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14400000019

第19章 散文(1)

南太行旧事记(选段)

文/杨献平

杨献平

河北沙河人,1973年生。在《人民文学》、《天涯》、《大家》、《芙蓉》、《诗刊》等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批评等近百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文本《梦想的边疆——隋唐五代丝绸之路》(中英文版)、《匈奴帝国:刀锋上的苍狼》,散文集《沙漠之书》、《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生死故乡》等。现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

童年的夜晚

那时候,电还没有在村庄出现。晚上,到处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黑暗,马灯晃悠的山路,枯草摇动,风吹如泣,冻僵了乌鸦出其不意呱叫几声,令人毛骨悚然。石头的房子里面,做饭剩下的火炭噼噼剥剥,明明灭灭,白色的灰烬不断诞生,有风从门缝儿进来,吹到人的腿上,是一片彻骨的寒冷。

放学回到家里,趁着白天的余光,正在写着作业,黄昏就降临了,这个家伙,也不打一声招呼,把脸黑得像锅底,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就把村庄乃至村庄之外的一切全都收容在了它的怀抱。娘找了火柴,摸着窗台上的煤油灯,嗤的一声划着火柴,微红的光亮摇摇曳曳,首先照亮一家人的脸庞,再打上暗黑色的黄泥墙壁。

煤油灯的光亮可以照亮我们的家,但怎么也不能照亮我们一家人的心情。娘总是不高兴的样子,眉宇间挂着生活的艰难和沉重。收拾了碗筷,放在清水里冲了,娘就说:你晚上到你爷爷那儿睡,还是在家?我想了一会儿,就说:到爷爷那儿去。娘没有说话,又把锅台扫了一遍。我做完作业,收拾了课本和纸笔,把书包挂在墙壁上,拉开房门,到爷爷那儿去。

我们家在村子最下边,挨着的是杨林光家的石头楼房,横在我们家的左面,感觉像一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杨林光搬走之后,老楼房窗户里面时常飘些霉味儿出来,尤其是夏天,遇着一阵逆向的风,霉味儿钻到鼻子里面,呛得人胃疼。

我总觉得杨林光家没好人,经常偷和损坏别人家的东西,还仗着自己家人多,整天没事找事儿,欺负我娘还有其他人口少、势力小的人家。有一次,杨林光老婆跟娘吵架,他们一家七口人都趴在房顶上,居高临下,咒骂我娘,骂得很难听。她的二闺女还把手里的碗扔向娘,娘用手一挡,手背上就流出了鲜血。我在一旁吓得直哭,也不敢帮着娘骂杨林光一家,只是拉着娘的手,叫娘赶紧回家。

爷爷家就在杨林光石头楼房的上面,每次去,都要从他们院子里经过。

从我们家出来,走到楼房跟前,是一条不足十米的窄巷,走过去,再向上一个九十度转弯儿,爬上二十几个石头台阶,再一个九十度,向西,就到了老楼房前院。

因为杨林光,我每次去爷爷奶奶家都害怕。走到路口,习惯性地探头向杨林光家看一下,如果他家人没在院子里,我就赶紧蹦上台阶,轻手轻脚,以最快的速度走过去。如果院子里面有人,我就沿着房子后面的巷道儿,绕到爷爷房后,爬上房根的椿树,再从院子里的梯子上爬下去。有几次不小心,正要穿过杨林光院子,让他婆娘傅四妮看见了,从屋子里面蹿出来,一把抓住我的后衣领,在我脸上、背上打了几个巴掌,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疼了我就哭。娘听见,就从家里跑出来,把我拉在怀里,和傅四妮理论、争吵。傅四妮仗着人多,还把娘打了几次。后来,我学聪明了,实在绕不开,我就让她们打,一声不吭,也不跟娘说,免得娘和我一样挨人家打骂。

杨林光家西边,是万新爷爷家。老两口都快九十岁了,身体还很硬朗。那时候,万新爷爷还和年轻人一样,上山割草,下地干活儿,比年轻人的力气儿还大。两个老人对小孩子很客气,家里藏了柿子、糖块和饼干,到家里还拿出来给我们几块儿。老两口活了一百来岁,先后不隔一个月,双双无疾而终。我常常想,要是万新爷爷家和杨林光家换换多好!

