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2200000030

第30章

张氏的话,让史氏很是感动。连看着张氏的眼光都比以前要暖和了几分。这才是大家长媳的气度。

“你是个好的,将老大和这个家交给你,我也放心了。”

“瞧太太这话说的,可是羞死媳妇了。自已的家,自己的家人。哪能不费心的。”张氏听到婆婆的话,也觉得有些个不好意思。

“自敏儿走后,我这院子还没有养过姑娘呢。一会儿鸳鸯去将碧纱橱收拾出来吧。”鸳鸯听到史氏的话,连忙应了一声。

“太太,敏妹那里要不要请个太医去看看?”张氏跟贾敏的关系一直很好,便是出嫁了,也是常有书信往来。想到自己的小儿子都三四岁了,而贾敏或者说整个林家都犹在空虚。心里就有些担忧。

于情,是姐妹姑嫂之间的情谊。于理,是贾家姑娘的声誉。

史氏听了张氏的话,叹息了一声,“敏儿出嫁前,身体是特意调理过的。看来是林家方面的原因了。这门亲事,唉!”

说到结亲林家,上无公婆,下无小姑叔子。女婿上进,家境殷实。又是几经世事的清贵之家,史氏是哪都满意,就是这子嗣上有些个不尽如人意。

“那太医也可以帮着给林姑爷看看。”张氏想着两人成亲四五年,房里也不是没有妾的。小姑子的身体就算是真的有什么问题,但其他人不是也没有生下来吗?可见有问题的,就可能是男人那方了。

当然这不排除,贾敏生不出,也不让别人生的内情。不过张氏确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好想的。当初她和二房的妯娌也不是成亲多年而没有生子吗?

虽然这里有很大的因素是国孝,家孝什么的碰到了一起,这才如此的。

她现在想的却是小姑子到底能不能生的问题。

婆媳两个又商量了一会儿,终于让人私下里去找近年来退下来的太医。看看有没有哪个愿意走上这一遭的。

还别说,数日后还真找到了一位退下来的老太医。本来家便是南边的。接了荣国府的聘请,正好得了回乡的盘缠。

只可惜经过老太医的诊断,林如海和贾敏的身边都不错。就连陆续背贾敏买回来妾也是心情舒爽,身体倍棒。

接到贾敏的书信后,史氏和张氏二人只能叹道天意如此了。

在史氏和张氏一对婆媳忘记了询问人家女婴儿的亲生父母,直接定下了女儿教养住宿问题后,王氏只能咬着牙给大年初一出生的闺女收拾行李了。

于是在第二天,王氏带着闺女的两个奶娘将闺女寄养到了婆婆那里。

而李二小在唐朝见到贾瑚的那天后,便有了正式的名字。李漱。

因知道贾家的主子们有要用李漱的心思。唐朝便将给李漱的功课又加厚了三分。直到一本三字经和百家姓都学全了。这才领着李漱进了府。

李漱被唐朝收拾的很干净,张氏一眼便觉得满意。贾瑚看在唐朝的面子,也点了点头。到是贾琏小人小样的说了几句让人发笑的大人话。

此时的贾琏和贾珠都已换了夫子。这位夫子还是张氏通过娘家的关系请来的。学问踏实,人也清明。来了以后,便将贾琏和贾珠的功课彻底分开。

当然,在教导学生的重点上,也在不明显处,有了主次之分。

贾琏现在知道了自己比他堂哥小了一岁左右,学的东西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才在心里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天天被夫子比着堂哥学习什么的,太让人痛苦了。

张氏为了让贾琏对学习的兴趣更高一些,特意给贾琏布置了任务。

“琏儿,你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开始检查唐朝姐姐功课了。现在这个李漱就交给你了。你能每天都检查和教导他的功课吗?”

