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0500000065

第65章 苏辙卷(24)

初,元丰中,河决大吴(46),先帝知故道不可复还,因导之北流。水性已顺,惟河道未深,堤防未立,岁有决溢之患,本非深害也。至此,诸公皆未究悉河事,而潞公欲以河为重事,中书侍郎吕微仲、枢密副使安厚卿从而和之。始谓河西北流入泊淀,久必淤浅,异日或从北界入海。则河朔无以御狄,故三人力主回河之计,诸公莫能夺。吕晦叔时为中书相,辙间见问曰:“公自视智勇孰与先帝?势力隆重能鼓舞天下孰与先帝?”晦叔惊曰:“君何言欤?”对曰:“河决而北,自先帝不能回,而诸公欲回之,是自谓智勇势力过先帝也。且河决自元丰,导之北流,亦自元丰。是非得失,今日无所预。诸公不因其旧而修其未完,乃欲取而回之,其为力也难,而其为责也重矣!”晦叔唯唯曰:“当与诸公筹之。”既而回河之议纷纷而起,晦叔亦以病没。

辙迁户部侍郎,尝因转对(47)言曰:

财赋之原,出于四方,而委于中都。故善为国者,藏之于民,其次藏之州郡。州郡有余,则转运司常足;转运司既足,则户部不困。唐制,天下赋税,其一上供,其一送使,其一留州。比之于今,上供之数可谓少矣。然每有缓急,王命一出,舟车相衔,大事以济。祖宗以来,法制虽殊,而诸道畜藏之计,犹极丰厚。是以敛散及时,纵舍由己,利柄所在,所为必成。自熙宁以来,言利之臣不知本末之术,欲求富国,而先困转运司;转运司既困,则上供不继;上供不继,而户部亦惫矣。两司既困,故内帑别藏,虽积如丘山,而委为朽壤,无益于算。

故臣愿举近岁朝廷无名封桩之物,归之转运司。盖禁军阙额与差出衣粮、清汴水脚与外江纲船之类,一经擘画(48),例皆封桩。夫阙额禁军,寻当以例物招置,而出军衣粮,罢此给彼,初无封桩之理。至于清汴水脚,虽减于旧,而洛口费用,实倍于前。外江纲船,虽不打造,而雇船运粮,其费特甚。重复刻剥,何以能堪?故臣谓诸如此比,当一切罢去,况祖宗故事,未尝有此,但有司固执近事,不肯除去。惟陛下断而与之,则转运司利柄稍复,而户部亦有赖矣。

朝廷重违近制,卒不能改,寻又言:

臣谨以祖宗故事,考今日本部所行,体例不同,利害相远,恐合随事措置,以塞弊原。谨昧死具三弊以闻:其一曰分河渠案(49)以为都水监,其二曰分胄案以为军器监,其三曰分修造案以为将作监。三监皆隶工部,则本部所专,其余无几,出纳损益,制在他司。顷者,司马光秉政,知其为害,尝使本部收揽诸司利权。当时所收,不得其要,至今三案犹为他司所擅,深可惜也。祖宗参酌古今之宜,建立三司,所领天下事,几至大半,权任之重,非他司比,推原其意,非以私三司也。事权分,则财利散,虽欲求富,其道无由。

盖国之有财,犹人之有饮食。饮食之道,当使口司出纳,而腹制多寡,然后分布气血,以养百骸。耳目赖之以为明,手足赖之以为力。若不专任口腹,而使手足、耳目得分治之,则虽欲求一饱,不可得矣,而况于安且寿乎!今户部之在朝廷,犹口腹也,而使他司分治其事,何以异此?自数十年以来,群臣不明祖宗之意,每因一事不举,辄以三司旧职分建他司。利权一分,用财无艺。他司以办事为效,则不恤财之有无;户部以给财为功,则不问事之当否。彼此各营一职,其势不复相知,虽使户部得才智之臣,终亦无益,能否同病,府库卒空。今不早救,后患必甚。

