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4200000005

第5章 :父之遗书(上)

母亲,孩儿还望你不要太多的伤心,父亲这是为民为百姓报仇而离世的,若汝这样,父亲在九泉之下怎能得以安息呢?”

凌振明也来到了母亲的身旁,强忍住自己的泪水,深怕自己再让其感到伤心,又用安慰的口吻对母亲说道。自己也难以忍受失去父亲的痛苦,眼泪不觉的已经流到了脸颊。本想这不在母亲面前哭泣,就算故作坚强,也想让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儿坚强的一面,或许能有些欣慰。

“好了,振儿,汝就不用为娘亲费心了;尔等父亲在几日前已有诀别之意了,所以事已至此,吾伤心也没有用处。汝乃是天赐之将才,是成大事之人;吾也不能让汝再看到吾之软弱之处,而误了汝之大事!汝就先回房吧,然后在房间等吾,吾有东西要给汝。”

“哦,对了,真是不好意思刚刚过于伤心,忘记你了。廖伯!快把客人请到客厅,替我好好招待。”话毕, 欧阳氏又转身对常遇春说道:

“常大侠,您辛苦了,就请您先到客厅休息休息吧。元兵目前还不能找到这里来,就请您在客厅等上一会儿,我先跟孩儿交代些事情。”

常遇春点点头,说道:

“凌夫人果真女中豪情,如此的深明大义,真是大汉民族之英豪!吾等莽夫近日还多有得罪还望见谅,吾会等您及爱子处理完家事后,再护送尔等离开大都,这是令人担忧、伤心之是非之地!请尔等放心;在下还多谢尔等款待,有劳了。”话毕便随着廖伯走入客厅。

凌振明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心神不定的换上干净的衣服,父亲去世的打击让他很是伤痛,再击伤自己的内力虽有恢复,但体力已经不支,喝完桌上的一杯茶之后便倒在了桌面上,困乏的倦意已经让凌振明无法承受了。

凌振明心里想着只睡一会,但这一觉却是半个时辰;凌振明从桌上猛的抬起头,从梦中突然的醒来,便看到母亲早已坐在自己的桌旁,一脸疲倦,顿时感觉衰老了很多;但仍用慈祥眼神地看着自己,见自己醒来便说道:

“振儿,吾来的时候便见汝已睡着了,想必你也实在太累了就没有叫醒了,你先喝点水吧。你的行李我已经帮你收拾好了,等会你就跟常哥哥去吧。路上一定要听话。”

欧阳氏拿起茶杯递给了凌振明,凌振明心里越有歉意的双手接过母亲的茶杯,听到母亲似乎不与自己同道后,又有些着急,一饮而尽,打断了欲要再说什么的欧阳氏:

“母亲,您不跟吾等一同离去么?这外面兵荒马乱的,很是不安全啊!”

“唉,不安全又能怎么样呢?该来的还是会来的,几日前你的父亲就已跟我安排好了你今后的打算,他欲将你送往你心仪已久的武当派学艺,让那里的师父传授你武功、学问,今后毕成大器,我也准备好带着你的父亲,回娘家了,待会就会从水路离去,汝就不用再过多的牵挂了。日后你学成了武艺,有了一番作为,就来湖北的老家来找吾与外婆外公吧,汝之外婆外公对汝也甚是想念,再者,你与张家姑娘之婚事...”

“恩,好的母亲,吾知道怎么做了,请您放心吧,孩儿会好好保重好身体,只希望汝也能多多保重,待孩儿日后功成名就,再去湖广给您尽孝!对了,您不是说有什么东西要给吾么?请问是为何物呢?”

欧阳氏听到其说道保重身体,就想到前些日子丈夫对自己所说振儿的病情....转过身来默默地抽泣了几声后,缓缓的从袖袋中取出一份写满字的纸,小心的递给凌振明,说道:

“这是尔等父亲前几日已写好要给汝之书信,想必这封信必有要事交代才为汝留下这份书信,汝一定要好好看才是!好了去吧,吾和家仆们明日再启程。汝定要好好保重,多吃饭,见到美艳的女子要小心别轻易的动心......”

欧阳氏说着说着便留下了不舍的眼泪。刚刚失去了深爱着的夫君,现在又要送别年幼的孩儿,是谁都会不舍,是谁都会流泪的,然而,这又能怎么办呢?在如今的世道上,多少家庭多少家人被迫分离,多少汉人多少人民在逃亡的路上颠沛流离,为了一口粮食,为了一个家庭,为了幸福,欧阳氏同千万妇女一样,必须忍住伤痛,送自己的丈夫,儿子前往战场......

凌振明看着母亲流泪,心里也是一酸,皱着眉头,强忍眼泪,说道:

“恩!小子都知道的母亲,请您放心。孩儿也年有十二矣,懂得照顾自己的。这封信吾也会好好的保管,不会辜负父亲,对孩儿的期望。”

话毕,拿上行李,跪在地上,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起身,走到客厅,跟着常遇春走出了门外没有再敢回头看母亲,深怕自己心软不愿离去。

欧阳氏见爱子离去后,便来到大厅内,走到灵堂前拜了拜,看向躺在灵堂内的丈夫说道: “锋儿啊,凌家之灵堂,又多了一位为民尽忠的忠良之士,想必他们也会感到欣慰的;汝就安息吧。振儿如今,真的长大了,他很勇敢、很聪明,与汝真是相像!”

