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59500000126

第126章 真正的王允

听到李儒旧事重提,并且还是在这个时候提出,刘协纵然想不好奇也不可能了。

纵观王允此人的一生,他在刺杀董卓和随后被执政不过三十八天的时间内,便被凉州诸部攻入长安,这前后之间的变化可谓有如云泥、判若两人,尤其是在他杀蔡邕一事上,更是历史上的一件悬案。

按照刘协或者是曹操之类的人物,遇到蔡邕此事,非但不会如王允这般赶尽杀绝,反而会温和勉励两句。这种做法惠而不费,却一举便可满足士人情操的需求和安抚凉州之人惶恐之心。可王允却偏偏做出了最愚不可及的决定,为此,他甚至付出了不能朝堂众臣不以他马首是瞻的代价。

这样的短肋,在他随后与刘协的斗法当中,后果不可谓不严重。可以说,刘协每次之所以能赢过王允,都是因为刘协拉来了朝臣的助力,才将王允摁倒在墙角强吻的。

王允这样弱智的转变,让史书的编写者也觉得疑窦丛生,因此他们给出了一个牵强的理由。《后汉书?王允传》上说: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说的是王允在刺杀董卓之后,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变得独断专横,不讲策略,这造成了他对待董卓旧部上的处置失当。

这个理由北宋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也采用了,只不过他觉得仍然不够充分,因此他做了两点补充:一是在这段话里的“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后面补充了四个字——“颇自骄傲”,用来说明王允后面那些“愚蠢”的行为都是因为骄傲自满造成的。

另外一点就是司马光补充了王允非要杀蔡邕一事,举证王允性格骄傲到了极点,甚至不惜杀蔡邕使编撰国史的大典荒废这等灭纪废典之事,以此证明王允之后的失败都是他自己性格缺陷种下的败因。

很显然,这种解释根本不符合现实,直到刘协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在钟繇的解惑下,明白王允的转变不过是传统士人集团政治意志和利益体现而已后,才对王允有了一层明晰的了解——王允他要做的,不过想用他们坚信的‘仁义’来治天下,期望不着痕迹解决凉州诸部,引关东诸侯入朝拜奉,进而汉室一统,开创他们儒家士人尊崇的礼治之邦而已。

但这用来解释对于王允非要蔡邕来说,还是有些牵强。因为蔡邕毕竟是士林中人,就算王允想撇清与董卓之前的所有联系,可蔡邕一人的生死根本证明不了这点,他的罪责也远到不了非要被杀头的地步。反而王允为此还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中间若说没有个人因素,刘协是打死也不相信的。

这些时日刘协焦头烂额,凉州诸部和凉州羌胡这座大山死死压在他的心头,使得刘协没功夫搭理蔡邕这个腐儒。可李儒这个时候提出来就不由得他不重视了,因为,李儒从来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文优,你知道的,朕现在没有心情让你这样吊胃口。”刘协用精致的剪刀剪断鱼肠线,继续与王越缝合另一道伤口,但阴冷的语气表明他的耐心很有限。

李儒不疾不徐,确认了刘协的怒气后,才语破石惊道:“王允杀蔡邕,只不过为了确定蔡邕日后不能在《汉书》当中写出,他这位亲自谋划刺董主谋的英雄,亲手出卖刺董义士这等龌龊之事罢了!”

刘协浑身一震,这个答案远在他意料之外,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这其中还有如此秘辛。也更想不到王允竟然是这等贪生怕死、出卖同僚的小人,脸色不由更凝重了几分:“文优,说话可要讲证据的。”

可李儒却丝毫不惧刘协此时散发出的龙威,反而坦言道:“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我才会这个时候告诉你。不过,我可以确定的是,蔡邕手中必然有证据。可惜这个腐儒死到临头,仍旧不肯将此事坦明。”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刘协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在这样的秘辛震惊下,他已不可能安心平稳地与王越施治,便让那个一旁那个犹如木雕一般的铁鹰剑士替他施为。

“陛下可还曾记得,伍孚刺董之事?”李儒的话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将刘协不愿回首的尘封记忆挑开,鲜血淋漓。

刘协自然记得那件事,在那段提心吊胆的日子里,就是因为有伍孚这样的汉室忠臣存在,刘协才有一丝信念与董卓斗争到底。随后伍孚当场被董卓戮死,且株连九族,参与这次密谋事件的荀攸、何颙入狱,郑泰出逃,最后何颙惨死狱中,而荀攸虽侥幸保得一命,却也形销骨铄,备受折磨。

但这件事之后,随着董卓授意朝廷遣使关东之事,尤其是五位使臣因为沾着董卓的名头,被关东群雄杀得只有一个韩融回到朝廷,且时逢何颙入狱之后。满朝大臣对董卓的愤慨之意已冲霄云汉,董卓迫于压力才没有继续追查下去,最后不了了之。

“陛下,您那是身居宫中,外无耳目、内无谋臣,说是一眼疾耳聋之人丝毫不为过。”李儒讥讽了一下刘协的天真和健忘,阴森森地提醒了刘协一句:“不过,陛下纵然再健忘,总还记得这中间还发生了卫尉张温被杀一事吧?更记得,也就是在张温被杀之后,董卓才放弃了对此事的调查吧?”