昔嘉祐中,京师频岁大水,大臣始取河渠案置都水监。置监以来,比之旧案,所补何事?而大不便者,河北有外监丞,侵夺转运司职事。转运司之领河事也。郡之诸埽(50),埽之吏兵、储蓄,无事则分,有事则合,水之所向,诸埽趋之,吏后得以并功,储蓄得以并用。故事作之日,无暴敛伤财之患;事定之后,徐补其阙,两无所妨。自有监丞,据法责成,缓急之际,诸埽不相为用,而转运司不胜其弊矣。此工部都水监为户部之害,一也。

先帝一新官制,并建六曹,随曹付事。故三司故事多隶工曹,名虽近正而实非利。昔胄案所掌,今内为军器监而上隶工部,外为都作院而上隶提刑司,欲有兴作,户部不得与议。访闻河北道近岁为羊浑脱,动以千计。浑脱之用,必军行之水,过渡无职,然后须之。而其为物,稍经岁月,必至蠹败。朝廷无出兵之计,而有司营职不顾利害,至使公私应副,亏财害物。若专在转运司,必不至此。此工部都作院为户部之害,二也。

昔修造案掌百工之事,事有缓忽,物有利害,皆得专之。今工部以办职为事,则缓急利害,谁当议之?朝廷近以箔场竹箔积久损烂,创令出卖,上下皆以为当。指挥未几,复以诸处营造,岁有科制,遂令般运堆积,以破出卖之计。臣不知将作见工几何,一岁所用几何?取此积彼,未用之间,有无损败,而遂为此计。本部虽知不便,而以工部之事,不敢复言。此工部将作监为户部之害,三也。

凡事之类此者多矣,臣不能遍举也。故愿明诏有司,罢外水监丞,举河北河事及诸路都作院皆归转运司。至于都水、军器、将作三监,皆兼隶户部,使定其事之可否,裁其费之多少,而工部任其功之良苦,程其作之迟速。苟可否,多少在户部,则伤财害民,户部无所逃其责矣;苟良苦、迟速在工部,则败事乏用,工部无所辞其谴矣。利出于一,而后天下贫富,可责之户部矣。

朝廷以为然,从之,惟都水监仍旧。

辙自为中书舍人,与范子功、刘贡父同详定六曹条例。子功领吏部。元丰所定吏额,主者苟悦群吏,比旧额几数倍。朝廷患之,命量事裁减,已再上再却矣。子功奉使。辙兼领其事。吏有白中孚者,进曰:“吏额不难定也。昔之流内铨,今侍郎左选也,事之烦剧,莫过此矣。昔铨吏(51)止十数,而今左选吏至数十。事不加旧,而用吏至数倍,何也?昔无重法、重禄,吏通赇赂,则不欲人多以分所得。今行重法,给重禄,赇赂比旧为少,则不忌人多而幸于少事。此吏额多少之大情也。旧法,日生事以难易分七等,重者至一分,轻者至一厘以下,积若干分而为一人。今若取逐司两月事定其分数,则吏额多少之限,无所逃矣。”辙以其言遍问属官,皆莫应。独李之仪对曰:“是诚可为也。”即与之仪议之曰:“此群吏身计所系也。若以分数为人数,必大有所损,将大致纷诉,虽朝廷亦将不能守。”乃具以白宰执,请据实立额,俟吏之年满转出,或事故死亡者勿补,及额而止。不过十年,羡额(52)当尽。功虽稍缓,而见吏知非身患,不复怨矣。诸公以为然,遂申尚书省,取诸司两月生事。诸司吏皆疑惧,莫肯供,再申,乞榜诸司,使知所立额,俟他日见阙不补,非法行之日,即有减损也。榜出,文字即具,至是成书,以申三省。左仆射吕微仲大喜,欲攘以为己功,以问三省吏,皆莫晓。有诸司吏任永寿者,颇知其意。微仲悦之,于尚书省创吏额房,使永寿与三省吏数人典之(53)。小人无远虑,而急于功利,即背前约,以立额日裁损吏员,复以好恶改易诸吏局次。凡奏上行下,皆微仲专之,不复经三省。法出,中外汹汹,微仲既为御史所攻,永寿亦以恣横赃污,以徒罪刺配。久之,微仲知众不伏,乃使左右司再加详定,略依本议行下。

