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0300000010

第10章 明清家书(1)

罗伦戒族人书

【作者简介】

罗伦(1431~1478),字彝正。明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幼年家贫,樵牧挟书,讽诵不辍。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参加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攉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当年即因上书得罪权贵,被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第二年召复原职,改南京居住。两年后,即引疾归乡。于当地金牛山筑室著书,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其为一峰先生。

【原文】

列位叔父,列位兄长:别后想得安康。伦别无他嘱,为人祖宗父兄者,惟愿有好子弟。所以有好子弟者,非好田宅、好衣服、好官爵,一时夸耀闾里者也;谓有好名节,与日月争先,与山岳争重,与霄垠争久,足以安国家,足以风四夷,足以奠苍生,足以垂后世。如汴宋之欧阳修,如南渡之文丞相者是也。若只求饱暖,习势利,如前所云,则所谓恶子弟,非好子弟也。此等子弟,在家未仕也,足以辱祖宗,殃子孙,害身家;出而仕也,足以污朝廷,祸天下,负后世,甚至子孙有不敢认,如宋之蔡京、秦桧,此岂父兄祖宗之所愿哉?想其势焰宦爵富贵,岂止如今日乡里中一二前辈也,而今日安在哉?然所谓好子弟者,亦在父兄子侄成就之耳。人才之盛,乡党为最。然非父兄败之,则子孙丧之,取讥天下,贻笑后世,甚可恶也。载之史书,使后世之明贤君主轻视南人,未必不由此也。吾愿叔父听之,子侄戒之,其怂成我做天地间一个完人。

盖未有治国不由齐家,家不齐而求治国,无此理也。何谓齐家?不争田地,不占山林,不尚争斗,不肆强梁,不败乡里,不凌宗族,不尚奢侈;弟让其兄,侄让其叔,妇敬其夫,奴恭其主;只要认得一“忍”字、一“让”字,便齐得家也。其要在子弟读书与礼让。若不听吾言,譬如争一亩田,占一亩住基,两边不让,或致人命,或告官府,或集亲戚,所损甚大。若以此费置买前物,所费几倍。若曰住基无卖,此又愚也。其所以为此计者,不过遗自己之子耳。父母之心,度子孙一也。今夺吾父母之子,以与自己之子,甚非吾父母之心也。父母虽不在,逆其心,则逆天理矣,安知吾子孙不如今日之争哉!凡事皆此类也,而此事尤切,故特言之。今后若有田地等物不明,只许自家明白,不许扰及官府。我若不仕,尤当守此言也。其余取债之属,民甚贫穷可悯,自己少用一分,便积得一分德,奴仆放横,不可放起。自今以后,无片言只字经动府县方好。不然,外人指议,此人要做好人,不能齐家,世间安有此等好人哉?由此得祸,不可知也。兼我在此,国事日在心怀。仲淹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况今日乎!进退得失,有义有命,吾心视之,已如孤云野鹤,脱洒无系。自古坏事,皆是爱官职底人,弄得狼狈了,脱使根本不安,枝叶安得保乎?戒之,戒之!若使我以区区官势来齐家,不以礼义相告,便成下等人了。但中间有等无知子弟,与不才奴仆,弄出事了,则须治之以官耳。叔父须戒之,慎勿以吾言为迂也!

【赏析】

这是在朝为官的罗伦写给乡里亲人的一封信。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天地间一个完人,在家族观念甚强的社会里,家族是只重荣败于否对于个人评价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作者要成为天地间的完人还需族人的“怂成”。认为,只有好名节才能成为家族中的好子弟。接着,提出治国必先齐家。而要齐家就需要“认得一‘忍’字,一‘让’字”,这番话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说明了居家处事中“忍让”的重要性。

罗伦这封书信说理透辟,用语浅近自然,对为人要追求“好名节”的阐释和提倡,至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陈献章诫子弟书

【作者简介】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明学者,绝意科举,曾应召官翰林院检讨而归,自后屡荐不起。为学师承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观点,认为宇宙一切都只是理的表现,理即心也。修养主张静坐,颜近禅学。著作有《白沙集》。

【原文】

人家成立则难,倾覆则易。孟子曰:“君子创业垂统,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人家子弟才不才,父兄教之可固必耶!虽然,有不可委之命,在人宜自尽。里中有以弹丝为业者,琴瑟雅乐也,彼以之教人而获利,既可鄙矣。传及其子,托琴而衣食,由是琴益微而家益困,辗转岁月,几不能生。里人贱之,耻与为伍,遂亡士夫之名。此岂为元恶大憝而丧其家乎?才不足也。既无高爵厚业以取重于时,其所挟者,率时所不售者也,而又自贱焉,奈之何其能立也!大抵能立于一世,必有取重于一世之术。彼之所取者,在我咸无之,及不能立,诿曰命也,果不在我乎?人家子弟不才者多,才者少,此昔人所以叹成立之难也。汝曹勉之!

