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5600000004

第4章 文学抒写

上下几千年,时空大流转,玉门关外多少面孔和事件风云变幻,转眼都成了过眼云烟。然而,王之涣的那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篇佳作还有许多,如李白的《关山月》、令狐楚的《从军行》、骆宾王的《在军中赠先还知己》等。

有关玉门关的名篇佳作,使玉门关这座经历了大汉军事的辉煌之后的古遗址迸发出新的活动,在厚重的诗词曲赋的卷轴上,开出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一)王之涣笔下的玉门关

提到玉门关的文学抒写,首先提到王之涣。正是王之涣的那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要使玉门关名扬天下,流传千古。

王之涣写玉门关的那个千古名句出自《凉州词》,又名《出塞》。诗写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的“羌笛”是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

唐朝开元中后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王之涣进入凉州城,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凉州词》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而广大戍守玉门关的战士,得不到封建统治者的关怀,长年累月地生活在关外,确实令人感叹。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在当时的影响就很大。据说,开元年间王之涣与另外两位大诗人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在酒店里,王之涣三人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

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

此事未必实有,但这也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二)王昌龄笔下的玉门关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王昌龄曾经写过多首《从军行》,其中的一首写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调名,内容多数描写军队的战斗生活。

诗的前两句直指玉门关要塞: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长卷集中了玉门关附近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反映了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方、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首诗也可以反映出玉门关在唐代军事上的重要意义。

(三)李白笔下的玉门关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的李白,在他的一首《关山月》中就曾提到玉门关。诗写道: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是乐府《横吹曲》调名。天山,即甘肃祁连山,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天山。

《关山月》这首诗描写了玉门关附近边塞的风光及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表现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在这首诗中,李白没有把征人思妇之情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而是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抒发这种感情。

李白用宽广的时空作背景,把眼前的离愁别绪融合进去,营造更加深远的意境,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手笔。

除去要表达的离愁、反战的主题外,诗的前几句所描写的意境之高远,也为后人所称道。

唐代玉门关有士兵驻守,自然也就有了远在内地思夫的戍边丈夫的思念。李白在另一首《子夜吴歌》中的《秋歌》就表达了这一思想: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四时歌》共四首,写春夏秋冬四时,《秋歌》其中的一首。此歌为六朝乐府本为四句,内容多写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诗人的创造,而用以写思念征夫的情绪更具有时代之新意。

笼统而言,《秋歌》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

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门关征人的深情。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中的著“总是”两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

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多么有意味的诗境呵!须知这俨然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亦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可以说,《秋歌》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四)骆宾王笔下的玉门关

唐代诗人骆宾王,曾经因事被贬至西域。来到西域从军之后,骆宾王归心悠悠,写出了“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之句。

骆宾王的这一名句就出自他的《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诗写道: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

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

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

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

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

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

在“唐初四杰”中,骆宾王最擅长七言、五言,他的诗文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骆宾王的这首《在军中赠先还知己》中,骆宾王表达的是对友人思念,诗中的“魂迷”“望断”等词,让人能够感到身在玉门关外的诗人,愁绪是何等的强烈。

(五)戴叔伦笔下的玉门关

在唐诗中,玉门关已经成为“边塞情结”的象征,不知有多少边塞诗作提到过玉门关。而在这些边塞诗中的玉门关,总是给人悲凉、萧然之意。与那些诗作中的玉门关不同,唐代中期戴叔伦笔下的玉门关,可能显得更为积极乐观些。

戴叔伦的《塞上曲》写道: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的这首《塞上曲》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唐朝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削弱了唐王朝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吐蕃、回纥统治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多次派兵骚扰,致使战乱不息,生灵涂炭。在这种背景下,戴叔伦便写了这首《塞上曲》,它对于驰骋疆场的将士们是歌颂,也是勉励。

诗的第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汉军在阴山的浩大声势:漫山遍野,旗帜翻飞,万千将士严阵以待。第二句写将士们彻底消灭敌人的决心和气魄,反映了他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全歼敌人的愿望。

诗的后两句与后汉书的一句诗文有关,在班固的《后汉书·班超传》中,曾有“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句。用但愿生在玉门关外来体现玉门关外环境的艰苦。

