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48300000011

第11章 鸿图良策

“老夫以为,当今之事重在强大本族。”风后看着黄帝坚定地说:“首先,做好族内安定的工作,增加人丁数量。男子二十,女子十六必须婚嫁成家,给予其一定的田地。对族中到一定年龄之男丁女子不娶不嫁者,应惩罚其父兄。如此则人口将会激增,对外族流离失所之民大力进行招抚,一视同仁,则四方之民闻风而愿归附于黄帝矣。”

“好。”

“其次,要以农为本,只有有了稳定的农田收成,才能使各业有可靠的基石。因此应加强对农事的管理和监督。应有专人管理农事,各族各寨亦应有专人管理农事,更要对开垦、耕作、播种、田间管理、收割、仓储等各个环节,派人指导和管理。特别要有专人观测天象,为农田生产提供准确的时间,指导农事活动。更要大力推广灌溉技术,这就需要由整个部落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水源,合理分配水源,并督促、传授各族灌溉技术。”

实际上,在此之前就有人在观测天象了,那时大多数人都是利用观察物候的变化,来了解的时间季节的变化,但这个时间反映的是粗疏的,经常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在很古老的时候,就有人在观测天象的运动和四季的关系,并通过这种观测把准确的农时告诉人们,这就叫观象授时。据说在伏羲时代就创立了天象观测系统,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掌握、传播这个系统的人群——巫觋集团。他们的任务是观测、记录、历算、天人沟通,并形成了文献,也就有了典籍。有人说少典氏其实就是这种巫觋集团的一类人群。因此,轩辕他们其实也是熟悉这些天文知识和天象观测的。炎帝族的火正祝融就是观测大火星而确定季节的;风后在辅佐太昊时,也是这类巫觋人员。当时中原流行“大火历”,但风后知道这种历法比较粗疏,时间久了后,会有很大的误差。因此,他在这里专门提出了观象授时的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黄帝族终于根据地球和太阳的关系,以及地球与月亮的关系,制定出了到现在还在用的历法——农历(或称夏历)。这是一种把太阳和月亮两个因素都考虑在内的阴阳历。民间把它称为阴历,这个称法其实不太准确。

水利灌溉问题也是各个氏族首领十分重视的首要问题。在古代只能用河流灌溉,在早期的原始氏族公社制度下,特别是进行早期农业生产的那些地区,最初都是设在有河流灌溉的肥沃地区。但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在这些地区,需要经常对河流进行治理和管理,如果放松或停止治理或管理,那些肥沃的土地就会被淹没或者变为泥沼地。这种水利灌溉是由各个氏族自己进行治理和管理的。随着生产力的增长,部落的发展壮大,这种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和治理的模式早已不适应当时的情况了,经常发生的部落或氏族间战争的起因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水源之争。

黄帝高兴地说:“这确是富国的好方法。只是具体如何施行呢?请先生说得详细些。”

“好。具体说就是实行井田制,强兵保家。每八家为一井,每井九百亩,中央即为公田,八家皆耕百亩,同养公田。各家所耕种土地,所收归各家所有,公田所收,归公家所有。这样,每家会很快富裕,公家就会有了较多的收获。”

井田制度的确是我国古代农村的土地制度,在古代村社中,主要耕地属于集体所有,即有集体耕作的耕地,也有平均分配给各户使用的份地,集体耕作的土地的收入用来支会公共费用,各户的份地用来提供各家各户的生活所需。《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井田制度确是由于田亩被划分成方方正正的井字形而得名,但是不必如孟子所说的那样中间一块公田,四周八块私田,如此整齐划一。但井田制度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别,应是事实。并且分配给各户的土地,是按劳动力平均分配的,还有按规定年龄的还受制度。《汉书·食货志》记述井田的还受制度说:“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七十以上,上所养也。”至于每个劳动力受田的量为百亩,也是史有所载,直到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还经常谈到家户百亩耕田。古时所谓的亩,据现代学者研究,是指高畦,所谓“垄上曰亩”,以六尺为步,步百为亩,是指一条六尺宽,六百尺长的高畦;百亩之田就是把一百条高畦并列着,正好是方方正正的一块田。据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铜尺来推算,当时一尺约合现在23厘米,一百亩约合今天的三十一亩左右。这其实也是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一个农民一年耕作所能完成的数量。

“那如何强兵呢?”

