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24100000539

第539章 暮色襄樊(1)

在南宋境内,战争的时钟却没有马上停止,因为忽必烈出现了。

这时要提一下忽必烈的特殊性。他与全部的蒙古人都不同,尤其是和“刚明雄毅”的大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蒙哥是传统型蒙古人,信任刀马与弓箭,他的“刚”字诀让他无法去接受并奉行其他民族的生活理念。比如汉族的,哪怕再先进,能带来更多的财富,他也不会接受。

蒙古人可以击败、奴役所有民族,难道还要去向那些“劣等”民族学习?!天大的笑话。

忽必烈却不这么想。

蒙古人的战力,加上汉族人的思维,具体是对财富的管理,才会强强结合,达到完美配置。他在自己的漠南领地,包括汉地的河南一带,放弃了传统的蒙古式管理法,转而放权给汉人,很快得到回报,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

让其他的蒙古人看红了眼睛。

蒙哥本人都怒了。辛苦抢劫的蒙古人还不如坐享其成的蒙古人,简直是大逆不道。尤其是四弟的财富比他都要多,这绝对不能容忍。

蒙哥下令调查忽必烈的汉臣手下是否擅权、奸利。以此为由,一个庞大的纪检组织从和林出发,到忽必烈的漠南区域内进行审计。

很快,纪检列出了一百四十二条违纪事件,忽必烈的大小幕僚全部落网,几乎一个都没剩下。蒙哥趁机解除了忽必烈对漠南汉地的统军权。

忽必烈遭遇了他人生里最大的危机。黄金家族的主系成员不可能没有军权,无军权之后很快就会无生命,会迅速淹没在历史长河里,连个水花都别想溅起。

被逼无奈,忽必烈尽一切可能取信他的哥哥。

他带着全部家眷北上和林入觐。非常明显,他是要把全体家人都交给蒙哥当人质,以此证明他的忠诚。可就是这样,蒙哥仍然不相信。

蒙哥命令他把家眷都留在和林,自己单身入觐。忽必烈都答应,蒙哥才勉强放他回汉地去休息。他的军权没了,他的汉人机构没了。

忽必烈在历史上暂时消失。

以上事情发生在“斡腹”云南成功之后,蒙哥南征之前。当钓鱼城激战正酣,蒙哥汗“毅”字诀大显神威的时候,东路军主将塔察儿打得一塌糊涂,这位灭亡了金国的蒙古名将寸土未得。蒙哥大怒,扬言必将严惩,哪怕是守灶家族也别想幸免。

这时忽必烈适时出现,他请求大哥给予出征的权力。蒙哥想到了四弟的英勇善战,在这方面老四还是非常蒙古的。很好,忽必烈出征,代替塔察儿负责东路军。

蒙哥死在金剑山温汤峡时,忽必烈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他的军队渡过淮河,强攻大胜得手,进至黄陂,抵达了鄂州江北,饮马长江了。

与南宋一水之隔,蒙哥的死讯传来。

大汗死了,战争必须立即停止。尤其是忽必烈,他是有望竞争汗位的人,越快赶回蒙古本部,成功的希望越大。

可忽必烈不这样想,他需要一场浩大的胜利,尤其是蒙哥汗亲征都没有得到的胜利,有了它之后,他才能在竞争中真正获得优势。若不然,他之前还被停职,就差流放了,让他拿什么威服骄横成性的蒙古人?

忽必烈下令渡过长江,围攻鄂州。消息传进临安,南宋朝野空前震动。这是自金兀术搜山检海捉赵构以来前所未有之危局。

蒙古军居然已经渡过了长江!

