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12300000039

第39章 闲话康定

闹山鼓

康定人的口语有些特色,而且极富幽默味,语言有感染力。比如,把“狭窄”说成“溜溜”,那首《康定情歌》中不断提到的“康定溜溜的城哟”,有可能是康定人自我揶揄康定城实在是不大。不过呢,显得狭窄、显得小的康定城其实也是一个大千世界,城的规模大小与形形色色一点不矛盾,大地方有大地方的名堂,小地头有小地头的花哨。别的地方有的,康定都有,说不定别的地方没有的康定也有。因为康定又叫“炉城”,是“炉”自然能“熔”,“熔”到极致便是“溶”,既然已“溶”有何不可“容”?康定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各民族在这里和睦共处,各民族、各地的文化在这里融为了一体,而且和谐之极,变成了康定的东西,比如“闹山鼓”就是一例。

其实,“闹山鼓”本不应叫做“闹山鼓”,而就应该叫做“老陕鼓”才对,“闹山”好像该是“老陕”的讹音。

老年人指点说,康定过年的鼓,是当年在康定过年的“陕帮”为庆祝过年了敲打的“老陕”们家乡的鼓。一经点穿,也就明白过来,难怪这鼓点急促、欢快,原来是黄土高原上的汉子们敲打起来的,而且又是过新年时节。黄土高原的汉子们多直率粗犷,敢笑敢哭。这欢欢喜喜送旧迎新的鼓声里,激越着这帮远离故土的汉子们豪迈的阳刚之气。

据说,当年在康定的“陕帮”,有许多都是做大生意的。为了生意,也是为了生计,过年也不能回家,不过是为了抓住这过年时节的大好商机。在异乡过年,打响家乡的鼓,一示庆祝,二示不忘故土,三祝来年发达。一派鼓声,诸多函意,即使不是“陕帮”,想来也能感受,能感受便能认承,那鼓乐自然就会受到欢迎,就能流传开去。

康定是名副其实的山城。跑马山、郭达山、九连山、子耳坡、四周皆山,山外还有山。就因为有山,鼓声在过年时节就格外洪亮,似乎是那鼓声难以外泄之故。鼓声就在康定城中响得“应山应水”,闹他个红红火火。

黄土高原上的鼓到康藏高原上来打,都是高原,高原与高原相通之处甚多,这鼓,便能扎下根来。当今“陕帮”们的后代虽还记得“祖籍乃长安人氏”,恐怕现在大多以康定人自居了。有许多东西忘了,丢了,就这打鼓的技艺却没有丢生,而且发扬光大了。如果说当年的“陕帮”们打的是“老陕鼓”,而今,康藏高原的儿郎们打的却是“闹山鼓”了——这并不算忘祖数典。

有康定人说,康定过年可以无灯,但不可以无鼓。初闻,惊讶不已,细想也就释然。康定过年果然从来没有缺过鼓声,即使在那人人都还记得的“十年”里,那鼓似乎都还是在响着。在平时,“闹山鼓”是不会打响的。但是每当在过年时没有了这鼓声,康定城里过年的气氛便不会热烈。即使手中酒杯中溢出的是“五粮液”,人在心里也总是有那么点空落落的。而当那鼓声一起,成年人的精神就为之一振,小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过年了、过年了!有了这鼓声,即令不出门,坐在家里也会感到一种欢乐的气氛;如果观灯,不出门就看不到,难以领略过年的热闹。

年复一年,这鼓声竟成了康定过年的一个重要特色,由此才有了“康定过年可以无灯,不可以无鼓”的说法。“老陕鼓”——“闹山鼓”,不仅仅是丰富了康定人年节时的文化生活,它更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各民族文化融会贯通之后的发扬。

酥油茶

如果说“闹山鼓”——“老陕鼓”差不多要一年才在康定街头出现一次,那么,“酥油茶”则是天天伴随着康定人。在今天的康定城中,不会喝酥油茶的人大约不会太多,尽管,这酥油茶原本是藏族同胞们的“专利”。