过了杨林光家,一绺石墙中间,有一道大门,里面是个四合院,爷爷奶奶和另外几户人家住在里面。大门的门板是柿木做的,足有半尺厚,门框是枣木做的,很结实,已经上百年的历史了,里面不知道被虫子噬过没有,表面看起来还很光洁。

我站在跟前,还够不着门锁。如果不是很晚,大门是不会插的。用手一推,很重,我要使很大的力气,它才吱吱呀呀敞开来,让我看到里面的房屋和灯光。对这种声音,里面的人谁也不会特意探头看看,甚至连谁来了的念头都省略了。毕竟,门就是开和关的,不到深更半夜,不闹出奇异的响声,院子里面的人就不会表示惊诧。

天长日久,什么东西都会习以为常。

和大门相对的那家老妇人,和我爷爷同辈儿,我忘了她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没了男人,从我记事起,她就一个人住着、活着,要不是嫁到栗岩坪村的闺女常回来看看,平时身边连个挑水打柴的人都没有。我总觉得她很可怜。在村庄,哪个人不是想着小的时候有人看管,老的时候有人养活,身边有个可靠人儿呢?一起说说话儿;老了的日子就有了生气,也会顺心得多。

听爷爷说,这个奶奶出身不简单,娘家在山西左权(以前叫辽州)大南庄村,她爹是地主,家里光金条就好几箱子。斗私批修的时候,财产被政府没收了,分给了群众。因为家境好些,她小时候读过私塾,很会讲故事,《三国》和《隋唐演义》讲得尤其好。每年腊月,村里人闲了,买上一盒烟,听她讲故事。

有一次,我也参加到了听故事的行列,好多人坐在她家炕沿边上,煤火台子上和小凳子上,一个个支楞着脑袋,像盯着电影屏幕一样盯着她的脸和嘴巴。我稍微大点之后,能挑得动水了,给奶奶家的水缸挑满了,就给她挑。因了这缘故,她也对我很好,和爷爷一样,不叫我全名儿,叫平儿。和村里的几个老年人走到一块儿,一起夸我懂事儿,是个孝顺孩子,将来肯定赖不了。我心里当然高兴,除了父母和他们几个老人说我好之外,村里没有一个人说我好的。和我们家有“仇”的当然不说我好,没“仇”的对着娘的面,才会说我长得俏和聪明等等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十三岁,我到石盆读中学后,我们家盖了新房子,奶奶搬到我们以前的房子住,因为要过杨林光的院子,就很少到那位老人家家里去。我在慢慢长大,她在渐渐变老,记忆一天天退化,讲故事也一段不接一段,经常颠倒人名和事儿,听的人就少了,以致屋里冷落门前无人的境地。

她可能也很寂寞,经常一个人坐在门前石阶上,抽着旱烟,嘴巴不停地嚼动着,脸上的皱纹随着嘴巴的翕动拉开又收紧,隔一会儿咳嗽几声,舌头再搅动几下,然后努嘴吐出一团黄痰或者白痰。我觉得她很脏,一听到她的咳嗽,我就赶紧捂了耳朵,尽量不去听她吐痰的声音,若不小心听到,就是一阵联想,不由得一阵恶心。

这个奶奶后来过继了一个儿子,但毕竟不是亲生的,没有血缘,在心里和行为上就有点“隔”,平时也不大走动,除非有病了,人家才来看看,小病就拿点药吃,大病就不管了,撑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爷爷说,几次大病,要不是闺女花钱请医生,恐怕就再也见不着她了。

爷爷奶奶住在她的隔壁,房子是连在一块儿的,中间就隔了一道墙壁,这边有什么动静,那边就可以听到。印象中,爷爷奶奶和她的关系很好,没有闹过别扭,至于他们年轻时候有没有闹过,爷爷没有说过,权当没有算了。