“实行井田制,就是为了强兵。一井之内,互为邻里,忙时耕耘,闲时练兵,战时成军。十井为一里;五里是为一邑,一邑是为一旅,立旅旗旅鼓,裨将一人。十邑为一军,立军旗,设一大将。每岁农暇,按法教之。秋冬狩猎,亦可练兵。”风后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举民间有才能之人,或治一里,或治一邑。择其贤而有德者,为将为大夫,令其辅佐黄帝而治国也。如此,天下之人皆欲耕于涿鹿之野,贤者皆欲赴于涿鹿之城,如此不需十年,兵强马壮,然后南下争锋,进入中原,必将无敌于天下矣。

“最后,黄帝还应加强医学研究,壮大巫医队伍。自各民族进入农耕生活以后,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物质生活已经大为改善,但是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似乎有所下降,各种疾病,是天下各族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对各族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欲要富国强兵,必先强壮民众身体。”

这点对当时的各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中医理论在黄帝时代不能说已有了完备的体系,但必须承认一定有了基本的雏形。比如流传后世的《黄帝内经》十八卷、《泰始黄帝扁鹊俞附方》等,虽有可能为后世的著作,但在当时就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再经过后人的补充完善,最后形成了现在人们广为传颂的不朽经典。

“先生之言,令轩辕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风后又道:“黄帝,仅如此还不足以化险为夷。当今之势强敌仍为南边,但北边荤粥还应重视。荤粥后患不除,黄帝就不能全力以赴南边争锋。故还望黄帝早做打算,早日除掉荤粥后患。”

“我也早有此打算,但苦于荤粥逐水草而居,无城廓村舍,无法寻其踪迹而歼灭。先生可有良策?”

风后微微一笑:“老夫也曾在荤粥生活几年,对其还有一定的了解。这荤粥夏则散众放牧,秋肥乃聚,南来寇掠。若要歼灭荤粥,当不用寻其踪迹,只需守株待兔即可。”

“先生是说待其南下劫掠之时,一举歼灭?”

“是的。荤粥每次南下之路,其在进入中原之后,任意抢掠,似无一定之法。但其在草原之内,每年都会沿相同的路线放牧。这就是打击荤粥的好时机。”

“解决了荤粥,然后南下一举荡平炎帝,进而问鼎中原!真是妙策。”容成兴奋地道。

“至于问鼎中原,可能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办到了。”风后面色沉重地说。

“为什么?”天老也急切地问。

“中原地广人多,自伏羲太昊至今已逾千年,虽说近年战乱不断,但各族民富力强,特别是现在还没有分崩离析,仍在炎帝神农的控制之下,若没有内乱,急切之间是不可轻图的。但若炎帝神农离世,中原必将大乱,那时将是黄帝大展鸿图之际。”

黄帝跪拜在地:“轩辕恳请先生不弃,为轩辕师,出山相助,令轩辕能早晚聆听先生教诲。如此天下万民之福也。”

风后马上也跪拜于地,说:“风后村野乡鄙之人,加之四处漂波,懒散之身,性喜枕山栖谷,终老山林。恐误黄帝大事,实不能奉黄帝之命。”

“夫圣人不藏用而独善于已,必尽智以兼济万物。先生抱经世奇才,岂可终老于林泉?轩辕欲仰仗先生,选贤用能,讲信修睦,教化万民,使天下之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置各族于衽席之上。如此,天下大幸,苍生大幸。” 黄帝诚恳再拜不起。

容成天老也在旁力劝风后出山,说:“先生当辅政济民,今当其时也。”

至此,风后感激泣零,“蒙黄帝厚爱,风后敢不效犬马之劳。”

