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14200000002

第2章 人物(1)

蒋蓝 人是大地的动词与叙事

采写/元亨(特约)

蒋蓝

诗人,散文家,思想随笔作家,田野考察者。人民文学奖、中国西部文学奖、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布老虎散文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倒读与反写》、《爱与欲望》、《梼杌之书》等数十部文学、文化专著。现供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

蒋蓝喜欢水,在他和我的故乡,盐都自贡,一条沱江的支流——釜溪河,悄悄绕过东兴寺的蒋蓝儿时的家,再往下,绕过几道弯,到了一个叫沿滩的地方,就是我儿时生长、如今背离的老家。像流沙一样的水,一夜夜漫过青春的堤岸从而汇聚成人生的沙坝。或许是因了釜溪河的记忆,后来蒋蓝买房子也买在了成都锦江(俗名府南河)边的九眼桥。只是,我不知道立在30楼的蒋蓝,透过他的书房,是否会望见,那里,不再有游泳嬉戏的光屁股小孩,不再有穿过东兴寺铁路桥下的背着天然气大气包的公交车和河面上一趟趟下行的甘蔗船,但依然有入水的各种孤注一掷的姿势,会不时惊动了市民的麻将和新闻的花边。但明确无误的是,从蒋蓝的书房望出去,两幢拔地而起正在修建的双子座高楼,那是四川的最高建筑,两百多米的傻大个儿,孤零零地,又仿佛生机盎然地,是在九眼桥大寒临近的隆冬时令里,影影绰绰,如梦似幻。

蒋蓝一般上午写作,打的是拼音,然后是下午出门,一般淘书有两个固定的地方,火车北站和莲桂南路,遛狗有一条恒定的线路,由莲桂南路包着粼江峰阁转一圈。有时候,写完一篇大稿的蒋蓝,会兴奋不已地打电话给朋友,你在电话那头,仿佛也会感受到一个杀手的力道与刀锋。当然,蒋蓝偶尔也会说他的一些完成了或正在完成的计划:《身体之书》《媚骨之书》《动物之书》《植物之书》《梼杌之书》《酷刑之书》……在他高蹈而忘情的姿势中,你会恍然惊觉,这个数十年如一日的蒋蓝,注定会让他这个人的《生命之书》成为一本最为厚重而独特的真诚之作、心血之书。

不过,有意思的是,蒋蓝的妻子,他口中的“小程”给我转述了这样两个珍贵的细节:其一。1986年一天他父亲回家(应该是从他父亲那儿听到的),前面邻居正拿着一张报纸(应该是《自贡日报》),看见上面的副刊(应该是春华副刊,不知道现在还在办没),上面正好登着蒋蓝的诗歌,一边念叨“蒋蓝蒋蓝,是不是这个打架的蒋蓝啊……”,后边的父亲听了只能偷笑;其二。八几年严打的时候,他母亲每天都睡不好觉(这个得自他母亲),总是提心吊胆,一听到警车鸣笛声,就以为是来抓蒋蓝的,后来他母亲对现在的这个媳妇说:“小程,你不晓得,我那个时候把铺盖卷都给他打好了的,免得到时候麻烦。”这两个故事里,我忽然发现了一个真实的蒋蓝,有迹可循的蒋蓝,就像他自己写的“踪迹史”,他原来一直都在那里。

在跟蒋蓝说着原来的那只在菜市场被抢贼抱走了的白色小狗时,一只棕色贵宾犬,总是一会儿跳到蒋蓝身上,一会儿又爬到我的膝上。而蒋蓝则会温柔地唤它,“小卡兰,小卡兰,我的女儿,不要闹哈。”或者说,“来,我的女儿”。他向他的小卡兰喊一声,小卡兰就跳到了他的怀里,安静得,像个穿着白衣的天使——这让人想起他的那只叫小玉兰的贵宾犬。现在,他抚摸着小卡兰的棕色毛发,又接着对我说,我每天写东西,它就这样跳到我的身上耍,不愿意下来。我不知道他说的是小玉兰还是小卡兰。

