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84500000011

第11章 绝世专家

原来第一个木盆除了有四条红娃娃鲶外,还养着两条尺把长的蛇蟥。第二个木盆,水色也是鲜红,但比第一个颜色稍深,里面,有四条1斤左右的红娃娃鲶,没有蛇蟥;第三个木盆,水色也是鲜红,里面有四条1斤半左右的红娃娃鲶,和两条尺把长的蛇蟥;第四个木盆,水色比第三个稍深,里面有四条半斤左右的红娃娃鲶,没有蛇蟥;第五个木盆,水色鲜红,里面有四条3两左右的红娃娃鲶,有两条尺把长的蛇蟥;第六个木盆,水色比第五个稍深,里面有四条二两左右的红娃娃鲶,没有蛇蟥;第七个木盆,水色淡红,里面有四条1两左右的红娃娃鲶,有两条3寸来长的蛇蟥;第八个木盆,水色淡红,有四条最多半两的红娃娃鲶,没有蛇蟥;第九个木盆,水无色而透明,里面有四条寸把长的青色鱼苗,仔细一看,原来也是娃娃鲶。水中,还有两条不到1寸长的蛇蟥;第十个木盆,有两条半寸长的娃娃鲶鱼苗,没有蛇蟥。

很明显,这十个木盆,是水产专家李令鱼培养鱼种的“试验基地”。

李令鱼靠着被子,半躺在自己那肮脏的床铺上,只顾闭目养神,也不招呼自己的女儿。甄子鸿和李鱼儿望了一眼,再仔细打量了窝棚,见地下有两个直径盈尺的天然树桩,就一人一个,在树桩上坐下了,等着李令鱼开口。

不一会儿,李令鱼发出了呼呼的鼾声,他居然睡着了。

此时虽是夏天,但这海拔两千多米的二郎山半山腰的树丛中,很是阴冷。李鱼儿怕父亲着凉,和甄子鸿一起,把李令鱼的身子扳正,在他身上搭上被子。

甄子鸿轻声说:“咱俩还是先到外面去吧,一会儿等你父亲醒来再说。”李鱼儿点点头。两人钻出窝棚,来到潭边,各自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甄子鸿看了看手机,见手机无显示,才想起刚才自己落进水里,已经浸坏了。说:“我的手机进水了,你的呢?”

李鱼儿说:“对了,我给妈打个电话。”说着从坤包里掏出手机,一看,说:“我的也进水了。”

甄子鸿抬头望了望天,天上灰蒙蒙的,不见太阳,他估计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左右了,就说:“该吃午餐了。”

李鱼儿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也不知爸爸平时吃的什么东西。”

面包和水在甄子鸿的背包里装着,虽然背包打湿了,但面包和水都是塑料和塑料瓶密封的,没受影响。甄子鸿边把东西往外拿,边说:“窝棚里没有餐具,你爸爸吃的食物,应该是山溪客栈的老板他们带进来的。”

李鱼儿说:“可能是吧。爸爸三年没见过我了,看见我,他没有什么感觉,而且,我妈的情况,他连问都没有问一声。也不知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甄子鸿说:“我也觉得奇怪。一个人对事业再痴迷,也不应该达到六亲不认的程度。难道,你父亲的神经受到了某种刺激?”

李鱼儿说:“你没听见吗?爸爸把一条大鱼取了我的名字,把另一条大鱼当着自己的女婿。我在他的心中的位置,似乎完全被那两条鱼及它们的子子孙孙取代了!我们得想个什么办法,把爸爸弄回家去。”

甄子鸿问:“你爸爸在单位的影响怎么样?”

李鱼儿说:“我爸爸只是个水产专家,没任其他任何职务。多少年来,他一直是受排挤的对象。”

“所以,你爸爸想独自研究培育一种新的鱼种,从而一鸣惊人,使自己扬眉吐气,是不是?”甄子鸿说,“我看,红娃娃鲶似乎就是他的新鱼种,但为什么他不公布已经研究成功的成果,也不回家呢?”

李鱼儿说:“他可能还没有完全成功。也许,这种红娃娃鲶,要在特殊的环境里才能生长。这可能就是我爸爸不愿离开这里的原因。”

甄子鸿问:“可不可以问一下,你爸爸和你妈,哪个的收入高些?”

李鱼儿说:“我爸爸在单位无权无势,每月只有三千多块的死工资。我妈妈手下有三十多个员工,她每月的纯收入,是爸爸的十多倍。”

“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很好。我妈非常尊重我爸爸。但是,我知道,在我爸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不如妻子的自卑感。”

甄子鸿说:“这就对了。你爸爸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原因有二。一,在单位的不得志;二,在家又不如妻子。我们一会儿先劝你爸爸回去,如果他不配合,再其他想办法。”

李鱼儿说:“你发觉没有?我爸爸的体型好怪。他的脸那么瘦,而肚子却又那么大。那是什么原因?他离家前的身材不是那样的。他的身材是相当匀称的。还有,我爸爸只比我妈大一岁,才五十一,现在看见来,好像是六十几岁的人了!”

李令鱼体形的不协调,甄子鸿早已注意了,只是不知道李令鱼才五十一岁,他想,难道李令鱼也练了碎龙功?但仔细看又不像,练了碎龙功的人,时间长了,会变得头小、肩窄、肚大、腰粗和腿细,而李令鱼只是肚子大一条,应该不是练了碎龙功的缘故。甄子鸿说:“可能你爸得了一种什么病。据我所知,肝腹水或者肚子里长了肿瘤,肚子才会变大。不知你父亲是哪一种。”

李鱼儿急道:“走,咱们快进去,把父亲拉起来,硬把他押回去!”