“母亲放心吧。琏儿能办到。”贾琏年纪小,又是个好忽悠的。从那一天起,便双眼不错地紧盯着夫子,夫子教了什么,回头就教给李漱。还学着他哥哥每天给李漱布置功课。

为此,还特意将自己用的文房四宝和一大摞纸都赏给了李漱。当李漱将这些东西拿回来的时候,看得唐婆子嘴角直抽抽。

好嘛,她现在是不心疼纸墨了,她改心疼烛火了。

为此,唐婆子便决定晚饭店,一家老小都聚在堂屋里,这样便可以点一份烛火了。

而早就在开春天暖后搬回厢房的李漱,又变成了睡觉前回厢房了。

虽然唐婆子有时小气得很,但在李漱心中,却是不一样的。

李漱自小没了爹娘,亲戚又冷漠得很。哥哥虽然可靠,却是个缺心眼的实在人。人情冷暖,打记事起便落在了心里。

哥哥成亲时,他就感觉自己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刚开始的那几天也却实如此。哥哥还是那个哥哥,嫂子性格也爽朗,看起来也好相处。但就是这位唐大娘,看他就像是在防贼一样。

不过,时日一长,接触的多了,唐婆子也不拿李漱当外人了。七岁的孩子瘦瘦小小的,看起来也不过五六岁。一直没有儿子的唐婆子,倒是对小李漱心生怜悯。

因着针线好,活技快,唐婆子便拿唐朝穿小或不穿的衣服料子,着实给他给了几件衣服。不过一个顺手的事情,却让李漱真心敬爱起唐婆子了。

人与人交往,用了心,用了情。自然而然的便走的近了。唐婆子与李漱这对没有血缘的母子也是如此。一个是无心插柳,一个是自小缺乏母爱。

唐婆子得了好东西,也会给李漱留一份。李漱在上房得了什么好东西,也是头一个教敬唐婆子。

等到唐朝怀孕八个月的时候,这个组建不到一年的四口之家,已经彻底的过了磨合期。

说一句亲如一家,也不为过。

自唐朝有了身孕后,身子倒是一天比一天笨重。待到八月初,张氏生下了个男胎后,唐朝便告了假,回了家。

张氏一举再得男,一下子就奠定了她贾家无人能及的地位。仨个儿子呀,在史氏只有二男一女,王氏只有一儿一女的时候,仨儿子,是啥概念?

张氏生了大房的三爷,除了王氏心里有些酸外,其他人都是非常高兴的。

唐朝尤其是高兴。

之所以挺到这个时候,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张氏生产后,贾家的下人一般会得到一到两个月不等的赏钱。

唐朝一心惦记这笔银子呢。哪能在那之前休假呀。

要知道,若不是为了这个她早就回家了。

虽然针线房的活计累不到人,但一天天弯腰坐着,实在是难受。她实在佩服现代那些挺着肚子一直到生产才脱岗的女士们。

跟这古代人一比,再精致的女人都活糙了。

唐朝怀了孕,心也娇了。好不容易挺到了七八个月。这才出了院子,回家安胎去了。

唐朝是二月初成的亲,应该是新婚当月做得胎,所以细算一下,预产期应该是在十月末,十一月初左右。

因着生产和做月子时是冬天,于是刚刚进秋天,无论是李狗蛋还是唐婆子都想着法的弄回来不少的好碳,好木料。

不说现代的集体供暖,便是来到这里的这几年,也在史氏的上房享受惯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次一点的碳火,唐朝都觉得呛嗓子。唐婆子疼闺女,李狗蛋也疼媳妇。自然是舍得花钱买好碳回来。