“你,你是说?……”刘协这下彻底明白李儒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张温被杀一事,同样是困扰刘协心头的一个难解之谜,当初吕布说他收到了一份密信,言张温勾结袁术要加害董卓,结果那封信投错了他的府邸,董卓才借用这个简直荒谬的理由,诛杀了张温。

之前刘协一时认为,董卓杀张温,不过是因为那时两人之间的关系已处在了冰点。董卓想借用杀鸡儆猴之计,恫吓一番自己。可现在李儒却突然指出这点,其用意不言而明——董卓之所以要杀张温,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董卓以为张温才是指使伍孚刺杀自己的主谋!

所以,他才会用那么拙劣的理由,无论如何也要杀了张温。当然,顺带着可以恫吓一番天子,更是一举两得。也因此,张温死后,董卓那么强势的屠夫,会在士大夫群起反击的状况停止对刺杀他的事调查。因为在他认为,他已经干掉了那个主谋,自然不用再追查下去!

但那个刺杀任务的主谋究竟是谁,刘协哪能不清楚?荀攸那个时候还是王允的智囊,没有王允的默许,荀攸又怎么可能动员地起那些名士设计出那盘大棋?可如今,真正的主谋王允毫发无伤,张温却一命呜呼,这样的结局摆在刘协面前,他纵然再蠢,也猜到原因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王允陷害了张温,让董卓以为张温才是幕后的主谋。所以,那场血腥的风波才停了下来。因为王允太了解董卓了,对于身家性命一事,董卓看得极重,为了查清这件事,莫说整个朝臣反对,就是整个长安反对,董卓都可能毁掉长安城。只有让董卓以为事情已经摆平,他王允才可能高枕无忧。

这样的逻辑一旦在脑中形成,刘协瞬间就觉得全身冰寒,在他看来,王允不过是一个迂腐到固执的传统士人。可一旦此事属实,那他对王允的评价自然要改变许多。不过,纵然刘协此时不愿接受这样的结果,但他的理智却无时不再告诫着他,李儒的解释实在无懈可击。并且,从人性的直觉揣度上,王允那等经年累月行走在刀锋上的人物,面对一个错身就万劫不复的结果,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可能性极大。

毕竟,在死亡的压力下,一个人做出什么事,可是有可能的。更不要说,像王允那种心中还抱有这坚定不移执念的这种人。因为,往往这种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在最后给自己找到逃避的借口。

他王允,可是为了汉室,为了天下苍生啊!

想到这些,刘协不免惨然一笑,根本无话可说。不过,很快他又反应过来,脱口问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可这跟蔡邕又有什么关系?”

李儒只是淡淡一笑,连回答都懒得开口。而刘协也在问完之后才觉得这句话十分多余:很显然,蔡邕和李儒一样,都是知道这件事的。

同类推荐
  • 明末之帝国再起

    明末之帝国再起

    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是他身在一个悲剧的时代。明太祖的税收政策的后果由他来承担。极低的商业税让朝廷的府库空虚,但受商人支持的东林党是不会允许他加税的,只能加农税,又遇上干旱的气候,百姓活不下去,义军四起。关外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却被满清窃取胜利果实,从此,中华民族陷入黑暗深渊。一个来自现代的集团掌门人将怎么拯救这个国家呢?敬请期待
  • 枭臣

    枭臣

    穿越至大明孝宗弘治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扬威锦衣卫,一把血刀屠倭寇、斗藩王,开创锦衣霸业。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看帝王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
  • 行走大宋

    行走大宋

    韩清误入时间维度的枢纽,进入到了北宋真宗仁宗时期。面对着一突如其来的陌生,他诚惶诚恐的用着自己的机智去化解,想尽一切办法生存,通过有限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低吟浅唱清风词赋,浩浩御架盛世繁华。
  • 新汉灵帝传