炎帝神农氏率领少昊鸷蚩尤南下越过长江,来到了洞庭湖与鄱阳湖流域蛮荒之地。姜氏族居住在洞庭湖北岸水草茂盛之处,聚成村寨,建屋筑城,称为新阳。还有许多随炎帝神农氏南下的小氏族如刑天的刑族等也在洞庭湖边各自找地方安寨,但更多的小氏族都在新阳城外安扎。蚩尤率领九黎各族居住在洞庭湖东北水草茂盛之处,建成村落,称为新黎。少昊鸷率领东夷居住在长江沿岸水草茂盛之处,聚为村寨,称为新桑。他们开垦土地,放牧牛羊,休生养息。当初到达洞庭湖边的人数不足两万人。不久,黎灵把九黎将士的家人、风清也将东夷将士的家人历经千难万险,辗转送来,洞庭湖畔响起了久违的欢乐笑声。

炎帝神农氏来到两湖地区,开始反思这么多年的功过得失,深感是自己的过错而让全族受此大难,心灰意冷,再加上经过阪泉大战的兵士,多数带伤,身体虚弱,长江流域湿热的气候,更加重了疾病的流行。神农氏深感医药对于各族的重要性,第二年春天,便将国政尽皆委于长孙榆罔,并命蚩尤为太宰,少昊鸷为太保,二人辅佐榆罔,并留下巫彭等几名巫医,他自己便带着巫咸和其他几个巫师来到神农架亲尝百草,品其平毒温凉燥湿之药性,以便确定那些植物可以治疗那些疾病,为子孙后代造福。贴身卫士吴权本来也要随炎帝前去,但炎帝考虑到吴权与阿女缘妇新婚燕尔,就让吴权留在新阳,还要吴权负起保护榆罔的重任。于是吴权就留在了新阳。

榆罔原来就是一个大孩子,本就心胸狭隘,又自恃勇武,争强好胜。而蚩尤此时也由于本族经阪泉大战后,元气大伤,需要休生养息,虽是心内不服,但也知道时机不到,只能强装欢喜应允,并向炎帝大表忠心,一定要好好辅佐榆罔,奋发图强。

炎帝走后,榆罔好不得意,天下终于归了他了,老子就是天下之王了。对蚩尤少昊鸷说道:“我现在命蚩尤为左摄政,少昊鸷为右摄政。这天下之事就交与你们二人了,没有大事就不要打扰我了。”然后便带着姜文姜武兄弟和他的一帮少年伙伴,骑着高头大马,架着猎鹰,领着走狗,到山林沼泽打猎去了。

蚩尤少昊鸷气得脸色铁青,眼睁睁地看着榆罔他们兴高采烈地走了。但他们知道,在这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需要他们做的事太多太多,蚩尤与少昊鸷二人强忍着愤怒,仍任命宁封为陶正,烧制陶器,解决各族人民的眼下的日常生活问题;又安排各族人民加紧开垦荒地,播种小麦水稻,进行春耕生产。

蚩尤以宁封为陶正,派他到葛庐山下修建窑场,烧制陶器。当时的陶窑是直壁圆筒形的,直径按现在的公制计量单位在一米左右,大体结构是这样的:在下部有火膛,那是燃料燃烧的地方,一侧开有火门,中间是窑箅,箅上布满了圆孔,顶部是密封的。烧制陶器的过程大致是这样:先把制好的陶坯放入窑室,再将窑室用草泥土密封起来,然后在火膛里烧火,火焰通过火道进入窑室,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陶坯被烧制成陶器。在烧制过程中,火候最高时可达一千多度。由于这时陶窑是密封的,比早期的敞口窑有了很大的进步,陶器的质量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敞口窑在烧制过程中,陶土内的氧化铁得到了充分的氧化,所烧的成品就是红色,而此时窑口密封,使陶土内的铁元素得到还原,所烧的成品就成了灰色。

此时已经有了用陶轮制作陶器,陶轮是一个固定在直立短轴上的圆盘,制作陶器的时候,把一块陶泥放在圆盘上面,然后转动陶轮,借着陶轮急速转动的力量,拉动陶土,想让陶器的肚子大一点,就向外拉,想让口小一些,就向里收。随着手势的开合,可以塑出不同形状的陶器来。这种轮制方法制作出来的陶器,厚薄均匀,形状规整,生产效率也比徒手制作高了好几倍。那时烧制的陶器大多是生活用品,象炊具如鼎、釜、甑、罐等,饮食用具有碗、杯、盘、盆、钵等,还有贮藏食物或盛水的大型罐、瓮,以及汲水和运水的用具如小口尖底瓶和小口长颈大腹瓶。