【赏析】

这篇家训是告诫子弟立家的窍门,很有独到之处。开篇就告诉子弟,世人之家立时难,败则容易。别人家的子弟有才无才,虽然有父兄教育的原因和不可违的命运,但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接着,举了一个以弹琴为业将其技传给儿子又终于受穷的例子,要有自己的专门技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所强调的,表面看是创业和守业的关系,实质上是重在人才的培养和事业的开拓。

马中锡示师言

【作者简介】

马中锡(1446~1512),字天禄,号东田,明河间故城(今河北固城)人。成化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起义。以诸将怯弱,改为诱降手段,图谋瓦解起义军。所计不成,论罪下狱死。能诗文,有《东田集》。

【原文】

近时公卿之子,鲜有不败家辱亲者,盖由安于豢养,不知稼穑之艰难;习于骄恣,不遵礼义之轨度故尔。至登科第,作美官,亦有愈肆放纵,卒至丧其名节,陨其家声,遗笑于世,反不如自身人、贫家子犹有一节一行可观也。此时法禁严峻,入京应试时,须谨慎韬晦,不令人知为某人之子湛善。凡衣服之华丽,饮食之丰腴,交游之轻佻,言语之夸诞,皆足以贾祸招尤。要当深警而痛绝之,以纾吾忧,不为吾累可也。听之戒之!毋怠毋忽!

【赏析】

本文针砭时弊,指出当时社会上的纨绔子弟豪奢放纵,不守法纪,结果自己不要犯法,还遗祸家人。作者谆谆告诫儿子要保持节行,注意修养。可以说,这样的训诫永远不会过时,21世纪的我们也应时时警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沈炼给子襄书

【作者简介】

沈炼,生卒年不详,明嘉靖进士。性刚直,嫉恶如仇。北方瓦剌汗俺答率军围困京师,他认为祸根在于严嵩父子,上书弹劾,被廷杖数十后贬到保安。保安人慕炼忠义,多遣子弟就学。因恨嵩父子,缚草人象征李林甫、秦桧、严嵩,令子弟射之。后总督杨顺、巡按路楷秉承严嵩旨意,诬陷他与白莲教私通,旋即被杀。

【原文】

范仲淹做秀才时,即以天下事自任。况今南北告警,旱魃连年,天变人灾,四方迭见,当此之时,不可为无事矣!汝等不能出一言,道一策,以为朝廷国家,只知寻摘章句,雍容于礼度之间。答谓责任不在于我,因循岁月,时至而不为,事失而胥溺,则汝等平生之所学者,更亦何益!南方风气秀拔,岂无雄俊才杰之士邪!吾愿汝亲之敬之。其阿庸无识之徒,愿汝疏之远之。天降烈祸,殿廷灰烬;旬日之内,宫殿继烧。此乃贼臣擅权肆恶,以致阴阳失节,而祸固起于朝廷,土木大兴,而害则延于百姓矣。宣大臣僚,与敌通和,私相纳贿,无复人理。吾以中心耿郁,有事必直言于当道,彼等亦稍畏缩。但廊庙之中,欺君之计通行,而鬻官之声大震,不能不动汝父之忧耳。

【赏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在这里,沈炼教导儿子要关心国家大事,不要以为自己没做官,国家大事便与自己无关。这是一种近代意识的觉醒。他又告诫儿子要慎重择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周怡之谕儿辈

【作者简介】

周怡(1506~1569),字顺之,号讷溪,明代太平(今安徽当涂)人。嘉靖进士,任吏科给事中,第一年就弹劾了当时不少权贵大臣,后因救援尚书许赞,两次入狱。穆宗当政,升太常少卿,上疏言新政五事,抨击宦官当政,被贬谪为登莱青兵备佥事。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累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看?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赏析】

