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5600000006

第6章 民俗风物

作为军事要塞和丝绸之路的关口,玉门关从西汉时期就已经设立,玉门关附近还有阳光、敦煌等古老而又重要的建筑。在以后的岁月中,繁华的丝绸之路,使玉门关一带人口增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这些古老的居民在两千多年的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饮食、祭祀等风俗习惯,也产生了许多地方特产。

玉门关一带的民俗风物主要包括婚嫁习俗、祭祀习俗和一些特色小吃等方面。这些习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千百年来不断地被玉门关一带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地继承着。

(一)婚嫁习俗

婚姻自古是“合二姓之好”的喜事,备受古代人重视。千百年来,在玉门关一带,质朴的西部人更把婚嫁看作是神圣的事,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程序。

1.说媒 在封建社会,男女之间讲究“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因此,当时的男女双方遵照传统习俗,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合到一起。这种说合,就叫说媒。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玉门关一带,说媒曾改称为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

说媒是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还要做到既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了解对方的长处,乐于达成嫁娶的意向。

除技巧外,做媒人还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就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变故。媒人的辛苦自然会得到回报,在玉门关一带,按照习惯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有句俗话叫“媒婆婆,嘴吃成个油饽饽”。

在玉门关一带的婚嫁习俗中,媒人是一个重要角色,在男女两家对婚事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之后,就要引导男方去相亲,代双方送换庚帖,过礼订婚,选择成亲吉日,引导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事宜,一直到新人入了洞房。

2.上门 上门又雅称为相亲,即在男女双方经媒人说合后,若女方经过打听认为男方情况尚可,便答应男方上门。上门的时候,一般是由媒人带领男方到女方家进行初次走访,目的是为了让女方及女方父母和长者见见未来女婿。

在玉门关一带,上门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对待。礼物并不在数量多、价值高,但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

因为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所以男子想看一下女方也并不容易。一般情况下,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

在玉门关一带,人们的表达方式是比较含蓄的,这就在相亲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相亲时,相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一般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若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

男方同意后,就看女方的意见了。此时,姑娘的父母开始同姑娘一起商量是否同意,如有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甚至还要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退还。

3.看家道 所谓看家道,就是看男方家的生活境况,要看前院的房屋、后院的牲畜,甚至还要看粮仓的储备等。

在男方上门之后,若女方家同意,由男方提出邀请,请女方及家人到男方家做客,即看家道。在看家道时,一般是女方及其父母、叔叔、舅舅等人在媒人的引领下,回访男方家。

在很早以前,看家道时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男方父母先奉上香茶一杯,然后和女方父母交谈。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的家境,对男方财产、生活、家居环境等情况进行了解。了解过后,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如果不认可这门婚事,女方父母起身告辞,男方也不勉强留客。

4.订婚 在上门、看家道之后,由媒人询问男女双方的意见,如果男女双方都满意,并认为时机成熟,就要履行订婚手续。订婚日期由双方确定后,媒人带女方及其父母等直系亲属到男方家去订婚,此时男方家则邀请亲属长辈在家恭迎认亲。

在玉门关一带,订婚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包括给女方父母的衣料,给女方的衣物、首饰、彩礼等。关于礼物的数量与规格,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的。如果男方因吝惜,不舍得按要求准备礼物,就会造成女方不满,甚至取消订婚。除了准备礼物外,男方还要准备酒席,款待女方家人。

在玉门关一带,关于订婚的程序还有一些讲究。待女方家宾客齐至时,第一顿饭吃菜和馍,然后认亲戚,重点是女方认男方家亲戚,逐个敬酒称呼,长辈要给女方端礼钱,婆婆给未来的儿媳妇佩戴耳环、项链、戒指等首饰,女方赠送男方一套衣服。

认亲的程序结束后,男方家开始正式摆酒席,做臊子面。此时,新亲戚上桌喝酒交谈,增进情感。

5.结婚 婚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就开始着手做结婚准备工作。

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女两家都要待东,即招待东家和所有帮忙的亲戚朋友。傍晚时,男方家要选个干净的空地给祖宗烧纸,向祖先告知后人婚事。同时,男女还要请亲戚、同事、朋友开始布置、收拾新房,主要是张贴囍字,裁剪张贴鸳鸯、拉花、窗花等饰物,营造喜庆气氛。