话语间,欧阳氏的嘴唇轻轻的向凌晓峰的额头移去,亲了下,流下泪水。

“真对不起啊,夫君,是小女子太冒失,太柔弱了不该再在尔等英勇之人,面前掉眼泪...还望尔等在天有灵,保佑振儿早日摆脱病痛之折磨....”

良久,天已经微亮,欧阳氏便站起起身,带着几名随从,运送着丈夫的遗体,运用了关系花大价钱买通了水运官员后,从水路偷偷前往湖北,离开了大都这曾让她享受到世间最幸福、最美妙的地方,而这里,如今已然成为最危险、最让她痛心不已之地。

连夜出门的凌振明心情无比的复杂,自己就这样离去,除了放不下母亲独自去湖北,也想着自己不能见姐姐最后一面了。唉,自己是被大家托付做一个灭元立国,改朝换代之人,如今却因为儿女情长而烦恼!真怪自己没有用啊。

常遇春虽年幼,但也在世道上混了几年,自己也经历过与家人的分离,家中也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故而很快地看出了凌振明的顾虑,拍了拍步伐缓慢的凌振勋。说道:

“凌兄弟,别有太多的担心,相信不久后,尔也会成为一位能独当一面、让元朝的天下翻天覆地的大人物,等到那会,天下就太平了,吾等也就能与家人重聚了。”

凌振明点了点头。

“哎呀,看到尔这一脸稚气的脸,俺还想起早几年俺跟汝一样,其实吾也不比汝年长几岁,也就十七岁,刚刚成年。吾本是凤阳府怀远县的一个小农民,但那里的元兵比这猖狂多了,各地之官府都是层层剥削,最后还是哭了吾等农民;高额赋税,以及那残酷的压迫,老子才不会逆来顺受的受他使唤,所以啊,跟了几位高人学艺。”

“汝也别见怪,俺为普通的农民,与朋友说话时就比较随意,这并非是不尊重,还望汝切莫放在心上!”凌振明听到其如此谦让地请求自己,自己很是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常遇春又继续说道:

“虽然他们传授的武功并不能像武当派那样的正宗,但打倒几人还是凑合着的。再加上俺的力气大,手臂长,所以得到了当地一个盗贼刘聚重用,成为当地专门打家劫舍的盗贼。当然啦,打的都是欺压百姓之人,随后便遇到了红巾军的一位头子,被选入了暗杀组,结识了你的父亲,俺们成了生死与共的兄弟,出使不同的任务,暗杀了众多元朝地方官员......”

凌振明聚精会神的听着常遇春说着他与自己父亲的事情,暂时忘记了伤痛。

过了不知多久,他们便到了城门附近。此时的京城城门早已布满了官兵。元朝皇帝听说自己的叔叔在逛青楼的时候被一个刺客实际上为平康之女的人杀害后,大发雷霆,居然敢在天子脚下动手杀人,真是反了不成!

连夜下令封锁城门,派出大都内所有机动官兵,调遣四周有嫌疑者,格杀勿论,见有带刀的南蛮子也一律格杀勿论!

常遇春见此状冷笑了一下,胸有成足的对凌振明说道:

“小兄弟,不知道汝之轻功如何啊!”

“哦?我因体质弱,则刀法不怎么但吾对轻功还是有一定自信的”

凌振明见常遇春问到自己的轻功,稍有自豪的回答到。

“哈哈,那好啊,这帮蒙古人最喜欢骑马射箭,俺最擅长的也是骑马射箭。但俺在执行暗杀任务的时候骑马射箭,从来不骑自己的马,射自己的箭,明明有现成的为何要自带呢!既暴漏了身份,行事又不方便。”常遇春笑道。

凌振明立即明白了常遇春的意思,此刻的凌振明算是对眼前的这为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常哥哥满是敬佩,明明面对蒙古兵已经是很难应付的事情,更何况要夺其弓箭抢其马,这需要多少年的功力和经验才能做到,更何况他还说得如此的轻而易举!问道:

“那吾等现在该如何是好呢?”

“现在要做的就是先退此城门回五里,静观其变;这些南蛮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从城中派出一定数量的人马去抓捕我们,一般的达官贵人是有二十批,每批三人;”

“级别越高,派出的批次和人员都会更多所以王爷的话机会也就更多。俺已经安排好接应我们的人手,待会在城外故意制造出点事端,然后这边的人就会接到探子的汇报派出人马,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机会,出其不意打倒几人,混入其中。”

话毕,从衣袖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长剑。继续说道:

“待会,吾等要从他们的后部袭击,吾一剑下去击穿两人,然后吾等就立即跳上就夺其衣服穿上.....”

