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09300000069

第69章 单于宝座轮流坐

路充国被囚禁的第三个年头,乌维单于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这个反反复复的小人,以其特有的流氓作风,以根本就没有诚意的和亲作为诱饵,害得聪明一世的汉武帝,糊涂了好几回。直到路充国到匈奴千金散尽人却未复还时,汉武帝才从南柯一梦中惊醒过来,明白自己被忽悠了。

可惜这时汉朝的大军都在东西南北对周边小国进行征服之旅,根本就没有精力和匈奴动武。饶是如此,汉武帝还是把战略的重心慢慢地向匈奴这边偏移,磨刀霍霍,只等时机一到就进军。

然而,乌维单于的死让汉武帝有一种莫名的惆怅之感。汉武帝一生南征北战,没有攻不下的城墙,没有打不败的敌人,唯独对乌维单于束手无策。这么多年的和亲和招降,大汉赔了大量的珠宝和一批又一批的使者,仍然毫无进展。

乌维单于死后,他的儿子詹师庐继位,号称“儿单于”。他之所以被称为“儿单于”,是因为继位时年纪还小。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认为“儿单于”不过是一个小孩,无须动武,只需诱惑和威逼这两招就能搞定他。

于是,汉武帝派出了两名使者,采用了两步走政策方针:一个使者负责搞定儿单于,另一名使者负责搞定实权在握的右贤王。

汉武帝使出的是三十六计中很常用的一计——反间计。

但是,这样的雕虫小技很快就被防备森严的匈奴人识破了。最后,两位使者都被当作“贼”抓了起来,参加儿单于的“听审会”。

别看儿单于人小,办事却毫不含糊。他马上对两位汉使进行了严刑逼供,给他们的忠告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为了免除皮肉之苦,争取从宽处理,两位使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使命,交代了所有的一切。

儿单于很生气,下令将两位使者永久拘留。匈奴的大牢里又多了两名可能把牢底坐穿的人。

随后,儿单于将父皇的优良传统作风继续发扬光大,汉朝的使者来一批就扣一批,来两批就扣两批。总之,他要让汉武帝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他送出的使者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就在汉武帝陷入对匈奴“断交”的苦恼时,匈奴使者却不期而至。汉武帝当时正对儿单于随意扣留汉朝使者的行为大为愤怒,这时见了匈奴使者,也不问青红皂白,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拘留再说。

匈奴使者满怀热情,带着一颗火热的心,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后,激情浇灭了,热情消失了,感情变淡了,但使命却不曾忘记。于是,他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为哪般?”

是啊,明明知道当前汉朝和匈奴的关系,这个使者偏偏还敢在这个风头上来汉朝,这是为哪般呢?押解的官员及时向汉武帝进行了汇报。匈奴使者的问题引起了汉武帝的高度重视,下令马上召见他。

“我不是匈奴的使者。”匈奴使者说的第一句话让汉武帝惊住了,心想:“这小子该不会为了活命,连自己的国籍都想背叛了吧。”

“我是匈奴左大都尉派来的使者。”匈奴使者说的第二句话让汉武帝喜出望外,他听出了使者话中有话,于是态度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将使者请到上座,招待了一番,然后才说:“请继续。”

“儿单于残暴不仁,动辄诛杀,我左大都尉为了免受牵连,决定弃暗投明。”

“非常好。”

“不过,我左大都尉投降之前,还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汉武帝满以为匈奴使者提出的是高官厚禄这类条件,然而,匈奴使者接下来的话让汉武帝又惊又喜。

“我们左大都尉什么都不要,只要汉朝的兵。他要提着儿单于的人头来见您。只是眼下我们势单力孤,所以想请大王派兵前去边境接应,里应外合,方可稳操胜券。”

有这样的好事,汉武帝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他封赵破奴为浚稽将军,率两万大军从朔方郡出发,目标直指匈奴腹部之地——浚稽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阿尔泰山脉中段),在那里和左大都尉会合。

然而,当赵破奴火急火燎地赶到浚稽山时,没有等来左大都尉,却等来了匈奴的大部队。原来,左大都尉是个毛手毛脚之人,还没举事,就不慎走漏了风声,结果来了个“举事未遂身先死”。

儿单于杀了叛徒,还不解恨,面对送上门的赵破奴,一股怨气正无处可发,就来了个将计就计,躲在浚稽山下以逸待劳。结果可想而知,中了计的赵破奴如果想活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逃。

逃啊逃,带了些残兵败将的赵破奴逃了几天几夜,终于甩开了穷追不舍的匈奴士兵。此时,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夜朦胧,鸟朦胧,人更朦胧。朦胧中的赵破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管他安全不安全,就地夜宿,明天一大早再继续逃。