到了晚上,女方的姑嫂以及朋友要到男方家看新房布置情况。新房布置完成后,不铺床,晚上由新郎与一个亲属的未婚男孩一起在新床上就寝,俗称压床。

压床的人有条件限制,不是任何人都能压的,一般由新郎的亲弟弟、朋友或同学,且必须是岁数小于新郎的未婚青年。另外,有的家庭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来考虑的。

次日便要举行结婚仪式。在玉门关一带,结婚仪式一般还要分乔亲、典礼、认亲、闹洞房几个环节。

结婚仪式的第一个环节是乔亲,就是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婚礼当天,新娘一大早首要的事情是化妆和打扮,然后穿上漂亮的结婚服装在娘家等候。

此时,新郎则与伴郎、伴娘及娶亲人员在媒人的引领下,从男方家出发前往女方家娶亲。临行前,男方要准备好双份礼品,包括红酒、挂面、猪肉方、红糖、点心及红包等,还要拿一红木匣子,内装香、艾、挂面、酵面、棉花、红枣、桂圆、莲子、碗、筷、化妆品、钱等物,均是双份。

乔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口时,放鞭炮告知。女方家则事先准备好难题,或提问题或让乔亲人员喝酒等,待嬉闹后才开门。进门后,女方家准备荷包蛋等招待新郎,准备简单饭菜招待娶亲人员后,新娘给父母敬茶敬酒拜别父母。

在玉门关一带,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迎亲人员要从女方家象征性地“偷”点东西。所“偷”东西中必须有木材类的,意为偷财。

女方将男方带来的红白糖、肉方、挂面等留下一份,让男方带回一份,将红木匣子中带来的离娘钱及馍馍留在娘家,再由娘家对等换过,其它物品原封不动随新娘带回。

时辰一到,新郎或抱或背新娘从娘家出来,送上乔亲新车,与娘家送亲人员同行。乔亲人群中途不能随意停留,不能走回头路,也不能走重复路线。

有时碰到吉日,结婚的人多。乔亲人群在路上与别家乔亲人群相遇,要互换手帕以图吉利。乔亲队伍到新郎家门口时,放鞭炮、撒花,或喷彩带。

下花轿时,新娘脚不沾地,新郎将新娘抱人新房,换礼服,准备典礼。在新娘进门时,公婆、新郎的兄长都要回避,不能照面。

新娘到家后,待宾客到齐,坐定,吉时一到,就开始进行典礼仪式。由司仪宣布婚礼开始,鞭炮齐鸣,新郎、新娘携手缓缓步入典礼厅堂。

结婚典礼仪式开始后,新郎、新娘携手站在典礼台上,由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并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人互赠礼物,互戴红花,以示相敬相爱,并进行拜礼。

拜礼讲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然后,新人向亲戚朋友鞠躬答谢,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礼。

在玉门关一带,为了喜庆,公婆的好朋友要给公婆抹花脸,还要在婆婆的耳朵上挂红辣椒,其意就是让公婆在媳妇面前出丑,以此来缩短媳妇与公婆之间的距离。

在典礼结束之后,司仪宣布新郎、新娘携手入洞房时,亲朋好友将事先准备好的由纸花、五谷杂粮、白砂糖等掺成的混合物打向新郎、新娘的头上,称为打煞,意为驱灾避邪。

典礼之后,玉门关一带还有认亲的习俗,即在婚宴开始,由司仪带着一对新人认长辈、认亲戚,新人叫着长辈亲属的称谓,并鞠躬行礼。而长辈则要事先准备礼金红包,当面分别给新郎、新娘,以示祝贺,称为拜礼,一般要多次鞠躬行拜礼。