甄子鸿摇了摇头,说:“不用心急。再坐坐吧。咦,你看,潭里的水,是不是比我们刚看见时淡了很多。快看,水里好多鱼!全是红娃娃!还有一些蛇蟥夹在其中。”

红水潭里的水,比两人初见时,淡了许多,也变得透明了许多,两人看见了水中更多的红娃娃鲶。

“你俩快进来,不要吓着潭里的红孩儿们进餐!”李令鱼的声音从窝棚里传出来。

“爸爸,你醒了?”李鱼儿率先抢进了屋,见父亲已从床上坐起,李鱼儿忙对甄子鸿说:“小甄,甄哥,快把面包拿出来。”

谁知李令鱼却摆摆手,说:“不吃。我现在每天只吃一顿,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们吓着了我的红孩儿们没有?我得出去看看。”说着起床,走出了窝棚。甄子鸿和李鱼儿只得跟在他的后面。

李令鱼围着红水潭转了大半圈,把能走到的地方都走到了,查视完红水潭,见似乎没什么问题,李令鱼又回到窝棚中,坐在床铺上,这才问:“鱼儿,你妈还好吧?”

李鱼儿说:“你终于想起妈来了!三年前你一去不归,我们母女俩担心死了!你却在这儿只顾陪你的‘红孩儿’!”

李令鱼说:“我的‘红孩儿鱼’培育课题,尚未完全成功,待成功了,爸爸再回去,好好陪陪你妈妈。”

李鱼儿问:“这三年来,你究竟是怎么过来的?是怎么住到这儿来的?”

李令鱼说:“鱼儿,爸爸这一生是失败的。现在,只想培育出一种集肉味鲜美、观赏价值高、适应能力强、且生长周期短的新鱼种来,以期轰动整个水产界。那样,你爸爸就成功了,成名了。我培育的这个新鱼种,起初我取名‘孩儿鲶’,后来才更名为‘红孩儿’的。”

甄子鸿问道:“李叔叔,你是不是把娃娃鱼和鲶鱼进行了杂交?”

李令鱼这时才开始注意甄子鸿,问道:“你是谁?”

李鱼儿说:“他是女儿的朋友。”

李令鱼也没理会甄子鸿是女儿的什么朋友,只是问甄子鸿:“你对鱼有研究吗?”

甄子鸿说:“没什么究竟。对娃娃鱼,更是看都没有看到过,我只是觉得,娃娃鱼和鲶鱼长得比较接近,也许有杂交的可能性。”

李令鱼瞪眼说:“有杂交的可能性?那为什么这么年来,世界上没有一个水产专家,把娃娃鱼和鲶鱼结合在一起?能做到这点的,在世界水产界,唯有我李令鱼一人而已!如果你不懂,就不要插话,听我说。”

李鱼儿对着甄子鸿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别说话。

李令鱼说:“三年之前——”

甄子鸿猜对了,红娃娃鲶,确实是李令鱼用娃娃鱼和鲶鱼杂交而成的,而且,与娃娃鱼杂交的对象,正是甄子鸿想到的那种适应能力特别强的“塘角鱼”,也就是“六胡子鲶”。

娃娃鱼除了长得有四只脚外,体型与鲶鱼很相似。许多年前,李令鱼就想过,娃娃鱼和鲶鱼,是不是跟人与猿猴一样,是同一个祖先呢?如果是,那它们就应该有相同的基因,有相同的基因,那就有杂交的可能性。如果把娃娃和鲶鱼杂交,得出一种肉味既有娃娃鱼般鲜美,又有像鲶鱼那样的适应能力的新品种,那样,必定轰动整个水产界!

于是,李令鱼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悄悄地着手对这种新品种进行培育。十多年来,李令鱼什么方法都试过了,都无法培育成功。两种鱼“杂交”出来的鱼,要不是娃娃鱼苗,要不是鲶鱼苗。其实李令鱼知道,两种鱼根本没有互相受精成功。

但李令鱼坚信,不是不能杂交,而是水体不适。他要到野外去寻找适合培养“孩儿鲶”的特殊水体。三年前的春季,在鱼类产卵之前,李令鱼请了年假,对妻子女儿说,他要去川藏线一带,培养一种高山鱼类,却没说是什么鱼,只说要把鱼苗孵化出来就回家。

李令鱼带着一尾雄鲵、一尾雌鲵——娃娃鱼很珍贵,李令鱼只有两尾种鱼,和五尾雄六胡子鲶、五尾雌六胡子鲶,沿着川藏公路一路考察,在二郎山中,李令鱼见到处溪流潺潺,很适合娃娃鱼自然生长繁殖。他选择了一条水流量较大的溪流,沿溪而上,想寻找合适的地段,停下来进行鲵鲶的配种工作。

李令鱼选择的这条溪流,就是碎蛇溪。春寒料峭,二郎山上的积雪还没大肆融化,碎蛇溪里的水还比较浅,但还有些刺骨。李令鱼穿着齐腰水靠,背着装着两种鱼的特制塑料袋,沿溪而上。

在碎蛇溪中趟着趟着,李令鱼忽然看见一条红色的鱼在前面逆水而游。李令鱼仔细一看,认出在前面游着的,是一条斤把重的娃娃鱼!娃娃鱼一般呈青黄色,红色的娃娃鱼,饶是见多识广的水产专家李令鱼,也是第一次见到。李令鱼连忙把便携折叠式网兜组装好,准备活捉这条红娃娃鱼。

那条红娃娃鱼滑溜之极,李令鱼连舀十几下都没舀着,被它蹿上了岸边的一片乱石,李令鱼连忙跟着追了上去。

红娃娃鱼逃进了一片灌木丛,钻进一蓬枝叶,不见了踪影。李令鱼跟着追了进去,灌木丛很密,李令鱼扔下网兜,双手把枝叶分开,见那红娃娃鱼爬在一个树丫叉之上,李令鱼往前踏上一步,伸手向红娃娃鱼抓去,谁知这一步踏空了,身子急坠而下,“扑通”一声,李令鱼掉进了一个水潭中——几乎与甄子鸿掉下来的情形一模一样。