在戴叔伦的这首《塞上曲》中,后两句就是反用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之意,写出了将士们强烈的报国志愿:为了祖国的统一,我们不惜此身,愿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甚至不必活着返回玉门关。此句与“何必马革裹尸还”异曲同工。全诗慷慨激昂,感情真挚朴实,深切地表达了将士们疆土的热爱和忠诚。

多少年来,当人们读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激扬豪迈的文字时,无不为这些可敬的古代将士们而自豪。因此,在戴叔伦的笔下,“玉门关”不再启人悲怨,而是激人豪情。

戴叔伦也许对玉门关的感情是浓烈的,他在另一首《闺怨》中,又曾写玉门关。诗写道: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和《塞上曲》不同,《闺怨》中的玉门关不再是表达爱国激情的符号,而是更多地表达了一些思绪。

(六)岑参笔下的玉门关

说起边塞诗,当首推岑参。岑参的边塞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点,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岑参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他在《玉门关盖将军歌》里,就曾对玉门关进行过描写: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岑参的这首诗主要是写将士的边塞生活。“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形象地勾画出了玉门关坐落在黄沙万里、荒草丛生之中的孤独。

此诗作于玉门关无疑,但时间尚难确定。大概是岑参在北庭任支度判官时行役至玉门关时所作。这首诗对奢侈豪华的夜宴的描写占了一半的篇幅,里面有赞赏也有讽刺。这种讽刺自然是委婉的,甚至带点调侃的语气。

这位盖将军在古代边将中大概很有点代表性。他们在战场上是勇猛的,在争豪斗富的享乐方面也决不示弱。这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其是非功过,不宜用现代的观点去作机械的评价。此诗句句押韵,或三句一顿,或两句一顿,既富有音乐感,又充满抑扬顿挫的变化,具有一种独特的声情效果。

(七)胡曾笔下的玉门关

以写咏史著称的唐代诗人胡曾,自然也不会忘了去写赫赫有名的玉门关。他在《咏史诗·玉门关》写道: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咏史诗·玉门关》中的定远功成,写的是班超,班超曾经经营西域,有力地维持了汉朝对西域的控制。诗的第四句“唯思生入玉门关”也是和班超的那句“但愿生入玉门关”相照应的。

胡曾还有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独不见》:

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

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

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

和《咏史诗·玉门关》咏史怀古不同,《独不见》表达的是思念。这两首诗的主题,也正是千百年来大部分关于玉门关的诗作所具有的主题,即怀古思绪。

(八)陆游笔下的玉门关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诗篇非常多,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后来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在陆游众多名篇佳作中,关于玉门关的有好几首。陆游在一首《塞上曲》中写道:

三尺铁如意,一枝玉马鞭,

笑把出门去,万里行无前。

当道何崔嵬,云是玉门关。

方当置屯守,征人何时还?

马色如杂花,铠光若流水;

肃肃不敢哗,遥望但尘起。

日落戍火青,烟重塞垣紫。

回首五湖秋,西风开芡觜。

陆游曾经被贬到西部为官,他的一首《予以淳熙戊戌岁自蜀归时年五十四今三十有二》写道:

入玉门关到酒泉,昔人想望若登天。

岂知万里西征客,归卧家山三十年。

为求收复山河的陆游,一生都对曾经是军事要塞的玉门关情有独钟,他的《夜坐水次》再次提到玉门关:

房星纵,心星横,北斗高挂南斗倾。

蓼根熠熠萤火明,苇丛哀哀姑恶声。

我倚胡床破三更,溪风吹衣月未生。

玉门关,拂云城,何时连营插汉旌?