于是在好吃好喝,好水好碳的供养下,越发的富态了。

十月二十七,唐朝的生日。

一大早起来,在李狗蛋帮着穿好鞋下床时,唐朝便发现了不对劲。

她小便失禁,尿裤子了。

不对,似是想到了什么,唐朝一脚踹在李狗蛋的腿上叫道,

“你个傻子,还不快去叫人。”泥妹呀,她这一定是要生了吧。

虽然这样的的事情,最近几天经常发生,但唐朝还是一如既往地让李狗蛋去叫人了,谁知道这回是不是谎报军情呢。也许真的要生了呢。

没有生产经验,果然很麻烦。

这一次唐朝的预感正确了,她确实是要生产了。熊孩子连个生日都没让她娘过上。便急的出生了。

唐婆子最近一直请了假,天天在家陪着闺女呢。就连产婆,也都找了口碑好的。等到这一回,唐朝是真的有生产的架式了,唐婆子连忙让李狗蛋去不远的产婆家叫人。然后又让没进府的李漱,去烧水。

而唐婆子这才扶着闺女收拾起来。

生孩子真的好疼,好像每个骨头都被撑开了一般。唐朝一脸的汗和疼出来的泪。咬紧了牙关,就是不愿意大喊大叫。

她可不想生产完,不但要养身子,还要养嗓子。

以前,她朋友就跟她说过。在医院里生产,最好不要喊,先不说嗓子受不受得了,那些个医生护士都要反感的。

他们一反感,手上就没了耐心。遭罪的还是她自己。

再一个她朋友告诉她,身上的力气都用来死劲的大声喊叫了,到时候生产就没有力气了。所以保留力气,就不要大声的喊叫。

唐朝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在这一刻想到了那么久以前的事情,不过既然想起来了,就真的照做了。

生产很恶心,比唐朝知道的都要恶心好几倍。李家的长子经过了一大天的挤压,终于在鲜血,羊水和粪便中一起划出母体。

为什么没人告诉她,会是这么恶心?幸好古代没有陪产一说,不然多影响夫妻感情。

同类推荐
  • 锦绣凰途:帝心独宠纨绔妃

    锦绣凰途:帝心独宠纨绔妃

    “我本是在尼姑庵里人人可欺的孤女,怎承得起你一世情深?”奈何某男穷追猛打,竟更加无耻、死皮赖脸地说:“今日下了早朝,本王顺道去钦天监让国师帮忙看了一下今年的黄历,这个月、下个月都适合大婚。阿笙,你打算何时嫁我?”
  • 雪宫弄孤影

    雪宫弄孤影

    她生性淡泊,是宠冠六宫的后妃。她雅韵清绝,也难逃黑暗中嫉妒双眸的凝视。一朝失宠,沦为罪妃,冷宫病死,魂归九泉。原本想要放弃重生的机会,放下仇恨、原谅帝王的薄情,重新投胎。但得知真相后她毅然决定重生,不为复仇,只为守护。重生后抛弃宠妃身份,以宫女身份再度入宫,帮他清除障碍,步步为营。却刻意与他保持距离,她悟到“情深不寿”,却忘了“慧极必伤”。可当她双手鲜血,机关算尽。她与他之间还剩下么?
  • 凤凰血染江山

    凤凰血染江山

    她是一个职业杀手,喜爱之人却将她带入一个奇异的世界,看她如何凤逆九天
  • 姨娘再嫁记

    姨娘再嫁记

    姨娘柳月娘被配人之后的爱情故事。从姨娘变成当家的媳妇,看柳月娘怎么撑起全家生活!家庭复杂?生活艰苦?这都没关系,谁让咱有个好男人呢!落魄姨娘的新生!
  • 将军盛宠之娇妻入怀

    将军盛宠之娇妻入怀

    她是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的大家闺秀,他是心有长风万壑,却为浊世所辱的世家子弟。他们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从没有想过她会对这个男子如此倾心相付。他那样的深情体贴,她不由泥足深陷,无法自拔。新婚之夜许下“白首不相离”的誓言,到底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现实的颠簸?经历了重重波折,千帆过尽之后他是否还能重新拥她在怀,缱绻柔情地唤一声“娘子”还是故事的最后誓言成戏言?他们各自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社科精品书)

    做个快乐的甩手家长(社科精品书)

    学生平时在学习当中要少考、多学、知识面要宽,学校要特别注意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甚至鼓励“偏才”。循规蹈矩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全才”不见得都会发展,有些书呆子,没有什么戏唱。
  • 升鬼