李令鱼生为水产专家,当然识水性,但还是难免喝了几口潭里的水。李令鱼感觉潭水里有一股血腥味,一看,潭水呈淡红色,有如血水一般。上岸后,李令鱼解下背上的背包,见背包被树枝挂了个大洞,装着十多条鱼种的特制塑料袋,里面只剩下小半袋水,那雌雄两条娃娃鱼,早钻出洞逃出去了!而十条六胡子鲶也跑出去三条。

李令鱼全身湿漉漉的坐在潭边上,一阵心灰意冷。娃娃鱼种来之不易,没有了鱼种,他无法再进行“孩儿鲶”的培育试验。一气之下,李令鱼把鱼种袋里的几条六胡子鲶,一股脑儿全倒进了水潭中。

李令鱼坐在红水潭边,呆呆出神,他心中有个幻想——那两条娃娃鱼逃进了这潭中,那是肯定的,而潭中也有了10条六胡子鲶。如果这两条娃娃鱼和10条六胡子鲶在这红水潭中能自然交配,产下卵,孵出苗,那岂不是成功了?

这个红水潭,自然就是现在这个红水潭,面积大约有七八十平方米的样子。

李令鱼准备暂时不管里面的十来条种鱼,打算过一个把月再来看看。

那一个月中,李令鱼在川藏线上游山玩水,他的手机在水中浸坏了,只在泸定县城用公用电话跟妻子打了两次电话,只说鱼苗正在培育之中,暂时回不去。跟单位则续请了事假。

一个月后,李令鱼再次来到红水潭,他发现,红水潭的水面上,浮动着一团团体长在一公分左右的粉红色苗子。李令鱼站在潭边,用细眼网兜去捞那些鱼苗。那些鱼苗虽小,动作却是非常迅捷,李令鱼费了好大功夫,才捞起来两条。

李令鱼用放大镜对着两条鱼苗仔细观察,他惊喜地发现,那两条粉红色的苗子,身子像鲶鱼苗,它们的前胸,长了两条前腿!而这,正是李令鱼想要的,介于鲵与鲶的东西!

为了辩认红水潭中的鱼苗是不是只有个别、而非全部长了两条腿,李令鱼脱光衣服,拿着网兜,下到红水潭中。

红水潭很深,李令鱼双手举着网兜,踩着“假水”,向一大团鱼苗洇去,距离还有两三米远时,鱼苗就消失了。李令鱼又向另一团鱼苗洇过去,同样,不等靠近,鱼苗又消失了。如此连续几次,李令鱼始终无法接近那些粉红色的鱼苗,累得他直喘粗气,游回岸边,准备休息会儿再下水。

李令鱼上岸后,刚想坐下,忽觉双臀上,大腿上,似乎附着几根什么东西,低头一瞧,见是几条尺把长的赫黄色蚂蟥。李令鱼一惊,心想怎么会有这么粗长的蚂蟥?他刚要挥手把蚂蟥拍掉,又发觉不对劲,那些叮在他身上的“蚂蟥”,其头部,都是蛇头!

李令鱼大惊,作为水产专家,他熟悉形形种种的水生生物,像蛇头蚂蟥身的东西,他是第一次见到。李令鱼挥起巴掌,啪啪几声,把身上的几条蛇头蚂蟥身怪虫拍了下去。几条怪虫落地即逃。

怪虫掉下地后,它们所叮过的地方,血流像小溪般汩汩流下。李令鱼知道,这是被蚂蟥咬后应有的现象。他见流出的鲜血颜色鲜红,不像有毒的样子,遂放了一半的心。

李令鱼走到潭边浅水处洗身上的血,血一入水,几乎在三秒钟之内,李令鱼的身边,就聚集了成千上万条鲜红色的鱼苗,鱼苗们贪婪地一呼一吸,大口吞噬着李令鱼的鲜血。李令鱼伸手随便一捞,就捞起来十来尾鱼苗,仔细一看,那些鱼苗,其胸脯上,都长有两只脚!李令鱼爬上岸,拿出高倍放大镜观察,这一观察,李令鱼乐得几乎晕过去,所有的鱼苗身上的两只脚,长得全是娃娃鱼脚的模样!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李令鱼仰天大叫,泪流满面。

高兴过后,李令鱼回到现实问题上来:鱼苗是孵化成功了,下一步是怎么养大的问题。这些鱼苗,似乎很喜欢吃人血,那么,其他动物的血,比如猪血,他们喜不喜欢呢?除了人血,它们还喜欢吃些什么东西呢?把它们移到其他水体中,它们会不会生存?对了,这个潭里的水,颜色是红的,并且有一股血腥味,难道,这是一潭血水?在这荒山野谷中,那里来这么多血?

“我要把这里当着秘密试验基地!”李令鱼自言自语。他身上的血还在流,只是流得没有比刚才多了,李令鱼又下到潭边浅水处,洗身上的血迹。

鲜红色的鱼苗,又密密麻麻地聚在李令鱼身边吃血。鱼苗们中间,偶尔会蹿过几条蛇头蚂蟥身的怪虫,李令鱼有了准备,一见怪虫接近自己的身体,就用网兜去捞,怪虫们不像鱼苗,只顾吃血不顾自身安危,它们的反应也相当灵敏,见网兜就逃。

李令鱼洗净身上的血水,坐回岸边。有很多鲜红鱼苗,在他面前徘徊不去。李令鱼一伸网兜,就捞起来上百条。他把网兜里的鱼苗倒进塑料布里时,发现这次捞起来的鱼苗,身子几乎大约有两公分长,条条如此。

同一批鱼苗中,由于体质与进食量等原因,体长相差一倍以上,那是较常见的,但那只占少部分,大部分鱼苗的体型是均匀的。李令鱼又捞起一网兜鱼苗,见这些苗子,体长大多仍是两公分左右。李令鱼把这些鱼苗跟他第一次在潭边捞起来的两尾鱼苗相比较,见这些鱼苗的体长,几乎都在那两尾鱼苗体长的两倍以上。而李令鱼记得,自己身上未流血时,见到水中那一团团的鱼苗,明明都只有一公分左右。他想,难道是自己的眼睛看花了?按说不会,因为,不管是成鱼还是苗子,在水中看着,都比捞起来看着大。

