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5700000020

第20章 宋代游记(3)

该赋以记事写景切入,接以怀古抒情,但又用说理记事收结,情致洒脱,笔调悠然,千古称绝。以写景而言,江天风月,箫音袅袅,使人有临境入画之感;就抒情来说,古代英雄与主客落拓同样涉小,面对无边的长江和长久的明月只能乐极而悲,哀不自胜;由说理观之,则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豁然开朗,虽为自我宽释,亦不失荣辱不惊、得失能适的明智和达观。全篇景、情、理融汇贯通,意境优美,情致潇洒,理趣洞明,“学庄骚之法,无一句与庄骚相似。非超然绝伦之识,不能为也”,堪称一篇妙绝千古的山水旅游赋。

石钟山记

【作者简介】

略。

【原文】

《水经》云:彭蠡①之口,有石钟山②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③,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空石空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④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鞈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鞈⑤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⑥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⑦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汉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彭蠡:湖名,即今江西鄱阳湖。

②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县,有两山,一在城西,滨临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

③清越:清亮高场。

④噌吰:拟声词,形容钟声。

⑤窾坎镗鞈:形容钟鼓撞出的声音。

⑥殆:大体上。

⑦考:通“拷”,敲出。

【赏析】

这是篇带考辩性的游记,目的是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此文首先展示了一种“征实”、“疑辨”的态度,苏轼之所以怀疑前人的说法,就是因为验之常理而不合,“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由此可见郦道元水石相搏之说的谬误;对李渤之说的怀疑,也是因循了类似的思路。这种怀疑呼应了下文对“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的批评。

文章最精彩的还是夜游石钟山一段,其所以引人入胜,乃在于一种探险气氛的勾画。作者对石钟山之环境本十分陌生,却偏偏选择夜晚泊舟前往,这就不是一般的科学考察,而显出探幽寻秘的意趣。山间凄厉的鸟鸣、状若猛鬼的大石,无一不烘托出探险的恐怖,而石钟山“大声发于水上”,则把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但作者要寻找的答案,正在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豁然展现。

全文首尾呼应,重点突出,笔法流畅,有叙述、有描摹、有议论、有人有景、有性有理、有声有形有色,运笔自如,游刃有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此文并非一篇科学论文,它的妙处不会因为结论正确与否而受影响。

游龙井记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省)人。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等职。政治上倾向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屡遭贬谪。他早年就与苏轼交游,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其词轻婉秀丽,多写恋情和身世之感,是婉约派大家之一,亦能诗善文。有《淮海集》遗世。

【原文】

龙井①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淛江②之北,凤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每岁旱,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而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漫衍而不迫,纡馀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克以为泉。淛江介于吴、越之间,一昼一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兕虎骇而风雨怒。遇者摧,当者坏。乘高而望之,使人毛发尽立,心掉而不禁。故崖江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曼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悍之胁,以亏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蓄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之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是者,则其为神物之托也,亦奚疑哉!

元丰二年,辨才法师元静自天竺③谢讲事,退休于洲山之寿圣院④。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之,庶几有慰夫所谓龙者。俄有大鱼自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是岁,余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于凤篁岭之上,指龙井曰:“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淛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古有道之土,又何以加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曰:“唯唯。”

【注释】

①龙井: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②淛江:浙江,一名钱塘江。

③天竺:即天竺寺,在杭州灵陷山飞来峰。

④寿圣院:一称龙井寺,建于唐代。

【赏析】

本文虽题为《游龙井记》,但用笔的着力点既不在于记游,也不在于写景,而在于赞美龙井之德。首段说明龙井的旧名及其地理位置,引述有关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为下文的展开创设了各种条件。主体部分,一是分析泉的成因,二是渲染有龙居之,到末段才叙写龙井之游,层次异常清晰。在我们看来,上述分析和渲染,其不符合科学道理之处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的用心在于把龙井人格化,通过它来赞颂那种不为华靡的美色所诱,不为威武的胁迫所屈服,涵养自身,造福万物的美德。令人称谓的是,作者为衬托龙井之德而浓墨重彩地描绘出西湖风光的秀丽优美,钱塘江潮的雄伟壮现,可谓匠心独运。文章赞美龙井之德,前有大量的铺叙烘染、说明议论加以突出,后借辨才法师的一段话直接点明,笔致几经转折,曲径通幽而主旨显豁。文中所叙人们于龙井祈雨必应的传说和众僧环井诵经的场面,不仅从另一侧面烘托出龙井之德,而且渲染出龙井的神秘色彩,为文章增添了一番情趣。