是逃是战,摆上桌面。主张逃跑的人是首相吴潜,这人非常强硬,对赵昀也不那么温顺,经常自己处理完了文件,才把结果报告给赵昀。两人之间的矛盾早已激化,激化点在赵昀的继承人方面。

宋理宗没儿子,唉,好色之报啊。他打算立弟弟赵与芮的儿子忠王赵禥为太子。吴潜不同意说:“臣无弥远之才,忠王无陛下之福。”

硬生生地揭了赵昀最痛的伤疤。

这时他劝赵昀逃跑,赵昀问:“你跟着跑吗?”吴潜答:“我将死守临安。”赵昀立即抢白道:“你想做张邦昌吗?”如此君臣,当面骂街,吴潜自然罢相。

逃跑的动议也被否决,南宋决定应战。先前在蜀川遥控战局的贾似道从汉中发兵,在行进中被任命为右丞相,火速赶往鄂州总领战事。比他更近的是吕文德部,从重庆起兵助战。战云密布的鄂州城,曾经是岳家军大本营,现在再一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贾似道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不管这人以后是怎样的,这时与这之前,他是个完全合格的军人。虽然他是文官,但在战场上的表现足以配得上推荐他的那个人的名誉。

他是孟珙所选择的。

贾似道以最快的速度向鄂州进发,途中接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命令。临安方面要求他先去黄州报到,因为那里才是所谓的军事要冲。可军队还要向鄂州继续进发,也就是说,他必须独自上路。这简直是要他去送死。有记载,这是吴潜罢相前的最后一道命令。

贾似道大怒,从此把吴潜恨到了骨头里。可他没用皇帝小舅子的身份叫屈喊冤违抗命令,而是由宋将孙虎臣率领七百名士兵送他上路。

路上猛然遭遇了蒙古军,贾似道长叹一声:“死矣,惜不光明俊伟尔。”他一点都不怕死,只是觉得死得默默无闻,死得没有价值。

孙虎臣很硬气,立即领兵冲了上去,想给贾似道争取些时间逃跑。杀过去才发现,对面是一大群被俘虏的江南百姓,押解的是南宋降将储再兴,手下只有几十个蒙古的老弱残兵。孙虎臣冲上去,很快把这一伙人杀散。

贾似道安全进入黄州。

显然这是在恶搞。鄂州方面危在旦夕,主事者居然置身事外。贾似道通过关系,撤销了那条混账命令,重新回到军队里,向鄂州进军。

他到晚了。忽必烈的军队已经在攻城中,他必须冲破重围,才能进去。他做到了。进去之后在一夜之间就把蒙古军已经打破的两处城墙补全,并用大木栅环绕城墙一周。这种效率前所未见,把城外的蒙古军吓了一跳,忽必烈不由自主地感叹,为什么他的手下没有贾似道这样的能人呢?

忽必烈的感叹是发自内心的,他的军队轮番强攻多日也攻不进鄂州,急切中,他命令留守云南的兀良哈台以最快速赶来支援。兀良哈台立即行动,可是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被向士壁拦住。至此形成僵局,蒙古无法得手,而鄂州日渐吃紧。

忽必烈非常苦恼,北方的消息不妙。往常要筹备很长时间的选举大会不知怎么回事,很快就要召开了。他的妻子天天派人催他北归,甚至把话挑明到明说的地步:“大鱼的头没有了,在剩下的小鱼中,除了你和阿里不可,还能有谁呢?你快回来好不好?”

他的幕僚也警告他,哪怕攻下了整个南宋,阿里不可如果当上蒙古大汗的话,你也只是个臣子。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

忽必烈再也沉不住气,正准备撤军,突然间鄂州城派出了使者。

贾似道要求和谈。

很多史书很多人鄙视贾似道在这种关头抢先和谈,给蒙古人搭桥,主动丧失利益。这让人说什么好呢?白痴才会这么想!

贾似道知道蒙古内情吗?不知道;他有没有守住鄂州?守住了;坚强抵抗之后提议和平,在长江天险丧失之后,这难道不是一个很适宜的决策吗?