李令鱼突发奇想:婴儿刚出世时,是“见风长”,难道,这些鱼苗是“见血长”?这个想法,虽然荒谬,但李令鱼还是决定做个试验。

李令鱼在两个塑料袋中,分别放入十来条体长两公分左右的鱼苗,然后咬破自己的右手中指,把指尖上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滴入其中一个塑料袋中,那些鱼苗一见到鲜血,立即大口大口地吞噬起血水来。

十来分钟后,李令鱼把两袋鱼苗相比较,见吃了血的鱼苗,比没吃血鱼苗,体长长出了一公分左右,几乎达到了一寸长!这些鱼苗,果然是“见血长”!那十来条鱼苗,吃了两次人血,在短短半小时之内,居然从一公分疯长到了三公分!

为了证明这些鱼苗吃其他动物的血的效果,以及它们是否能适应其他水体,李令鱼带着百十条体长在两公分左右的红孩儿苗——李令鱼已给这些新品种取名“红孩儿”,寄住进了碎蛇溪边一户山民家中。这家的主人叫庹洪,汉人,三十多岁年纪;庹洪的妻子是个藏族女子,叫央金,也是三十出头。这两口子本以养峰为业。

李令鱼买来一大一小两个塑料盆,打来碎蛇溪里的“自然水”,每盆装了一半的水,在大塑料盆里放入八十来尾红孩儿苗,在小塑料盆里放了二十来尾。红孩儿苗们对溪水没有任何排斥。

由此,李令鱼得到结论:红孩儿鱼适合大部分自然水体。

接着,李令鱼设法弄来鲜血的猪血,放入大塑料盆中;又按照鱼苗的比例,放了自己身上的一些血在小塑料盆中。大盆中的红孩儿苗,对猪血也不排斥,仍然是大口吞吃;小塑料盆里的红孩儿苗,对李令鱼的血当然也不排斥。

半小时后,李令鱼把大小两个盆里的鱼苗一比较,发现小塑料盆里的的红孩儿,比大塑料盆里的红孩儿,长了差不多一公分。而大塑料盆里的红孩儿苗,吃了猪血后,几乎没有变化。

李令鱼继续用人血和猪血把两个盆里的红孩儿苗喂了三天。结果,小盆里的红孩儿已长到两寸长,而大盆里的红孩儿,似乎是长了点儿,但肉眼几乎看不出来。

接下来的一个来月,李令鱼分别用鸡血、鸭血、鹅血、牛血、羊血等十种动物血喂养大塑料盆里的红孩儿苗,而小盆里的二十来尾苗子,仍坚持用自己身上的血来喂养。结果,小盆里的苗子,每条都长到了二两多重,五寸来长;而大盆里的苗子,勉强长了一公分左右。

由此,李令鱼得到结论:用一般动物血喂养红孩儿,效果比用人血喂养,相差太远。

李令鱼还尝试用配制各种鱼苗饲料、和捉来各种自然界的虫子来喂红孩儿,结果,红孩儿们对那些饲料理也不理。李令鱼又得到结论:除了动物血,红孩儿不吃任何东西。

李令鱼所要的各种动物血和其他各种东西,都是叫庹洪外出时带的。一个多月来,他可以说是与世隔绝了,整日沉溺于红孩儿培育试验中,心无旁骛,既没与家人亲友联系过,更没给单位联系过。李令鱼的妻子女儿,以及单位,都向公安局报了失踪案。公安局在各地贴出了寻人启事,庹洪不识几个字,他妻子央金更是一个汉字都不认识,在外出卖蜂蜜时,两口子有几次在李令鱼的画像旁边卖,但他们哪会想到,寻人启事上那位穿西装打领带的中年先生,会是自家住着的那个蓬头垢面的怪老者?

一天,庹洪在山上招蜂时,发现一只断了一条腿的小猴子。那猴子的一条后腿不知被什么动物咬掉了,痛得吱吱惨叫。庹洪把小猴子带回了家。

庹洪进院子时,正好被李令鱼看见了。李令鱼看见小猴子的断腿处还在滴鲜血,灵机一动:在各类高级动物中,只有猴子的基因最接近于人类。用猴子的鲜血来喂养红孩儿,效果会怎么样呢?

于是,李令鱼对庹洪说:“小庹啊,这只猴子我给你买了,多少钱?”

庹洪说:“什么钱不钱的,你老喜欢就拿去吧。”

李令鱼接过猴子,谢过庹洪,钻进了自己房中。李令鱼对庹洪交待过,他所住的房间,没经他的同意,任何人不能进去,包括庹洪夫妇。因李令鱼出价较高,庹洪夫妇答应了,真的没进过李令鱼住的房间。而李令鱼只要离开房间一步,都要锁上自带的锁。所以,李令鱼整天在房间里面究竟捣鼓些什么,庹洪未妇一点都不知道。

李令鱼进入房间后,迫不及待地割开了小猴子颈上的动脉血管,把猴血直接放入装着八十来尾红孩儿鱼的大盆中。猴血一入水,里面那八十来尾半寸来长的红孩儿苗,刹时在血水里沸腾起来,有一些居然顺着往下流的猴血,逆游而上,其中一条,居然顺着下注的血流,钻入了猴子颈上的创口,堵住了,血流顿时停了下来。

李令鱼一直在观察红孩儿苗的动静,见一条红孩儿苗冲上两尺来高的血柱,冲入创口中,他既惊且喜,如此小的红孩儿苗,居然有如此大的抗冲击力和爆发力!李令鱼由此又得出结论:红孩儿跟娃娃鱼一样,能适应水流湍急的水体环境。他伸指去拨猴子颈中创口中堵塞的那条红孩儿,手一捏,感觉那条只有筷子粗细的红孩儿,已经第到了小指头那么粗,那条红孩儿的头和双足卡在猴子的血管里,拨不出来了。李令鱼想用刚才割猴子血管的小刀子,把猴子的喉咙完全割断,把红孩儿弄出来,可在房间转了几圈都找不到那把小刀。

李令鱼把被他割了一刀就一动不动的小猴子放在地上,开门去找女主人央金借刀。刀借了回来,见猴子在他的床上地上,上下跳跃,跳着跳着,啪哒一声,摔在地上,几条腿蹬了几下,不动了。那猴子刚才是装死,现在是真的死了。

死猴子的喉咙上,露出半截红孩儿的身子,有三寸来长,体径三四厘米的样子。李令鱼寻思,这半截大红孩儿哪里来的?半截都有三寸来长,那整条不是有六七寸长了。难道在转眼功夫,一条钻入死猴子喉咙的红孩儿,就由一寸长,长到六七寸?