居安思危,凡逢喜事必念及坏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进退裕如,坐惑不乱。在这篇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拳拳教子之心,提倡节俭之意跃然纸上。尽管眼下获得温饱上的满足并非难事,但节俭之风我们还是应传承下去,这才不失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人。

唐顺之与二弟书

【作者简介】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又字修义。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代散文家。嘉靖八年会试第一,被授官翰林编修,后任兵部郎中,到浙江防御,因泛海破倭寇有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带病泛海渡焦山,于通州病逝。他学识渊博,与王慎中、归有光、茅坤反对明中叶后“文必秦汉”的复古浪潮与模拟风气,力除其弊,推崇并效法唐宋散文,使得文坛风气大为改观。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原文】

行者居者,行迹各别,然理无二致也,日用工夫无二致也。汝兄在山中若不能谢遣世缘,彻澄此心,或止游玩山水,笑傲度日,是以有限日力作却无力靡费,即与在家何异?汝在家若能忍节嗜欲,痛割俗情,振起十数年懒散气习,将精神归并一路,使读书务为心得,则与在山中何异?艰哉!艰哉!各自努力。

居常只见人过,不见己过,此学者切骨病痛,亦学者公共病痛。此后读书做人,须苦切点检自家病痛。盖所恶人许多病痛,苦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赏析】

唐顺之在这封信中着重指出,环境的好坏并不是读书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他由读书联系到做人,告诫弟弟要吸取一般读书人的教训,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为,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的过错,要善于自我反思。他所提倡的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无论在读书方面,还是在做人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杨继盛与应尾应箕两儿书(节录)

【作者简介】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明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嘉靖进士,历任兵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因不满严嵩擅权,提出弹劾,被下狱杀害。追谥“忠愍”。有《杨忠愍公集》传世。

【原文】

人须要立志。初时立志为君子,后来多有变为小人的。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定志,则中无定向,便无所不为,便为天下之小人,众人皆贱恶你。你发愤立志要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们弟兄先立起定志来。

心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坏了心。心里若是存天理,存公道,则行出来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这边的人。心里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虽欲行好事,也有始无终;虽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你,如根衰则树枯,蒂坏则果落,故我要你们休把心坏了。

你们两个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当和好至老,不可各积私财,致起争端;不可因言语差错,小事差池,便面红耳赤。应箕性暴些,应尾自幼晓得他性儿的;看我面皮,若有些冲撞,担待他罢。应箕敬你哥哥,要十分小心,和敬我一般的敬才是,若你哥哥计较你些儿,你便自家跪拜,与他赔礼。他若十分恼不解,你便央及你哥哥相好的朋友劝他;不可他恼了,你就不让他。你大伯这样无情的摆布我,我还敬他,是你眼见的。你待哥哥,要学我才好。

读书,见是件好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行;见一件不好的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戒。见一个好人,则思量我将来必要与他一般;见一个不好的人,则思量我将来切休要学他;则心地自然光明正大,行事自然不会苟且,便为天下第一等好人矣。

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我,则即时丢过。见人之一善,则对人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有人向你说某人感你之恩,则云:“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则感恩者闻之,其感益深。有人向你说某人恼你、谤你,则云:“彼与我平日最相好,岂有恼我、谤我之理?”则恼我者闻之,其怨即解。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妒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又与人交,久而益密,则行之邦家,可无怨矣。

覆奏本已上,恐本下急,仓促之间,灯下写此,殊欠伦序,然居家做人之道,尽在是矣。拿去给你娘看后,做一个布袋装盛放在我灵前桌上。每月初一、十五,合家大小灵前拜祭了,把这手卷从头至尾念一道,合家听着;虽有紧事,也休废了!

同类推荐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故事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婚姻爱情、航海冒险、宫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仙精怪,国王大臣,富商巨贾,庶民百姓,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些故事和人物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是研究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的珍贵资料。这些口头创作的故事,经过几百年的修改、补充,到16世纪才最后编定。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艺术魅力历久不衰,对世界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故乡的一轮明月正在异乡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我像童年时那样想问那月亮:你不是从头到尾都看见了、听见了吗?每当我想起故乡,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故乡的一轮明月,和月光下我母亲的身影。
  •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文化丛书)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文化丛书)

    本书从“敦煌”之名的由来说起,从丝绸之路的兴衰沿革侃侃而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历史上的敦煌,曾经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战略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是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
  • 跨海东征