    新汉灵帝传

    在东汉末年,穿越当一个小兵再建王朝会比当皇帝重振朝刚来得容易。谁也不愿意附到这在33年皇帝生涯中,见过无数英雄,尝遍天下美女的皇帝身上。11三千佳丽,裸游馆中五万少女。“牛顿,你真聪明,来跟我学习大汉力学三大定律。”“孟德尔,大汉早就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得出遗传学说了。”“爱因斯坦,你真是天才,不过人家大汉朝几千年前就从‘龙王嫁女’的神话故事中得出时间与光的关系了,只要超过光速,时间就会倒流的理念,可不就是与你的理论一样嘛。”“冯诺依曼,你不要再看易经了,你是悟不出二进制的,别以为你跟大汉人一样聪明。”长久以来,外国人在研读中国经典时都会发出一句感概,汉人要是能把他们的知识稍稍再那么一下,科学界就没西方什么事了。易经最早的物理与天文学,炼丹最早化学,至于生物学,重农的祖宗经验多得可怕,同样也可惜。倾力打造一个绝然不同的汉灵帝,绝然不同的大汉天下。
  • 古道国杀

    古道国杀

    讲述自玄至煓的历史,共叙述前玄,炎,铭,后玄,幽,前七国,四国期,奉,金,曼,后七国,兰,煓十三个朝代的历史。展现出了国家的兴亡衰败和将领的成长史。
热门推荐
  • 念断万古

    念断万古

    一念生,可颠覆轮回,一息纳,可吞吐日月。一滴血,可尽墨天地。一丝发,可逆斩星河,江河逆,星辰碎,吾以吾身敌万古,天柱崩,地维绝,我以一手擎荒天。弹指一挥间,万世皆灰灭。轮回三千载,我主五千年!
  • 重生之玩转修仙界

    重生之玩转修仙界

    打坐,练气,服食丹药?这些修炼都弱爆了!别以为闷头苦修就能上道!杀人,夺宝,泡妞抢美,费神了不是!一切让他们自己送上门来。分工包干,流水线运作……这些才是统治修仙界的王霸之基。开宗立派,广集各路神魔……要想重塑仙界秩序,必先称霸仙界。看现代人如何用现代思维,震撼老迈的荒古异世,玩转修真世界!荒古传说,有一原始仙祖唤作混沌师祖,此仙祖制一奇书《神魔志》。此书有两大秘密,其一曰三古密卷,只要得到密卷就有可能把修为炼至至臻。其二曰封神榜,凡有修为达到至臻者,便可持封神榜封神诸仙,重塑仙界秩序。
  • 我的青春高八度

    我的青春高八度

    是都市,也是玄幻,是非曲折,不过青春的无奈选择。是纯爱,三心二意,却为人生的真情实意。
  • 召唤群英系统

    召唤群英系统

    这个世界,从此奉我为主!神或是魔,匍匐在我的脚下!以我之名,征讨天地!我将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君主,无论是九幽还是九天,君临天下。简而言之,这是一个骚年召唤三国武将横行异世界的故事,请大家小小的支持下,本书群:171618244,骚年们呢,求收藏,随便点一下,不累的
  • 现代名医名家精方简药

    现代名医名家精方简药

    本书分若干类方药或治病思路,举凡400余位名医名家,30余万字,所涉方药若干,病例、病种若干。
  • 重生之美人妖娆笑

    重生之美人妖娆笑

    她默默付出助他登上皇位,他却以无后为大废了她,让她信任的妹妹坐上了那个与他比肩的后位,三尺白绫,香消玉陨。一朝重生,她戏尽辱她之人,让前世夫君拜在她面前俯首称臣,她淡然一笑,绝色风华。他是神秘的银面公子,与她合一曲凤求凰把冰冷的心交付给了她。她改变了太多结局,天理不容;他屠杀了太多生灵,九雷轰顶。她说:“我以我命换你,不要负我。”他却先她一步翻手为云,我既然给不了你这天下,那这天下又有何用?
  • 痴情王爷淘气妃

    痴情王爷淘气妃

    打不垮、摧不毁,以勇者无敌小魔仙自居的乐灵,为了庆贺大学生活圆满结束去蹦极,她穿了!!!!到古代后一次囧的艳遇,给她带来了一个美丽的开始。“这位姑娘,你流口水了”人家是极品帅哥,她是极品花痴。“啊!你吓我一脑袋头发。”从此后她与他深深地相爱了。可是就在他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当口,一道赐婚的圣旨,打碎了她和他对未来的一切美好向往。欲知结果,亲请关注《痴情王爷淘气妃》另请关注香乡的新文《豪门婚契:花心老公请专心》
  •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一场以命相搏的复仇路上,被送到精神病院的云邈儿意外重生到十年前。重生前被人陷害一无所有,今世她将重新来过。窥生死,控言行,能瞬移,守亲友,为自由,她翻手之间风云再起,却有人挡在她成神路前,布着千年棋局令她臣服。顺者昌逆者亡,是为棋子还是脱颖而出?“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无名少女强势崛起,带异能军团逆天而战!势力倒戈,乱世重现,三界纷争,因她而起……
  • 龙吟鹰啸

    龙吟鹰啸

    一不小心卷入了历史,爱!恨!情!仇!如何面对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