李令鱼用刀子小心地剖开死猴子的喉咙,剥出一条半斤来重的红孩儿。那红孩儿在猴子的喉咙里边喝血边长,猴子喉咙创口周围的肉,把它的腰身箍得紧紧的,使它动荡不得。甫一脱束缚,红孩儿从死猴子颈上滑落在地,它一个翻身,双足一撑,尾巴一顶,“嗖”的一声,弹跳进了小盆中。小盆中那二十来条两把重的红孩儿,陡然见一个比他们大得多的同类从“天”而降,都惊得跳了起来,有七八条跌落在地上。

李令鱼想猴子新死,体内的血尚未凝固,就提起猴子的尾巴,在大盆上方用力抖动,只抖下了零星几点血滴。李令鱼想,怪不得那条红孩儿转眼间长大到半斤,原来它在那么几分钟之内,就吸干了猴子体内的血液,导致身子迅速成长。李令鱼再看大盆里的八十来尾红孩儿苗,发现他们的体形,都明显大了一些,大部分由一寸以下,长到了一寸以上。

李令鱼寻思,这只小猴子大约有十四五斤重,它体内的血全部放尽,最多也就两斤左右。在那只大红孩儿在堵住猴子喉咙上的创口之前,血大约流了约一半在大盆里,猴子体内,还有一斤左右的鲜血。而那只大红孩儿,卡在猴子的喉咙上,喝了一斤猴血,居然就长了半斤!

由此,李令鱼又初步得出结论:红孩儿用猴血喂养,一斤猴血可长半斤。他想,一斤猴血可长半斤鱼,那么一斤人血呢?

李令鱼决定试一试。他当天就叫庹洪出去给他买来一支大抽血针筒,容量为400毫升,血比水稍轻,也就是七两多一点的样子。李令鱼在自己的血管里抽了一针筒血后,捞了一条寸把长的小红孩儿苗,放在桌上一只不锈钢小盆里,然后,把针筒里的鲜血注进不锈钢盆中。刚把血注完,只听“啪”地一声响,小塑料盆里的那条半斤来重的红孩儿,从盆中跳了出来,在地上一蹦一蹦的,向桌子蹦来。

李令鱼饶有兴趣地看着大红孩儿,看它想干什么。

大红孩儿很快就蹦到桌子下面,双足一撑,尾巴一弹,“噌”地就跳到了凳子上,又“噌”地跳到了桌子上,跳到桌子上后,双足一撑,跃向不锈钢盆。

只听“啪”一声,从不锈钢盆中跃起一条红孩儿鱼,也有半斤大小。两条鱼在半空中相撞,“叭哒”两声,先后掉在桌面上,然后互相搂抱在一起,翻翻滚滚地打将起来,不锈钢盆被撞落在地,“叮叮当当”地发出一阵清脆的声音。

不锈钢盆里、桌面、地上,不见一滴血。

李令鱼刚刚抽出的一大针筒血,被碗中的红孩儿苗子,在眨眼之间,就吃得干干净净。并且,在眨眼之间,就由十来克重,长到了半斤来重!

李令鱼由此推算:红孩儿每吃一斤人血,可长到六至七两重。

两条大红孩儿在桌面上打得哇哇大叫,一时难分难解。

李令鱼忙把在桌上打架的红孩儿分开,一只放入大塑料盆,一只放入小塑料盆。经过这一个多月来的试验,李令鱼发现,红孩儿不会吞噬同类,最多只是互相争斗。如果一种鱼会残食同类,那么要给养殖和培育者,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果然,两条大红孩儿分别进入两个盆中后,虽然在里面搅得天翻地覆,却没有一条小红孩儿苗子被它俩吃掉。

红孩儿的培育进行到现在,李令鱼知道了红孩儿的如下一些特性:

一,必须在山谷中那个红水潭中才能杂交繁殖;二,红孩儿苗适合在大部分自然水体中生长;三,红孩儿只吃动物血,但用一般动物血喂养,效果比用人血和猴血喂养相差太远;四,用人血喂养的效果,又要比用猴血喂养效果好得多;五,红孩儿的爆发力和抗冲击力很强;六,红孩儿不是两栖动物,但可以长时间脱离水体;七,红孩儿是“见血长”。

一边吃东西,一边长身子,即吃即长,这种动物,李令鱼以前连听都没听说过。

介于鲵和鲶之间的红孩儿,苗子算是培育成功了,但它们的食性过于奇特,吃了人血和猴血,其生长速度更是快得匪夷所思,若不能广泛推广,只局限于在试验室中喂养,那这项培育工程,就无多少价值可言。

李令鱼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为了让红孩儿能广泛推广,产生巨大价值,接下来,李令鱼要投入更多精力,做更多试验。