六月的一天,万里晴空,骄阳似火,宁封率领着百工在葛庐山下顶着烈日,烧制陶器。午后,忽然天空之中,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很快,葛庐山上山洪暴发,滚滚洪水咆哮而下,宁封所建的陶窑霎时间就成为一片废墟。宁封立刻指挥众人转移到高处,以避洪锋。一个时辰以后,雨过天晴,看着半年的辛苦付之东流,众人十分伤心,一个个泪流满面。宁封看到这半年多来,与自己苦乐相伴的众人无一伤亡,感到万分欣慰。于是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们大伙无一伤亡,这真是万幸之事。只要有人在,大家不要气妥,陶窑塌了,我们重新再建。”这些陶工在宁封的感染之下,又都破涕为笑,“有宁陶正与我们在一起,天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弟兄们,啥话都不说了,干!”

宁封与大家一起清理废墟,清理窑场。这时的窑场上,堆满了山洪冲下来的泥土和巨石,建成的陶窑也坍塌了。宁封与众人先清理窑场,将窑场上的泥土与巨石堆到旁边的空地上,又就地取材,用洪水冲下的巨石将坍塌的陶窑重新建起。经过近一个月的辛苦劳作,陶窑又红红火火的开工了。

重新开窑后,宁封看到一切就绪,便对一名窑工说,“晚上看仔细些,我去睡一会儿。”

到了半夜,宁封听到外面一阵惊叫,立刻就爬了起来,随手抓了一件衣服,鞋也顾不上穿,就奔了出去。只见外边一片混乱,新建的窑场上空浓烟滚滚,一名陶工跑来告诉宁封,窑又塌了。

“灭火!”

宁封只说了两个字,便拎着一口陶罐冲向了陶窑。两个时辰后,火终于灭了。宁封铁青着脸,“挖!我倒要看看这新建成的窑怎么能塌了。”

众人又齐心协力将坍塌的陶窑挖开了。刚开始还比较顺利,忽然,大家手中的工具碰在了比石头还硬的青色物质上,迸出了飞溅的火花。

“宁陶正,挖不动了,这些石头成为一块了。怎么也挖不动它,怎么办?”

“我看看。”宁封来到坍塌的窑中,用手摸着尚有余温的“石头”,随手从一名窑工手中拿来一把石锄,在这“石头”上轻轻地敲了两下,传来了悦耳的声音。“这不是石头。”

此时,天已经大亮了。宁封用石锄从这“石头”上敲下了一块,拿在手里,随手在石锄上划了两下,猛然哈哈大笑起来;“我们找到了宝贝了。”

大家凑近一看,原来,这块“石头”竞在石锄上留下了深深的一道沟渠。

“这有什么作用?不就是石锄上有一道沟渠嘛?”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种石头比咱们的石锄要硬得多。你们看,它也比咱们的石锄要锋利得多。”

宁封又来到了窑场旁边堆放巨石的地方,仔细地观察了半天。然后对大家说,“重新建窑。不能再用上次建窑用的石头,必须找我们以前建窑用的石头。”

又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新窑终于建成了,但这次,宁封并没有将制作好的陶器放入窑中,而是将那些上次修窑所用的巨石放入了窑中,然后点火开窑。他也没有让那些窑工看窑,这次他要亲自守在窑中,观察那些石头的变化。十几个时辰以后,他发现那些石头全变成了火红的液体,开始向窑外流淌。宁封又命人在地上挖了好些像石锄一样的坑,将这些液体倒进了坑中,等到一天以后,这些液体全都凝固了,形成了与石锄一模一样的东西。把它起出来后,用它在地里试了试,比原来的石锄好用多了。

宁封兴奋异常,“我确实找到了宝贝了,我确实找到了宝贝了。”

大家也很高兴,纷纷对宁封说:“宁陶正,你说这东西该叫什么名字?”

“宁陶正,你给起个名字吧?”