白头书生未可轻,不死令君看太平。

从诗中“玉门关,拂云城,何时连营插汉旌?”之句,人们可以看出陆游心底深处愿意为收复山河而战的决心。

陆游的一生都在为收复山河而努力,然而时局的频繁变迁,使陆游时而得以为收复山河而战,时而被贬。曲折的人生经历,在他的诗词中有所反映。他在一首《野兴》的诗中写道:

玉门关外何妨死,饭颗山头不怕穷。

春瓮已成花欲动,了无一事著胸中。

诗中“玉门关外何妨死”一句,体现了陆游平生求战的远大抱负。

和《野兴》相似,陆游的另一首诗《新秋》也反映了他的心境,只是这首诗略显萧然一些:

天河渐近鹊桥时,一夜风吹斗柄移。

金井梧桐元未觉,画廊蟋蟀已先知。

青灯耿耿还相伴,白发萧萧只自悲。

犹胜玉门关外客,卧听沙雁数归期。

从他的这些诗中,能够清楚地看到玉门关在陆游心中的地位。

(九)张镃笔下的玉门关

南宋诗人张镃的诗词,受到当时诗坛名家的推崇。张镃诗作以吟风弄月、赏花醉酒为主要题材,但也不可否认,在张镃残存不多的作品中,还是能找到少量对家国之思的优秀作品,比如,他的一首《杂兴》:

迢遥秦陇旧家山,百万貔貅拥节还。

读尽一编时自许,西风吹梦玉门关。

在诗中,“秦陇旧家山”一语,可印证其祖籍所在地域。张镃和陆游一样,都有为国立功的愿望,作为西秦遗民,他并没有忘记迢遥千里,远在西部的故国山河,他热切地渴望自己能像张良那样“一编书是帝王师”,以奇策报效国家,跟随百万雄师,北伐劲敌,收复秦陇,直捣玉门关,完成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大业。

(十)刘克庄笔下的玉门关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刘克庄,在其诗词中也曾多次提到玉门关。其中,他填的《水调歌头》就有三首提到玉门关:

其一

遣作岭头使,似戍玉门关。来时送者,举酒珍重祝身安。街畔小儿拍笑,马上是翁矍铄,头与璧俱还。何处得仙诀,发白颊犹丹。

屋茅破,篱菊瘦,架签残。老夫自计甚审,忙定不如闲。客难扬雄拓落,友笑王良来往,面汗背芒寒。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其二

风露洗玉宇,星斗灿银潢。云间笙鹤来下,人世变凄凉。九转金丹成後,一朵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却笑跨夺子,草草梦黄粱。

君记否,齐桓口,鲁灵光。中原公案未了,直下欠人当。试问玉门关外,何似金銮殿上,此段及平章。富贵倘来耳,万代姓名香。

其三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蓬天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

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刘克庄一向推崇辛弃疾、陆游,对辛弃疾评价尤高。他的作品也具有辛弃疾豪放派的风格,词风豪迈慷慨,他也因此成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

刘克庄豪放的风格应该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在江湖诗人中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但是,刘克庄在宦海生涯中,也有不如意的时候,他曾经有过被贬几年的经历。这在第一首词“遣作岭头使,拟戍玉门关”之句中可以体现出来。

很明显,在刘克庄看来,玉门关无疑是个苦寒之地,所以他才拿守玉门关和岭头作比。第二首“试问玉门关外,何似金銮殿上,此段及平章”之句,更加可以看出,刘克庄对玉门关外环境的评价是何等恶劣。第三首词中,刘克庄发出了“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之叹。可见,三首词中,玉门关在刘克庄眼里,都是荒凉的象征。

(十一)李演笔下的玉门关

和附近的阳关一样,玉门关有时在文人的作品中也是一种文化符号。阳关代表的是离别,而玉门关代表的是边关,是金戈铁马。

宋代词人李演在其作品中就是把玉门关作为了一种符号,他在他的《虞美人·多景楼落成》中写道:

笛叫东风起。

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

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

又婉娩、一番春意。

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

闲热我,醉时耳。

绿芜冷叶瓜州市。

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

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

问人在、玉关归未?

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

歌哽咽,事如水!

