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24100000438

第438章 光荣北伐,洛阳城下(2)

他对岳飞的支持是一封措辞优美的嘉奖信……一时间,众多类似的信飞过长江,寄到岳飞的手里,各种惊叹、赞美、叹服围绕着他,里面有他所尊敬的前首相李纲说的“屡承移文,垂示捷音,十余年来所未曾有,良用欣快”之语。

岳飞也很激动,可他最需要的东西——粮草始终没有到。他的确神勇无敌,可以孤军深入,每战必胜,不必友军支援,可粮草是必须的,再精锐的兵,少吃一顿饭就称不上精兵,而此时他留在襄阳的守军已经有饿死的了,要省下口粮去支援前线!

九月,岳飞部撤退。临行前,岳飞似乎对粮食产生了巨大的怨念,他特意派人突袭伪齐重镇蔡州,不为杀那里的兵,而是要把那里的粮草都烧光。

回归南岸的途中,谁也不会知道这一次的撤退意味着什么。当事者迷,岳飞不知道,张浚不知道,连赵构、赵鼎,甚至最终受益的那个人,都不知道。

这次的撤退,是一切灾难的开始。

最初的反应由刘豫引起。伪齐国皇帝在岳飞回归南岸之后突然暴跳起来,他像被啥刺激着了一样,疯狂地在境内抓壮丁,半个月左右就抓了二十多万,全都推上了战场。

岳飞刚走,他居然主动进攻了。

看着很纠结、很呆傻、很不可理喻,其实这是绝对有必要的。他必须时刻保持对南宋的攻击,不然将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金国养他这条狗,他必须得去咬人。可他实在不敢去动岳飞,思前想后,他把目标定在了淮南西路,也就是张俊、刘光世的防区。行动前,他满腹苦涩,他有预感,哪怕他再努力,真的打出战果来,这个所谓的皇位也坐不住了。

金国正在变化中,速度之快,让他猝不及防,很多事他都做错了。前面说过,他本是完颜昌的人,可推他上宝座的是大殿下完颜宗翰。本着有奶就是娘的汉奸原则,他把完颜昌抛到一边,一心效忠完颜宗翰,这在过去的几年里很有实效。

大殿下权倾天下,威震女真、西夏、南宋,没人敢对他说个“不”字。刘走狗觉得与有荣焉,他也可以跟着升级,所以对女真贵族们也不怎么恭敬了。这时,小皇帝完颜亶用相权换军权,连带着把完颜宗翰的居住权都换到了眼皮子底下。

完颜宗翰一下子权势尽失,他没了军队,没了下属,没了地盘,别说罩着从前的走狗们,连他自己都朝不保夕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豫发兵只能靠自己,金国人站在远处冷眼旁观,看他能“咬”出多大的成绩来。刘豫郁闷、彷徨、呆滞……他下令,全军半数以上换装。

都穿成女真人的模样。

对岸的南宋朝野一片惊慌。赵构等人得到的情报是,刘豫第一时间率七十万精兵报仇,其中半数以上是女真骑兵!

这消息把赵构、赵鼎吓呆了。当年,金国灭北宋时也没这么大的场面。赵鼎立即提议行营后撤,回到临安府去。

张俊、刘光世反而没呆。这两人首当其冲,刘豫的主攻方向就是他们。都是老对手了,互相知根知底,刘豫绝不会去襄阳那儿招惹岳飞,更不会去镇江那儿撩拨韩世忠。淮南西路这儿有张大将、刘大将,还用去别处吗?

“金兵”铺天盖地而来,两大将流星赶月般走。他们一边向后撤,一边向赵构要救兵,速度之快,让正处在前线的总指挥张浚措手不及。

也就是说,这两人谁也没请示,更没有获得批准,纯粹是临阵私逃。这种卑劣的行径却赢得了一片赞同声。

为什么不逃呢?难道要先请示再汇报,用繁文缛节自缚手脚,被金军追上消灭才算正确吗?那是自毁实力,毫无意义。

这种论调很有市场,深得上层人物的认可。关键时刻,刚过三十岁的皇帝还保留着一份理智,他要张浚立即汇报情况,确定在军事上怎样应对。

张浚不管有多大的毛病,至少有一个好处,此人从来没被谁吓倒过。他一直挺在前线,很快就了解了真相。哪有什么女真骑兵,都是些西贝货!他给赵构回信,要求全军反击,这是全歼伪齐军队的大好时机。赵构同意了,亲笔给他写了一道诏书:

“有不用命者,依军法从事!”

