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200000005

第5章 墨学现代化(3)

古墨学研究的主题是战国课题的墨学应对,成果是战国课题的墨学答案。《鲁问》载墨子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这是墨子面临的战国课题,是当时社会政治、伦理和宇宙、人生的重要难题、当务之急。择:选择。务:要务、重要问题。焦循《孟子正义》:“务,趣也。知所务,知所当趋向也。”墨子提出从《尚贤》到《非攻》十大难题、急务和要务,是墨家认识和实践所趋向的目标,作为墨学研究的主题和论证,表现墨学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人文精神。

墨家各派面临战国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难题通过俱诵訾应、论说传承的机制,推出奇书《墨经》。《经》《经说》183条,对当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难题,给出简明的答案和解释论证。《大取》是渗透伦理、逻辑精义的墨学札记,《小取》是首尾相贯、概括浓缩的逻辑专论。《墨经》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辩论和朴素科学认识成果的总荟萃、大检阅,是墨家丰厚科学精神的体现。杨向奎说:“一部《墨经》等于整个希腊。”①更准确地说,墨经》是浓缩的古代希腊和中国。《墨经》留有未来学人说明发挥的广阔空间,是有开端、无终点,有预想、待完善的中华科学化、逻辑化的理想蓝图。以现代科学为工具性元理论,以《墨经》为对象的现代解释、发挥和发展,是更有价值的墨学现代化要务,是创立新元墨学的使命和目标。

今墨学研究的主题是现代课题的墨学借镜,研究成果是现代课题的墨学镜鉴。今墨学研究的机理是结合墨学对象和现代需要,达成创立新墨学的结果、目的、宗旨、动机和理想,犹如画笔、色彩与画技的完美结合,产生最新最美的图画。三研究形态

古墨学研究的形态是古墨学论著,用古汉语表达,是今墨学研究的对象资料,就像冶金需要的矿产原料。今墨学研究的形态是今墨学论著,用现代语表达,是今墨学研究的成品结果,就像冶金熔铸的新产品。四研究工具

古墨学研究的元语言工具是古汉语。古汉语文字简略,惯用缺省,《墨经》则更为凝练浓缩。《墨经》命题缺乏系词,肯定联结词和全称量词常省略。语句和命题常简化、浓缩为语词和词组;说明、论证常简化、浓缩为“论题+说在+例证理由”的提示语。经过研究,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其浓缩、缺省的文字,实现创造性的诠释和转换,表达为通顺流畅、通俗易懂的现代语。墨家各派俱诵的《墨经》式先秦古汉语,不适合现代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和应用。孙诒让总结一生研究《墨子》的心得说,《墨子》在先秦诸子中最难读,《墨经》在《墨子》中最难读,需“九译乃通”(多次翻译才能明白),所以学者“罕能尽逮”(很少有人能读瞳)。,

如《墨经》第98条《说》“黑人”二字,是“所有人都是黑的”句意的浓缩。其上下文义是说:“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我用“有人是黑的”、“有人不是黑的”命题制止、反驳对方说“所有人都是黑的”)“爱人”二字是“所有人应该爱所有人”旬意的浓缩。“所有人应该爱所有人”是广义模态逻辑(道义逻辑)的“必须肯定命题”。此旬意的一义性,由《经》第98条“法异则观其宜”和《经说》“取此择彼,问故观宜,以‘人之有黑者’、‘有不黑者也’,止‘黑人’;与以‘有爱于人’、‘有不爱于人’,止‘爱人’,是孰宜”的上下文义和全部墨学及广义模态逻辑(道义逻辑)的语境决定。语境有决定语义,修补、完善局部语义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的功能。