婚礼当天晚上,新郎和新娘不吃婆家饭,而是吃娘家派人送来的素食宽心面。所谓宽心面,就是很宽的拉条面,其意就是让新人在成婚后放心过日子,不要怕事。

婚礼的当天晚上,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闹洞房,也称耍床。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到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大家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

闹洞房时,年轻人要准备各种雅俗共赏的节目,让新人表演,逗乐、起哄,增加喜庆气氛。如表演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有意亲吻。

过去闹洞房时还要耍闹小叔子,让小叔子给嫂子房子扫地,扫地要从门口往里扫,扫的东西要堆在屋角,意思是不能把财扫出门。这些扫来的“财富”,第三天新夫妇回门回来后,再由新娘清扫出门。

在玉门关一带,闹洞房结束后,结婚仪式还没有结束。新郎、新娘入睡前还必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就是让人给新人铺床。

铺床十分讲究,要请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女性给新婚夫妇铺床,把两床被子的四角夹入核桃、花生、莲子、红枣等物,一边铺床一边口中还要念念有词:“反铺席子正铺毡,生下的娃娃坐高官;双双核桃双双枣,儿子多来女子少……”而后,新婚夫妇才能同床共寝。

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妇不能随便出门,也不能睡懒觉,更不能随意开门。必须等候小叔子或侄子叫门,才可开门。叫门时,一般要喊:“哥哥、嫂子,或叔叔、婶婶开门来,金银财宝滚进来。”这时新婚夫妇才能打开新房门,并由叫门的人递进来两个熟鸡蛋、两个小馒头、两杯糖水,寓意财源流进,甜甜蜜蜜。此时,新郎、新娘要给叫门送餐的人红包。

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吃完后,再出门拜见公婆。到此,一套隆重的结婚仪式才算结束。

6.回门的习俗 在玉门关一带,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结婚第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家非常重视婚后第三天的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好印象。

回门一般在上午进行。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要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或称姨父、姨娘,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得亲切热情、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回门饭不做菜,只有饺子,饺子馅儿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寓意今后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

吃完饭后,新娘要按婆婆的叮嘱不能久留,放下筷子就回家。意思是说,新媳妇回门在娘家待得时间长了,婚后就不大顾家了,所以不能久留。回门是在玉门关一带婚嫁习俗的最后一个环节,回门之后,婚嫁活动才算正式结束。

时代在发展,在玉门关一带的这套婚嫁习俗,自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大致程序还是有的。在玉门关一带的这种婚嫁习俗,也许显得太为繁琐,但是毫无疑问,经过六道环节考验下的婚姻,应该会比仪式草草了事的婚姻更稳定、更长远。

(二)祭祀习俗

祭祀祖先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在玉门关一带,人们一代带着一代,年复一年跟着父辈们进行对祖先的祭祀活动。

玉门关一带比较大的祭祀活动在年三十儿的晚上。年三十儿那天,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全家人带上烟、酒、茶水、纸钱和各种菜肴吃食等到室外空地或马路上叩头、烧纸,恭请祖宗回到家里过年。

清明节是玉门关一带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俗称上坟。上坟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先将供品供奉在亲人墓前,并在坟堆上培上新土,这叫攒坟。

攒坟后,人们要在坟头上面压上坟头纸,再将祭奠的纸钱点燃,将祭品打散在火堆里,跪拜、叩头、行礼。

基本仪式结束,最后人们在坟地吃掉剩余祭品回家。

农历七月十五,也叫鬼节。玉门关一带每逢农历七月十五,人们纷纷带上祭品到坟上祭祀祖宗,形式和规模同清明节相仿。但这次上坟所不同的是,不在坟头上添土,只是以烧纸祭拜为主。

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与清明节、鬼节同属祭祀祖先的日子。农历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初期,由生者的御寒加衣想到逝者的防冷需要,因此,人们在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要焚烧一种不可缺少的物品,如冥衣。