词中的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临长江,为登览胜地,素有“天下第一江山楼”之称。宋理宗淳祐年间,镇江知府重修,这在宋末国势衰落,蒙古迫近的情况下,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扼腕唏嘘。李演此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点题,咏多景楼落成。“笛叫东风起”,起句高华浏亮,提挈全篇。笛声高奏唤起东风,吹满整个江天,人的思想也随之被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关归未?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歌哽咽,事如水!”这一段,一气呵成,层层推进,悲慨呜咽,直有裂竹之音。

当时镇江已经成为当时抗御蒙古的前沿阵地,但东南的一角边墙,却已防务废驰,这又怎能护得山河万里呢!北方广大的领土,仍在蒙古人手中,朝廷大臣早已不思恢复,光恃长江天堑,苟且偷安,恐怕连这东南的半壁河山也难以保全了。“落落”两句,显足词人之感慨深沉。着一“谁”字,故意设问,未能远谋的肉食者难逃其责。

词人接着再问一句:“问人在、玉关归未?”远在祖国西北的边疆的玉门关,是汉唐时期的边塞重镇,“玉关”人未归,感叹关塞戍卒,头白守边。每念及此,便不由得涕泗纵横了。

词中的“佳期”,指恢复中原之期,也是“玉关”人归之时。然而,李演作此词时,南宋已衰弱至极,且不要说北伐中原,即使连偏安局面也几不可保了。如今佳期迢递,唯有空洒一掬新亭清泪。

(十二)李致远笔下的玉门关

元代曲作家李致远在其作品中提到过玉门关,他在一首《双调?折桂令?读史》中写道:

慨西风壮志阑珊,

莫泣途穷,

便可身闲。

贾谊南迁,

冯唐老去,

关羽西还。

但愿生还玉关,

不将剑斩楼兰。

转首苍颜,

好觅菟裘,

休问天山。

词中的贾谊南迁,指贾谊被贬为汉长沙王太博,抑郁而死之事。冯唐老去是指,西汉安陵人冯唐曾在文帝前为名将,怀才不遇,很老时才被任为中郎署长。关羽西还是指关羽败走麦城,命归西天。

在想到这三个人物之后,作者想到了自己作者一生落魄,壮志难酬。于是发出了“但愿生还玉关”之希望。

很显然,在这首曲里,玉门关依然是一种代表金戈铁马的文化符号。青丝成白发,楼兰剑化为狐裘衣,这正是元代士人的生活与心灵轨迹。以读史时的慷慨激愤之情起,而以消沉隐逸之情结,感情幽咽曲折。

(十三)张可久笔下的玉门关

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张可久,曾经写过一首《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怀古伤今,慨叹民苦”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题材,这首曲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作品引用了三个典故,其中,“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的是班超当年空老玉门关外。接着,通过典故寄寓了作者对时世的看法,项羽、曹操、班超这三个秦汉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功业英名虽然万古不会磨灭,但他们的功业英名是以“生民涂炭”为代价的。

“伤心秦汉”这句也意在表达英雄美人虽有壮烈哀艳的故事,但在历史的画卷中最值得同情的是苦难的百姓,最痛心的是天下的百姓,体现了作者最本质的情感。

在以往的诗词中,玉门关一直代表苍凉、离愁之意,而张可久的笔下,玉门关和乌江、赤壁等一样,成为著名军事英雄人物遭遇挫折的象征。由此可见玉门关在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影响。

(十四)侯怀风笔下的玉门关

侯怀风是清初著名的女诗人,也是抗清义士侯峒曾之女。侯怀风的父亲侯峒曾刚正不挠,清军攻取江苏时,他坚守嘉定十余日,城破,峒曾与其两子同投水殉国。因为这一特殊的经历,侯怀风的诗多有伤感,深沉悲壮。

玉门关是著名的军事要塞,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悲壮的战争故事。玉门关也就成了侯怀风笔下的对象。她在一首名为《感昔》的诗中写道:

黄河水流响潺潺,当日腥风战血殷。

大地尽抛金锁甲,长星乱落玉门关。

居延蔓草萦枯骨,太液芙蓉失旧颜。

成败百年流电疾,苍梧遗恨不堪攀。

这首《感昔》气势雄浑,大气磅礴,很难相信它竟然是出自一个江浙一带的女子之手。毫无疑问,在这首诗里,玉门关又成了血雨腥风的战争象征。

千百年来,悠悠玉门关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然而,这么多作品同写“玉门关”,它们的取象设意却各具特色,或以之启怨抑怨,或作为典型“景点”嵌入宏阔的画面,或借之寄托豪情,真可谓同笔异趣,各臻其妙。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 魂牵梦绕新西兰

    魂牵梦绕新西兰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本书按照《四库全书》的分发,重点介绍了经、史、子、集四部的经典国学著作,选编了其中部分章节内容,并附有译文。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热门推荐
  • 相拥在雨季