“酥油茶”由茶水、酥油、盐为基本“原料”。把这些基本“原料”都放进一个特制的桶里——一种藏语称为“浆桶”的桶中反复上下抽、提,搅匀后就成了“酥油茶”。似乎只要有了酥油等物,再有了“浆桶”,人人都会“打酥油茶”了。其实不然。行家里手们——当然大多数还是藏族同胞们“打”出的“酥油茶”才地道,咸淡适口、温热正好、茶香扑鼻,倒进碗里,茶水与油密不可分,那是真正的“水乳交融”境界。而生手们“打”出的茶来,油就浮在水面上,吹口气,油珠珠一颗是一颗,茶水则是清清亮亮。“打酥油茶”实在是一门手业,学会不难,难的是“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来。

康定人打酥油茶,许多人都是用传统的木制“浆桶”。但毕竟是一个民族杂居之地,有的人户用来打茶的是内地带来的大竹筒,这就同原来用的“浆桶”显出不同来。有的单身汉一时还没有置办“浆桶”,想喝酥油茶也简单:拿一根筷子来,在筷子尖上绑上两片细薄的木片或竹片,固定成一个十字架,然后放进已经放入了油、茶等物的茶壶里,将那筷子用两掌来回搓动,这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打”茶了,而是“搅茶”,但那茶味居然也还地道。而今,有人却用了电动的“搅拌器”来打茶,快是快了,喝茶时却觉得少了一点乐趣。

虽然说酥油、盐、茶水是酥油茶的基本原料,但在康定,人们喝的酥油茶中“附加成份”日见复杂。核桃仁、花生仁、乃至香芝麻都派上了用场。这茶出来以后,色、香、味自不同一般。好多年来,朝酥油茶里勾兑奶粉早已不是新鲜事。有的人在打茶时还往里放上一把糌粑面。一个酥油茶,在康定人的手中花样翻新,家家户户的酥油茶就有了不同的花样儿来。从茶色的深浅便看得出茶叶放得多与少,茶味道的浓淡,口轻口重自然品得出盐放得不否合自己的口味。总之,很难用个准确的语言来“一刀切”,但都可以套用电视广告夸耀雀巢咖啡的话说,就叫做“味道好极了”!

居康定的人有许多都是离不开酥油茶的,这不光是藏族同胞,连好多别的民族的人们也是这样。在过去有一段岁月里,买不到酥油,可是又想喝酥油茶,有的人就只好把猪油、牛羊油、乃至菜油都用来打酥油茶了。工序一样多,茶也是放了的,但打出的“酥油茶”还是不够味。少了“酥油茶”的主要原料——酥油,那茶味怎么也不像。但,还喝,只好在心里想着:我这是在喝酥油茶哩!

这些年来,情况不一样了,街头巷尾不断有直接来自牧场的人卖酥油,酥油都是好酥油,价钱自然不便宜。就酥油价格讨价还价的情形还真不多见,当然也有例外,觉得价钱太贵,确也无法出手阔气的老阿婆就愤慨地说道:不就是酥油么?这么贵?不买了,我走了——一转身,又去了另一个卖酥油的小摊前。在这个不大的康定城中仿佛有多少酥油也卖得出去,所以价格一直不跌,卖酥油的人不断的来。价格不跌,认了,可卖酥油的人不来就惨了,要喝酥油茶啦!

菜市场和行商市

眼下康定的几个菜市场兴旺得可以。从早到晚着实热闹。卖的夸,买的挑。称砣往下掉了,“大团结”少了一只角。脸红筋涨,直翻白眼。来了去,去了来,终日人来人往,短短的一段街面,小小的一间房屋,真正的车水马龙。菜市场可以成为康定的一大观光点。