农历十月初一的祭祀形式与年三十儿相似,也是备好祭品,待天快黑的时候,全家人到室外空地或马路边烧纸跪拜。

此外,玉门关一带还有个习俗,人去世后一般在家停放三天。如有子女、亲朋在外地因受归期的限制,也可停放五天或七天。

第一天是亲戚朋友帮忙布置灵堂、请客。请客时孝子头顶孝布,手拿丧棒由亲朋引领前往亲朋好友家叩头行礼。恭请其参加葬礼。

第二天白天。逝者的亲朋好友前来奠纸吊唁,下午五六点开追悼会缅怀逝者。到了晚上,据说是为了让逝者不再留恋人世间并能找到去阴间的路,要举行“出纸”活动,请一年长者带领逝者的子女亲属边走边打锣,各人呼着对死者的称谓,叫“上纸来,上纸来”,之后留几个亲朋好友守夜。

第三天凌晨四五点前在灵堂由一长者将准备好的祭品放入棺木,由逝者的女儿为逝者洗脸之后盖棺。抬棺木时由逝者的长子抬头、次子抬脚,一路上遇桥放炮喊话。一般讲究在太阳出来之前下葬。

之后有两次上坟烧纸,一是第三天的“攒山”,亲人们带上铁锨,给新坟上添土,然后烧纸。二是百天时上坟烧“百日”纸。

如果有“犯七”之说,即逝者去世这一天逢农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日,从去世当天起每七天为一个期,共七期,每一期都要到坟上去烧一次纸。

百日烧纸过后,各种祭祀均与祭祖同步进行。但是,当年去世下葬的称为“新坟”,在这三年内的祭祀都要在约定时间内提前一天进行。

另外,凡家距坟地较远的亲属不能如期上坟的,可在当天晚上到室外烧纸祭奠。

祭祀先祖是一项古老的文化传统,其中的一些活动可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然而通过祭祀活动,让生者学会尊老爱老,这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羊肉粉汤

羊肉粉汤是玉门关一带的传统小吃。它选用玉门关一带本地饲养的膘肥体壮羯羊,宰好洗净切成大块,然后清水下锅。肉熟后捞出,剃骨,后将剃骨回锅,温火熬煮成汤。

食用时,先将骨汤兑水,放入适量生姜、胡椒、花椒、桂皮、玉果、辣椒、精盐、萝卜片、大蒜等香料煮沸,再将熟肉切成薄片与切成块的凉粉盛入碗中,舀入沸汤,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葱、辣椒末等。

观之红黄绿白,香味扑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腻,有滋补、发热、祛寒之效。

(四)敦煌黄面

黄面也是一种麦面制品,它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

在玉门关一带,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拉面师傅时而要将面拉成长条,时而旋转拧成麻花状,将一团七八斤的面团拉成一把细如粉丝的面条。

下锅煮熟的黄面色泽黄亮,乘热拌莱食之,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令人食欲大增,大饱口福。

(五)浆水面

浆水面是在玉门关一带被称为是“敦煌八大怪之三”。浆水面先要制作浆水,把芹莱或白莱、莲花莱投入面汤,加上浆水酵子,盛入缸内放在温暖处发酵三天,即可制成清酸可口的浆水。浆水面含有多种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热,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

面条煮熟后,凉开水浸过盛入碗内,加入浆水,浇上炝过的油葱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浆水面。三伏盛暑食之,不仅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且对高血压、肠胃病有一定疗效。

(六)敦煌酿皮子

玉门关一带流行的敦煌酿皮子有的晶莹黄亮,有的光洁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味酸辣,柔韧爽口,食用方便,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民间小吃、本地快餐。

酿皮子是一种麦面制品,制作时先将优粉加水和匀,然后将面团置人清水中翻搅抓揉,使面料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充分分离,剩下蛋白质,俗称面筋。而溶解于水的面浆,便是加工酿皮子的原料了。

在水滚沸后,烙面浆舀人铁皮圆盘中涂匀,放人开水中煮几分钟,面汁为饼便成为酿皮子。然后将饼状的酿皮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一点芥茉、蒜汁、辣椒,香油等便可食用。