时子瞻自翰林学士出知余杭,朝廷即命辙代为学士,寻又兼权吏部尚书。未几,奉使契丹,虏以其侍读学士王师儒馆伴(54)。师儒稍读书,能道先君及子瞻所为文,曰“恨未见公全集”,然亦能诵《服伏苓赋》等,虏中类相爱敬者。

【注释】

(1)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死后谥文忠公。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和,退居颍川。一生博览群书,以文章著名。

(2)释褐:摆脱了平民身份,进入仕途。

(3)时上春秋高:当时皇上年事已高。

(4)范景仁难之:范景仁责难质问司马光(认为给的名次太低)。

(5)吾三司使也。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意思是:我是三司使,苏辙所说的“司会不敢言”,我对此毫无怨言。

(6)除:任命。

(7)王介甫:即王安石,字介甫。

(8)韩魏公:指韩琦,封魏国公。

(9)大名推官:大名府的推官。

(10)捐馆舍:死去。

(11)及除丧:宋代,官吏父死要守丧三年,然后才能继续作官。

(12)邻:领,统领。

(13)牾:抵触。

(14)非为利也:并不是为了求利润。

(15)有尤之者:有责难他的。尤,责难。

(16)有贱必籴:粮食一贱,官府就买进。籴,买进。

(17)有贵必粜:粮食一贵,官府就以平价出售。粜,出售。

(18)立竣:立刻成功。

(19)不深和:不特别地应和。

(20)可草一札子:可以草拟一份札子。札子,书信,文书。

(21)且请补外:并请求到外地作官。补外,委任京城以外的官职。

(22)以学官见辟:被招聘为学官。

(23)从坐:同案犯人主谋者为首,随从者为坐。因参与或牵连而处罪叫从坐。

(24)调:调离,调动,调迁。

(25)传:注释。

(26)德音:唐宋时皇帝下的一种恩诏。

(27)奄弃万国:指皇帝抛弃天下而死去。

(28)践祚:登基。

(29)罢导洛……塞周辅等:都是讲朝廷废除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罢黜他这一派的下层官员。

(30)细民:百姓。

(31)燮和:调和,协调。

(32)确:指蔡确,王安石党人,新法的推行者。

(33)靦:面目丑陋的样子。

(34)置:放弃,不处理。

(35)圣考:已故皇帝。

(36)韪:称赞,肯定。

(37)不达吏事:犹言对行政事物不太懂。

(38)圜丘:古时祭天的圆形高坛。

(39)或大雩于南郊:或在南郊举行求雨的祭祀。大雩,求雨的一种祭名。

(40)以格灵贶:以得到神灵的赏赐。格,来,贶,赏赐。

(41)咸秩:各有序位。

(42)郊:郊祭。

(43)职者:职掌某事者。

(44)得计:完善的计策。

(45)旋踵:转动脚跟。极言时间很快。

(46)河决大吴:黄河在大吴决口。

(47)转对:百官轮次奏事,言时政阙失。

(48)擘画:计算,筹划,处理。

(49)案:原为界限,这里为单位或部门的意思。

(50)埽:古代治河工程中用以护岸和堵口的器材。这里应指这些器材的堆积处。

(51)铨吏:选取官吏。铨,选。

(52)羡额:超出的名额。

(53)典之:主管这件事。

(54)馆伴:在下榻的旅馆里陪伴。

巢谷传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1)。谷幼传父学,虽补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

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2)。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沪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3)。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十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4),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子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5),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6)?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彀,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注释】

(1)里校师:乡里学校教师。

(2)金石交:指交情坚如金石。

(3)自筠徙雷,自雷徙循:自筠州迁徙到雷州,自雷州迁徙到循州。

(4)亦强资遣之:勉强凑些钱送他走。

(5)版:筑城用的夹版。

(6)发之:推举他。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本书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大背景下,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上,将亚非文学作为整体来考察,注意到亚非文学在发展的成熟阶段,内部形成三大文化体系,并相互影响。根据亚非文学发展的这些特点,采取历史断代的编写方法,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状四编。每编在简要阐述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特征之后,列专章专节评述有较突出成就的国家(民族)的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对作家的评述,着重于创作道路和创作倾向的分析,对有代表性的作品予以重点评介。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