菜市场上的东西,用老年人的话说,同很久以前“行商市”上的东西也差不多,都是用来糊嘴巴的。只不过呢,现在的东西种类多了些,话又说回来,价钱是高哟。老年人的话不假,比如,过年时,天气正冷,也还有“蕃茄”——西红柿上市,鲜活红亮,惹人掏腰包。这大概算得上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了,天天在街头摆着,都看得见的。在过去,有“搬不完的汉源街,填不满的打箭炉”的说法。意思是说,康定的好多东西都是从“汉源街”上运来的。而现在,公路四通八达,其发展早非当年可比,许多东西来的更远,数量更大。只不过,康定的人也更多了,“填不满”还是和先前一样的。每天不论有多少菜蔬,到了下午虽不是一扫而空,也是所剩无几。但不要紧,明天一清早,菜市场上照样又堆满起了山丘似的菜来。这菜市场紧联着康定城的千家万户。

因为关系紧密,自然就要想起,当年同如今菜市场有同样作用的“行商市”来。康定的“行商市”就在康定县政协那条巷子的后面。老早老早前,“行商市”也不叫“行商市”,而据说是叫“刑赏司”。那地方原是清朝末年、清政府的一个什么衙门驻地,可能同关押人犯有点关系。后来变成了买卖场所,就从“刑赏司”变成了“行商市”。有点年纪的康定人都知道,“行商市”占地并不宽,一片坝子,两条狭窄的巷子。那时候,从泸定豆瓣到汉源挂面,从新都桥的干菌子到康定城内的“背子柴”,以及康定附近的时令菜蔬、瓜果应时上市,似乎没有断过。在五十年代那阵着兴旺了一阵子。

“行商市”也不是突然销声匿迹的,先是卖东西的人慢慢少了,后来才是根本没有人去转。在六十年代初,好像又准许买卖东西,但不及五十年代那时热闹,原因是找不到多少东西去卖。“行商市”到底没能重振雄风,没能昌盛起来。

当年的“行商市”有一种说不出所以的味儿来。比如,蹲在地上守着一堆东西的“坐推”固然为多,但也有往来穿梭、担挑担子做买卖的人。有汉子挑一担康定人都熟悉的“凉粉担”,一头像个柜子,“柜面”上放有各种调料的碗碟,“柜子”下面有放凉粉的地方;另一头仿佛是一口灶,“灶”上的锅里永远都是热汽腾腾的开水,这是专为要吃“热凉粉”的人准备的。如果当年还小,大人给了两分钱,就可跑到“凉粉担”前去买一个“手摊子”——那是一块不薄也不算厚的凉粉,与手掌大小相仿,在上面涂上蒜泥、炒盐酱、红油辣子。吃过这东西的人,大约就能回忆起当年“行商市”的味儿来了。如果是那位手挽大竹筐,在那条巷道里吆喝过“窝子油糕脆麻花”的汉子,回忆起“行商市”来则应当是另一番味儿了。

“行商市”现在早成了房屋挤房屋的居民点,寻不出半星当年的影子来。大概是“初级阶段”的原因,没有了“行商市”,还是要做生意,于是,人们就另辟地点去做买卖,才有目前风光得很的菜市场。不论是以前的“行商市”还是目前的菜市场,功能是差不多的,但一兴一衰,就有点像了测定政治风云的晴雨表,只不过这个比喻不怎么确切。其实,要卖东西的人是要有点东西在手才算卖家,而买东西的人呢,多少要有几个钱在腰包里才算得上买主,不然的话,哪能里去找什么买卖?没有买卖,上哪里去找什么菜市场呢?

抢“头水”

据年长一些的人回忆说,当年的康定城中有很多的瓦板房。十冬腊月,寒风嘶吼,碗口大的冰柱便挂在家家户户的屋檐前。现在想起来,那景观倒也有点好看,说是壮观也有可能。老年人却摇头说,好看啥子!那时的康定城比现在而今眼目下要冷得多。

老一点的人例出康定比过暖和得多的例子还有:水井子一带的街面现在不结冰了,当年可是冰面路,一条街全都是“桐油凌”,人一走上去,就摔得“仰痴八叉”!年轻人说,哪里是天气热了,只不过是现在自来水安进了人家户,没有人再来水井子挑水。如果挑水的人一多,泼洒出来的水多了,街面上照样要结冰。有了冰,人不摔跤才是怪事!也是,就有人接了话头,好像有点遗憾地说,现在如果来抢“头水”,肯定比原来容易。言外之意,还是说现在的街面没冰,不滑了。想当年,年年的除夕,就是年三十晚上,为了抢“头水”,多少人摔倒在地?多少人鼻青脸肿?

