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09300000011

第11章 梁王争储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坚守睢阳的刘武在保全自己的同时,也保住了大汉江山。事后,景帝论功行赏,给了刘武两项特别的嘉奖:一是把刘武的待遇提高到和自己并肩的地步——允许他使用天子旌旗;二是把刘武的保卫提高到和自己等同的地步——拨给他战车一千辆,骑兵一万人,用作私人警卫。

对此,自恃劳苦功高的刘武没有半点谦让之意,不但全盘接下了景帝的赏赐,而且还做了两件“时不我待”的事。

第一件事:刘武斥巨资修建了一座大花园,美其名曰兔园(又称梁园),专门供自己享乐。据说,园内亭台轩榭气势辉煌,池塘水溪相映成趣,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奇珍异品目不暇接,美酒佳人数不胜数……刘武有时一整天泡在其中,乐在其中,醉在其中,不知今夕是何夕。

第二件事:刘武开始不满足于只当个梁王,他的欲望开始膨胀,对权力达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为此,他专门拉拢一些名人异士,如公孙诡、羊胜、邹阳、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表面上是求学、解惑、授道,实际上是问计、密谋……刘武通过人才战术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正在这时,从长安传来了景帝废除太子刘荣的消息。刘武马上召集自己智囊团中最重要的“双子星座”——公孙诡和羊胜——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皇上这步弃棋筋(指废太子)实在让人看不懂啊。”刘武故作玄虚。

“棋之精髓,高者在腹。皇上弃一子,乃是一招苦肉计,是为了全盘着想。”公孙诡道。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皇上这一招苦肉计未免太苦了……”刘武说。

“苦乎哉,不苦也。”羊胜接着道,“棋筋既然可弃,那就说明这不是真正的棋筋,而是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废太子刘荣正是这鸡肋也。”

“哦,如此说来这真正的棋筋又在哪呢?”刘武问。

公孙诡和羊胜闻言笑而不答,直勾勾地看着刘武。刘武低头朝自己看了看,并无衣冠不整,心中很是纳闷,不解地问:“你们两个这是在看什么?”

“我们在看棋筋呀。”两人笑道。

“棋筋在哪?”刘武问。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公孙诡和羊胜两人异口同声道。

“啊……”刘武睁大了双眼,轻叹道:“我何德何能,你们却把我比作棋筋?”

“我看大王比棋筋绰绰有余。您有平定七国叛乱之功,这关系到江山社稷,国家命脉。您还拥有天下独一无二的绝世王牌……”眼看两人没完没了地说着这些晦涩之词,刘武直接打断道:“行,行,你们就别打哑谜了,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无非就是想让我去竞聘太子一职。直说就是,干吗这么拐弯抹角的?”

就这样,刘武被说服后,马上进京拜谒窦太后,然后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窦太后一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小儿子的请求。

梁王刘武进京,景帝自然也很高兴,专门为他举行了夜宴。参加宴会的都是刘氏宗族的嫡系亲人,因此气氛十分融洽。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窦太后握着景帝的手,说了这样一句话:“商人亲其所当亲,所以传位于其弟。周人尊其所当尊,所以传位于其弟。我百年之后,梁王就托付给你了。”

面对窦太后这一出“夜宴托孤”,景帝显然毫无思想准备。他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立刻跪于座席下,承诺道:“儿臣谨遵母命,千秋之后定当传位于弟弟。”

窦太后一听,甚是高兴,心里暗想:“如果我所生的两个儿子都能当上皇帝,那也是千古美谈……”

“万万不可。”一句坚定冷漠的声音,把窦太后唤回了现实。她抬起头来,见自己的内侄窦婴端起一杯酒走到景帝面前,喃喃地说道。

“陛下喝高了,说醉话了,陛下的天下是高祖传下来的天下,是大汉王朝的天下。帝位传给皇子是祖制,不能更改,陛下怎么可以传位给梁王呢?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虽然有口无心,但说错话了,还是该罚一杯啊。”

景帝本来就是碍于窦太后的颜面,才许下了立位于弟的誓言,正懊恼于说错的话如泼出的水收不回来了,看到窦婴主动帮自己解了围,便顺势头一扬,喝干了杯中酒,自嘲道:“酒不醉人人自醉,该罚该罚,哈哈……”