    “思”既是精神世界心路历程的艰难求索,亦是心性外化关照之灵动;“诗”是对艺术、社会、人生的感性体验,也是个体内心深处所思的言说。本书集笔者多年研究所得,以李叔同出家之前创作的诗、文、歌曲等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细读分析过程中,注意阐释艺术形式诸多方面的客观品质,尽力呈现其作品本体所特有的“思性”与“诗性”的特殊意义和透明内涵。
  • 生活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生活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生活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精选“青春美文作家”乔叶的散文,分“泡沫的下面是酒”“永不消失的河流”和“另一世界的话语”三辑。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写己所感,宏己所思,字里行间“浓得化不开的土气便扑面而来,带着不由分说的家常和亲切,将你裹到里面”。是乔叶光华褪尽后执平凡以诗意,书写的一卷大俗大雅、至纯至善的生活印记。
  •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

    《青藏时光》是藏族作家格绒追美最新的短篇小说、随笔集,选取了作者最新创作的七十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对藏地藏民的热爱与深情。作者笔下的人物各有不同,僧侣、牧民、说唱者,在作者幽微的笔触下,每个平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精神震撼。这本书极富民族特色,充分展示了浓郁的藏地风情。
热门推荐
  • 首席再见:前妻快到碗里

    首席再见:前妻快到碗里

    这年头女人除了要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得要扛的起打击,还得要防着男人脚踩两船。这年头男人除了要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得要学会和女人周旋,顺便比比更加傲娇,谁更加矫情。
  • 雨诺成殇

    雨诺成殇

    一场大雨街边偶遇温柔的眼眸让我找回自己本以为我们相爱是天注定可世事不如人温柔的背后是一场怎样的阴谋虚幻的爱情会开花结果吗?爱上他是我的宿命若我从未遇见他我想我永远不会明白我活下去的理由所以我不曾后悔。
  • 首席的独宠娇妻

    首席的独宠娇妻

    时光回到慕容语嫣还在慕容妈妈的肚中的18年前,慕容振邦也就是慕容爸爸,他的公司还只是个经营稍见起色的小食品工厂,慕容氏夫妻俩还正为工厂忙的焦头烂额呢,却发生了一件改变了那个还未出世的慕容语嫣小朋友一辈子人生大事的的事情,人生逆转竟在此刻了。
  • 死海传奇

    死海传奇

    家族无一人生还,独留他一人。从此后他发誓一心修行,让所有人都无法伤害到他和他身边的人。自此他踏上了一条修行之道。死海之路,唯我独尊。
  • 鹏回首

    鹏回首

    这部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洛古大起大落的曲折经历,反映了经济特区初创期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和夺取建设成果的艰辛历程。小说所揭示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触目惊心的党内腐败问题,发人深思。重彩浓墨塑造的改革家、革命老干部洛古的丰满形象,催人泪下。故事情节随着洛古命运的几上几下而显跌宕起伏,慑人心魄,让人爱不释手。
  • 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崇祯实录

    崇祯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国风云录

    五国风云录

    五国争霸,天下纷乱,英雄辈出,谁主沉浮!到底谁能成为天下之主,期待你来揭晓真正的答案!
  • 萌妈乖宝

    萌妈乖宝

    往前跑,再跑一段距离就可以到了,就能看到妈咪,就可以拉住妈咪的手!她不能放弃,绝对不能让妈咪离开他们,爹地需要妈咪,她也需要妈咪!
  • 废柴攻略:仙尊大人你别跑

    废柴攻略:仙尊大人你别跑

    古语有云:背靠大树好乘凉!圣人言:靠山不倒,吃香喝辣!作为新时代的修炼者,拥有废柴的名头不可怕,可怕的是废柴身后还没有靠山!如何找对靠山,抱紧大腿,这是一个值得用一生去探究的生存秘技!元婴?太低!渡劫?不靠谱!金仙?好像还差了那么点!前面那位是?君绮罗手帕一丢,急忙大喊:前面那位仙尊大人,您的手帕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