李令鱼决定,目前不对外公布自己培育出红孩儿的消息,他要把一系列实验完全做成功了,才一鸣惊人。

李令鱼自己体内的血液是有限的,最多只能供一两尾红孩儿的食量,单单把一两尾红孩儿喂大,那没有什么说服力。看着屋里两大盆大大小小红艳艳、似鲵非鲵、似鲶非鲶的可爱活物,李令鱼却高兴不起来。他皱着眉头,在房间踱来踱去。踱着踱着,忽然李令鱼的眼睛一亮,他想起了自己几年前,陪同领导在省城“蜀汉大酒店”吃过一次猴脑。那时候,他们一桌人每人一把小陶勺,从活猴颅内,把猴脑一勺一勺地舀来吃完后,服务员把嘴被箍住、四肢被缚住,全身颤抖着的猴子从桌下取走,拿到厨房。不大功夫,服务员又端来一只红铜火锅,和两大盘切成薄片的猴肉。火锅噗噗噗地开着,里面炖着经过高压锅压过的猴骨头。

当时,无人过问猴血哪去了,李令鱼现在想来,那只猴子的血,应该被厨房的人白白扔掉了。蜀汉大酒店现在一定还有猴脑这道菜,可以叫人去把猴血收来。当然,只一家酒店的猴源有限,可以叫人在省城的各大酒店进行收购。

现在的问题是,李令鱼觉得自己时刻都离不开两盆红孩儿,同时,他心里十分挂念红水潭中的那些红孩儿苗子,不知它们是不是饿死了,是不是饿坏了,是不是被其他水生动物吃了,比如说,潭里那令人恶心的蛇头蚂蟥身怪虫。

李令鱼想尽快把猴血问题解决,尽快回到红水潭边去。

很快,李令鱼就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第二天,李令鱼又用大抽筒抽了自己两管血,抽完,李令鱼头晕目眩,几次欲晕厥过去,都强行撑住了。

李令鱼把那两针筒血,单独喂养其中一只已有半斤重的大红孩儿。那条红孩儿把那一斤半左右的鲜血喝完,立即从半斤长到一斤半。也就是说,它吃了一斤半人血,立即增长了一斤体重。

第二天,李令鱼晕睡到上午十一点过。起床后,他拎着那条一斤半的大红孩儿,跌跌撞撞地走到主人的厨房。主妇央金正准备做午饭,一见李令鱼,就惊呼起来:“李老师,你的脸色怎么那么差?怎么,你走路都走不动了?你怎么了?”

李令鱼在一张凳子上坐下,喘着粗气,把手中的红孩儿递给央金,说:“会做鱼吗?中午把这条鱼弄来吃了。”

央金这才看到李令鱼手中那条长着两条腿的红鱼,她拿过一只木盆,把鱼接了过去,说:“哎哟,这是什么鱼?我从来没见过,李老师,你又没出过门,这鱼从哪儿弄来的……哎呀,它跳出去了。

大红孩儿跳进了灶后的煤堆中。央金把它抓了起来,说:“庹洪烧鱼比我烧得好,一会儿等他回来弄。李老师,你还没吃早饭,现在想吃点什么?”

李令鱼要央金给他冲了一大碗白糖开水,喝了后,回到屋里,又躺上了床。

一个多小时后,李令鱼和庹洪夫妇坐上了饭桌。饭桌中间,摆着一盆红白黄绿相间的酸菜豆腐鱼。红是粉红,是鱼肉的颜色;白的是豆腐;黄的是酸菜;绿的是芹菜和葱叶。一股说不出的奇异香味,直冲李令鱼的鼻腔。

庹洪说:“李老师,快趁热吃鱼,刚才起锅的时候我尝了,味道好得不得了,一入口,鱼肉会自己往肚子里钻。吃了后,好像有一种飞的的感觉。你是在哪儿弄到的?”

李令鱼不答,夹起一块粉红色的鱼肉放入口中。那鱼肉入口即化,或者说,是自动滑进了食道。李令鱼连吃三块,才品出味道来,直美得眯缝着眼,感觉身体似乎在冉冉飘升。李令鱼睁开眼来,他原以为飘升的感觉会消失,哪料睁开眼后,身体似乎还在飞。

一盆酸菜豆腐鱼,三个人吃得干干净净。饭后,李令鱼才问庹洪夫妇:“你们以前吃到过这么好吃的鱼没有?”

庹洪说:“没有。不瞒你说,四条腿的娃娃鱼我都吃过,但四腿娃娃鱼的味道,比起你这条两腿娃娃鱼的味道来,差得远了。李老师,这究竟是一条什么鱼?”

李令鱼说:“这种鱼是我秘密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叫‘红孩儿’。”

庹洪夫妻惊讶之极,庹洪问:“你整天呆在房间里面,用两个塑料盆就能喂出大这么大的鱼?”

李令鱼不答,问:“你们说,如果哪家饭店里有这种鱼,这家饭店的生意会不会好?”

央金抢着说:“那还用说,当然好。而且会好得不得了。”

李令鱼说:“如果你们自己开呢?”

庹洪说:“我们自己开,哪里来这么多鱼?”

李令鱼说:“鱼当然是我给你们提供。但有个条件。”

夫妻俩异口同声问:“什么条件?”

李令鱼说:“以血换鱼。具体地说,你们去弄猴血来跟我换鱼。我这红孩儿要用新鲜的猴血来作饲料的添加剂,长得才快,才能保证其独特的味道。”

庹洪问:“猴血?哪来那么多猴子?如果是猪血或鸡鸭血,你要多少我给你弄来多少。”

李令鱼说:“除了猴血,用其他血效果都不好。我给你们出个主意。省城有一些大酒店在经营猴脑,他们把猴血都扔掉了。你们去把猴血收来,每三斤猴血,我换一斤红孩儿鱼给你们。你们有了红孩儿鱼后,卖个一百多两百块一斤,吃的人都会很多。我见二郎山里的公路两边,开了不少鱼馆,等有了鱼后,我建议你们的鱼馆就开在这儿,在外面路口竖个牌子就行了。”

庹洪夫妇对望了一眼,央金问:“省城那么大,我们怎么知道哪家酒店在卖猴脑?”