爷爷门口台阶下面不足三米的地方,还住着一户人家,论辈份,我叫叔叔的,我爷爷和他父亲是一奶同胞的兄弟,血缘上亲近。但他又和杨林光是亲兄弟,“恨乌及屋”,我对他们一家也不怎么信任和尊敬。有时见面叫一声叔叔婶婶,有时低头走过。

进了爷爷家门,奶奶已经收拾了碗筷,正用葫芦瓢儿从锅里往猪食桶里舀刷锅水,一会儿是木瓢摩擦锅底的声音,一会儿是水落桶的声音。我进门,奶奶只看了一眼,我先叫了一声爷。爷说,平儿你吃饭了没有。我说吃了,奶奶就说,没吃那儿还有饼子呢,吃点吧。我通常不吃,有时看烙得好了,就掰一块儿,三口两口塞进嘴巴,嚼了吞进肚里。看到我吃的样子,奶奶眼睛一斜说:看你那个饿狼样儿,没吃过个东西!

奶奶和娘关系不好,牵扯的都是婆媳之间的家务事儿,作为晚辈,我没发言权利。但奶奶有时也确实过分,比如吃饼子这件事情,如果把我换成表弟,奶奶就不这么说了,吃完了一块儿,至少还要说一句,把那个都吃了吧。还会亲自送到表弟手里。

娘说,我一生下来,奶奶就没有带过我,那时候还没包产到户,娘和父亲一块儿,带着我下地干活,奶奶带着表弟,看见我就当没看见。我在地边儿饿得嗷嗷哭叫,奶奶就只拿了开水和饼子给表弟吃,连看我一眼都不乐意。我长到七八岁,能帮奶奶干活儿了,奶奶对我的态度才有所好转。记得那一年秋天,我和表弟帮着奶奶割了好多柴,开学的前一天晚上,奶奶拿出两个小匣子,一个很漂亮,拉开表面的木板,里面还有很多小抽屉,可以放钥匙、铅笔和钢蹦儿等等,一个做得很简单,拉开上层的木板,里面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我想,我是奶奶的孙子,她一定会把漂亮的给我,没想到,奶奶竟然把漂亮的给了表弟。我当时就哭了,向表弟要,奶奶说,给你一个就不错了,还抢,再抢一个都不给你!爷爷因为眼睛盲了,在一边看不见,听见了也不说话。我哭着回到家里,娘问我怎么了,我就把匣子给娘看,跟娘说。娘帮我擦干眼泪,说没事儿,我叫恁爹再给你做一个。

有很长时间,奶奶要到杏树洼给姑妈看门,姑妈一家去了鸡泽县,要好几天才回。这就是说,奶奶要有好几个晚上不在家里睡觉。我听了,一阵高兴。奶奶在的时候,我想听爷爷讲故事,每次都要爷爷讲到我眼皮打架为止。奶奶嫌吵得慌,耽误她睡觉,就不要爷爷讲。

有几次还骂我说,你个小兔崽子,以后不要来俺家睡了。我心里就骂奶奶,不敢骂出声来,怕奶奶打。

有一段时间,我给娘“汇报”奶奶说我的话,娘就不让我去爷爷家睡觉了,隔了几个晚上,我又想听爷爷讲故事,就又跑去。娘找不到我,跟着到爷爷房子外面问我在不在这儿,我说我在。娘才放心。

爷爷对我挺好,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留着,背着奶奶给我一些玩具,像木剑、弹弓和钢珠子之类的,还叮嘱我不要对奶奶说。爷爷的外甥和外甥女来看爷爷奶奶,带了好吃的东西,奶奶就放起来,怕我找到偷吃。有几次奶奶不在家,爷爷眼睛看不见,我还真的偷吃了几回。

脱了衣裳,爷爷叫我趴在炕边,吹灭窗台上的煤油灯。我探出上身,憋足一口气,凑到离灯头不远的地方,使劲儿把气吹出来,煤油灯苗儿忽闪忽闪,一下子就灭了。有时候憋的气不够,或者离得远点,吹了几次,煤油灯仍旧摇摇晃晃,扑闪几下,眼看就要浸入黑暗的房间,复又亮了起来。