忽必烈派人进鄂州,装腔作势要巨款岁币,贾似道只答应每年二十万两白银,这比当年澶渊之盟时还要少三分之一。蒙古使者当时就郁闷了,我们现在过了长江好吧,就这个价儿?可是一扭头,正看见蒙古军中竖起了帅旗,他急忙下城回去。

忽必烈告诉过他,帅旗一举,马上回营,全军要北归了。这次的和谈,只有蒙古使者匆忙间扔下的一句活话:“他日复议。”

蒙古军急吼吼奔丧似地撤军,让贾似道闻出了些怪味。他派人追击,杀了殿后的乌兰哈达部蒙军一百七十人。贾似道把这一战功夸大,报了上去。

不管怎样,空前的危机在他的主持下被化解了。南宋上下一片庆幸之声,进而对贾似道本人充满了感激。宋理宗赵昀本人亲笔写了一份诏书,进行官方感激:“……似道为吾股肱之臣,隐然殄敌,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

这至高无上的赞誉给贾似道带来了巨大美好的前程,他成了南宋一颗急剧攀升的政治明星。从这时起,贾似道以及南宋有八年的时光在悠游快乐之中度过。

回望漠北。

忽必烈在北返的同时称汗,建年号“中统”。这是开蒙古之先河的创举。在这之前,蒙古的纪年一律是“成吉思汗元年”、“窝阔台汗十年”、“贵由汗二年”或者“海迷失后称制元年”之类,只有名称加时间,从来没有过年号。

可见忽必烈是如何向往汉学,在蒙古人的眼中,他又是多么的另类。没过多久,漠北深处的和林,阿里不可也随之称汗。

两汗对峙,各自指责,开战在所难免。

要说一下他们双方各自的实力。阿里不可作为拖雷系的灶主,继承了几乎全部的遗产,手里握有六十多个蒙古千户,拥有浑都海六盘山的四万铁骑,拥有散处在川陕区域内原蒙哥的一部分军队;忽必烈的军队要少得多,但长年出征,战力强盛,个人威名远超阿里不可。

最重要的是忽必烈的地盘。他拥有的是漠南、辽右、乐浪、朝鲜、燕云、西夏、秦陇、贵滇以及吐蕃。两相对照,他简直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阿里不可在这方面输得一败涂地,他的地盘“地穷荒芜,阴寒少水,草薄土瘠,大抵皆沙石也。”这样的破地方,能有多少物资出产,去供养庞大的战场消耗?

最开始时阿里不可没发愁,他觉得兵强马壮就足够了。可是蒙古的先辈们从来没有凭财富打仗的,从来都是越富越胆怯。

四年之后,阿里不可投降。蒙古帝国重新统一,有了新的共主。忽必烈成为世间最大帝国的新主人。空前的猛兽出笼了,不知南宋为之做了些什么准备。

也就在这一年,南宋改天换地,宋理宗赵昀死了。这个人的一生被理学家们歌功颂德,基于中国人的最大民性——崇拜权威、服从权威,所以历史对他评价也非常高。说他这样了不起,那样不得了,站在理学家们开天辟地唯一真理的肩膀上,他也神圣无比。

其实他就是命好。

孟珙、余玠、杜杲、王坚、张钰、向士壁都在他的时期内出现,再加上贾似道、吕文德、刘整、夏贵等人的鼎力相助。

有了他们,想亡国也难。

看功绩,比如说灭金。他的运气更是好到没道理,等于是蒙古人把肉包子递到了他嘴里,只要上下牙合拢就成功。

好名誉、大功绩,加上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享受,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的美女啊,还有极其一般的身世,却登上了人间帝皇的宝座。这么多的古怪加在一起,让人不禁怀疑,他是个穿越人士吧,带着外挂的人生?!

赵昀死了,他选的继承人是个白痴。

一点假都没有,这白痴是胎里养成的。宋度宗赵禥的妈妈,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怀他的时候吃了过量的堕胎药,生生地把他搞得大脑发育迟缓,七岁时才会说话,手脚都是软的。

赵昀非常看好他,逢人就说:“这孩子资质内慧,聪明着呢。”

为什么要选个白痴当皇帝?也实在是迫不得已。赵禥是赵昀弟弟赵与芮的唯一儿子,也就是说,赵昀两兄弟只有这一根苗。只有这根苗当了皇帝,才不会追究当年的宫廷政变,赵昀的帝位合法性才能万古长存。

看到了吧,满嘴仁义道德天地人心的理宗陛下,置万民于何地,置国家于何地。从始至终,他考虑的都是他自己。

理学,呸!

