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5700000011

第11章 宋辽金元笔记(1)

书杨朴事

苏轼《东坡志林》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赏析】

苏轼身兼释道两家思想,在显达之时能够积极入世,可是每当身临困境,他就用道家的出世思想来劝慰自己。所以尽管一生颠沛流离,几经沉浮,却依然胸襟开阔,永不气馁,不悲观消沉,对生活充满热情。

本文所记之“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之中重要的转折点,湖州任上以前,苏轼仕途虽然也不十分得意,但是基本上还算是平平稳稳,可“乌台诗案”几乎就要了苏轼的老命,要不是皇上怜惜他的才气,肯定是要杀头的。苏轼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罪行”到底有多深重,可是在他高家入狱时,却依然能够用杨朴作诗的故事来为送行的妻子说笑解忧,化悲痛为欢笑,形象地描绘了苏轼虽身遭不测,却依然能够自我调适的开阔胸怀和诙谐幽默的性情。

因名受累

陆游《老学庵笔记》

绍圣、元符之间,有马从一者,监南京排岸司。适漕使至,随众迎谒。漕一见怒甚,即叱之曰:“闻汝不职,本欲按汝,何以不亟去,尚敢来见我耶!”从一皇恐,自陈湖湘人,迎亲窃禄,求哀不已。漕察其语,南音也,乃稍霁威云:“湖南亦有司马氏乎?”从一答曰:“某姓马,监排岸司耳。”漕乃微笑曰:“然则勉力职事可也。”初盖误认为温公族人,故欲害之。自是从一刺谒,但称“监南京排岸”而已。传者皆以为笑。

【赏析】

古代社会实行人治,所以封建官吏在知人论世之时,就常常带有很深的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结果也就很容易导致株连现象。笔记中的马从一,官至南京排岸司,把官职和名字连在一起,就给人复姓司马的印象,结果差点被上司误认为是司马光的同族而加以迫害治罪。这则“传者皆以为笑”的小故事,从侧面也反映了古代株连制度本身的荒唐性。

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因为善于巧妙地利用人物的心理变化及面部神情来塑造人物性格,所以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讽刺批判的力量也很充分。以转运使为例,我们来观察这种描写艺术。一开始,由于误听,以为“排岸司马从一”与司马光同姓,就“一见怒甚”,复以“不职之罪”,张口斥之,恨不得就地免职、永不录用。马从一呢?也很聪明,他马上就意识到了可能是误听姓氏的问题,连忙自报家门,“自陈湖湘人”,辅之以“求哀不已”,转运使听其讲话,口音不像北方人氏,怒气稍减,转而疑问,“湖南亦有司马氏乎?”,至此,他发怒的原因才算完全为人洞晓,原来是“司马”之过也!当听到排岸司的解释,立刻态度大变,脸上也有了微笑,继而勉励马从一尽心职守。透过转运使一系列的表情变化,可以窥探到他的真实心理,那就是以宗派之见,行株连之风。从此以后,马从一凡再有刺谒,但称“南京排岸”,再也不带“司”字,从他这反常的行为之中,我们也可以推测到当时株连风习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东坡卜居

费衮《梁溪漫志》

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卜居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值。

坡自是遂还毗陵,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是岁七月,坡竟殁于借居。前辈所为,类如此,而世多不知,独吾州传其事云。

【赏析】

东坡一生,坚持自己的人品操守,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从不随波逐流,也不附逆于权贵,所以饱受贬谪之苦。曾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知州,远贬黄州、颖州、惠州、儋州。在地方官任上,他对人民生计甚为关怀,政绩颇著。本文所写就是东坡无偿退还所购宅院的故事。

其实,购得百年古宅,并非东坡恃强凌弱之举,实在是因为老妪之子不肖,难耐穷困之苦,遂鬻宅以度急,关于这座房屋的来龙去脉,东坡并不清楚。可是当他听到老妪的哭诉,明晓其中的曲折,依然“为之怆然”,“再三慰抚”,最后竟然当场“命取屋券,对妪焚之”,无偿还其旧第,彻底解去了她的后顾之忧。实在是对百姓怜爱之极。笔记中老妪的哭诉,字字句句,感人肺腑,饱含了无限的辛酸与无奈。

金锟刺肉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木八刺,字西瑛,西域人。其躯干魁伟,故人咸曰“长西瑛”。一日,方与妻对饭,妻以小金熔刺脔肉,将入口,门外有客至,西瑛出肃客,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比回,无觅金银处,时一婢在侧执作,意其窃取,拷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殒命。

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铙也,与朽骨一块同坠。原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而含冤以死。

哀哉!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

【赏析】

元代实行民族等级制度,统治者把全国民众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其次是色目人,再次是汉人,最后是南人。木八刺其人,史书有栽,西域人,在元朝称作“色目人”,曾做过建德路的总管,元代地方官职行省之下,共分路、府、州,县四级,路的长官就叫总管。由此可见木八刺也算是小有权势的人物。就因为一支金钗寻找不到,并且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木八刺之妻竟然狠下心肠,对小婢“拷问万端,竟至殒命”,实在残忍之极。事发之后,也并没见受到什么责罚,由此可见,元代社会的阶级压迫是多么严重。最后真相大白,疑团终于水落石出,金钗原来是野猫衔去,这就证明了婢女的清白,联系当初她虽然身遭痛楚,却“终无认辞”,委实令人痛心不已。

