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0500000048

第48章 苏辙卷(7)

然世之贤人起于乱亡之中,将以治其国家,亦必于此焉先之。齐桓用管仲辨四民之业(40),连五家之兵(41),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相地而衰征(42)。山林川泽各致其时(43),陵阜陆墐,各均其宜;邑乡县属,各立其正。举齐国之地如画一之可数。于是北伐山戎,南伐楚,九合诸侯,存邢卫,定鲁之社稷,西尊周室(44),施义于天下,天下称伯(45)。晋文反国,属其百官(46),赋职任功(47),轻关易道(48),通商宽农(49),懋穑劝分(50),省财足用,利器明德,举善援能(51),政平民阜(52),财用不匮。然后入定襄王,救宋卫,大败荆人于城濮,追齐桓之烈(53),天下称之曰二伯(54)。其后子产用之于郑,大夫种用之于越(55),商鞅用之于秦(56),诸葛孔明用之于蜀,王猛用之于苻坚(57),而其国皆以富强。是数人者虽其所施之不同,而其所以为地者一也。夫惟其所以为地者一也,故其国皆以安存,惟其所施之不同,故王霸之不齐,长短之不一。是二者不可不察也。

当今之世,无惑乎天下之不跻于大治(58),而亦不陷于大乱也。祖宗之法具存而不举(59),百姓之患略备而未极。贤人君子不知尤其地之不立(60),而罪其所施之不当;种之不生,而不知其无容种之地也,是亦大惑而已矣。且夫其不跻于大治与不陷于大乱,是在治乱之间也。徘徊徬徨于治乱之间,而不能自立,虽授之以贤才无所为用。不幸而加之以不肖,天下遂败而不可治。故曰:莫若先立其地,其地立而天下定矣。

【注释】

(1)因:顺应。治:安定,太平。

(2)济:救。

(3)诬:捏造事实,欺骗。

(4)援:引。

(5)徼幸:同侥幸,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的一种心理状态。

(6)莫若:莫如,不如。成势:形势,现成的局势。

(7)治而不至于安:太平但是还没达到安定。

(8)乱而不至于危:有祸乱但还未达到危亡程度。

(9)纪纲:法度。举:全。

(10)言事者:指议论国家当时形势的人。

(11)更制:变更制度。

(12)不立为治之地:不建立进行治理天下的根本。地:指根本措施,基础,即法度、法。

(13)贾:经商,做买卖。

(14)紮耰:农具。紮即锄,耰为碎土平田的木制工具。

(15)徜徉:自由自在地来回走。翱翔:自由自在地上下飞。

(16)菽:豆类的总称。

(17)艺:种植。梧:梧桐。槚:楸树的别名。

(18)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朴樕:丛生的小木。

(19)齐之以刑罚:用刑罚来使人民统一行动。《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使……整齐。

(20)伥伥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21)抚左而右动:按住左边而右边动。

(22)镇:压住。

(23)为治之具:用来治理的工具。

(24)殖:繁殖。五种:五种谷物,指稻、麦、菽、黍、稷。

(25)服:古代驾车一车四马并驾,中间二马叫服,引申为驾。

(26)阙:同缺。

(27)三代:夏、商、周。

(28)井田:相传古代奴隶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的土地为一里,划分为九区,其中为公田,八家均分一百亩为私田,公田共同耕种。