张浚立即派人把诏书样本抄送给刘光世。刘大衙内一下子脸就绿了,皇帝动真格了,小命难保了!他把手下那批神奇的将军召来,说了一句话:

“汝辈且向前,救取吾首级!”

前面提过,刘光世本人是个战场草包,什么仗都能打输,可手下的将军们却勇悍绝伦,某些特殊的人在韩世忠、岳飞面前都敢瞪眼,却偏偏就服这个大衙内。具体怎么回事,以后有具体事件涉及,到时再说。这时,刘光世喊救命,这帮人立即炸开窝了。

行营左护军杀回淮西,和伪齐军硬拼。张俊部比之早一步到位,已经杀得热火朝天了。在他们后面,三衙军统领杨沂中正向战场靠近。

在赵构的必杀令的震慑下,宋军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以刘光世军为例,他们从原驻地庐州,也就是现在的合肥市后撤,接到命令后再往回赶,居然在霍丘附近与伪齐军接战。

那地方在安徽省的西部,论东西水平线的话,比合肥还要再北一点。这足以说明刘光世怕到了什么程度。他的将军们着实很卖力,打赢了,稳住了他的脑袋。可是,在这次战役里,真正的焦点不在这儿,而是合肥更北方的定远县(今安徽定远东南)。

三衙军统领杨沂中奋勇当先,他从长江南岸出发后,一路疾行,抢在刘光世之前,到达庐州的北方,主动迎击伪齐军。

要说一下小杨了。小杨的来头很大,有人说他是北宋名将杨业的玄孙。他的祖父是杨宗闵,父亲是杨震,弟弟是杨居中。

沂中字正甫,出生在代州(今山西忻州市代县),从小勇武绝人,从军后隶属于张俊。赵构组建元帅府时,小杨是最早的班底之一。那时,他整夜持戈侍立于赵构幕外,让少年期的九哥产生了难得的安全感。杨沂中第一次发威时很震撼。那时,盗贼丛生,一个优秀的盗贼,不是看他抢了多少东西,而是占了多少城池和土地。

任城就这样被抢了。元帅府派了很多人去都没办法。某一天,赵构登高望城,心里非常郁闷,这还是赵家的世界吗?却见几名骑兵披甲执锐闯进了任城城门!

赵构亲眼目睹这几名骑士在城内纵横驰骋,力杀数百人。为首那人满身血污,像是受了重伤。赵构急命人召回,却发现那都是所杀盗贼的污血,他本身并没有受伤。赵构惊喜交集,亲自奉酒给他,说:“酌此血汉!”

杨沂中由此知名。沂中生来一脸浓髯,魁梧雄壮,喜欢他的人叫他“十哥”。这个排名是建炎南渡之后将军大排行时搞的,从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一路排,直到最小的杨沂中。

烦他的人嘛,不大雅致,叫他“髯阉”。谁让他是赵构最贴心的人呢,忠心耿耿,无条件服从任何命令,像个太监一样听话,只不过是多了把大胡子罢了。

定远县只爆发了一次小规范的接触战。杨沂中以两千名士兵迅速解决了战斗,他没有停顿,继续主动进击,迎向刘猊率领的伪齐军主力。

两军相遇的地方叫藕塘。

藕塘地处定远县东南方六十余里处。刘猊先到这里,先于杨沂中占据了有利地势。伪齐军依山列阵,近十万人的军团严阵以待,最前排是密密麻麻的弓箭手。

这是以往宋军临战时的标准战队,这意味着一旦开战,进攻方会面临遮天蔽日一样的箭雨,那绝对是个噩梦。

杨沂中却偏偏往井里跳,刘猊要什么他就给什么,他派出五千名精骑,向伪齐军的主阵正面冲击。当天的箭雨如期而至,却没有办法阻挡宋军骑兵。

伪齐没有宋军的制式武器神臂弓,以及与之相近的各种弓弩。如果有,金军早就剥夺专利,复制粘贴出无数份了,金兀术还用带着满身箭眼在秦岭里满山乱跑吗?这一点优势是汉人所独有的,直到宋朝灭亡,甚至明朝灭亡,异族人都没法染指。