……后来,天暗了。在蒋蓝起身接女儿电话的时候,我收拾笔记,保存录音。只听见他在柔声地说,他在一再地给女儿道歉,原因是10岁的女儿在学校的二手市场生意很火爆,本来他今天要答应陪她一起去荷花池又进一批货的,但今天他因为我的采访,只能爽约了。“那怎么办呢?乖乖,你明天又要读书都吗!要不要爸爸明天一早去帮你买吗,像你上次买的那些,不要啊,你怕我买不好啊!”打完电话,他回来说,青青不高兴了,一连发了好多个不高兴的表情呢!他光顾着我们说话了,都忘了看手机。我微笑。我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这个和我一样操着一口乡音的兄长、父亲、人子,在这个时候,他的全部,就是他和前妻离婚后让他倍感歉疚和愧疚的女儿——我记得唯一的一次看到他酒后在众人面前流泪,就是说到他的这个女儿,而他写的那些关于女儿的文字,又是那么触动人心、让人缱绻。而女儿又怎会知道,很多很多时候,他的笔名,用的是她的名字:青青。

今晚送她回家时,已经近10点了。怕她妈妈不高兴,车开得很快。青青说:“爸爸,我头晕。”我只好把车速降下来。她把电动窗放下一半,浮在地上的月光就漫了进来,就像一只蛰伏的海螺打开了迷宫,要带走大海。青青打开音响,用手指了指明晃晃的月亮:“青青就是月亮,月亮照着爸爸。我的爸爸爱我!”

我索性把车停在路边,陪她唱。我声调沧桑,与青青一起混合在糖浆的漫流中,但我们还是被冲开了。这里是城郊结合部,灯火稀疏,月光哗哗泻满了黑暗的凹陷地带,在地表反溅起来,不像霜,倒更接近于一辆垃圾车一路泄漏的石灰,勾勒了一种逃亡轨迹。(蒋蓝《送女儿青青回家》)

临走,蒋蓝叫上他的另一个女儿“小卡兰”,送我下楼并说顺便遛下狗。走到门卫处,他刷卡让我出门我一边向他和小卡兰道别的时候,我忽然就忆起,在老家,1995年,23岁的我,怀揣着几张打印的诗稿,和着朋友刘丙文,那一年从东兴寺路过,一辆摩托车忽然从身边飞驰而过,身边的刘丙文忽然大叫,蒋蓝蒋蓝,但那摩托车上的壮汉似乎并未听得真切,只是微微回了一下头,一骑绝尘,摩托车穿过时代,就消失在了东兴寺东拐西弯的巷弄中。我至今记得,那个我当时还不曾认识的叫蒋蓝的一副民间的模样与背影,我没有看清他的脸。后来,我没有对后来的蒋蓝说起过这件事情。

父亲和编号1411

《青年作家》:蒋蓝老师,首先祝贺你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出了好几本书,比如《梼杌之书》《极端植物笔记》,当然也包括现在卖得大好、影响力很大的《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

蒋蓝:谢谢。元亨,我们都很熟了,就不客套了。

《青年作家》:作为一个“闯入者”,我首先,就不得不问到你的过去。我记得你是我们老家盐都自贡长大的盐场子弟?

蒋蓝:不是,算是盐业系统吧。因为我父亲,实际上算是成都人。因为我的祖父,就是世世代代的成都人,住在哪个地方呢?就是现在的东风大桥,现在那儿不是有个建设银行吗,就是那个位置,均隆街口子上。他当时通过四川的军阀到的自贡,在自贡出任盐务管理局一个处的职员,最后逐步提起来,当过贵阳盐务局局长、汉口盐务局局长,还短期当过重庆盐务局副局长。而我的奶奶是很神奇的,我父亲的描述是,她个子很高,有一米六几,我们姐弟在我们家族中是最高的,不是来自我父亲,而是来自我奶奶的这个体系,姓李,祖辈是自贡的盐商。

《青年作家》:是自贡四大盐业家族的李家?