(29)比闾:周代地方基层组织形式。

(30)冠昏丧祭之节:加冠、婚嫁、丧葬、祭祀的制度。

(31)岁时交会:过年过节时的交往。

(32)术:道、方法。

(33)龃龉:本义为牙齿上下对不上,引申为意见不合。

(34)不与:不相关。

(35)幽厉:周幽王、厉王。厉王、幽王都是昏庸暴虐的君主。

(36)泛泛乎:漂浮的样子。乘舟无楫:乘船没有桨。

(37)振风:摇动船的大风。

(38)季:末代。

(39)涂地:败坏到极点。莫之救:没有办法挽救。

(40)齐桓: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

(41)连五家之兵:管仲治理齐国时的制度。

(42)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多少而征税。

(43)致:得,得到。

(44)西尊周室:尊奉西方的周王朝。周室即东周王朝,都洛阳,在齐之东。

(45)称伯:即称霸。伯:伯主,即霸主。

(46)属:统属,率领。

(47)赋职任功:明确职责,任用有功之人。赋:给予。任:任用。

(48)轻关易道:使关口道路畅通。

(49)宽农:减轻农民的负担。

(50)懋穑:劝勉农耕。

(51)援:选用。

(52)政平民阜:政治清平,人民丰足。

(53)烈:功业。

(54)伯:通霸。

(55)大夫种: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楚国郢人,字少禽,也作子禽。

(56)商鞅:战国卫人,又称公孙鞅。仕秦以功封于商,故称商鞅、商君。

(57)王猛:东晋十六国前秦北海剧人,字景略。

(58)跻:登,达到。

(59)具存而不举:全都存在却不执行。

(60)尤:归咎于。

新论中

治国而为其地,非圣人而后然也(1),古之君子莫不皆然。而其不然者,则仅存之国也。人之治其家也,其最上者为虞舜(2),其次为曾、闵(3),而其次犹得为天下之良人,其下者乃有不慈不孝。置其不慈不孝(4),盖自其得为良人以上至于为舜,其所以治其身,上以事其父母,下以化服其妻子者不同,而其所以为生者,子耕于田,妇织于室,养其鸡豚(5),殖其菜茹(6),无失其时(7),以养生送死,虽舜与天下之良人均也。舜而不然,不得以为舜;天下之人不然,不得以为良人。何者?是亦治家之地焉耳。而至于为国,而岂独无之?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8),耕者九一(9),故周公因之(10),建为步亩沟洫之制。何者?其所因者治世之成法也。孔子之治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何者?其所因者衰世之余制也。当战国之强,诸侯无道,然孟子亦以为有王者起,今之诸侯不可尽诛,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故汉之兴也,因秦之故而不害其为汉(11);唐之兴也,因隋之故而不害其为唐。由是观之,则夫享国之长短(12),致化之薄厚(13),其地能容之而不能使之也。地不能使之长短薄厚,然长不得地则无所效其长(14),厚不得地则无所致其厚。故夫有地而可以容有所为者,举而就之可也(15)。

当今之世,祖宗之法或具存而不举(16),或简略而不备。具存而不举,是有地而不耕也;简略而不备,是地有所废缺而不完也。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完以平而后加石木焉,故其为室也坚。今之治天下则不然。盖尝论之,自五代以来,强臣专国,则天下震动而易乱;自吾祖宗削而渐磨之,则今世可以粗安。凡今世之所恃以为安者,惟无强臣而已(17)。然恃其一之粗安也,而尽忘其余。故尝以为当今天下有三不立,由三不立故百患并起,而百善并废。何者?天下之吏偷堕苟且(18),不治其事,事日已败而上不知使,是一不立也。天下之兵骄脆无用(19),召募日广而临事不获其力,是二不立也。天下之财出之有限而用之无极,为国百年而不能以富,是三不立也。基未平也,加之以其所欲为,是故兴一事而百弊作,动一役而天下困,投足而遇陷阱(20),侧身而入河海,平居犹惧有患,而况求以驰骋于其上哉?固不可矣。

今夫夷狄之患,是中国之一病也。吾欲拒之,则有以为拒之之具;和之,则有以为和之之费。以天下而待一国,其为有余力也,固亦宜矣,而何至使天下皆被其患?今也天下幸而无它患难,而唯西北之为畏(21)。然天下之力亦已困而不能支矣。一岁之入不能供一岁之出,是非特纳赂之罪也(22),三事不立之过也。故三事立,为治之地既成,赂之则为汉文帝,不赂则为唐太宗。赂与不赂,非吾为国治乱之所在也;治乱之所在,在乎其地之立与不立而已矣。

天下之事因循而维持之,以至于渐不可举,犹曰是养之未至也。乘舟中流,释其楫而听水之所之(23),旋于洄洑(24),格于洲浦(25),以为是固然也,其为无具亦已甚矣(26)!以今之时,天子仁恕,士大夫好善,天下之风俗不至于朋党乱正、诬罔君子也(27),世之清议凛然在矣。公卿之欲有为以济斯世,谁有言者?而曰吾有所待。是徒空言,非事实也。故为之说曰: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夫惟有私者,不可以果敢。果于一,不果于二,天下将以为言。不果者不可以强力,力虽强而辄为多疑之所败。天下之人惟能为是三者,则足以排天下之坚强(28),而纳之于柔懦;扰天下之怨怒,而投之于不敢。惟不能为是三者,则足以败天下之贤才,而卒之以不能有所建。是故无私而果敢,果敢而强力,以是三者治天下之三不立,以立为治之地。为治之地既立,然后择其所以施之,天下将无所不可治。