赵禥当上了皇帝,在政治上很有自知之明,彻底撒手,什么也不管,一门心思躲在后宫做他最重要的工作。

传宗接代。

他创造了一个纪录。宋朝宫制,嫔妃侍寝,第二天清晨要去合门谢恩,由宦官记录年月日以备日后怀孕有据可查。某一天早晨,人们惊愕地发现,去谢恩的女人居然有三十多个,这是很辛勤的,导致他在别的方面,如政治生活上全盘推掉。

赵昀最后五年的南宋和整个赵禥的南宋都是贾似道的天下。

权臣已经见过很多了,从秦相公到韩相公到史相公再到贾相公,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具体到贾相公,他有点综合了韩侂胄、史弥远两人所长的味道。

韩侂胄北伐,想为国立功,也是想给自己树丰碑;贾似道以解鄂州之围,以及之前众多战功树立了威名。史弥远对内部整合的手法居南宋权臣之冠;贾似道做得也非常到位。

他先是把死对头吴潜流放加毒死,以解当初黄州之恨。再揪住皇后谢道清娘家的骄横外戚谢堂一顿胖揍,一搞到底,扔到宫观当闲人之后,还立下了“外戚不得任监司郡守”等行政部门长官的规矩。这样,文官、外戚连同皇宫深处,都被他震慑住了。

转向武将。

战争越频繁,武将的地位越高,这帮大老粗相应的就犯老毛病——不把文官当人。说来赵匡胤扬文抑武也是有道理的,武官们有时真的是不着调。

比如鄂州之战。

贾似道的表现堪称无可挑剔了吧,可是几乎全体武将都拿他开涮。每一次作战之先,都要在城门口大喊大叫,要贾似道出来鼓舞士气。那就来吧,贾似道不逃避,带着足够的诚意和热情迎面而来,却被武将们集体叫停。

贾相公,你戴着个文官的帽子能干什么?还是闪一边儿去,别耽误事。

没这么欺负人的吧?!

这样的事发生了一次又一次,贾似道的心灵渐渐黑暗,都找死是吧,很好。也每每就在这种时刻,总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解围。吕文德,这个樵夫策马而出,大声呵斥军卒,不得对贾宣抚无礼。

贾似道都记在了心里,这时算账的时候到了。

贾似道并不是无缘无故地找碴儿,而是直指武将们的无耻之处——贪污。他实行了“打算法”,也就是核对军费开支。这些将军平时虚报开支大吃空额,把国库当提款机用,到哪儿也说不过去,岳飞复活也得砍他们脑袋。当然,贾似道要砍的脑袋只是对他非常无礼的那几颗。

同类推荐
  • 我的娘子是西施

    我的娘子是西施

    睁开眼来,身边娘子貌比西施。举头望月,自家却是无用秀才。做不了封疆大吏,干不成争霸天下,便只能做回奸商,赚些小钱。忙里偷闲,偶尔贪杯,却也莫忘了哄哄娇妻。什么功名利禄,什么金榜题名?鸿鹄安知燕雀之志哉?咳咳,不多说了,得赶紧回家换尿布了……(注:此西施非彼西施,而是豆腐西施)
  • 唐宋演义

    唐宋演义

    群阀割据,中原战火纷飞不绝,历史不断推演,一代代豪杰并起,波澜壮阔的史诗长卷,生死在乎一念之间,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如何崛起?
  • 明朝海贼王

    明朝海贼王

    一个凡人,一条帆船,行走四海。重生在嘉靖三十六年浙直总督府,胡宗宪第三子。一,既然重生,那便把现代与古代的技能及法则全用上,这样才能抡出一个满圆。二,陆地:在古代东西方礼仪所能接受的范围里,把一切做到极致。三,海洋:四海惧服明船,明船只有一艘。如果觉得文章还可以,请点一下加入书架,点一下推荐票,谢谢!没上架之前,请不要打赏。
  • 秦临天下