今墨学研究的元语言工具是现代语。现代逻辑学家塔尔斯基提出语言层次论,区分被断言和分析的语言即对象语言,以及用以断言和分析对象语言的工具性元语言。英国逻辑学家罗素说,每一种语言可有另一种处理其结构的语言,这种语言有一种新结构。现代墨学研究的元语言工具是渗透现今人类共同知识的现代语。现代学人的使命是在审慎研究、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把墨学所用古汉语创造性转化为渗透现今人类共同知识的现代语,让现代广大读者能读懂、会应用。 五研究层次古墨学研究的层次是第一层次的元研究。墨学是墨家从战时代课题升华、概括的元理论成果。如针对当时社会普遍不相爱导致的乱象,概括“兼爱”的道德、义务、理想的模态概念、命题。“兼爱”是墨家依靠集体智慧,费时二百年提纯、升华、概今墨学研究的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元研究。如以广义模态逻辑为工具性元理论对墨学“兼爱”说进行超越、总体研究。从概念说,“兼爱”指普遍、平等、无差别地施爱于一切人;施及过去、现在、未来人;不分民族、阶级、阶层、等级、关系亲疏、居住地;包括别人和自己;奴隶、仆人也在内,只要是人,都普遍施爱。墨家“兼爱”等同于“尽爱”、“周爱”,贯穿最普遍的人文精神。《说文》:“兼,持二禾。”“兼”的本意,是一手持二禾,有兼顾、兼及意。墨家将“兼”语义提纯、升华为表示整体、集合的范畴。

从命题说,“兼爱”是“所有人应该爱所有人”句义的浓缩。其中“应该”是道义(道德、义务、理想、规范)概念,加进“所有人爱所有人”的真值命题,构成广义模态逻辑(道义逻辑)的“必须肯定命题”。这种阐释是依据全部墨学和广义模态逻辑语境的理解进行创造性诠释的结果,与墨学“兼爱”说全部话语的语义协调一致,切合墨学原意,有助于墨学的现代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今墨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工具性元理论,以墨学为研究对象的第二层次元研究,是对墨学的超越和总体发展,层次高于墨学的新墨学和元墨学,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和必要组成部分,为当今社会和谐和世界人民的福祉服务。六研究方法

古墨学研究的方法是古代哲学方法。方法是方向、途径、手段、工具和程序的统称。广义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向(主题、目的、宗旨,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狭义研究方法指理论建构的途径、手段、工具和程序(怎样研究)。

墨家有明确的方法思想,墨子把“依规矩成方圆”的工匠经验上升为自觉的方法概念。工匠用矩尺量度、制作方物,墨子问:“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方法”原义是“为方之法”,后被普遍化为一般方法。墨子把“为方以矩”的工匠经验概括为“天下从事,皆有法”的普遍方法论原则,制定立言“三表”法(建构理论的三条普遍方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从逻辑看,这是寻求立论根据,有演绎、归纳论证和观察、实验萌芽。从认识论看,“三表”法概括理论的历史、现实根源和以应用价值为检验标准三要素的本质。墨子十大论题的论证,普遍应用“三表”法和《小取》总结的譬、援、推法(类比证明和归谬反驳)。《墨经》概括的理论建构方法:辩、名、辞、说、或、假、效、辟、侔、援、推、止等,需用现代方法进行创造性诠释、转换,才有助于当今广大读者读懂和应用。

今墨学研究的方法是现代哲学方法,以现代科学为工具性元理论,对墨学进行超越、总体研究。现代科学是全球化过程中从域外引进的客观普遍真理,对全人类实践和认识普遍有效,是墨学研究的犀利工具。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发达的现代科学是开启墨学之锁的合用钥匙,是剖析墨学猴体的最佳方法。

《诗·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球化的世界地球村,从域外引进更为犀利的现代科学工具,选择适当,运用恰当,不必再刻意计较其原产地。贺麟说:“我们不但可以以中释西,以西释中,互相比较而增了解,而且于使西方哲学中国化以收融会贯通之效,亦不无小补。”以:用。释:诠释,解说。“以西释中”(据西释中),即用西方方法诠释中国资料,是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法的别名。

“以西释中”(据西释中),需对西方方法和中国资料经过比较、鉴别和消化,真切了解,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才能用西方法对中国资料进行创造性诠释、研究,推出符合现代需要的成果。这与对西方方法和中国资料均无真切了解,单纯用形式义、主观、片面、表面的“比附”方法,没有实质的共同点。