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冬天,因为天气冷,屋里也冷,光光的身体伸在烧热的炕外,连被子都是热的,上身探出来,冷得咝咝的吸气。灯火儿很顽强,像故意找事儿一样,非要让我再把身子往冷空气里露一露,嘴巴几乎贴在火头上面,它才肯被我吹灭。

和爷爷躺下来,热炕一会儿就烧得我露出了胳膊。爷爷讲故事,手摸了放在枕头边儿上的旱烟,中间停顿一会儿,划了火柴,点着烟后,继续讲那些神话传说、人生经历和奇闻异事。现在回想起来,在童年,我最美、最幸福的记忆,恐怕就是这样的夜晚了,虽然路上要躲过凶狠的杨林光一家,但在爷爷身边,躺在他的故事里面,身子下面是柴火的温暖,脑子里飘着想象的恐惧和快乐,现在还觉得很快乐。可惜的是,1990年冬天和1998年夏天,爷爷奶奶先后故去了,连同他们的故事和生活,成了黄土的一部分,但我时常记得,有时候还觉得这些事情就在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

隐匿的民间

从莲花谷村向西三十里,连续向上,山岭连绵,参差而高,其中有一座海拔1700米的褐红色的山峰。山的西边是山西,山根有一座村庄,叫塔铺;东边是河北,有座村庄叫黄庄。黄庄村右侧红色山梁上,有一条清中期附近村庄一个李姓财主修建的栈道,清一色石板,每一块都比面板还大。商旅往来,马蹄叮当,天长日久,石板上坑坑洼洼,全是蹄印。黄庄村边,有一座古旧房屋,木质门窗,常年糊着一层麻头纸,内里黑咕隆咚,即使阳光照在屋地上,也还是黑色的。

十三岁那年正月,奶奶带着我,去山西姥姨(奶奶的妹妹)家串亲戚。到黄庄村,口渴得要命,想讨一碗水喝。敲开门,见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脸上的皱纹像是紊乱的麻绳,胡乱缠绕在一起。奶奶说明来意,那位老奶奶似乎没听清,奶奶又放大音量,她还是一脸茫然。奶奶再大声说了一遍,她低了一下头,又缓慢抬起,喉咙里轻啊了一声,颤巍巍转身进屋。过了好大一会儿后,颤抖着端出一碗开水。

奶奶坐在门外石墩上,哧溜溜喝水。我也渴,但不想喝。总觉得,那水里肯定充满灰尘和其他脏东西。奶奶说,不喝,过了这个村,要翻过摩天岭以后,才有别的村子。你渴了可不要哭闹啊!

沿着栈道,祖孙俩吃力向上爬。奶奶自小裹脚,站立不稳,当然不敢走满是小圆沙子的羊肠小道。我提着一篼吃食,蹦跳着向上爬。离奶奶远了,就坐在岩石上等。走到半山腰时候,蓦然看到一座坟茔,四周都是金黄色的杂草,在冬天风中飒飒地响。

坟前竖着一块墓碑,比我还高。

同类推荐
  • 雪球专刊第087期:成长股投资秘籍

    雪球专刊第087期:成长股投资秘籍

    对于很多初入股市的散户来说,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某投资大牛在一定时期内获得5倍甚至是10倍的收益。这些投资牛人是如何做到的?如无意外,绝大多数是买入并长期持有成长股!成长股长什么样?如何给成长股估值?5倍股、10倍股往往出现在什么行业?参见本期雪球专刊——《成长股投资秘籍》。
  • 音乐财经周刊001

    音乐财经周刊001

    忠实记录音乐产业里“每一位人”的故事,“每一家公司”的故事。深入挖掘音乐产业发展趋势,帮助“音乐生意人”分析形势、剖析案例,推动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7年6月下)