    秦临天下

    五十年前,群雄并起,举世灭秦。五十年后,众国争锋,纷乱不断。先秦皇裔惊现,先秦五大家族后人隐世而出,那首歌谣再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流不干,死不休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一时间,名将云集,文豪璀璨,为野望、为信念、为苍生,在时代舞台上驰骋……秦宇穿越而来,身负灭门深仇,山匪始,聚刀兵,会群豪,平乱世,续大秦鼎盛帝国!————PS:浩然已签A,请各位大大放心收藏,点击!
  • 搏命之厚黑三国

    搏命之厚黑三国

    这本书就不要说了吧,如果你伤心,我肯定比你伤心!新书《儒巫》,沿袭非小白传统,可以成为智商高于30的同志们的粮草!书号:1225878,请求兄弟们前往支持,谢谢!
热门推荐
  • 锐读 (第1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 (第1期·悬疑新主张)

    中信出版社出品,《锐读》是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创作的悬疑推理类系列书籍。《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一个个怪谈与诡闻。
  • 员工诚实守信教育读本

    员工诚实守信教育读本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品德;职场有浅滩,诚信是通行证;职场多坎坷,诚实为你铺路;笑傲职场,诚信铸就威严等。
  • 哀艳成诗

    哀艳成诗

    记忆里的少年身着黑底织金锦衣,脸上蒙着黑色面幕,只露着眉眼……他幽深的眼睛目光是温柔的,却又隐着波澜,英气的双眉之间萦绕烟雾,一股淡而幽远的香味漂浮在这雪天的冰冷空气中……她所不能接受的,是这现世的残酷;她所追寻的,是记忆里的美好……从江湖到宫廷,她走过的路到底是由自己主宰,还是命运的安排?
  • 养老护理日常照护技术

    养老护理日常照护技术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在高三

    在高三

    张瑞:我的高三,或许也是痛并快乐着的,但那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会是人生中记忆深刻无法忘记的回忆。我叫张瑞,在班里我身兼要职,算得上是班级的核心人物之一,我讲义气,但有时候又会做一点点没品的事,但是,我是好人!关于这一点,我敢保证。庄研:我的高三,是我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有我曾经那么喜欢的男生,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了高考而奋斗,如魔鬼般难熬的高三,我们觉得OK的。原名《OK!高三》
  • 妃子要从军 (大结局)

    妃子要从军 (大结局)

    她精通琴棋书画,骑马射箭亦不在话下,曾经随爹爹征战沙场,骁勇善战,被皇上封为“花木兰”,然而事事多变,国家左右逢敌,内忧外患,唯有和亲才能解决燃眉之急,原本的对手现在成为坐上之客,他不要尊贵的公主,偏偏点名要了她,这不是成心和她过不去,要报那一箭之仇吗?不过她也不是吃素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就不信他还能把她给吃了……亲们,曾答应收藏满一百人就两更,现在更新时间如下:每周一、三、五更新两章每周二、四、六更新一章至于周日嘛!呵呵,就偷个懒吧!一般更新时间都在8:30左右,谢谢了!如果还喜欢就给个花花,或留个言以资鼓励吧!爱你们,谢谢!--------------------------------------姐妹篇<<无艳皇后>>不断更新,敬请收看!!!
  • 珑华似锦

    珑华似锦

    关于复仇和毁灭的故事······玲珑阁历代阁主都背负着一个使命,据说转世的莲花能够找到玲珑塔的下落,玲珑阁的存在,从来只为守护玲珑塔而存在。玲珑塔一旦现世,三界必将大乱······
  • 天元神体

    天元神体

    颓废不堪的宅男机缘巧合之下,从地球来到一个未知的世界。神奇!这里的人与天争寿。危险!这里打斗毁天灭地。他是要被这世界踩在脚下,还是逆天改命,站在这世界的巅峰?
  • 必知的世界战争

    必知的世界战争

    军事科技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先锋,能够极大地促进基础科技的发展。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224053
  • 死后难眠

    死后难眠

    死人只有一个去处无论善恶能去的只是地狱不过这里有审判善恶报应对恶的惩治对善的慰藉在无数监狱之中他是名军人悲苦一生死后原可享安逸却因为恋恋不忘着送择受折磨忘记很难活着时没得送择但当可以送时又送择了放弃因为明白"当你无法再拥有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所以生前他是一个悲剧死后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