宁封用手敲了敲那个锄,它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声音。宁封高兴地说:“这东西能发出嗵嗵之声,而且颜色发青,那就叫青铜吧。”

实际上,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从此人类告别了石器时代,进入了金属时代,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这些石头中含有铜、锡,冶炼后就得到就是后世所说的的青铜。从现在开始,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

宁封立刻带着青铜锄去找榆罔,然而榆罔外出打猎,没有见到,却遇见了蚩尤,将情况禀报蚩尤后,蚩尤高兴万分,立刻让宁封带他来到制陶场。蚩尤一见那青铜,眼内立刻显出了异样的光芒。马上对宁封说:“这么好的东西,怎能用来打造农具,岂不是暴殄天物!”

蚩尤马上让宁封依照兵器的式样设计出模范,制造出了青铜剑、青铜铠甲、青铜矛、青铜戟、青铜戈。蚩尤重新组建了三千羽林天军,首先为他们每人配备了青铜剑,每人一柄青铜戈,还用青铜为每人打造了一副青铜铠甲。后来又用这些装备武装九黎各族,为其他人制造了牛皮软甲,使得九黎人所向无敌。据史书记载,那年蚩尤就兼并了九位诸侯。蚩尤尝到了青铜兵器的好处,就派宁封到各地去寻找青铜矿,采矿冶炼青铜。外族人不知道,还以为蚩尤采沙石是为了食用,制成的青铜头盔戴在头上,外人不能伤害。九黎人作战时身披牛皮,戴牛头,远远望去如牛头人身。于是有的书上记载蚩尤八肱八趾疏首或四目六手,人身牛蹄,这实际是蚩尤将整牛皮覆在身上,头尾完整,把牛头作帽子戴在头上,整个牛皮就像斗篷似的。三重牛皮再加上人的四肢就是八肱八趾,二重牛皮时只留一副牛的四足再加上人的双手就是四目六手;牛皮各有一首,但不能重复蒙覆,只好留下一首,去掉其余的,再加上人的头颅,就变成了疏首,即一个脖子上生出了两个头。把牛首蒙在头上,牛角就像生于头上,并在两耳上加以饰物,后世的蚩尤“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的形象就是这样来的。

宁封后来又在雍狐山找到了青铜矿,这里铜矿的质量远远好于葛庐山,蚩尤用它为自己制造了雍狐戟,镇黎剑,还用它制造了芮戈;宁封又设计造出了青铜箭镞。锋利的青铜武器使九黎如虎添翼,这一年蚩尤又兼并了十二个部落。于是蚩尤声威大振,九黎人又看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与此同时,蚩尤的野心也重新开始膨胀起来。

同类推荐
  • 征宋

    征宋

    穿越北宋,巧遇杨家虎将,比肩折家英豪!沙场征程遍天舞,小楼笙歌夜夜春!铁蹄踏冰原、驻马饮黄河!醒时手握天下权,醉后只在花丛眠!一个穿越小子的成长经历!一首铁马冰河的英雄长诗!一曲马革裹尸的志士悲歌!一段天地乃合的旷世爱情!等你共同见证!
  • 金门记

    金门记

    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世界,却有不平凡的感悟,不平凡的经历。
  • 《写轮眼乱入三国》

    《写轮眼乱入三国》

    并非完全按着历史的走向走,说不定刘备还没创业就死了呢,看我心情
  • 国士无双杨宗保

    国士无双杨宗保

    北辽英雌萧太后,西夏枭雄李元昊,铁马金戈,吟诵一篇篇席卷天下的英雄史诗。心忧天下范仲淹,奉旨填词柳三变,文臣贤士,演绎一幕幕盛世大宋的文采风流。大宋王朝,这个极富文人气质的王朝,这个外交积弱但文化灿烂的王朝,在少数民族武治大行其道的年代,成就了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文明。文武全才杨宗保,又如何在那个时代撑起民族的脊梁,锻造盛世的辉煌?
  • 大明新传

    大明新传

    一个少年意外离开现有的世界,重生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而主角就成为了悲剧的末代皇帝,此时的明朝正值内忧外患。看主人公如何破开重重困难,发展现代经济,宣扬新式教育,重振大明帝国的辉煌。魏忠贤乱政?闯王占领皇宫?清军强横入关?哈哈。。。一切都是浮云,看主人公如何化一切险阻为无形。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大明朝,这注定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后无来者的帝国。
热门推荐
  • 御灵传