非常有意思的是,木八刺之妻貌似明礼,饭吃了一半,有客人到就连忙前去沏茶,好像是颇为知书达理;可谁知这全是因人而异,回来后见到金钗失踪,就不分青红皂白,把婢女毒打致死。前后行为,判若两人,鲜明地表现出了她的虚伪与残忍。联系到《红楼梦》中的王夫人,长着一副慈眉善目之相,整日吃斋念佛,可就因为芝麻大一件小事,就逼得金钏儿跳井自尽。两相对照,相互参读,可谓异曲同工。

放翁钟情

周密《齐东野语》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

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时绍兴乙亥岁也。

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尝赋二绝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怅然。”又云:“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盖庆元己未岁也。

未久,唐氏死。至绍熙壬子岁,复有诗。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辞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又至开禧乙丑岁暮,夜梦游沈氏园,又两绝句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沈园后属许氏,又为汪之道宅云。

同类推荐
  • 有风

    有风

    梦,极其颜色。情人节,好漫长的一天,临风起舞的风衣。大海的声音,月光下的红土地。佛说,我只是你必经路旁的一棵树。
  • 海虹

    海虹

    戚天法老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海虹》,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海天一洲举行首发仪式。据悉,这部小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从主流视角,生动细腻地描述了当代工人的理想、信念和爱情的精神风貌,为完成这部50万字的巨作,戚天法老先生呕心沥血花费了5年时间。 戚天法坦言,《海虹》是一部为当代最可爱的人群而写的读本,戚天法曾著有长篇小说《四明传奇》、《梁祝正传》、《徐福东渡》等,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浙东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本书是诗歌评选小集。通过约100首杜诗以及评论文章,还原了当初杜子美所处时代唐朝人的爱恨情仇。为生活在当代,却十分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女读者们奉献了一本令他们喜欢的杜子美诗歌评选小集。备受到大家的喜爱。
热门推荐
  • 墨玉之破碎次元

    墨玉之破碎次元

    一个坑爹的“天坑”使得刘丰获得了一块墨黑色的玉佩。一觉醒来。刘丰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打破了次元壁!来到了二次元的世界。在二次元的世界中。刘丰终于找到了自己所存在的意义。
  • 九天玄术

    九天玄术

    妖族!传说中,永远处于弱势的群体!他们真的很弱吗?未必!上天给予任何一个生物的天赋都非常的公平……一个平凡人修习妖之术后,会如何呢?一个都市纨绔子弟的修真路,韩兵在意外车祸后获得九天玄术,修习妖族之术,成为修真者的追杀对象,他要面对自身的桃花劫,要面对百倍于己的修真者,他要面对三大家族的追杀,他要担负三界的命运……从今天开始,收藏每破五百,爆更一章,推荐每过一千整数,当天多更新一章。请大家多多监督执行,6月1号开始,每天两章,至少七千字,推荐收藏突破后,我主动汇报,并且增加更新,新书新人冲榜不易,机会更是难得,希望大家不要吝惜票票哈。请大家随着韩兵一起进入妖族之中,体会人间善恶之别……
  • 盖世血帝

    盖世血帝

    他前世是一个亦正亦邪的散修,一个仙道无期蝼蚁。一次重生,会带来怎么改变。不求一世富贵,只求长生仙道。这是一个有血性的修仙者的故事。
  • 星际游情

    星际游情

    修神者江楼月在一次古迹探寻中失去了性命,阴差阳错之下来到了星际时代,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在衍界里遇到界主归灭,却被其差点杀死,却得知归灭和《衍神诀》的创造者归衍有着不为人知的恩怨,自己纯属被一时迁怒,感到憋屈的江楼月和一时回不到神界的归灭开始了星际时代的游情。
  •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战争与和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无影猎手

    无影猎手

    这是猎手的世界,是复仇,成为恶魔。还是成王,永为猎手?可是,猎手终究有一天要成为猎物。
  • 绯闻情缘:且把明月来相照

    绯闻情缘:且把明月来相照

    【加读者群174452691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这是一段无厘头的爱情喜剧。也是一段啼笑皆非的绯闻情缘。更是一段不得不说的萝莉和大叔之间的那点儿事。当某幼师遇见昔日心仪的教授,是该坐等那人一点一点接近还是该主动出击掀起一场让人措手不及的腥风血雨?当全世界的人都以为他们两个在一起,那么,老师,咱俩就假戏真做呗?你要相信,人生没有偶然,所有的巧合都是命中注定。当杜小桐遇见邵清明,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简介无能君飘过……【注:绝不弃坑,风格偏于暖萌,另著《雕镂的时光》全本免费,微虐】
  • 2113

    2113

    一批来自于2013年的年轻人,无意之间穿越到未来世界,发生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究竟是如何穿越?究竟发生了是事情?我们拭目以待吧!
  • 征服九美路线图

    征服九美路线图

    带着武尊的实力重生附体,灵罗城的天才少年萧七因此跌落神坛,却被卷进了美女与争霸的旋涡,站在玄罗大陆的风口浪尖,孱弱少年能否驰骋江山,纵横天下。《九美图》代表着玄罗大陆上最为风华绝代的女子,或人,或妖,或兽,或仙……谈笑间风姿绰越,顾盼中美目流莹,莲步上摄魂夺魄……
  • 倒置的时空

    倒置的时空

    这是一个关于梦境与现实的话题,主要描述主人公内心世界与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