    故事会(2017年6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本期精彩内容有坐看民间高手戏庸官,有色眼镜看人报错恩,父母官如何解决赡养老人等。精彩多多,不容错过。
  • 青年作家(2016年第1期)

    青年作家(2016年第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热门推荐
  • 命运

    命运

    展示的是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时间跨度较大,跨越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时间长河,这中间有很多大的历史背景,如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遭受的外敌侵扰,鸦片流毒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冲击,还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在不断地奋斗和探索中,中国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裕之路。主人公曾源是一个出生于旧社会贫穷人家的苦孩子,但他积极上进,从军大半生,有着丰富的经历与体验,其人生在社会大背景下,跌宕起伏,激烈,深邃。
  • 叛逆的玩偶

    叛逆的玩偶

    联合政府发现了一类特殊人种的存在,他们拥有强于普通人类数十倍的身体素质,甚至不可思议的特殊能力。为了全面控制人类社会,联合政府利用军队的力量创建了秘密组织还发起了不为人知的实验,实验体就是政府秘密抓获来的特殊人种。梁琪是个善良的乡下少年,因为车祸而失去养父的他,带着母亲的愿望只身来到英城求学,在求学途中他认识了很多奇怪的人,也渐渐了解了自己的特殊能力,可他并不知道,自己正是给身边的人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面对命运的无情捉弄,像梁琪一样的特殊人类们开始向命运和贪婪的政府组织发起了反抗的斗争……
  • 六道传之神龙传奇

    六道传之神龙传奇

    故事以一场寻宝意外穿越而开始,主角穿越重生成另一个世界的皇子,这个世界与从小听到或看到中所认知的神话故事很是相似,神魔鬼怪光怪陆离,就像主角自己常看的那些小说一样,却又有所不同……
  • 蕅益三颂

    蕅益三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腾宇内

    龙腾宇内

    茫茫宇宙,世俗凡人皆不知在这个世界有一群超凡脱俗的人,他们自称为武者。虽然是高科技时代,但整个世界的规则、秩序,皆由武者掌控。恰逢武者界万年盛世,强者如云,天才层出不穷,此际,一个身份神秘的少年横空出世,搅动起无尽风云,举世皆敌。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一切唯天,一切唯道!缘法是成,皆未可知!或大破灭,群魔乱舞,或缘法大成,惊鬼泣神!
  • 夜深人静花睡去

    夜深人静花睡去

    简介:她本是富豪千金女,儿时却因一场意外毁容,青梅竹马的表哥用一纸婚约作为补偿。本以为就可以和心仪的表哥履行婚约,从此和和美美。谁料新欢突现婚宴现场,两人携手离去。为逃避流言蜚语远走他乡,半路惨遭人贩劫持,卖至青楼。单凭她一个弱女子,该如何逃脱......可否觅得良人,免她流离失所
  • 腹黑老公狠斯文

    腹黑老公狠斯文

    醉得稀里糊涂被好心男捡回家,谁知,第二天一觉睡醒,她却成了陆家的孙媳妇儿?舒沫一直认以为陆先生是走高冷路线的,老成稳重,不苟言笑。虽然会宠着她,护着她,但每次她犯错误,他一个眼神就能秒杀她,她表示,压力实在太大了啊!
  • 创神论

    创神论

    想想,人如果有随心所欲地变成动物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原因.地球发生浩劫后,四处尽是变异人与变异兽,远古文明的遗迹中显现的预言到底为何意,还有一些可怕的存在...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产生变种异化后的高中生张英雄最终能否找到人类生存下去的方法!这是一个有着先进科技,驾驭异兽和死尸,操控元素等战斗方式的神奇世界!人类如同被圈养起来,连外面的世界都忘记是什么样子了.一场绝望的战争就此开始。要的,是有喜有悲的故事!要的,是能给人视觉冲击的震撼!
  • 无敌小农民

    无敌小农民

    一个乡村痞子,奇遇不断,左手治病,右手种田。从此,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 浮城之道士录

    浮城之道士录

    命运开启的时刻,是懵懂的,我从何而来也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但,我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又名《天界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