(七)敦煌臊子面

玉门关一带流行的敦煌臊子面,是一种传统手工麦面制品,作法是将面粉加水和匀,用面杖把面团擀薄,切成长条煮熟,加汤食之。面条细长而匀称,尤像韭叶,加之汤的味道鲜美,吃上一碗使人顿消饥饿疲劳。

臊子面关键在汤,汤的制作很讲究,先将臊子如猪羊肉、萝卜、洋芋等,在锅内适火炒好后加入水,再辅之豆腐,葱,蒜,香菜、虾片、芝麻等佐料,然后将面挑人汤中,即成一碗难得的美食。

用臊子面待客,是玉门关一带民间人家最好的款待。

(八)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是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作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

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由于制作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

制作时,用大油和水烫面。在整个烫面、揉搓、包馅、炸制过程中,既要求油,水,面的比例合适,又要求油温适宜和火候恰当。这样才能膨松起泡,形成表层脆酥似飞絮,内里香甜如糯糖的特色,吃起来酥松香甜,是中外游客首选的风味食品。

(九)鸣山大枣

在玉门关一带出产一种大枣,名叫鸣山大枣,它以个大味甘营养丰富著称,在全国都非常著名。

鸣山大枣每颗鲜枣重量可达45克,成熟后外表光亮红中透黑。宛若红宝石,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营养物质,药用价值极高,是补血、益气、养肾、安神之佳品。

大枣宜制干枣和酒枣。敦煌酒枣风味独持,制法是秋后挑选个大饱满的鲜枣,用酒搅拌,封存于瓦坛中,到冬春启封,鲜活如初。枣香伴着酒香,确能使人馋涎顿溢,熏熏欲醉。

(十)李广杏

在西北干旱之地,李广杏可称“敦煌水果之王”,它因其光泽黄亮、汁甜如蜜而享有盛名。每年农历七月是李广杏的收获季节。

关于李广杏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西汉年间,飞将军李广率部西征,夏日炎炎,将士焦渴难忍。突然空中袭来一阵奇香,只见两匹彩绸自流云中飘下。李将军策马追舌,拔出神箭射出,其中一匹彩绸应声落地,变成一片果实累累的杏林。

众人争食,苦似黄莲。李广愤然砍平杏林,次日渭晨,却见杏林又枝繁叶连,鲜嫩欲滴的黄杏令人馋涎欲滴。李厂忍不住摘下一个咬了一口,顿时香人肺腑,将土们纷纷摘杏食之,顿觉精神倍增。

原来,那两匹彩绸本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奉王母之命来救李广的,她们只顾嬉戏,惹怒李广而射落了苦杏仙子,深夜甜杏仙子找拢到了苦杏仙子,施展仙法,在苦杏树桩上接上甜杏树枝,最后结出了清香甘甜的黄杏。

当年曾为李广解危救困的甜杏,随着李广大军进入玉门关、敦煌一带,所以这里的人把它叫作李广杏。

(十一)敦煌瓜

自古以来,去过到玉门关一带都知道,来这里不吃敦煌瓜,可是一大遗憾。古时玉门关一带盛产美瓜,而其所属的敦煌又有“瓜州”之称,史书记载:“敦煌古瓜州,出美瓜。狐人其中,不露首尾。”

敦煌瓜水分足,含糖量极高,是消暑解渴的佳品,敦幄瓜品种较多,主要有炮弹瓜、尝蜜红,克克齐、黄河蜜、金皇后、香瓜、白兰瓜等,其中以新品种的黄河蜜为最,其瓜圆形,个不大,皮色黄亮似金,瓜瓤碧翠如玉,色泽极为诱人。瓜味甘甜,咬一口蜜汁沾唇,香气扑鼻,且有轻淡香醇的酒味。

(十二)带紫胭桃

紫胭桃又名李广桃,为玉门关一带,乃至甘肃省稀有的独特品种。因此桃颜色紫红中含绿,呈胭脂色而得名。紫胭桃农历八月成熟,以形体均匀,色泽艳丽,肉厚味香而闻名,其果肉呈蜜白色,味甘清香,含汁丰富,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鲜食可解饥解渴,补养身体。