蒋蓝:对。自贡有一句俗话,不姓王,不姓李,老子打架都不怕你。她是李家的,但究竟是李家哪一支的,就不晓得了。奶奶很刚烈。那时候父亲还很小,出生才半岁,一次奶奶因为和我爷爷吵架,就一个人在家放下奶娃娃,上吊死了。可能我爷爷那时也很刻薄。为这个事情,我爷爷也很自责,后来很多年,才续娶。最初那几年,他就一个人带着我父亲,在贵阳、重庆、汉口这些地方,边工作边带我父亲。所以,我父亲也在这几个地方,都读过书。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正好遇到国民党的空军招生,父亲就成了国民政府“幼年空军学校”第五期的学生,校长是蒋介石。从1940年到1945年,“空军幼年学校”共招收了六期学员二千一百多人。当时这个学校是很难考的,全免费,每个月还有五个大洋的生活费。

《青年作家》:这个学校全称是什么呢?

蒋蓝:名字就是中华民国空军幼年学校。地址在哪儿呢?在都江堰蒲阳镇。那时候是读六年,就像现在从初一读到高三,我父亲学号是1411。我父亲刚好读到1949年,就解放了。这个学校在北美、台湾、武汉都有同学会,后来他们看到我在网上写我父亲的文章,找到我,说我父亲是有学号的。我说可惜父亲都过世了。我父亲生前也没想过要去找他们。

所以,我父亲是受这种军事训练长大的。他有一个典型的特点,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是我见过的老人中非常凶的,一生尊崇科学。父亲有个很好的习惯,一生都爱买书,他长期在四川出差,资中、资阳、大邑、邛崃,包括川南宜宾,供销社啊,他买本书,就在上面签一个名——蒋寿昶,购于邓关供销社,1979年——比如说,他这样写。

《青年作家》:在供销社买书啊!

蒋蓝:那个时候,买书都是供销社。长期以来,我们家还保留的书,都是父亲签的(购于)供销社——那个时候,在乡镇上,供销社都是代理新华书店的功能。后来,我们两姊妹就开始争书了,我父亲就写:“蒋苓、蓝于好久好久购于××供销社。”实际上不是我们买的,是他买的。(大家笑)

《青年作家》:那你母亲呢?

蒋蓝:我母亲出生于资中的苏家湾,是那种地主、伪乡长家庭。她小时候怀揣20块大洋步行了两天到成都求学,学的是医。以前我母亲家里有佩枪、有电话、有制糖厂,出产蔗糖和各种蜜饯,后来和我父亲邂逅,还一起参加过第一届全运会。所以,我打趣说他们的结合,其实是“糖与盐的综合,像比例不甚适中的糖盐水”。

《青年作家》:你是什么时候对文学产生兴趣的?

蒋蓝:实际上,我开始看文学,是到了初中了。1978年开始看书。那个时候,我考入了蜀光中学。在学校办了一个借书证。那时还没有啥子古典小说出版,图书馆都是革命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暴风骤雨》《红色交通线》这些书,那个时候这些书出版得很多。认识文学就是这种水平。1979年以后传统文化开始重出江湖了,可以看到《水浒》了。事实上,我看《水浒》是72、73年,咋会有这个书?我妈在单位拿了一本七十二回本的《水浒》放在枕头底下,我看到好神奇,看不大懂,但那是我第一次看《水浒》,刚刚能够认得到一点字,就开始看《水浒》,我记得很清楚,是三本,简装,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黄色封面。

习武的蒋蓝和写诗的蒋蓝

《青年作家》:七十二回本的《水浒传》。

蒋蓝:七十二回本的,删节版!那时,我觉得父亲很好,基本上我想看的名著,他是竭尽所能地买。其实那个时候日子很不宽裕。我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他的那个继母,尽管跟我父亲无血缘关系,但他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的生母。

我祖父1959年就死了,四十多岁得肺结核。祖父一死,剩着一个继母,我父亲把她供养到死,这点是我父亲不得了(的地方)啊!“长兄为父”,他是很讲究这种传统观念的人。所以,他的兄弟姊妹跟他的感情,就是半个父亲这种感情!我父亲是反正无论如何,每月寄一半的工资回去。我父亲一生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我们家住的东兴寺到他上班的地质钻井大队,有5公里,他就这样来来往往,除了为我们买书,是很节约的。

《青年作家》:那时,你们住在东兴寺?