也算得是康定特有的一个风俗。年年除夕夜,严格说来是旧时刚去、新年刚来的那个时刻,康定人就要在城中的“水井子”里抢“头水”。起源于何时,何因都有以无从考证。不过,都说若能在这个时候抢到了这水井子里的“头水”,生喝、烧开了喝都好。一年中就少病少痛,身体康健。一般都是弄一壶、提一桶回去,一家人都来饮上一碗,求的就是合家平安,皆大欢喜。

苦的是在抢“头水”那一刹那间。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若是当年靠的是打更,那新旧交替的时刻恐怕更难把握。这早点、迟点,大概也是“心到了就是”了。而现在人人手腕上有表,还有电视、广播里的准时报时,零点正点,马上动手。问题就在于这大家同时动手,水井子那地方不宽,出水的源头处窄得容不下两个人,又都想抢到真资格的“头水”。在等了许久之后,人们一哄而起,嬉笑叫嚷,桶碰盆罐声响清脆,就在这一时刻里,抢“头水”声震半个康定城,就在这时候,落下水去的也有,挤倒在地的也有,跌倒在冰上起不来的也有,水井子这个弹丸之地开了锅。除夕夜,因为抢“头水”,康定城过节的气氛更浓,欢乐的人群更乐!

有传说,说是水井子里原来有一对金鸭子,在新旧年交替时光就会浮出水来,有福份的人还亲眼见过。见到了,不仅一年顺利,大吉大利,而且还会有发财这样的好事就在眼前。好多人来抢“头水”,也是为了来看金鸭子,就是来看自己一年中的运气。可惜的是,金鸭子后来被盗宝的洋人偷走了一只,剩下的一只便再也不敢露出水来。老年人提起此事至今也还咬牙切齿,诅咒洋人强盗。

虽再也看不到金鸭子,“头水”还是要抢的,抢的其实就是那个过年的热闹劲。有些理智、冷静的人还劝说过,说是要抢到“头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早了,还是“旧水”,真正的“头水”到来之际,又是人们挤得最厉害的时候,抢到的恐怕也是“二水”、“三水”了。谁也没去听这样的“忠告”,那么认真,过年还有什么欢乐?人们还是年年抢“头水”,每个人都宣告自己抢到的是“头水”,欢欢喜喜把水带回家去,满怀喜悦和信心跨入了新的一年。

康定人抢“头水”,乐趣自在其中,个中乐趣究竟有多浓?这还真不好与外地人道来。

“泡水”、耍坝子

至今,还有好多康定人把洗澡管叫做“泡水。”

在康定,可以“泡水”的地方实在不少,因为康定城四周多温泉。有名的,有榆林宫温泉、巨石上刻有“灌顶”两字的灌顶温泉、折多山下的折多塘温泉、等等。以往,人们光顾的多的,还是离城不远的二道桥温泉。二道桥温泉开发利用得较早,很早就有人管理。很久前,人们就在那里修了房屋,把温泉分成了若干小间。主要的一间间浴室在解放以后用两句话、十三个字来区分。这十三个字是:各族人民大团结保卫世界和平。一个字代表一间浴室。这与其它地方用一号、二号来区分的方法相比别出心裁,这自有康定的道理,因为这里对民族团结历来看得很重要。这种对澡堂的区分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称洗澡是“泡水”,似乎是说身上并没有多少污垢要洗,只不过要泡一泡而已。不过真也有人,到二道桥去真的还只是泡一泡,只是为了出身汗。所以先前在二道桥这样的景象很常见:年青人,也有上点岁数的阿婆们,专门选个好天气,带上吃食,专程来到二道桥的河边、山坡上的树荫下,找个地方安排下来等着“下塘子泡水”,一等就是半天。在这等待的时刻,又唱又跳,其乐无比。待“泡水”完毕,就一路歌舞朝家走。康定人的歌喉不算错,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在这种时候,即使不会弦子、锅庄的人,喝上几口酒,也就乐陶陶地舞得不亦乐乎。