有论者误把“以西释中”(据西释中)等同于“比附”,足以造成方法论的混乱。“比附”是“拿不能相比的东西来勉强相比”。所“以”(据)的西方方法适宜,“释中”恰当,这是正确弱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不能把它混同于“比附”。在全球化的世界地球村,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融会贯通,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摒弃“比附”,同时抛弃“以西释中”(据西释中)的中外哲学比较研究法,就像泼洗澡水时把小孩子也泼出去一样。梁启超说:“凡天下事,必比较然后见其真。无比较则非惟不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所长。”“凡教人必当因其性所近而利导之,就其已知者而比较之,则事半功倍焉。”墨学现代化,从方法论说是古今中西哲学互为工具、互相解释的比较研究过程。从本质说,古今中西哲学既有异,又有同,是古今中西哲学时间性、空间性的对立(异)统一(同)和“同异交得”。古今中西哲学的互相解释和比较研究,有助于全球化时代人类不同思想文化传统的对话交流与和谐相处。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代研究者以各自专业特长和横侧、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观察视角,有可能把同一“墨学全山”看成岭、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假象。这种“不识墨学全山真面目”的方法论根源,是“只缘身在墨山中”,钻牛角尖出不来,误把局部当整体,只知其一不知二。以现代科学眼光,从超越、总体视角进行研究,把局部、分析的认识,组织为整体、综合的认识,才能认识“墨学全山真面目”。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屹立现代科学的巅峰,才能一览“墨学全山真面目”。以现代科学为工具性元理论对墨学进行超越、总体研究,是墨学现代化和墨学元研究的最佳方法论选择。

傅伟勋创造性诠释学的分层法“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创谓”,同希尔伯特、塔尔斯基、罗素理论、语言分层法的思想一致,是墨学现代化和墨学元研究的方法论依据。

墨学有精华和弊端的两面,墨学精华是墨家贡献于人类的宝贵知识遗产和精神财富,需要创造性诠释、转换。用梁启超的话说,需要“表而出之”,“引而释之”,“发明之淬厉之”,“歌之舞之,发挥之光大之,继长而增高之”。严灵峰《墨子集成‘序》说:“(梁启超)后之学者,倘能继往开来,吸取西方科学方法,融会贯通,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而光大之,则墨学之昌明与中华民族文化之复兴岂有既乎!企予望之!祝而祷之!”

墨学的弊端是墨家的派别和时代局限,需要批判分析,化腐为奇,推陈出新,引为鉴戒,这是学术进步之福和真理追求之善。

古今墨学研究主体、:主题、成果、形态、语言、层次、方法等元性质,是墨学研究范式转换的标志和质变关节点。把古今墨学元性质的认识转化为创建新墨学和元墨学的实际行动,有助于促进墨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博采创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正确处理不同观点、方法的方针,是墨学现代化发展的契机和机遇。现代墨学有不同观点、方法所导致的不同研究成果。近年学界对墨辩有传统逻辑、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论辩逻辑、论证逻辑、逻辑指号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逻辑、辩证逻辑、认知逻辑等不同分析角度。不同观点、方法所导致的不同研究成果相灭相生、相反相成,构成墨学现代化“多样性统一”的斑斓美景。兼收博采,批判综合各种不同的研究成果,是创建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新墨学的必由之路和必要手段。

创新变通,因时而化,是墨学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和生命力。墨学现代化是现代学者的共同使命,亟须海内外学者通力合作墨学现代化将进入更为波澜壮阔的新高潮,古墨学将质变、转为适应现时代需要的更强劲有力的新墨学。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之第一本《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数年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作为本书编撰者,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此书稿因为是编撰,在成书过程中,我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并参考了大量一手或二手文献资料,均一一注明了出处,在此向众多原作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给您支付一些稿酬,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热门推荐
  • 为你可以赴汤蹈火

    为你可以赴汤蹈火

    她,国际知名集团的千金;他,独占一地的家族掌门。一次机缘之下,她进入了他的企业成为他的助理;一个未知的事件让他与她紧密相连;一场事业合作,让他获知她的身份,却遭遇她的家族反对…由于各自家族的使命,他们之间在无形中产生了缝隙,这缝隙看似是外人的阻碍,其实只是他们各自内心作祟罢了,因此来之不易的结合,让她的爱无形中承担了许多,也明白了一些;而他看似在付出,其实又在另一个方向中伤害了那个默默守候的她…伤害仿佛越过越大,就连孩子们的成长都让他们之间走向不同的领域,甚至是无休止的争吵,可静下心来彼此又难忘那些岁月中美好的幸福,所以他们又重新鼓起勇气继续走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
  • 辱妻

