界。本书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个经典管理故事,囊括了领导力、决策、目标、用人、激励、沟通、授权、执行力、营销、团队协作、创新以及危机管理等管理的方方面面,相信这些美妙的故事能照亮你管理的通道,让你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 医笑倾城之农家冷后

    医笑倾城之农家冷后

    他是满门忠烈的将军之子,出身高贵地位斐然,却杀母弑亲行事毒辣,挥霍着先辈的荣耀指鹿为马,暴戾成性一身杀孽,天下尽叹虎生鼠子。她是尘封心门的穿越女,出身于农家起步于微末,弃父遗母不孝忤逆,兴起流连小倌院,兴去时弃如敝履,多智善谋医术惊人,却心狠手辣冷血无情,毒妇之名远扬四海。他和她相识在最初,背着满身骂名携手前行,如冬雪中彼此取暖的小兽,无关风月。他说:我苦。她说:心有牵绊处处是苦,若不能忍苦,那便将让你苦的人践踏。于是,风云搅动,乱世起。兜兜转转间,他却发现最苦不过是心之所系求而不得之苦,以江山为聘,以六宫无妃为礼,只愿有他一席之地……【简介无能,属半正剧文,不轻松不搞笑,女主丧德,不喜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