蒋蓝:对,而且靠河的那一边。所以,我从小就和水那么感情深呢!

我父亲很喜欢体育,他有一张照片,就是在航校的时候,打球时穿着的空幼7号篮球衣的照片,“文革”时他烧掉了空幼时的好多照片,二十多张,只留了这张照片,他没舍得烧。他说那个时候,咋敢留吗!也是因为他喜欢体育,所以我和姐姐从小就被送到了业余体校。当时,我和姐姐在体育上,是下了很大工夫的。我父母都是参加过第一届全运会的。在青岛。

《青年作家》:所以,有体育细胞和体育传统。

蒋蓝:对,我最初是练竞赛,后来改田赛,最后是篮球。我姐姐练得比我更好,她参加过全国小学生篮球运动会,这个很了不起,当时姐姐所在的自贡东兴寺小学打了全国的第二名,这个是不得了的一个成绩,一百年来(对这个学校来说)都是创纪录的一个成绩。奖了一副篮板。后来我姐在中学代表自贡去宜宾比赛打球,我们老汉儿(父亲,下同)自费去宜宾守着,看我姐打球。所以,那时候都是很神奇的。

《青年作家》:那你是哪个时候开始练武的?蒋蓝:这个是后来了。今天早上我还在和小程讲,当时东兴寺三岔路上有个大茶馆。那时我读初二,几乎每天都在这个大茶馆厮混。那时坐茶馆的老年人也有,中年人青年人占大多数。不像现在,是反的。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场景,就是东兴寺的肉铺。那个卖肉的人,据说是个江湖老大,会武功。

同类推荐
  • 来自天堂的笑声(原创经典作品)

    来自天堂的笑声(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雪球专刊第138期:2016雪球年度文章精选

    雪球专刊第138期:2016雪球年度文章精选

    2016年的A股市场精彩纷呈,年初的熔断、年尾的万科股权之争,雪球的网友在2016年也发表了很多精彩的内容,授人以鱼不如受之以渔,本书特意精选出10篇极具见解的文章,这些投资者们心底无私,把自己投资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语重心长,给读者们指出了投资之“道”,令人受益匪浅,帮助大家在股票市场走得更远,收获更多。《平凡人的理财故事:如何攒够100万》:人没钱的时候攒下的1万元存款,和有了100万时候的1万元存款,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人的第一个1万,第一个10万,第一个100万,会打开不一样的机会之门,在没有这些储蓄的时候,很多事情是不会去想,也就不可能去做的。
  • 雪球专刊第090期:徐翔其人其事

    雪球专刊第090期:徐翔其人其事

    11月1日,新华社记者从公安部获悉,泽熙投资总经理徐翔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近日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消息一出,举世皆惊。那么,徐翔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泽熙基金净值为何能长期居高不下?徐翔的倒下又给行业和后人哪些启示?参见本期雪球专刊——《徐翔其人其事》。
  • 雪球专刊第119期:股灾回忆录

    雪球专刊第119期:股灾回忆录

    2015年,A股大起大落,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场股灾。如果把2015年的股灾比作一场战争,那绝对是惨烈的:国家队浮亏4000亿,散户人均损失数十万计。如今股灾已经一周年过去,雪球上众多球友发表了关于股灾一周年的纪念文章,这些股灾记录文字,是给作者自己以警醒,也给他人以启示,为投资之路点亮明灯。本期雪球专刊推出《股灾回忆录》,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
热门推荐
  • 地狱王的陪葬妃

    地狱王的陪葬妃

    没有人像她这样倒霉的,居然长着一张跟一个要陪葬的女人一模一样的脸。错误地被抓,错误地认识了黑道上最强势的三兄弟,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 玫瑰缘