【注释】

(1)然:如此,这样。

(2)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王,以孝行著称。

(3)曾闵:曾子、闵子骞,皆孔子弟子,均以孝行著称。

(4)置:放置,除……以外。

(5)豚:小猪,此泛指猪。

(6)殖:种植,繁殖。茹:蔬菜的总称。

(7)无失其时:不错过其生殖、种植、生长的时期。

(8)岐:周兴之地。今陕西岐山。

(9)耕者九一:种地的按九一比例取税。

(10)因:继续,继承。

(11)害:妨害。

(12)享国:帝王在位的年数。

(13)致化:达到教化。

(14)效:显现、显示出。

(15)就:成,成就。

(16)举:实行。

(17)强臣:专权之臣。

(18)偷堕:即偷惰,苟且怠惰。

(19)骄脆:骄傲而脆弱。

(20)投足:举足,抬脚。

(21)西北:指当时西夏国。

(22)纳赂:宋朝对外实行妥协政策,每年向辽和西夏输银送绢,以求得边界的安宁。即为纳赂。纳,交纳。赂,指银两、绢等。

(23)释其楫:放弃船桨。听:听任。

(24)洄洑:水流盘旋的样子。

(25)格:被阻遏。

(26)无具:没有办法。

(27)诬罔:以不实之词欺骗人。

(28)排:排除。

新论下

天下之未治也,患三事之不立。苟其既立,则患其无以施之。盖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皆可得而知也。惟其所以施之,则不可得而知。周公之治周也,修其井田,封建百辟(1),可得而知也;其所以使天下归周者,不可得而知也。孔子之治鲁也(2),堕其三都(3),诛其乱政(4),可得而知也;其所以使羔豚不饰贾,男女别于道者,不可得而知也。孟子之所以治邾者(5),正其疆界(6),五口之家,桑麻鸡豚必具,可得而知也;其所以使之至于王者,不可得而知也。孔子孟子之所汲汲以教人者(7),在其不可得而知,而其可得而知者不详论也。曰是有意于治者能之,然而亦不可去也。故其得为是国也,必举之以为先。由是观之,治国之地,圣人无之不得以施其圣。然而圣人之道,有所高远而不可及者矣。

其于孔子之门所谓政事,而冉有子路之所能者,治国之地也。子路曰:“千乘之国(8),摄乎大国之间(9),加之以师旅(10),因之以饥馑(11),由也为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2)。”冉有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3),求也为之,可使足民(14)。如其礼乐(15),以俟君子(16)。”是亦自以为能为其地,而未有以施之云尔(17)。然夫子许其能之(18),而不以为大贤,则夫子之道深矣远矣。

夫子平居朝夕孜孜以教人者,惟所以自修其身;而其所以修其政事者,未尝言也。盖亦尝言之矣,曰“谨权量,审法度(19),修废官(20)”,“兴灭国(21),继绝世(22),举逸民(23)”,“所重民食丧祭(24)。”是九者凡所以为政而未足也,故继之曰:“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25)。是四者所以成之焉耳,其意以为既成而后以其平居自修之身施之。故《记》曰(26):“君子笃恭而天下平(27)。”为有此具也(28)。君子修其身,无所施之则不立;治其政事,无以施之则不化。当三代之治也,天下之事无不毕举,虽后世之君犹得守其法度,以为无过。惟无暴君,则天下可安。故伊尹之训太甲曰(29):“从谏弗咈,先民时若(30)。”以为如是而可以为治已矣。

古之人言治天下若甚易,然今之人以为大言而不信,不知其有此地也。悲夫!世之君子孜孜以修其身,恭俭忠信欲以施之天下,终身而不见其成,则以为古之人欺我也。夫苟以为古之人欺我,虽有为之者,盖勉强而为之也。夫苟不欲而强为之,则其心益不自信而道日疏(31)。夫以不信之心,行日疏之道,以治无以为地之国,是以功不可成而患日至。故莫若退而立其为治之地,为治之地既立,则身修而天下可化也。

【注释】

(1)封建百辟:封建诸侯。

(2)孔子治鲁:孔子曾为鲁国司寇,鲁定公十四年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3)堕其三都:毁坏三座都城。

(4)诛:清除,除去。

(5)邾:春秋时小国,即邹,孟子出生之国。

(6)疆界:指百姓土地的地界。

(7)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8)千乘之国:能出兵车一千辆的诸侯国。乘:一辆战车。

