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开辟混沌生,化育万物产百灵。
称名老祖人共仰,执掌妖盟号至尊。
悟空说罢,将铁棒取出,照定洞门,便要将洞门打破。
二郎慌忙阻道:“兄长且慢,此洞有天齐大帝所设禁制,若是贸然打破,只怕他立时便知。”
悟空闻听,旋即将铁棒收起,叹道:“老孙来得慌忙,倒是忘了此节。”当下寻思片刻,忽然大笑道:“我曾托得吕洞宾仙友赠你一个猛虎玩耍,如今可在?”
杨戬自怀中一探,笑道:“蒙兄长所赠,怎敢遗弃?便在此了。”当下将猛虎交于悟空之手。
悟空将猛虎取在手中,又将自家身上亢龙取出,将亢龙摆于震位,又将猛虎设在兑地,念道:“龙虎交会返无极,乾坤另辟生天地。”
悟空念毕,只见两道光芒忽然自二物身上升腾,一青一白,于悟空身旁灿灿生华。悟空将手一指,那两道光芒顿时聚在一处,向洞中涌去,待入了洞中,忽然化作一个天地之桥。
悟空道:“二郎还不出洞,更待何时?”
二郎慌忙踏足桥上,匆匆向洞外行来,那东岳所设禁制虽是精妙,奈何这桥却是龙虎交会所产之物,内中自成天地,故而禁不得它。却正是:
二郎遭伏困东岳,悟空巧设天地桥。
古来人人皆可踏,奈何不得龙虎交。
二郎出了洞门,笑道:“不意兄长有此手段,当真是巧夺天地,妙参造化。”
悟空道:“不过是些许机巧之事,世间哪个不能?”
二人说罢,慌忙腾云而起,待行了百里,方才将云头降下,互叙了一番别情。
二郎问道:“兄长欲寻那老狐,可知她根脉所在?”
悟空笑道:“那老狐本是清风山九邪洞之主,我曾闻得真武说起这怪于海内威名昭著,我等但稍加打探,便可知晓。”
二郎听了,大笑道:“那老狐若当真是清风山中所居,倒也不消打探,我自学艺之时,也曾遍游名山,这清风山却也去过。”
悟空道:“既是识得路径最好,我等在此歇息一夜,明日便去寻老狐晦气。”
二人当下便以地为席,当天做盖,就此睡去。
翌日天明,二郎甫一睁目,见悟空忽然不知所踪,慌忙起来寻觅时,只见悟空正自东面携了一坛美酒,几个馒头归来。
二郎道:“兄长去了何处?”
悟空将美酒、馒头放下,一指道:“今日要寻老狐大战,自当酒饱饭足才去,我寻至这山中人家,但有一坛好酒,却无甚下酒之物,只好略将就些,取他几个馒头回来。”
二郎笑道:“兄长倒好兴致,只是此时正执日生之初,乃人身血气畅行之时,若是饮酒,有伤血脉之运,还是留待寻了老狐归来再饮吧。”
悟空道:“你我欲寻老狐,正如那出征将帅,饮得一分,便得一分胆气,如何不饮?”当下便将封泥拍去,作势欲饮。
二郎问道:“兄长素来英雄,前番与我一同闹天门之时,何等豪气?那老狐究竟有何手段,叫兄长如此畏她?”
悟空道:“若是枪来棒往,赌技斗勇,老孙自不惧她,只是那老狐手段淫毒,身上宝物又多,故此方有忧虑。”
二郎闻听,恐悟空失了士气,便道:“兄长且勿丧气,你我兄弟同去,手足相连,何处不可闯得?”当下将悟空手中酒坛接过,仰首便饮。
悟空被他豪气所染,不禁豪情复生,大笑道:“正是如此,兄弟同心,天下何处不可去得?”
二人痛饮一番,便腾云而起,径自向清风山行来。
且说老母归了洞中,众儿孙皆上前问道:“老母此行,可将那人擒来?”
老母道:“真凶已知,还要那人作甚?”
内中一人问道:“究竟是哪个凶人,害我姊妹?”
老母将悟空所说之事述讲一遍,群狐听了,不由叹道:“若是神道所斩,如何报仇?”
老母道:“这王善虽是小小灵官,却也是玉帝亲敕,又蒙那萨真人收录门下,若是前去寻仇,自须从长计议一番。”
众人拥了老狐入内,登时七言八语,九计十策,纷纷而献。
老母见众人喧闹,便道:“你等无须叫嚷,我洞中子孙,皆一视而同,今既遭外人所害,自当为其复仇了恨。”
群狐见老母心有所计,当下便纷纷住了。
老母又道:“那王善蒙萨真人收为弟子,萨真人又曾得张天师一脉授艺,于天界颇有渊源,我欲前去寻觅海内旧交前来助拳,你等可谨守山门,待我归来,一同前去将王善拿来便是。”
老母说罢,登时出了洞门,径自向海外行来,只见那一路上海雾缭绕,风光无限,奈何老母遭怨气迷了心窍,一意要寻王善雪恨,哪里将这诸般胜景瞧在眼中?却正是:
海上风光无限好,奈何怨满心窍存。
若得阳明复生起,世间爱恨皆罔闻。
老母一路飞腾,顷刻间便至了海外度朔山中,只见那山:桃李满枝春风至,溪流潺潺涧边闻。鬼魅纵横遍山走,妖兽往来自驰骋。
原来那山本是昔年神荼、郁垒所居之处,因玉帝闻得二人善能降服鬼灵,遂降下天诏,叫二人于地府任职。二人自离了此山,那山中鬼灵、妖物渐渐失了所禁,愈发猖狂无阻,其后有一魔头,名唤“混沌老祖”,来到此山隐遁,群妖因惧其手段,皆受其辖治,那老祖遂于此山中称王作祖,雄霸一方。
老母行至山间,行至一个洞府,见那洞门上书着:混沌初开我为祖,鸿蒙一判吾当先。
老母笑道:“便是此间了。”
正要踏足进洞时,只见洞门忽然闪出两个小妖道:“何人胆敢闯我仙洞?”
老母笑道:“我乃是清风山九邪洞之主九邪老母,与你家老祖本是旧交,因日久未曾往来,今日特来相仿。”
其中一个小妖道:“既是老祖旧交,且在此候了,待我禀过老祖再行定夺。”
老母于门前静立等候,未得片时,那小妖便去而复返,将老母请入洞中。
老狐径赴度朔山,欲寻混沌复仇怨。
老祖开门揖旧故,洞中定议闹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