近几年来,大约是受旅游热的影响,人们已经喜欢到离城更远的地方去玩了,“泡水”却还是一项重要内容。到折多山下去、到“灌顶”去。置身于美得自然、美得大方的山水之中,弦子锅庄,再加上“迪斯科”,累了有温泉可以解乏,“泡水”实在是康定人过日子中的一大乐事。

在各民族杂居的康定,藏族同胞有“耍坝子”的习惯,其他民族有“踏青”、“郊游”的爱好。一年一度的“四月八转山会”之所以受人喜欢,就因为同各民族的习惯、爱好也有关系。不过“转山会”时间太短,往往难以尽兴,于是才会有到二道桥河边去歌舞,到折多山下去野宿过周末的补充活动。现今的康定人越来越会生活、休息,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说到日子,忽然想到康定人的服饰。街头一望,显眼的是藏式、汉式两种服饰。一般来讲,衣料的质地考究,做工也颇讲究。而且样式时髦,乃至奇异的服饰也不少见。仔细一看,便可以发现华丽藏裙下的高跟鞋、牛仔裤,那么一打扮倒还般配得很,毫无别扭之感。春或秋季,还有头戴宽沿“博士帽”、脚蹬锃亮马靴、西装领带的翩翩少年。康定人的穿戴无论怎么样,大都觉得入时、得体,很少有凑合、生硬的感觉,更没有那种生吞活剥的“舶来”之嫌。

康定就是“炉城”,这个“炉城”可真可“熔”,什么都消化得下去,这个康定城啊,真可“融”!

同类推荐
  • 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读书随笔大概没有规定的写法,也不必向“正宗”书话看齐,我在《看书琐记》的后记里说了一点想法,这或许会让看惯“正宗”书话的读者失望。其实,我的不再“正宗”,正是由曾经“正宗”而来的。许多年前,我也写过“正宗”书话,数量还不算少,大都一书一议,不痛不痒说几句,甚至起承转合也都规矩绳墨,“厌气”也就是自然的事了。回过头来,对自己过去的写,真有点像看一张光腚赤脚的孩儿照,虽然幼稚,却还有一点童趣的可爱,但如果再像老莱子那样,穿了斑斓衣裳,扮婴儿啼戏于父母之前,其他人是不会喜欢的。我心里清楚,有的事情不到这个年岁,大概也明白不了。
  • 坟(鲁迅作品精选)

    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天使路过

    天使路过

    本书是备受国内读者喜爱、以散文随笔著称的新锐女作家乔叶的心灵励志书。乔叶为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刊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本书由70篇左右短小精悍的美文和随笔组成,文字犀利而凄美,直面所有女性读者敏感而纤弱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在书中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爱情的独到见解,让人们在感动之余生出无限的慨叹。
  •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假如你愿意,你就恋爱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就是说,每一次见面之后,你给我的印象,都使我在余下的日子里,用我这愚笨的头脑里可能想到的一切称呼,来呼唤你。本书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一,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书信精品集,展示了那个年代如此坦荡的爱情!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命运的抉择

    英雄联盟之命运的抉择

    命运其实就是一场豪赌,好的赌徒会抓住一切机会用出自己的筹码参与到赌局当中,然后赢得更多。赌术的高低不在乎赌注多少,千术如何,而在于会不会利用每一个机会。即使拿到一手再烂的底牌也不要紧,只要你想赢,总有比底牌更好的明牌,总有比你更烂的底牌。崔斯特一直以为自己是那种最聪明的赌徒,直到他遇见了。。。。。。
  • 魅夫小娘子:小小采“草”贼