    升鬼

    炼五行鬼幡,闯鬼界五处鬼谷。炼嗤嗔猴婴,踏仙魔五湖四海。纵横仙魔天下知,只为扬其升鬼道!五瞳聚鼎,化生灵草药为丹,助五行之妖进阶,化腐朽为神奇……李风浮空而立,望着眼前康庄大道,大手一挥,五把闪烁黑色雷芒的小旗出现在面前,鬼婴、灵婴和猴婴聚其额首,三婴仰天同时喝声说道,“我所过之处,均是我证其鬼道之路!我欲成鬼祖,谁敢阻我,阻我者,定让其魂飞湮灭!”小鬼群:182663265(有兴趣的过来逛逛,验证信息,起点马甲名字!)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重生李元霸

    重生李元霸

    现代军人重生在隋唐时期,成为了李元霸,将会发生什么?英雄莫问出处,成雄才是王道!--------------------------书友群:136058299有兴趣地朋友可以加进来,交个朋友也可以!
  •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追求成功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失败常常与人作伴。但强者总是不言失败,而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如果有人一遇到困难便中途退却,一遭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 星球主宰

    星球主宰

    2012,并非地球的末日,而的地球的新生!从天而降的诡异绿光,将彻底改变这个星球的命运…..疯狂扩张的草原丛林,巨大凶猛的变异生物,超级科技的生化武器,神秘高等的域外文明,同时出现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这时人类才发现,自身竟然成了多余的存在!韩骐,一名普通的年轻人,如何在颠覆的世界中生存?如何一步步地从食物链的末端成长为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男人?一切答案尽在《星球主宰》!本书已经正式签约,小龙保证稳定更新和完本,绝不太监和烂尾!请大家放心收藏,踊跃投票!本书QQ群273728387,喜欢的朋友可以加进来,多提意见哦~
  • 吸血鬼男友的情敌

    吸血鬼男友的情敌

    如若自己长得像他几百年前的恋人也就算了,关键问题他也是为了完成任务才会租自己。什么样的任务让一个吸血鬼需要自己的帮助?在不断寻求真相的同时,她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 小学生获奖作文

    小学生获奖作文

    一篇作品,一颗童心,挥洒自如,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脚踏实地的梦想,《小说学获奖作文》作为学生们的写作模板,作为提升自我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一条通往写好作文的捷径,是一盏写作航道上的启明灯。愿这本书能成为你的良师诤友,希望你从本书中获得新的写作灵感,作文水平迈向新的台阶!触点全:写作招法,涵盖作文写作的所有元素,绝不留下任何写作死角。解读精:独有的作文解析,用最小的篇幅,最少的文字,最精炼地解读作文之道。速战速决:最短时间“夺分”,制胜作文考场。绝对效率:小升初热点话题及备考新方案。海量素材库:千则素材精简呈现,轻松应对中考作文。
  • 黑童话

    黑童话

    这一本《黑童话》代表了当代90后青年一代作者在类型化写作中的最高水准,集以奇思妙想的设定与构想来描绘一个个辛酸苦辣的故事,想必读这本书时读者们会在前一秒拍案叫绝,惊叹诧异余声未平,后一刻却又因其剧情的急转直下和跌宕悠扬而凝神闭气,一个个黑色的“童话”凝结成的土壤围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世界,还原了人世间的原貌。你知道那并不是真的,却仍然为之心动荡漾。
  • 人精

    人精

    小说描述的是农民企业家赖四的一段命运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位精明、幽默、工于心计、赖得可爱的主人公,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充满着含泪而笑的黑色幽默。赖四的人生经历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颇具普遍性,他的“人精”形象在先富起来的一代农民企业家中具有代表性,他们狡黠却带着憨实,无赖又深具责任感,好色而不乏真情,凭着特有的草根智慧、精明乐观的生活态度,谱写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人生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