李令鱼说:“蜀汉大酒店就有。蜀汉大酒店在蜀都大道……”他把去蜀汉大酒店的路径告诉了庹洪夫妇。“……你们前一天给我猴血,第二天我就给你们鱼。”

庹洪夫妇决定试一试。次日,庹洪就赶到省城,找到蜀汉大酒店。以两元钱一斤的价格,收到了四十来斤猴血,拿回来交给了李令鱼。

李令鱼对庹洪夫妇说:“我明天就交给你们十多斤鱼。你们先把鱼拿到其他鱼馆去卖,就说叫红孩儿鱼。人家问你们从哪里来的,你们千万要保密。否则,到时人家找到了我,你们就不一定开得成鱼馆了。这种红孩儿鱼,我正处于秘密研究阶段,关于我的事情,你们千万不要对外透露半句。你们若按我说的做,在短时间内,就会发大财的。”

第二天一早,李令鱼打开房门,叫庹洪拿一只桶给他。庹洪找了一只塑料桶,欲进李令鱼房间,李令鱼说:“你把桶给我,就在门口等着,我捉鱼给你。”说完接过桶,关上了房门。不到一分钟,打开房门,把桶递给了庹洪,那桶里已装了5条两斤多重的鱼。庹洪又惊又喜,立即把鱼拿到公路边一家鱼馆去卖,开价一百块一斤。鱼馆老板见到这种又像娃娃鱼又像鲶鱼的红怪鱼,知道不是凡品。当然,无奸不成商,鱼馆老板还是跟庹洪讨价还价一番,最后以八十元一斤成交,并主动要了庹洪的电话号码。

庹洪本来心里没底,一千来块钱到手后,才相信这种“红孩儿鱼”果然非常值钱。他跟老婆打了个电话,连家都没回,直接就去了省城蜀汉大酒店,因去得早,这次收到了五十多斤猴血。庹洪叫了一辆出租车,把猴血装在车上,叫司机专往高级豪华的酒店饭店里跑。但跑了一天,一家有猴子的酒店也没遇到。待庹洪把一口袋猴血运到家,猴血已凝成了一口袋浆糊状的黑血块。李令鱼皱着眉接过,说:“不新鲜了,恐怕不行。”

李令鱼把那袋半凝固的猴血喂了盆里的红孩儿,效果果然不大理想。第二天,他对庹洪说:“不行,你一定得给我新鲜的猴血。”

庹洪立即去了省城,凌晨时分,带回来五十来斤新鲜的猴血,马上交给了李令鱼。次日一早,李令鱼给了庹洪十七八斤鱼,叫他卖完鱼,立即回家,别忙去买猴血,他有重要的事情跟庹洪商量。庹洪把鱼卖了后,又收入了一千多块,不由得心花怒放。

庹洪卖完鱼回到家,李令鱼把他带到了山谷中的红水潭边。李令鱼向庹洪讲了实话,说自己是水产专家,红孩儿是他最新培育出来的一种特种鱼类。红孩儿的培育还没有完善,他要在这红水潭边长驻下来,继续对红孩儿进行研究。李令鱼要庹洪帮他在红水潭边的灌木丛里搭个窝棚,并准备他所要的一切东西。每天,庹洪给李令鱼秘密送猴血一次,同时给他带点吃的进去。庹洪出去时候,李令鱼把鱼交给他。

就这样,李令鱼在红水潭边树丛中的窝棚里住了下来,一边在大缸里做着试验,一边用猴血喂着红水潭里的鱼。

庹洪没有在省城的其他酒店找到猴源。而蜀汉大酒店,每天卖出的猴脑达十几二十份,也就是说有十几二十只猴子的血。这些猴血全部收集起来,少则四五十斤,多则七八十斤。每次,李令鱼都给庹洪挑十条鱼,根据前一夜猴血的数量,这十条鱼合重二十斤至三十斤不等。

庹洪听从了李令鱼最初的建议,开起了鱼馆。不出所料,生意果然好。半年后,庹洪就把自己的院子进行了扩建,开起了饭店兼旅馆。但旅馆的生意很清淡,食客们绝大多数是吃了就走。

李令鱼呆在红水潭边,一直在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红孩儿不用猴血和人血,都能生长神速。

李令鱼先是叫庹洪给他弄来十来个大木盆,分别装入红水潭里的水和外面碎蛇溪里的水。再分别用自己的血、猴血、其他动物的血,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食物来喂养,进行观察比较,再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找到一种既使红孩儿长得快,又容易获取的食物,来代替人血与猴血。

时间一日一日的过去,李令鱼用了千百种食物,始终没有找到人血和猴血的替代品。而且,在红水里生长的红孩儿,比在清水里生长快得多。这就说明,除了这红水潭,红孩儿虽然能在其他水体里存活,但生长相当缓慢。

一天清晨,李令鱼照例对十个木盆进行观察。他首次发现,一盆在清水里用猴血喂养的四条红孩儿,居然比在红水里用人血喂养的稍大。李令鱼正在分析原因,那只清水盆里忽然冒出一个赫红色的蛇头来!李令鱼大吃一惊,忙后退几步,见过了好久,盆里毫无动静。李令鱼并非非常怕蛇之人,他拿起网兜,在那个木盆里搂底一捞。网兜里,有一只斤多重的红孩儿,和一条两尺来长的双蛇头怪虫。

同类推荐
  • 竹竿人

    竹竿人

    写一个边远的人家对战争的看法,小孩的天真,大人的恐惧,最后让人们知道了什么叫飞机,至当下,人们才知道那次战争是美国军人援助中国抗日。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穿云鸟

    穿云鸟

    本书字行间泣血溅泪:开花不结果的爱情,付出不计回报的友谊,兽蹄踏碎的文明,凋零异乡的生命,报国无门的长啸,南辕北辙的寻觅,它既是一支反差强烈的青春年华的祭歌,也是一支荡气回肠的青春追寻的颂歌。这部小说文字优美极富张力,叙述犹如一组组精美浮雕,尤其是作品具有十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扣人心弦的理想主义色彩,并对“文革”民间文化有原貌展示与深层解读,使人享受到一份超越物欲横流的喧嚣与流俗的涤心清纯与热血激励,它对于众多饱经磨难的下乡知青是一幅掩卷难忘的写实画卷,对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是一份滋养心志的精神养料。
  • 若爱来的刚刚好