窦婴一搅局,窦太后很生气。她强坐了一会儿,便来了个拂袖而去。这段插曲一闹,在场之人都感到尴尬,这场夜宴便不欢而散了。

窦婴平日本来就嫌自己官卑位微,此时知道得罪了姑母,在朝中再无立足之地,于是以“身体有恙”为由主动辞职,告老回乡去了。对此,窦太后仍不解恨,她将窦婴开除祖籍,并令他永不得上朝。

虽然景帝在夜宴上许下的传位于弟的诺言被认定为了是酒后戏言,但刘武既然这么有恃无恐而来,直奔太子宝座,就肯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除了拥有护国之功,他还握着窦太后这张王牌。因此,尽管不识时务的窦婴出现,让窦太后直接“逼宫”的计划提前流产了,但君无戏言,既然景帝在夜宴上说了传位于弟的话,就不是一杯酒能遮挡过去的。

为此,景帝想出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他含糊地对刘武说道:“皇弟啊,朕很想立你为太子,但皇储关系到国家之根本,不是朕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还得召开立储大会,征得朝中众臣的同意才行啊!”

景帝的忽悠功夫也是一流的。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用时间来拖垮刘武。

刘武等啊等啊,一晃来京城的法定朝见日期就要满了,还未见景帝有开会之意。明白过来的刘武马上跑到窦太后那里哭诉。

窦太后还在为上次夜宴的事耿耿于怀。她给刘武打气道:“皇儿啊,这立太子一事,你阿哥不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你就赖在这里不回封国,看他能把你怎么样。”

刘武有了窦太后这个坚强的后盾,胆子大了,信心足了。于是,他决定赖在京城长住下来,不走了。

景帝本来以为等刘武回了封国,自己随口而出的承诺便可以不了了之了,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他低估了刘武脸皮的厚度。有太后在背后撑腰,他又不好治刘武的罪,于是只好召开立储大会,利用众臣之口,彻底推翻自己的酒后戏言。

就在景帝与刘武周旋时,王娡也没有闲着。自从刘武横空出世后,她才知道相对于不堪一击的栗妃,刘武才是真正强劲的对手。

为了战胜刘武,王娡效仿当年的吕后,带着儿子刘彻一一拜访了朝中重臣。因为周亚夫在七国叛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时已位居丞相一职,所以王娡便从他开始,先后拜访了御史大夫袁盎、建陵侯卫绾、弓高侯韩颓当、谏议大夫张羽、中郎将灌夫,等等。

这些朝中重臣都是正义之人,他们中有的人虽然对王娡并无好感,但对景帝传位于弟之事却都持反对意见。汉朝的规矩是父传子,哪有兄传弟的?

果然,在立储大会上,以袁盎为首的“众臣评审团”以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不符三点理由,一致反对立刘武为储君。

这正是景帝想要的结果。看着激动的众臣,他心中暗喜。最后,景帝无奈地长叹一声,淡淡地说道:“看来我只能听大伙的了。”

但是,这可不是窦太后想要的结果。她怒气冲冲地说道:“凭什么叫我听大伙的?”

窦太后对这次立储大会的结论不服,要求重新来过。对此,颇具政治智慧的景帝没有直接和太后对着干,而是派袁盎等大臣代为出战。

“我想立梁孝王刘武为储君,看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来干涉我刘家的家事!”辩论赛刚一开始,窦太后就开门见山,直接给群臣施压。

窦太后毕竟是堂堂一国之母,连景帝都要对她敬重三分。此时见窦太后不怒自威,众人都被震慑住了,原本精心准备的说辞都打了水漂。大臣们个个怔在那里,哆嗦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就在这时,袁盎挺身而出,傲然道:“按照太后的意思,如果梁王他日百年之后,又该由谁来继承大统呢?”

“这个,当然……当然是再传回给景帝的儿子了。”窦太后显然被将了一军。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袁盎不紧不慢地往下说,“春秋时期宋国的君王宋宣公,曾说过一句话:‘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之通义也。’他死后就把王位传给了自己弟弟。后来,他弟弟宋穆公临死时,同样不按朝中规矩出牌,又把王位传给了哥哥的儿子,同时把自己的儿子调到郑国去当侯爷。放着王爷不当当侯爷,宋穆公的儿子觉得受了委屈,他说‘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于是杀死了宋宣公的儿子。从此,宋国五代陷入了腥风血雨的权力内斗之中。”