    魅夫小娘子:小小采“草”贼

    红鸾帐是那样的刺眼,随着那一声声媚人魂魄的娇喘,端木俊激愤的挥舞着铁镣枷锁,仰天嘶吼,鲜血喷涌而出。鸾帐里,裴凡熙看着抵在脖子动脉处的朱钗,满眼愤怒,十指紧扣,恨不得撕碎身上正独自卖力表演的女人。男人之间较量最残忍的是什么?不是要他的命,是要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未婚妻被敌人强行掠夺,而自己却又无可奈何!一夜之间,陆筱筱就上了江湖头条,只因作为江南第一世家未来少夫人的她,竟然当众和子夜山庄庄主行苟且之事,谁说新闻非要网络,非要传媒?啧啧啧啧,古人的传播速度还真不是盖的。(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帝后养成手册

    帝后养成手册

    她是内定的下一任族长,一次测试,牵出她地脉被毁。她浴火重生,却得知她娘的死讯,她奋力修成地神,报了杀母之仇。她接替族长之位,争夺四大家族之首。界主大人一心想要灭掉她,却反被她灭,一朝登上界主之位,却不被九焰所容。她与他游走六界,看遍六界疾苦,她要逆转这规则,协助他登上帝位,建造一个全新的六界。
  • 全城戒备

    全城戒备

    “我喜欢鲜血的味道,喜欢骨肉碎裂的声音,因为它们深深地刺激我的味蕾,让我变得贪恋;我更喜欢听人们临死时绝望的惨叫,它让我热血沸腾,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让我欲罢不能……”他,并不是我,他,只不过是我体内的一个恶魔;我始终认为,世界上最令人恐惧的不是人心,而是人们临死时那面目可憎的嘴脸!何谓逍遥?亦正亦邪,那才是真正的逍遥!何谓正义?心之所向,那才是真正的正义【各位,新书,请多多砸票收藏,多多支持冷月,多谢各位了。】
  • 一见倾心:废材小姐很逆天

    一见倾心:废材小姐很逆天

    她,暗夜女王。当她穿越而来,遇上腹黑邪恶的他,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 真灵不朽

    真灵不朽

    九龙锁躯,强者亿万年不死,只为追寻不朽,追忆那英雄愿图。神尸坠地,煞气扑天而去,可是神不是不朽的吗?神是怎么死的。万星一线通天仙神路开启,是白骨埋地一路通仙,还是崩断仙神路成就真灵不朽从此红尘做仙。“或者耸身入云,无翅而飞;或者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者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者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气,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间而人不识,或者隐其身而莫能见。”--《神仙传》
  • 杨戬重生之都市归来

    杨戬重生之都市归来

    茫茫星海无穷尽,洪荒再展显圣威!一代显圣真君杨戬,重生在现代都市,凭借着自己的奋斗和拼搏,再次铸就显圣之威!神兽麒麟、紫金神龙、朱雀井宿……这是一个强者的时代,更是显圣真君、二郎神杨戬重生后逐步再次成圣的辉煌纪元!
  • 有一种智慧叫开悟

    有一种智慧叫开悟

    今天,我们的时间被他人夺去许多,谁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炼,因此,我们为您每晚入睡前设计了一种“一分钟读物”,您翻开我们的故事书,只要一分钟就能读完一个小小故事,就会在梦乡里起到正面强烈暗示作用,您也许在以后的某个临界点上,就会突然因读过的一个小故事而开悟。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我相信奇迹一定会在您的身上发生。
  • 说话要有心眼 办事要有手腕

    说话要有心眼 办事要有手腕

    人生如战场,有“手腕”的人总能把事办得恰到好处。人生如舞台,有“心眼”的人总能把话说昨滴水不漏。一个人能不能在人际关系上随机应变,重要的是看你说话时会不会动“心眼”。一个能不能在社会上左右逢源,重要的是看你办事时有没有“手腕”。说话的“心眼”是搞好关系的基础。办事的“手腕”是左右成功的关键。
  • 龙伏魔

    龙伏魔

    少年误服龙珠,化身孽龙,是福是祸,是正是邪。Ps实在是不会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