对于好些天没有睡觉的士兵们来说,又饥又渴,体力达到极限,睡觉是最大的奢侈。听主帅开口说可以睡觉,差点没叫赵破奴爹了,当下蒙头就睡。不久,汉军便个个酣睡如泥,像死猪一样。

然而,事实证明,赵破奴饱睡一晚的想法太过单纯了。因为,就在汉军“睡在地上成一统,哪管白天与黑夜”时,匈奴士兵来了。他们没有再给汉军任何反抗的机会,迅速包围了酣睡中的汉军,接下来就是“砍瓜”比赛了。

惊醒过来的赵破奴想再反抗,来个鱼死网破时,已晚矣。当他身先士卒往外冲时,被匈奴人活生生地擒住了。擒贼先擒王,主帅被擒,汉军哪里还有斗志?骨气硬一点的,战死;骨气软一点的,投降。兵败如山倒,没有任何悬念可言,结局是惨痛的,赵破奴两万大军全军覆没。

赵破奴全军覆没后,尝到了甜头的儿单于充分发挥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不顾疲劳,对汉朝进行了赤裸裸的入侵。幸好边防大元帅公孙敖早有准备,坚壁清野,最终逼使匈奴高高兴兴地来,垂头丧气地走。

春去秋来,第二年,儿单于忍不住手痒,亲自挂帅,率匈奴主力部队欲和汉朝试比高。

而此时,汉武帝因为赵破奴的全军覆没,也对匈奴下达了必杀令。强弩都尉路博德延边筑城;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率大军进行一级备战,随时听命。汉武帝还亲自坐镇边境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朔方城“恭候”儿单于的到来。

双方磨刀霍霍多年,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然而,儿单于走在中途却突然变卦了。这次绝代双骄的世纪大战也就这样戏剧性地宣告结束了。

儿单于爽约不是因为害怕汉武帝和汉军的强大,而是因为他病了,并且一病不起,很快就撒手归西了。

儿单于本来就是小孩,还没有生下继承人。于是,儿单于的叔父,也就是乌维单于的弟弟右贤王呴犁湖当上了单于。

呴犁湖继承了匈奴单于贪婪无度的本性,上任后,对汉朝进行了不间断的“打谷草”,结果使汉朝边境又重新回到了“烽火连三月”的状态。好在汉武帝早有准备,边境防守得力,呴犁湖单于带领匈奴人常常是这里抢了汉朝一些牲畜和财物,那里又被汉军的游击队击毙千把人。总之一句话,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但是,呴犁湖单于却铁了心,非要完成儿单于未完成的事业,和汉武帝血拼到底。结果,打打杀杀,东奔西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汉朝还是那个汉朝,匈奴也还是那个匈奴,但呴犁湖却不是那个呴犁湖了。他病了,原因是疲劳过度。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呴犁湖单于同样撒手归西。

呴犁湖单于死后,儿单于的另一位叔父,也就是乌维单于和呴犁湖单于的弟弟且鞮侯时来运转,登上了单于的宝座。

就在匈奴的单于轮流坐庄的时候,被囚困在匈奴达数年之久的路充国也时来运转,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只听见他嘴里反反复复,唠唠叨叨,只重复两个字:回家,回家。

路充国终于回家了,一见到汉武帝,他便未语泪先流,大颗大颗晶莹的泪珠顺着他脸庞往下流。汉武帝见他这个架势,也有点慌了,毕竟这些年路充国在外面还是受苦了,他正要安慰几句时,路充国却说话了:“且鞮侯单于是个好人。”

路充国当着汉武帝的面盛赞别人,更何况是大汉的大冤家,汉武帝当然不会有好脸色看了。正当他脸上晴转多云、多云转阴时,路充国的第二句话新鲜出炉了:“且鞮侯单于放我回来,不是给我面子,是给皇上您面子啊!”

汉武帝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路充国话里的意思。且鞮侯单于放了路充国是因为惧怕汉朝的强大。事实上,汉武帝此时已成功搞定了西域的大宛等国,举全国之兵正慢慢向匈奴的战场上转移。且鞮侯单于审时度势,不得不放出路充国等昔日被匈奴单于扣留的汉朝使者。

就在汉武帝脸色稍见缓和时,路充国的第三句话出口了:“且鞮侯单于叫我给皇上捎一句话。”

汉武帝做洗耳恭听状。路充国顿了顿,说道:“我匈奴的单于是汉朝的‘女婿’,我只是儿孙辈,汉朝就是我的长辈了。”

自降身份,意在明哲保身。对此,汉武帝很是满意,于是暂时放弃了动武的念头,决定重走和亲路线。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拜苏武为中郎将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后,见到且鞮侯单于,献上礼物。接下来的会谈中他正襟危坐,态度不卑不亢,既不显摆汉朝的强大,也不畏惧匈奴的凶悍。