    跨海东征

    本书,历史背景是1949年建国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参加的解放舟山群岛战役。既然是以解放舟山群岛战役作背景,就必须尊重那一段历史,不敢戏说;然而,作为传记文学,又不单纯是史记,必须容纳整个战役中各种人物的千姿百态。有人物、有故事,人物要有个性、故事要有高潮。30年前,我也曾作过尝试,写过一稿。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资料不足,蹴成初稿后,自感见绌,毁于炉中。舟山解放60周年,舟山市的庆典活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舟山警备区举行了一场阅兵式。我应邀观礼。雄壮的军乐声中,当年浴血与共的英雄郭继胜连,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检阅台。
热门推荐
  • 嗜血尸姬狂天下

    嗜血尸姬狂天下

    她,是傀儡组织的首席杀手,断情绝爱,爱情、亲情、友情,她避之不及却偏偏唯一拥有她信任的同伴把她推入了阿鼻地狱........他,是举世闻名的天才战神,半生戎马,名誉,地位,权利。他淡泊名利,却在遇见她后淡薄的心为之悸动,她回眸一笑百媚生........“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还魂石

    还魂石

    一九五二年,七岁的我在村里的坟地遭遇诡异的事情,使的我从此拥有了一双奇异的耳朵。又同年在七岁我离开了生活已久的家乡,后又不慎掉入万丈深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奇迹的活了下来,并学的了绝世武功,但却让心爱的女子因我而死,伤心之余的得知在唐朝流传下了一块还魂石,可以使死人复活,从此,入深山,下死海,穷尽一身,找寻还魂石…………
  • 奸雄在身侧

    奸雄在身侧

    历史五千年,千古帝王齐聚异界。魏王曹操,乃其中之一,这一世,他该怎样登临绝巅?又该如何玩手段、耍阴谋,再次书写辉煌?与不同时代帝王对决,笼络各个时期千古良才,错乱的帝王集团大比拼,看看乱世奸雄,如何为异界天下,画上句号。
  • 你的围城我的边城

    你的围城我的边城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冷待我践踏我别以善心待我
  • 幸福进行时

    幸福进行时

    从青葱的校园时代相识,一直以为两人会继续这样幸福下去,谁料就在男主毕业那晚,女主一切的幻想全部破碎.......到底个发生了什么,让他们之间产生裂痕,他们俩之间的爱到底会走向何方?敬请期待,如果支持者多的话,俺会努力更的
  • 素女怨:亡国公主复仇记

    素女怨:亡国公主复仇记

    国破家亡,她幸得重生。她暗自发誓,定要报了这血海深仇,要叫他粱国也尝一尝这亡国滋味,要他粱国,不得安宁。她改名换姓,改装易容,在将军府里,月下倾城一舞,舞得粱国那少年天子一见倾心,将她收在帐下。宫闱深深,步步惊心。一步一步,踏进了命运的陷阱……
  • 末世保护伞

    末世保护伞

    丧尸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地球,本想孤身一人行走于世,却没想到,被认定会拖后腿的四人,却与她站在一起,用手中的武器开了条血路。末世的人心腐坏,让他们几次濒临绝境,坚强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相互扶持的人们总能化险为夷。本文无空间,无异能。求收藏求收藏,文文会越来越肥哒,为方便您下次阅读请收藏吧,么么哒
  • 狄公案

    狄公案

    《狄公案》抨击了权势豪强对百姓的欺凌,歌颂了江湖豪侠的侠义行为。故事情节跌宕曲折,极富传奇色彩。文辞也通俗流畅,生动风趣,具有民间文学韵味。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如鲍自安的老练诙谐、武功超群,花振芳的豪爽耿直、敢作敢为,义仆余谦的疾恶如仇,鲍金花的骄矜好胜,花碧莲的质朴情挚,都个性鲜明。
  • 革除遺事

    革除遺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某天真无邪小公主被自己的皇兄坑了,嫁给了邻国冷酷薄情的少年帝王,他看她碍眼,她看他无趣,终于有一天,某皇上忍无可忍:“赫连非夜,马上从朕的视线里滚出去!”回给他的还是那一双漆黑的星眸无辜眨巴着:“皇上,你这是在歧视美女吗?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不能歧视我,这样是不道德的。”他将她扔出了寝宫,却在不经意间将心也扔给了她!此文乃《皇后很极品》跟《痞子王妃闹离婚》的续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