五千名骑兵动摇了刘猊的主阵地。杨沂中适时发起总攻,他亲自率军从伪齐军的侧面冲了进去,自陷于超级大阵之内。这样子很绝望,非常像找死,不过杨沂中给刘猊留了一份惊喜。

三衙军的前军统制在开战前悄悄绕到伪齐军的背后,这时突然发动攻击,在刘猊的背后插了一刀。这就是杨沂中的风格。

这人的每一个举动看起来都非常疯狂,其实在这后面隐藏着千般小心、万般计算,每一步都机械般的精确。

这在以后的岁月里,在一个个关键时刻都会被验证。

伪齐军大阵崩溃了。宋军三路夹击,出其不意。刘猊又不是什么名将,他能做到的就是在千军万马之中把自己救了出来。

大部分的军队跟着刘猊逃走了,剩下一万多人被杨沂中生俘了。另外,杨沂中夺船数百艘、车数千辆。同时,顺昌方面的刘麟、光州方向的孔彦舟也一起退兵。

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杨沂中破坏了伪齐的大举进犯。

近卫军露脸,赵构格外高兴。他一边向宰执人员们炫耀——这回你们知道俺识人、得人了吧,一边给杨沂中送去了嘉奖令。

升杨沂中为保成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兼侍卫马步军司。

这个位置如果再加上殿前都点检的名签,就是当年赵匡胤造反前夕的军阶。小杨非常聪明地拒绝了,理由很伟大。

三衙军力不能归于一人,这是祖宗说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话,我会牢记一辈子!赵构很感动,小杨真是太好了,可以继续着重培养。

以上这一战,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中兴十三处战功”中排名第六的藕塘之战。这一战在纯军事意义上乏善可陈,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对手是战斗力普遍低下的伪齐军,里边还包括了很多临时招募的平民百姓,这样的军队,数量再多又能怎样呢?

只此一点,即决定了藕塘之战的含金量。但是,它的政治意义却无比深远,它是一根导火索,上接岳飞第二次北伐被迫撤军。它让转折点变得清晰可见。

回顾一下此战中南宋上层人物的表现。当刘豫的军队换上女真人的衣服走上战场时,赵构、赵鼎都慌了,他们除了后退至临安,下命令逼迫刘光世反击之外,还十万火急地征调岳飞再一次援助淮西。这时,岳飞的眼疾急剧恶化,白天几乎看不见东西,并且他的军队刚刚结束远征,又累又饿,还没恢复过来,但他仍然闻命,旦夕即行。

他赶到淮西时,藕塘之战早就结束了。赵构很尴尬,赵鼎很羞愧,他们知道自己上了刘豫的当。不过,上位者自然有他们的遮羞办法。两人进行了一次公开性的对话。

赵鼎向皇帝陛下贺喜,说:“从这件事能够看出前方诸位大将对朝廷的忠心,每个人都很听话。”

赵构连连点头,道:“是的,刘麟败北,朕不足喜,诸将知道忠于朝廷,才是真正可喜的事啊。”

难堪面前,他们转移目标的功夫炉火纯青。可惜有个人决定狠狠揪住这次失误,大做文章,从而实现帝国实权第一人的愿望。

同类推荐
  •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太平天梦

    太平天梦

    失败的实验,让我回到了历史上的太平天国,混乱的年代,残破的江山,染血的屠刀,飘舞的洋旗,东南半壁无主,公岂无意乎?虽然我没有地位,但依然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为梦想奋斗,我的梦,一个太平天梦,始于那个炮声不绝的1857!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元粉的奋斗

    元粉的奋斗

    自称张弘范后代的张元觉得自己没生在好时代,元粉无用武之地,只能宅在家中上网。一边要解决生计找女友,一边要洗白蒙元斗皇汉。人生无聊且忙碌,兴奋点在哪里?且看讽刺喜剧小说,一个元粉的网上网下奋斗史。大哉钱元!大汗保佑元粉!
  • 汉魂天下

    汉魂天下

    七星合一,君临天下!八字谶言之内,隐藏了何等惊天秘密。是阴谋,还是神谕?大争之世,神魔乱舞,佛道争锋,群雄趁势而起,最终谁能聚得七星,夺取天下至尊!
热门推荐
  • 白棉花(新版)