    若爱来的刚刚好

    他也曾是大好男儿一枚,他是稳重强势的钻石王老五,他也曾在商场上与她并肩而立,叱咤群雄,可是,终究在情字上面,栽落在尘埃,粉身碎骨。却偏偏,那个人是她的好友,是他的爱人。   别人的弃如敝履是她的求而不得。她跟他保持了两年的暧昧关系,却被那个人的一朝回归,分崩离析。   商墨是俞纪蓝是最灿烂的两朵姐妹花,一个因为易唐盛开,一个因为易唐凋零,一夕之间,姐妹花反目成仇,爱人背离而去,商场风云变化,昔日情人变得陌生,陌生男人变成贴心男友,一个企业几番更替,背后到底是谁在操作?
  • 完美结局

    完美结局

    赵一凡因为老婆许秋兰新婚之夜未落红而疑心重重,以后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又让他始终处于反复的煎熬之中。最终他们的婚姻在第七次亲子鉴定后宣告终结。
热门推荐
  • 近身狂兵

    近身狂兵

    曾为国之利刃的神秘特种兵蓝锋,为保护女神甘愿卷入阴谋中,凭借一把军刺搅动十方风云;纵横都市,让所有敌人为之折服。
  • 梦中的阿肯

    梦中的阿肯

    暴发户阿肯在赌局中输得倾家荡产,厄运让他患上精神病并被强制送进医院。一天,他发现自己拥有了进入他人梦境的能力,开始走进其他人的生命,揭开令人咂舌的秘密,其中不乏巨星、天才、被性侵的女童、被拐卖者以及同性恋。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中周转后,他揭开了自己天大的秘密。
  • 穿越之九夫归我管

    穿越之九夫归我管

    现代“白骨精”受够上司的骚扰,在睡梦中穿越架空时代,怪异的世界,颠倒的男女,都让她摸不清头脑。灭门惨案后,苏沫沫失去之前穿越的记忆,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阴谋?又是谁灭了要致苏家死地?从小定下娃娃亲的可爱正太夏依诺,妖娆魅惑的男子沐月莲和温润如水的沐沁兰,身世可怜的小倌琉璃,医术高明的师兄。。。太多优秀的男子围绕在身旁,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是选择其一,让他人伤心,还是照单全收,皆大欢喜?!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周礼记

    周礼记

    某年圣诞节,跑了朋友、丢了工作的周意满把李重年捡回去,想养好了当小白脸赏景看,谁知道李小爷摇身一变做金主,对周意满天罗地网布起局来。又某年圣诞节,周意满的儿子翻出了她的日记,指着上面的李重年语录问她怎么读。周意满看完一阵脱力,因为上面很混蛋的写了一句:天底下数我最喜欢你,其他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 都市沉默高手

    都市沉默高手

    显赫一时的世界佣兵之王,却在最巅峰时期偷偷回到祖国隐姓埋名。顶着巨额的国际通缉令,他从一个酒馆老板重头开始,一步一步成长为足以撼动世界的庞然巨物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女尊天下之戏草女皇上

    女尊天下之戏草女皇上

    八岁的时候,就有人对我投怀送抱。十八岁的时候,我就发誓非美男不要。什么?想用权势威胁我,我是掌控天下的女皇,谁能在我面前嚣张。什么?想用金钱贿赂我,我坐拥江山,财富尽归我手,谁能像我一样嚣张。什么?想用美男迷惑我,我后宫佳丽三千,异族美男不断,谁能比我嚣张。如果说飘逸洒脱是我的风格,那么,肆意江湖则是必然的趋势。如果说风流多情是我的本性,那么,收尽美男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说倾世尊贵是我的气质,那么,折服天下则是必然的定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与敌共眠:可可·香奈儿的暗战

    与敌共眠:可可·香奈儿的暗战

    此书堪称轰动全球时尚界的爆炸性传记。美国著名记者、前外交官哈尔·沃恩的这本兼有悬疑小说和战争纪实风格的传记,首次完整披露加布丽埃勒?可可?香奈儿充当纳粹间谍的真实经历,完整呈现了香奈儿这段曾被有意遮蔽的时光,从纳粹占领法国,直到二战后初期1940-1944年间,香奈儿在被占领的巴黎与希特勒手下高官“合作”的真相。她相恋数十年的德国情人汉斯?京特?冯?丁克拉格男爵并非如之前的大多数香奈儿传记所言,只是一位“花花公子”,而是一个资深的德国军事间谍,他在地中海沿岸及巴黎组建了间谍网络,直接向希特勒的得力助手、纳粹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汇报。
  • 第七龙皇

    第七龙皇

    龙皇是这个世界最强的统治者,而作为只存在都市传说中的‘第七龙皇’更是天灾的化身,嗜血的怪物,存在于这世间的灾祸。名为南门浅星的少女带着对付龙皇专用的最强武器,造访神族自治区。她在哪里遇到了“第七龙皇”,‘第七龙皇’的正面目又是——?
  • 一笑醉千秋

    一笑醉千秋

    居然因为酒精中毒穿越回了古代,做起了美貌无双的岛主,生活就是喝喝小酒,数数小钱,泡泡美男好不惬意!简直是前世臭屌丝,今生白富美啊!可是,我生来还负有为父报仇的重任!不过……为父报仇好辛苦哦,要不生个小孩让他替我去报仇好了……啊呸呸呸!既然来了古代走一遭,就算不能流芳百世,好歹也要恶名远扬!身边的几个男宠每个都好像很有故事,与我之间有纠葛的恩仇,但无论是绝世美男还是浪荡王爷,我叶醉生都不带怕的,来吧,我会让你们全部醉倒在我的红尘一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