    辱妻

    这男人凭什么?不爱她却设计她与他结婚,逼她假怀孕好瞒天过海养他在外的私生子!还动不动就标明她是他的所有物,不许她见其他男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男人,不爱就滚开!
  • 用生命守护的爱情:至死不渝

    用生命守护的爱情:至死不渝

    “怎么会这样……”晶莹的泪一滴又一滴的划过她的脸颊,她看着眼前的那个让她爱惨了的人,心疼,粉身碎骨般的疼,从来不知道心会让她疼到窒息。满天的樱絮随风飘舞,梦幻般的世界因她染上了一丝忧伤,掉在地上的白色手机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他看到她此时颓废的样子格外的心疼,伸出右手想要抚摸她的脸,“释珈……”
  • 转生纪元

    转生纪元

    空间壁垒开始晃动,魔物不时穿破空间,人类死伤惨重,但于此而来,极为少数的人类觉醒上一世记忆,与之而来的是无穷的力量,他们使用本源之力,与魔物决死相斗,世界称之为转生者。输油群(328615958)欢迎来输油
  • 凌皇本纪

    凌皇本纪

    前世生为豪门却为替身所算,今生重生仍旧难逃樊篱大荒平静了十万年,古老的大帝叹息道:是时候了……这一次,即使星君阻拦,大帝算计,也阻挡不了木凌的脚步。
  • 听说我曾爱过你

    听说我曾爱过你

    是自己死缠烂打追回来的男人,所以秦曦对沈宁远百般隐忍。她为他放弃所有,孤身跟到他的城市,忍耐他奶奶的刁难,接受他朋友的嘲讽,隔三差五送他相亲,换来的却是习以为常。她在医院拿通知单时,他正跟奶奶安排的女人吃家宴。他的狐朋狗友戏弄她时,他在一边看着,说:“别小气,他们只是开玩笑。”她终于决定分手,他终于害怕失去,一切已经脱轨的走向,是否还能挽回……"
  • 新四军女兵

    新四军女兵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真实地记述了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一大批来自不同环境、投身战争的新四军女战士的工作、生活及牺牲精神等。
  • 农民街

    农民街

    《农民街》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以盘老三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没有辜负时代使命、时代期望。他们负重前行,扼住命运的喉管,克服自身的局限,果敢地走出大山,在潇湘市创建农民街。创业的过程即是人性交锋的过程,再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业蜕变、农村改革、农民创业的曲折历程。作者以生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小说主人公们栖息的家园——阳明山的美丽与神奇。
  • 神的历险记

    神的历险记

    你有愿望吗?你想变强吗?那就去找大秘吧!那是神的力量,是整个世界梦寐以求的东西!什么?一个人?孤独的强者有什么意思,追寻大秘之路也是你们的自由之路啊!兄弟们,一起出发吧!这是一群人的故事,他们的冒险故事。希望能写出我心目中的玄幻吧,不是练功夺宝,不是后宫种马,只是一群人的冒险与成长。
  • 逆战:黑城笔记

    逆战:黑城笔记

    生化灾难爆发之后的第十年,“生命之墙”完工,紫荆花区被黑色的高墙包围。军方在固守黑墙的同时,将墙外的防御全部交给了体质比常人更加强大的生化病毒携带者们,他们存有理智的病毒感染者们就是黑城的守护者。可是,作为为黑城民众付出最多的他们却无法得到英雄应有的待遇,携带者还只是被疏远,而感染者干脆就是被敌视。“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战?”这样的问题出现在了他们每个人的心头。短篇小说《黑城笔记》,没有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没有战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它只是在讲述这座黑城里最微末的故事。“纵使痛苦的世界里黑暗笼罩,但我们的生命中爱与人性的光芒始终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