(9)摄乎大国之间:局促地处于大国中间。摄:夹。

(10)加:加上。师旅:军队,指外国的侵略。

同类推荐
  •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是宁夏同心县作协主席、宁夏吴忠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会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员——民冰先生的诗歌集,书中具体收录了:《西部的同心》、《选果子的经过》、《下午,在郊外》、《弹琵琶的人》、《在东方娱乐城》、《正午时刻》等作品。
  • 审美的激变

    审美的激变

    《审美的激变》汇集了陈晓明近二十年的部分文章。作者编选这个文集,有三个原则:其一是主题要集中,也就是可以在作者名曰“激变”的主题下展开的理论与创作的言说;其二是不能重复,因作者从业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了不少著作,作者不愿《审美的激变》与他的其他书有过多的重复率;其三是兼顾理论与创作的论述,这样既可以从某个角度展示几十年来中国当代的理论与创作的走向,也可反映作者的研究基本面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
  •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我们将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汇集成篇,希冀青少年朋友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已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就让我们写下一笔笔感恩的寄语,给父母送去一丝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希望这些美文带给你感动的同时,也将教子的智慧一并赠予你:用爱培育孩子!爱是远胜于金钱千百倍的馈赠。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朱自清文集

    朱自清文集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是一位文化多面手,他给后人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学遗产。
热门推荐
  • 不朽法神

    不朽法神

    横跨数万个恒星系的庞大魔法帝国,遭遇了十万年来最恐怖的敌人。面对铺天盖地,数量以兆亿计算的机械文明大军,即便是繁衍到巅峰状态的魔法文明也只能苟延残喘。林远,巅峰魔法文明最杰出的传奇法神,在最后一战中和机械文明大军力战而亡。没曾想,一觉醒来,却带着半枚神格回到了十万年前,人族尚未走出母星的时代。十万年,人族还有十万年时间去躲过未来的那一场灭族危机。大千宇宙,万族林立,唯我人道至高。……已有百万字完结作品《信仰封神》,人品保证,绝不太监,请放心入坑。
  • 邪王的妖孽小娇妻

    邪王的妖孽小娇妻

    前世她是叱诧风云的黑龙帮老大,穿越后竟成了长公主府的废物大小姐,任人欺任人辱,要想在异世站稳脚跟就必须站在世界顶端,成为一代强者;他是一代王者,却为她失了心,且看邪王如何追妻,一起携手看天下!
  • 蔷薇墓月

    蔷薇墓月

    一个本不该出现的混血儿,得知自己的身份后,想要和伙伴们一起改变血族与魔族之间的关系。但,她天性较胆小,伙伴们只能开始帮她转换性格。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遇到很多事情:笔仙、俱乐部、父母的死去、。。。。。【此书关于成长】
  • 青春似罪

    青春似罪

    故事未曾结束。情节还在依旧。青春总会逝去。时光难以倒流。珍惜每分每秒。不留一滴遗憾。回首再望当初。一切消散云烟。
  • 校园男女生

    校园男女生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青少年读者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法证先锋三续集

    法证先锋三续集

    一宗婚宴中的枪击事件,掀开两宗案件的序幕……法证事务部、法医科和警察重案组各部门精英,再次携手合作,查案缉凶,扑灭罪行,维护法纪!电视剧法证先锋3已全部播出,如果觉得差强人意,请看我为大家续写的法证先锋3续集。
  • 嗜血王爷的绝世宠妃

    嗜血王爷的绝世宠妃

    身为前世杀手的她,因为伙伴的告密被杀。她不甘心,不料穿越却穿越到天赋极高的嫡女身上,她高兴呀!!!!!!!可是结局却不如她想,她空有天赋却不能修炼。“老天这是要杀我吗?她奔泪,,,,”她本身也受欺负,她不服她不信,再次测试才知自己中毒,她气,解毒后她一心修炼只为报仇殊不知确有更大的秘密等着她解开。。。本不喜爱情的她,面对追求之人只能冷漠对待本以如此那人便知难而退,可是。。。
  •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本书以欧盟东扩为背景,对欧盟东扩前后中东欧国国家在少数民族保护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其进步与存在的问题看欧盟东扩对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发挥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 你我的渴望

    你我的渴望

    当家乡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展现出她那迷人的诱.惑黄时,我就会天体般的躺在其中,任由阳光亲吻我的每一寸肌肤!
  • 轰战天下

    轰战天下

    一手擒天,亦能一手遮天,一脚立地,亦能一脚破地,修罗本为神,因情生罪业,降为地狱佛罗。二十一世纪的青年诸葛希文穿越到异界,被寄托寻回轮回大道重新为神。君往归来不立天,而后寻归战上天,杀上九重上天轮,不破轮回终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