然而,且鞮侯单于收礼物时两眼发光,接完礼物后,马上又拉长了一张马脸,一脸的傲慢。

对此,苏武心里虽然没有偏见,但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然而,他再三努力,一退再退,且鞮侯单于不是狮子大开口,就是横眉冷对。最终,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且鞮侯单于和他的哥哥乌维单于一样,是个典型的忽悠派,根本就没有诚意和汉朝和亲。

既然谈不拢,那就好说好散了。然而,就在苏武准备起程离开时,且鞮侯单于亲自来送行了,说的不是“想留不能留,只剩下离歌”之类的伤言感语,而是一句石破天惊的话:“都给我拿下!”

就这一句话,让苏武的回家梦想推迟了整整十九年。直到汉昭帝的时候,他才恍如隔世地回了家,这是后话。

同类推荐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从此开始了爱新觉罗·胤禛智慧的一生。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莫泊桑

    莫泊桑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热门推荐
  • 弃妃好得很

    弃妃好得很

    一朝穿越,她成草包下堂王妃,嘿嘿,这个身份她喜欢,王爷出了事,她乐得屁颠屁颠,谁让他整天没事找她茬,本以为只要不打扮不吟诗,不逛花楼和赌坊,她就能平凡过一生,可谁知,她都这样低调了,那些个桃花还是找上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十年彼岸

    TFBOYS十年彼岸

    彼岸花开开彼岸,花开叶落永不见。因果注定一生死,三生石上前生缘。花叶生生两相错,奈何桥上等千年。孟婆一碗汤入腹,三途河畔忘情难。
  • 雪域驴行十日谈

    雪域驴行十日谈

    雪域是一个奇妙的圣地,令人心醉神往。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新藏线、中尼公路构成了全景西藏;尼泊尔、稻城亚丁、甘南草原作为青藏高原边缘的辐射带同样吸引了众多驴友,也日渐成为了成熟的线路;冬天的漠河则是除高原之外的另一种“雪域”景观,她会带你进入一个童话世界。 本书通过作者的十年驴行故事、多条线路的驴行攻略以及驴者日记,三位一体勾勒出“雪域”奇观。
  • 八识规矩浅说

    八识规矩浅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军魂永驻

    重生:军魂永驻

    他是一个孤儿,四岁被领养后就被扔进了残酷的训练营,哪里除了为了活着就是战斗,可是当他成了最后一个活着的人的时候,却也成了生命结束的时候,领养他的人将他派去完成一个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而他也在那次任务中死了,明明他就已经死了,可是却活在了世界的另一端,他成了一个小小的养猪兵,憨厚热情的一个小伙子,开始了他从未经历过的军旅生涯,结识了一个又一个以命换命兄弟,收获了完美爱情,完整了他的亲情梦
  • 画扇是只妖

    画扇是只妖

    物件要成妖很难,要修炼成为很厉害的妖更难。要机缘巧合要勤奋刻苦还要防备着神出鬼没的道士。而她机缘巧合地结识了道士世家的女儿,勤奋刻苦的修炼,为降妖除魔而奋斗。开什么玩笑,她自己就是一个妖魔鬼怪吧?不过看起来好像不是所有的道士都是见妖就杀的?
  • 穿越回地球的我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穿越回地球的我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穿越到高等位面成为科技之神黎辉在神战中战死后又再次穿越回到了地球时隔千百年后又回到了老家地球这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虽然力量失去了变回普通人但只要命还在就好黎辉这么安慰自己正当他想重回人生巅峰再干一场时“穿越者你好,我们是有关部门,请务必配合我们的工作。”于是黎辉看着满屋子用枪对着自己的特警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 聆风

    聆风

    拥有显赫家世,幼时却不幸身患重病,与祖父踏遍万千河山,在各族学习各项技能,强大而不自知,只为不受病魔折磨,寻求自由的生活,却有难以斩断的羁绊。我欲寻求真正的自我,哪怕在烈焰中只留下灰烬。这里诉说着我们心底的渴求,穿过血与火,聆听彼岸之风……
  • 樱花树下的约定之易烊千玺

    樱花树下的约定之易烊千玺

    还是一样的天空一样的街道,可是有些人,有些心,却变了……这个故事的开头,早已注定了结局……
  • 重生学霸当自强

    重生学霸当自强

    苏圆重生回到12岁,那年正是父亲破产自杀,母亲带她去新疆躲债的时候。那年情况糟糕透顶,也是她人生灰暗的开始。回到初中,邂逅初恋,一切都重新开始,她要从根本源头抵制前世的灰暗。这一世,她坚决不做学渣!也决不让母亲再受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