    玫瑰缘

    他自小喜欢玫瑰花,毫无原因可言,她在一千多年后想找到赐予她生命的那个男人,美丽的山谷里俩人不期而遇怦然心动,却是百转千回,肝肠寸断。
  •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

    年轻的朋友,你是不是有过因胆怯而语无伦次的尴尬经历?是不是常常在当众讲话的时候感到手足无措?是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妙语惊人、出类拔萃的“口才少年”?……《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可以帮助你建立自信,具有敏锐的思维,让你获得卓越的口才,令人刮目相看。《卡耐基写给青少年的口才书》汇集了卡耐基多年来当众讲话、演说的经典案例,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分别从技巧修炼、交流互动、即席演讲、仪态谈吐、自我挑战、口才储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指导,旨在帮助青少年建立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系统,传授如何运用能言善辩的口才在校园、社会、家庭中充分展示自我,获得把握有利于自身成长和走向成功的契机。
  • 侠皇棍

    侠皇棍

    <——————————奇人到处都是,为我独贫穷,反而更显我潇洒!>死使说:“即使你以前没有,现在也得有!如若你不认我这个义叔的话,我就把你……嘿嘿嘿!你自己就看着办吧!”这是什么人?这绝对是个大流氓!李通天这么想着,倒也不敢把这些话说出来。毕竟他的武功是很弱的,跟眼前的这家伙硬碰准会没有什么好处!是以,李通天记着父母所说的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也随便向那人叩了三下头,叫了那人一声“义叔”也即当作了事了。毕竟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扣个头也不会死人的!
  • 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本书包括干部基本理论研究、干部成长轨迹研究、干部成长机制研究、干部成长条件研究、干部培养规律研究等共七章内容。
  • 相公们随我回山寨

    相公们随我回山寨

    在大男子主义时代,此文颠覆了那个时代的传统观念,女主人公的精明能干,出水芙蓉,却有其泼辣、野蛮的个性,颇具虐男的倾向!且看文文里的一大帮帅哥们如何融化了她冷艳孤傲的性情,如何心甘情愿败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争做她的“小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武迷途

    仙武迷途

    凡人百年,恩怨纠葛,沧桑历尽,大限一到尘归土;武者一生,与天争,与人争,与己争;仙人一世,波谲诡异,向天争命。异地醒来、身无长物,本只打算默默一生的紫陌身边却是意外连连、屡遭逼迫、身不由己,且看沉默寡言的他如何在沉默中发出属于自己的怒吼。
  • 写本小说给她看

    写本小说给她看

    《如烟似梦》---今夜凉如水,总要点起一支烟,前半支想你,后半支入睡。往事如烟一指间,相思成灰泪始干。卢生有幸黄粱梦,淳于醉酒入槐安。一枕贪欢意未休,半是蝴蝶半庄周。浮生长恨人空瘦,夏雪冬花且春秋。
  • 一舞倾城:独宠逍遥王妃

    一舞倾城:独宠逍遥王妃

    终是为那一身南国烟雨覆了天下,荣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她是舞倾城,一舞倾城名动天下的倾城皇后,是人人敬若神明的巫族遗失后代,信手拈花便能杀人无形。可现在她竟被自己最爱的男人搞成了现在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连她唯一的孩子也胎死腹中,是悔?是怨?是怒?还是不甘?想要帝位?想要天下?好啊!一步步精心策划,只为抢你帝位,夺你天下。且看她如何手握风云,笑倾天下!
  • 女相倾国

    女相倾国

    她,周念情。是S市商业大亨之女,因犯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从不与人接触,只专注于学习古筝、古琴以及古典舞用来平心静气。她,姬无双。是轩辕王朝丞相之女,自幼聪明伶俐,却因脸上长有红色胎记而被人嗤笑。现世的周念情不过参加了一场古典才艺比赛,却在领奖之时心脏病突发而昏倒,再次醒来,已经成为了古代的姬无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