    相拥在雨季

    命运让你在15岁之前属于我,15岁以后我属于命运,既然你已远去我也不该再不放手。以后的以后我是谁的某某,我们的命运就错开了,我相信终会有属于我的那个出现。
  • 日光微暖爱倾城

    日光微暖爱倾城

    她是时而天然呆时而精明强悍的矛盾小海龟。 他是腹黑顽固玩世不恭帅而多金的ABC。 当腹黑遇上天然呆,当平民遇上王子,灰姑娘的故事是否就真的存在? 世间最难得的不过是爱情一词,世间最敌不过的也无非现实二字! 王子和灰姑娘的爱情,最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朝露昙花咫尺天涯? 少年时的惊鸿一瞥,再次相遇时的言笑晏晏,谁才是她繁华落尽后最虔诚守候?
  • 模拟导游

    模拟导游

    在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中,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乘数效应,展现了极强的产业优势并积极发挥先导作用。两年来,四川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已恢复到震前水平,成为海内外游客心中美丽而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作为“民间大使”,四川导游肩负着传播四川特色文化、展示四川旅游形象的重任,为此,培养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导游人才已成为川内旅游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编写本教材的初衷。
  • 宠妻无度:缉捕落跑妻

    宠妻无度:缉捕落跑妻

    昔日废柴,如今天才,跟我斗,姨娘们你们太嫩了!虽说有个有个爱自己的亲爹和爷爷,但是,也要自己闯出一片天!再说,遇见了他,只有逃了,被他逮到我就惨了..【“妖孽,你还来这里干什么!”女子无奈的看着带着银色面具的男子,“月儿,为夫想你了!”男子看向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子,眼里充满了宠溺,“妖孽,我。。”“小降珠,真狠心啊!竟然都不认识我了”男子幽幽道“你..”还没等薄月说完男子的吻铺天盖地而来...】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 小受给我站住

    小受给我站住

    生活小片段1.吴亦凡的办公室里头~吴亦凡暧昧的挑起鹿晗的下巴:“不准看吴世勋!”语气霸道。鹿晗别过头:“干什么听你的!”“干什么听我的?鹿晗,你不是在听话吗?吴世勋正在另一边呐。”某傲娇受欲哭无泪,吴世勋你这小兔崽子快来救救我!生活小片段2江边某公园沙坑~——“喜欢么?我特意为你做的!”吴亦凡极为骄傲的指着……一滩泥沙。鹿晗白眼,看向吴世勋那边:“你弟弟比你做的好!看看那城堡堆的…….”吴亦凡顿时黑了脸强行扭过鹿晗的脸:“爱屋及乌懂不懂!!”
  • 夜半惊婚:冥夫赖上门

    夜半惊婚:冥夫赖上门

    情人节那天,男朋友跟我分手了,一个神秘男人出五十万和我假结婚,婚礼当晚,我就被他抱进了棺材里面……
  • 桃衣卿相

    桃衣卿相

    现代都市人韩恺阴错阳差地穿越到了大明王朝,成为俊逸潇洒的秀才杨冲。命运的轮盘就此发生逆转。救公主,破邪教,平苗疆,征大漠,斗权臣,夺皇位,审藩王,打倭寇,教太子,做贸易……各种爱恨情丝、百般荡气回肠,那些只在历史书中出现过的人物轮番登场,几度令人迷惑而又痴狂。这个特殊的朝代因为他的到来而脱离了原本的历史轨迹,他将在这里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 仙道漫漫录

    仙道漫漫录

    一个机缘巧合,一位少年从凡人一步一步走向成仙之路。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立足于仙道巅峰!主角古宇,为您拉开一道修仙之幕!本作慢热,没有看过修仙类小说的朋友也能看得懂哦!希望大家能喜欢!
  • 嗜血公主的复仇恋

    嗜血公主的复仇恋

    她们被赶家族;她们同命相连;她们结为姐妹;她们决心复仇;一次偶遇:她的冷漠,她的妩媚,她的可爱,他的冷酷,他的温柔,他的花心,俘获了她∕他们的心;无法相爱的两个人,结局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