    御灵传

    蛮荒临,异族现,群雄聚,争天命。凌羽因展现出优秀的悟性从而受家族打压,不料因祸得福,获得了大能者的传承。他能借此后来赶上,改变人族的命运吗?对此,他颇为自嘲的笑了笑,“白日做梦,还是多想想怎么突破感灵境再说吧....”或许真有那么一天,他一定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在他心底最深处一直藏有一个梦想....他想要成为名动天下,受万人敬仰的大能者。
  • 首席恋上迷糊蛋

    首席恋上迷糊蛋

    她,漂亮可爱;他,英俊潇洒。她出生平凡家庭;他高高在上的总裁。她在学校因迷糊而可爱被大家所熟知。不少的男生想要她做女朋友,但因随之发现她的冷淡天性而止步;他因不凡的外表,加上庞大的财产,无数千金名媛飞娥扑火般地接近他,只为能被他瞧上一眼,更希望能成为他的另一半。而他却风流从不下流,虽然被冠上“花花公子”,但他仍然跃身黄金单身汉排名榜首位。两个人在常人眼中不会有交集,但似乎是命运的安排。让本英俊多金,腹黑的他对她一见钟情。而向来冷淡的她,却出乎意料地对他总是在他面前范迷糊,一不小就会把心里话说出来。究竟,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
  • 相黎

    相黎

    连续加班一周的向月,在睡梦中发生了穿越的灵异事件,附身在了一个落水昏迷的姑娘身上,姑娘的最后一缕魂魄向向月交代了她的姓名、生平以及死亡原因……
  • 永恒仙心

    永恒仙心

    一场意外,散修之子林宇拜入了乾宇大陆九大宗门之一的青玄门,开始踏入漫漫仙途之中。漫漫仙途,林宇以何证道,登临仙界之巅?!逆天丹药?绝世法宝?无敌战力?还是残魂老爷爷?一缕长生念,一颗求道心!回归最古朴的修真。
  •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综漫之异界不断作死

    综漫之异界不断作死

    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不断的作死着。一个小小的系统君带领一个有文学的叫兽,不断走向了综漫世界的大门,本文1VN攻。
  • 盛京密事

    盛京密事

    在繁华的新一线城市——奉天。古老的秘术和屌丝男特殊的推力融合在一起。传说!灵异!官场!暗幕!被抽丝剥茧的揭开……细腻的画面感带你来到故事之中,现场还原奉天这个古老而现代的都市,是你可以拿出地图来寻找的真实感!好了,不多说了……帅哥、美女都等急眼了。
  • 《天界唯一神女惊天下》

    《天界唯一神女惊天下》

    她本是一位金牌杀手,只因为太优秀而被自己的数年拍档嫉妒而杀死,穿越醒来,原本的废材已不再是原来的她,现在的她是一个金牌杀手,她在她第一天便出现在她的面前,白色的轻纱衣衬托出她的一身纯洁、藐视一切的气质和她的那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她是天界唯一女神,身处数个职位,身份背景无一不是让人羡慕,她该狂妄时狂妄,该守礼时守礼,进退自如。她在天界惟一行礼的只有神王,可以说,神王的身份下来便是她,人人见了她都要行礼,可是却在她第一天穿越来便对她说要收徒弟,天界人问她为什么收她做徒弟,她可是没感情的,要是某天秘密想要谋害你该怎么办?答曰:我掌握着时间、我控制着一切,我有起死回生丹,我能够看穿她的心思,我无须太怕她,众神皆倒,唯独神王好似意料之中。
  • 一生挚爱

    一生挚爱

    本以为,我俩就如那平行的斑马线一般,永远不会有交叉点。却因不甘,努力挣扎着使它交叉。无知的认为这会是终点,却不知这仅仅只是开始。
  • 鬼眼圣医

    鬼眼圣医

    汉代名医叶不凡炼制神秘丹药失败,死后附身在一幅眼镜上,被医科大学学生林宏伟得到。戴上这幅眼镜可以看透人的生死,而作为交换,林宏伟被要求帮助叶不凡炼制新的丹药。凭借眼镜的威力和叶不凡高超的医术,林宏伟开始了成为一代医圣的旅途。这是一本集悬疑,惊险,热血,搞笑等为一体的都市小说,又以医术贯穿全文,希望大家多多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