    白棉花(新版)

    1944年,逃难躲在乡下的克俭突然看见天边有一架飞机歪歪扭扭栽到田里,天边还开了一朵好大的白棉花。保安旅长沈沉说那是盟军的飞行员,是来帮中国人打日本人的,让乡亲们帮着找飞行员。乡亲们好不容易捞起来降落伞,才发现绳子被割断了,飞行员不见了……
  • 霸气少男PK清纯少女

    霸气少男PK清纯少女

    霸气的精英会会长奇奇怪怪的爱上一个平凡的单纯,善良的少女。
  • 前妻乖乖投降

    前妻乖乖投降

    他将她抵在浴室,眸子猩红,不如就趁现在比较一下,我和你心里的那个男人,这方面,谁更厉害?她咬破嘴唇,胸口贴着他滚烫的皮肤,全身却被冷水浇灌着。她白天是Z集团的普通小员工唐浅,晚上却是帝豪酒吧的陪酒女艾琳。却不知,这两个身份,不过都是为了接近那个叫顾靖南的男人。他站在S市商圈的顶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是S市所有女人抢破头都想要嫁的男人,而她,嫁给他却是为了帮初恋男友扳倒他。当阴谋接踵而至,当她对顾靖南泥足深陷。却发现,他给了她宠溺,给了她财富,却永远不能给她爱情。
  • 妖招百出:毒女成凰

    妖招百出:毒女成凰

    前世迷离,许是为换今生一世姻缘……她是从地狱魔窟中爬出的恶鬼,一颗心早就被无尽的仇恨所填满,她习得一身毒术,处心积虑,步步为营,为的就是将对自己有谋害之心的人,拖入地狱!本以为会在仇恨与算计中度过一生,却没想到此生之中她竟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他是高高在上的九皇子,也是隐藏在南陵国身后真正的庄家,他权势滔天,富可敌国,他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珺珺,你想杀谁便杀谁,自有本王替你善后!”
  • 妖后

    妖后

    【离苏羽,朕不要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条!】★★★她是被皇帝始乱终弃的女人,被逼落胎,御赐凌迟;他是带着仇恨归来的七王爷,豁出性命,将她救下!他千般温柔,万般宠溺只为——惑她一步步堕入他编制好的深渊。.他卸下温柔面具,冷血无情到让她不寒而栗,曾经深爱的眼底只有深深的厌恶。.“轩辕墨邪,你既是恨我,当初为何要救我?”“别问,你永远都不配知道答案!”.【点“加入书架”↓↓↓,本文为正剧非小白,放心入坑!】
  • 武动苍穹

    武动苍穹

    天道紊乱,人族式微、诸雄争霸、祸乱四起。承载着命运与希望的神秘黑纸片,神秘降世,引出很多惊天秘密。幽冥战场、冥王圣地、摩罗地狱、蛮荒古地、望月古城……这些神秘之地,又有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试看,身怀黑纸片的少年李辰,如何成为一代强者,武动苍穹。
  • 贵宠

    贵宠

    传说,前世恩怨,只要在转世投胎的时候喝一碗孟婆汤,就会忘个干净。可是,有一种转世例外,那就是穿越!于是,她穿到了古代,不仅带着记忆,还带着仇人。而且,仇人琴棋书画,貌美如花。她无才无德,貌如豆腐渣。………………………………面对如此奇葩的人生,她有着更奇葩的愿望:好好逍遥,努力作孽!
  • 山海纵横录

    山海纵横录

    广阔无垠的神州大地,不停前进的人类,冷酷无情的神灵,狡黠聪慧的妖魔,永无休止的争斗。
  • 拙见,评云海仙踪

    拙见,评云海仙踪

    这是为了看《云海仙踪》小说写评论建的一个作品,大家的评论可以发在这里的章节里面。
  • 茶经·茶道

    茶经·茶道

    本书是一本中国茶经茶道的百科全书,高度浓缩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让您文白对照,图文并茂。最后还有唐史关于陆羽的记载。既让读者了解了茶,又轻松而全面地了解中国茶道,达到识名茶、学茶艺、行茶礼、通茶史、解茶经、修茶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