凌振明仔细听着常遇春的部署,心领神会。又突然想到自己的体型较小,便找了几堆杂草、稻谷,装到了衣服之内,随后就与常遇春躲在自己熟悉的暗处,静观其变。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2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 那些最可爱的人

    那些最可爱的人

    本篇为极短篇小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5周年。本篇将以历史背景和一部分视频、文献资料为基础,分20章向读者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令人难忘的战斗瞬间,讲述志愿军从鸭绿江到三八线、从出国到归国的战斗故事。部分故事有借鉴资料,以确保真实度。本篇小说中全部主角为虚拟人物,感谢所有提供名字的朋友。特别鸣谢部分网友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 顺治出家之谜

    顺治出家之谜

    于采采编著的《顺治出家之谜》为“清史探秘系列丛书”之一。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公元1638年3月15日)生于盛京皇宫之永福宫,生母为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而他的卒年,正史记载为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公元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被继任的康熙皇帝尊谥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 但是,关于顺治皇帝的最后结局,历史上一直有许多争议。人们说:这位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代天子,并没有在24岁那年去世,而是削发出家了。这位皇帝与佛教的亲近记载,以及历史资料中他生前身后的诸多疑点,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一点。
  • 锦衣当朝

    锦衣当朝

    一个小侦探穿越大明,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可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避免当个兔相公。一个不一样的锦衣子弟,一个不一样的正德皇帝。从刑名入手,步步高升,斗魔教、破迷局、凶鬼案、诅咒案,案案惊心。起于布衣,不输王侯,一把绣春刀,斩开层层迷雾,终有一日,乾坤入袖,锦衣当朝。君臣一体,碧海荡漾,踏破北疆,热血激昂。美人如玉,江山如画,尔虞我诈的朝局,金戈铁马的天下,旌旗猎猎,再造煌煌大明雄风!
  • 懒王爷

    懒王爷

    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碰见了,最想照顾一生的姑娘。这是许多穷小子的遭遇,但是作为皇子的他同样需要忍受这样的痛苦,显贵的身份让这种痛苦更加强烈。看穿而力不及才是人生之苦,玄启让他们看看你愤怒的样子吧。
热门推荐
  • 穿越异界之拿着鸡毛当令箭

    穿越异界之拿着鸡毛当令箭

    这世道还让不让人活啦?本来身为娇娇女子,却自小被无良组织培养成冷血杀人强手就已经很郁闷了!现在不过想从暗黑的地方出来透透气,自立门户,挥霍一下大好青春,却被隔壁好管闲事的大婶勾勾缠!大婶,咱是杀手,杀人不眨眼,您如果出钱要我解决个阿狗阿猫的,咱二话不说,保证完成任务!但,嫁人?嫁谁啊?您侄子?您确定您侄子会要一个经常给不出理由消失几天的新娘!?大婶,咱的职业收入高,风险是成等比例,合同是无限期,投诉是无门的,您别看我金碧辉煌的,败絮其中有木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赋得春风扇微和

    赋得春风扇微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终极龙血

    终极龙血

    一个来自修真界的灵魂,一个被封印的龙魂。一段如歌如泣的热血传奇。且看龙羽,如何逆转乾坤,凭借着神奇的龙魂,堪破生死,踏上九天,横扫各方至尊强者,成为一方至尊!
  • 弑天成魔

    弑天成魔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胜者为王,谁管是非对错!宿命姻缘由天定?天凭何定!只因我背负了宿命,佛要我活着我便能活,佛要我取经我便取经,佛要我死我只能去死!我命由我不由天!谁稀罕那天赐的宿命,谁在乎那虚妄的荣誉!你想我死,我就偏要活给你看!你拈花一笑,毫不留情猎杀着却说众生平等立地成佛,那我便将你莲台宝座倒置,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破天成魔!
  • 漏中沙朔风

    漏中沙朔风

    曾经的一篇练笔时至今日其实仍没有想好要写什么突然看到这篇为朋友写的就试着运气上传下
  • 逆世幻蝶

    逆世幻蝶

    那年的朝歌,是血染的地狱。你那年的身影我还记得……你的眼中是坚定,你手拉着我的手说,如果你带我出去,让我守在你身边好不好……
  • 千法之书

    千法之书

    时光依然如常,岁月来去如风,残留的记忆变为传说,传说又慢慢成为神话。而当其诞生的纪元再度循环降临时,连神话也早已被遗忘。在某个混乱的时代,新的纪元尚未到来,而旧的纪元早已逝去。故事里的人望不见故事外,故事外的人触摸不了故事里。既无开始,也无结束,但这确实也是一个开始……
  • 仙河之巅

    仙河之巅

    梵高,身为仙界灵魂画师,为何会赠送名画给花木兰?李白,为何会将自己的剑技传授给孟于轩?偏偏还不教他怎么开大招!这李白是不是欠打?悟空说:“我把金箍棒给你,顺便给你72变,你不要给菩提老祖说,不然老子会被他爆菊的。有个事情,咳咳,你要去解决下,在下那女朋友紫霞,帮我照顾一点。”孟于轩同意了这悟空荒诞无稽之谈,方才知道这猴头居然那般厉害!一棍子就把如来佛祖爆了菊。无数人请教他,他只说了一句:当你们也有一套150铭文就知道了。
  • 精忠旗

    精忠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昆虫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昆虫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