这个故事本身很有料,很曲折,讲故事的袁盎又是巧舌如簧之人,所以令故事听上去更加跌宕起伏,精彩动人。

窦太后原本不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她数十载风雨人生路,哪一段经历不是故事,哪一个片断不是故事呢?然而,当听完袁盎的故事后,她愣住了,再也没有说一句话。她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深明大义之人,袁盎的话触痛了她心底最薄弱的地方。她爱儿子更爱江山,为了大汉王朝的万世江山,她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立储这条路上一意孤行,做出千夫所指的事来。

沉默是对袁盎所讲故事最好的认可。随后,窦太后下令赏赐袁盎等人百两黄金,同时,她对刘武下了“逐客令”,让他赶紧回自己的封国好生待着。从此,窦太后绝口不提立梁孝王刘武为储君的事。

同类推荐
  • 自由的老虎

    自由的老虎

    作者在高二那年因一个交换生项目赴美,之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这个培育过无数英才、尤其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母校里,开始了四年的生活。她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致敬,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发现,原来菲茨杰拉德还曾深深影响过许多曾在普林斯顿就读的学生,其中有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还有因写作《江城》《寻路中国》而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命运似乎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神秘的圆环……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徐悲鸿

    徐悲鸿

    本书主要以徐悲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童年生活、艰辛求学、纵笔驰骋、永不疲惫等内容。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热门推荐
  • 学射录

    学射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品策命仙医

    绝品策命仙医

    策命,策一国之命。医人,医一国之疾。他是鬼谷和阎罗的唯一传人。无数人都曾对他报以期望……留下一个时代,创造一段传奇。他可以贪财好色,冒着遭天谴的风险救治无力负担的女童,也可以冷面无情,化身阎罗,以一身本领代天行罚,心中自有一杆秤。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香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香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传统文化的许多部类都可溯至先秦,香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以一直追溯到殷商以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 第一巾帼

    第一巾帼

    作为穿越女的叶凌,坚定地执行着“人不中二枉少年”的致理格言,在中二的道路上一路逛奔直撞南墙,用满头的血与泪来证实她不过就是个平凡的穿越女,从此顿悟,成为冉冉新星。三年后,叶凌再回京都,在以正常人的姿态经历了种种阳谋阳谋后,叶姑娘感叹:还是中二好啊!于是,叶姑娘中二症发作,烧杀抢掠无所不作,欺男霸女,欺市霸国,誓将中二进行到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十世仙缘

    十世仙缘

    玉帝么?老子屠了你!盘古么?把你的斧子给老子乖乖送过来!还有那个印度阿三如来,给个金身玩玩啊!
  • 许你天长地久

    许你天长地久

    三年前,沐希一觉醒来,自己竟然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摸遍全身,而且摇身一变还成了她的专属女佣!她除了每天帮他按摩暖床,还得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狐狸精。三年后,沐希丢了一张离婚协议书到洛瑾寒面前:“洛瑾寒,我腻了,离婚请签字!”哪能料想,离婚当天,他抵她在墙,一脸邪魅,“偷了我的东西,就想跑了?”沐希:“别墅豪车钻石项链还有结婚戒指我一样不要,我偷你什么了?”“孩子……”他轻柔的将掌心覆上她的小腹,低声呢喃。
  • 蜻蜓日记

    蜻蜓日记

    我是一只草织蜻蜓,我叫蜻蜓,我关注着我的主人,记录她的一切……
  • 读《菜根谭》学生活

    读《菜根谭》学生活

    《菜根谭》中说:“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廓庙的经纶。”不管自己身处何地何境,志气必不可少。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正是这一志向,是你行动的目标和动力。有了远夫的志向,你就能视野开阔,眼光长远,也就有了勇往直前的目标。人无私心,才能让万物依其本性生发,而以“民胞物与”,的胸怀,视天地为大家的天地,江山为众人的江山,于是乃能就有限之身达到彻底了悟的境界。有了悟之心的人,则虽身处人世,却与出世无异,丝毫不受外界、旁力的影响。
  • 你的困惑我来解:避孕节育知识

    你的困惑我来解:避孕节育知识

    为了帮助朋友们选择恰当的避孕方法,减少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伤害,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本书。全书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各种避孕节育方法和给不同人群的避孕措施建议,对各类人群适应的避孕方法进行了推荐。本书可供育龄人群阅读、参考,也可供致力于避孕节育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人员借鉴、参考。
  •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在这座城市里,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穿梭与阴阳之间,以猎魔为责,则天下以己任,隐藏在人群中,有的人亲切地称他们为‘猎魔者’“行之与彼岸,末之于阴阳”是他们生存的宗旨,穿梭于阴阳之间,守护着那永恒的七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