整篇游记,内涵深邃,构思奇特,笔法巧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游记小品。

新城游北山记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进士,为太学正,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佐郎。章惇执政,出知齐州,末几,因《神宗实录》失实,遭降贬。徽宗立,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未几,以党籍贬至地方。大观末,知达州。其人善文章,工诗词,而以散文成就最大,很为苏轼欣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鸡肋集》、《晁无咎词》、《琴趣外篇》等。

【原文】

去新城①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②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③;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虫元。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④,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蘋⑤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⑥。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莫,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⑦,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⑧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注释】

①新城:宋时属两浙路,即后来的浙江新登县,今属桐庐县。

②石齿:像牙齿一样的碎石。

③沮洳:低湿的地方。伏见:时陷时现。

④介然:界画分明。

⑤蘋:同“愕”,惊讶直视的样子。

⑥门牖相值:门穿相对着。

⑦摩戛:相互撞出。

⑧离立:并立。

【赏析】

这篇游记描写了游新城北山一昼夜间的所见所闻。作者紧紧抓住山中景物幽深奇特的特点,反复描摹渲染,极见工力,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一篇别有情趣的游记。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大段描写了日间见到的山中景象。这一段又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写骑行入山时见到的景物,先写沿途景物,然后围绕松树展开描写,写松下的流泉,松间的长藤和松树上啄木有声的鸟,层次分明,历历可见。后部分写步行时所见到的景物,突出描写山顶佛寺的幽僻和清虚以及山僧的怪诞。第二段描写夜宿山中的情景。竹竿相摩戛,梅棕如鬼魅,阴森可怖,难以入睡,天即明便都匆匆离去。最后一段是几句结语。归来后无法忘怀,因此写作这篇游记。

作者运用独到的写作技巧。写景状物,大量形象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真正做到了绘形绘影,绘声绘色,描摹之致;叙事记人,寥寥数语就能达到具体逼真,生动传神;抒发感情,借助于写景,叙事、记人而传达给读者,不露一丝痕迹。通过以上技巧作者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大大的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雪窦游志

【作者简介】

邓牧(1247~1306),宋末元初思想家、散文家,世称文行先生。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出身贫寒,淡薄名利。宋亡,入元不仕,往来于吴越之间,漫游东南名山,晚年隐居在余杭九锁山洞霄宫,经月不出,自号九锁山人、大涤隐人、三教外人。邓牧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士人,并幻想建立一个以上古时代为蓝图的没有压迫的乌托邦式的社会,写过许多抨击黑暗现实的文章,有《洞霄图志》、《洞霄诗集》、《伯牙琴》等。

【原文】

岁癸巳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①,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揖往还,视潮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岩”,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鸣飞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②,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④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国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⑤,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可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覆泉,窦⑥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植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临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⑦,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上峰峦,高复称此。

同类推荐
  • 菊花清

    菊花清

    纵然相隔千百年光阴,只为因缘契合,一本与自己心性相投的旧书落入手中,从此可慢慢聆听作者的心声耳语,泠然秀润,细细抚慰人心,仿佛是回到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静观天地宁旷悠远,全无疆界的禁锢。
  •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纪实作品《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与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同呼吸、心相印的崇高风范,践行群众路线、与群众亲如一家的优良作风,以及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视群众为亲人的赤子情怀。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 我问关公

    我问关公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为什么说关公“生在蒲州,长在解州”?、关公是怎样熟读《春秋》的?、关公是怎样到绛邑小华山求师学艺的?、南山上的三道狭谷是怎样形成的?等。
  •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就像是平时,见到陌生人,硬生生打完招呼就卡在那里,不会找话题不会聊天,甚至自己一个人开始发呆,不知道说什么。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不了一个字,连自己曾经的那点伤春悲秋都没有,连谈论自己的欲望都没有。那一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后来慢慢地我尝试写短句,每天记下流水账,写一点自己的心情。慢慢地我发现,不是我无法写作,而是时间改变了我。十年里,我们邂逅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久别重逢,而是故人归来。
热门推荐
  • 毛泽东品书论人