玉门关一带指的是一片很大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不仅有玉门关,还有玉门关附近的阳关、敦煌等大片地区。这一带的人长期在这一广大地区生活,自然也就形成了一些相同或类似的风俗与饮食,出产了许多相同的地方特产。

当然,玉门关一带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民俗和风物,如敦煌酒、葡萄等。这些独特民俗风物和玉门关一样,大都有悠久的历史。它们的存在,使玉门关的文化更加丰富起来。

同类推荐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塞上古史钩沉

    塞上古史钩沉

    本书为描述宁夏历史的一部著作,全书分:神奇香山、枸杞种植考略、枸杞饮食史话、宁夏丝绸之路新考、周穆王西游宁夏考证、成吉思汗病殂海原天都寨行宫考证、成吉思汗陵寝建寻踪等章节。
  •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本套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揭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这套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热门推荐
  •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梦温醒

    如梦温醒

    (短片古言,不喜勿进)梦缠绕于心头,亦真亦假,迷雾铺满了前进的道路,何时才能破晓?谁对谁错不过是弹指间的虚无。
  • 血染苍穹

    血染苍穹

    一少年,一血刀,染苍穹,谁人挡?挡者杀!千载苦修,一朝毁。悔哉!悔哉!喜欢《血染苍穹》的读者请加群271192098希望你们能多多指教,只有这样神机才能进步,创业出让你们满意的作品。
  • 薰衣草:等待爱情

    薰衣草:等待爱情

    冷心,一个高中女生长相奇丑无比身材肥胖,但又脾气暴躁的女生因为自身的种种原因而转校。皇普学校,慕容铭,冷心和我在一起把我会一辈子保护你的,好,我答应你!但在无意间才知道这只是一句玩笑而自己就是那个玩笑,铭,告诉我这不是真的,学姐,你也不拿个镜子照照就你长成那样,铭会喜欢你吗,你充其量就是个玩具罢了,慕容铭,听到了吗,我会喜欢你这个丑八怪吗?冷心,死心离开整整五年,慕容铭欠我的该还了…………
  • 九天飞舞

    九天飞舞

    逆转修为,踏天而上,批掉荆棘,斩碎过往,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令的每个人都感觉到热血沸腾,这也是一个神奇的传说,没有人超越的高度。上官飞天峥嵘一生,将一切都给掌控在手中,令的天地颤抖,令的大地震动,刀锋所指,所向披靡。
  • 带着英雄系统去异界

    带着英雄系统去异界

    异界大陆,唯我独尊,英雄联盟,纵横异界!你们想要找到我?“狩猎律动”让你毛都找不到一根!想要和我比硬?“坚定意志”一旦激活,站着让你劈可劈得动?想要和我比风筝?“秘术射击”弹在你脸上可爽?想要和我一对一?好啊!“无尽的愤怒”早已饥渴难耐了!带着英雄联盟的升级系统,看宅男如何玩转异界。
  • 剑魔天地录

    剑魔天地录

    什么样的人能无敌于天下?什么样的剑能纵横于江湖?独孤求败就是这样的人,独孤求败就有这样的剑!剑冢里,千言转成空,万般且余恨:余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唯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独孤求败。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於天下,乃埋剑於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胜悲夫!剑,是什么样的剑?人,是什么样的人?
  • 从校服到婚纱

    从校服到婚纱

    一对欢喜冤家从互相看不顺眼到许下一世诺言
  • 风之世纪

    风之世纪

    上古世纪早已远去但在这片新大陆上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面貌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种族使命回到原大陆创造新的世纪且看风的种族怎样缔造一个新的世纪
  • 我的绝色女教官

    我的绝色女教官

    我们滴祖国是花园,花园里滴花朵真鲜艳!一代兵王吴良逍遥都市,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成为美女大明星的男闺蜜,傲娇女总裁的守护神,校花村花夜店一枝花的知心哥哥,有人不服?等会儿,我给警花妹妹打个电话……直到花园里突然多了一朵霸王花……“我要嫁给你!”女教官霸气十足。吴良果断摇头:“我不喜欢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