    毛泽东品书论人

    本书主要介绍毛泽东一生中品评史书、谈论人物的心得,这部书展现了毛泽东读史的一个鲜明特点。毫无疑义,作为政治领袖和思想家的毛泽东决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以书为鉴,吸取和运用所读之书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各种启示,来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服务,也就是毛泽东常说的古为今用。这也是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的志趣和目的所在。而他的品书论人,就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志趣和目的。
  • 婚姻:决定女人一生的密码

    婚姻:决定女人一生的密码

    谈到婚姻,一定会谈到女人;谈到女人,一定会谈到婚姻。婚姻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女人是永不过时的谈话内容,这两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同样是人,女人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都要比男人所承受的多得多。这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上苍赋予女人所特有的东西吧。
  • TFBOYS做坚强的自己

    TFBOYS做坚强的自己

    有人说,爱情就像平静的水,在水里相爱的人,彼此永远也看不清彼此的眼泪。每个女孩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爱情就像是一场音乐一样,伴奏着美好的篇章,但是爱情却不像音乐那样,唯美平静。
  • 召唤使徒

    召唤使徒

    重生后回到了一百多年前,他能做些什么?面对可以赋予人类强大力量的神秘水晶,抢占先机、领先一步才是他要做的!“公平就是一张嘴,正义不是你的心,真理才是我的手!”“谦虚?低调?忍让?这些都是弱者的借口!”==================================================================【使徒】是一种潜藏在水晶内的神秘生命体,当使徒觉醒后,宿主就会得到以【使徒】之名而获得的强大力量!
  • 一棵无名草

    一棵无名草

    逝水年华匆匆数十年,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中的一个。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荣耀。历经风风雨雨,体验到的是知足者常乐。平凡的工作做好了,心里踏实,这就是事业有成。人生有爱情,需要追求,这就是付出。爱情以经济为基础,婚姻须门当户对。曾经的爱没了,心仪我的女人伴随我一路走来,谢谢你好伴侣,你付出的太多太多。
  • 长夜殇歌

    长夜殇歌

    传说在离天大陆上,有一个能自由穿梭在各个禁迹的神秘旅人,她听着宇宙的成长,唱着轮回的毁灭,时间在她身上不曾老去,她是世界的源....但百年之后,她却神秘失踪....神秘的少女远古的龙族魔族的叛变...这一切,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 霸道总裁:和娇妻的倾城爱

    霸道总裁:和娇妻的倾城爱

    时间过了很久,很多心里话都没来得及跟你讲,其实你不懂。他背着她声音冷冷地问她。“你还爱他吗?”“爱。”他突然大笑了起来“白陌殇,那我呢?我又算什么呢?”她站了起来不容他反应便跑了出来。后面的人朝着她怒吼“白陌殇,我特么告没告诉过你,你是老子的女人。”她顿了顿,继续往前走。顾晨殇,那我有没有告诉你,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
  • 七杀神皇

    七杀神皇

    逆天功法,弑天武技,伴随着他走上掠夺之路,以杀神之名,登峰绝顶,一路伏尸百万!诸国林立,万宗驰骋,看主角笑傲群雄,荣登大道之巅,这里残酷而令人战栗!
  • 罪恶之瞳

    罪恶之瞳

    梦里总是充斥着朦朦血色,天上,地下,朵云,流河,沙烁,荒野,那轮高挂的月亮,一片血腥的红!有一道祭祀余音,神秘而缥缈,时刻响彻轰鸣!孤独的小孩,眉眼清秀,孤单的站立在荒野上!第一句话!抿唇自语:“不过就是一场梦,吓不倒我!”……
  • 异空仙旅

    异空仙旅

    他年轻、能干,白手起家,几乎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盲目的自信让他认为自己是无敌的。他收购大量服装厂,盲目扩充,结果管理和生产跟不上,工人散漫,管理无能,出口的服装全部被退货,副总居然携款逃到国外……倒霉小子处处倒霉,生不得乐,死不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