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24100000230

第230章 鬼面昆仑关(2)

宋朝的宰执大臣自从太宗赵光义开始,就走马灯似的换。换的人多,走的人也多,只有欺君叛国的大罪,如丁谓,才会远贬海崖不许回京。其实就算是丁谓,也在晚年时被刘娥赦免,回京城养老。

范仲淹究竟做错了什么事,要在风烛残年奔波天下,直到劳累至死呢?

回顾他的一生,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符合儒家教义下的典范。就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挑剔,他也拥有一个从低到高,顽强自立的完美人生。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实质上,都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同时代里最大的贡献。

只是曲高和者寡,过洁人皆谤。他不被敌人所了解,也不被“同党”们理解。在他活着的时候,在各个方面都是个异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竦。这个无耻的老滑头被赶出京城之后,只隔了一年,就又回来养老了。当时无数人鄙视他,声讨他,要他立即滚蛋。

夏竦充分发挥了他的不要脸精神,写下了这样一份保证书:“己离本职,就长假于东京,寻求医药,救疗残生,更不敢有纤毫希望干烦于朝廷。”

就此赖在京城,直至老死。

两相对比,细思量,范公遭际只能从他的为人立身的亮点上去考虑了。我想到了他的那篇传世名作《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凡识字的中国人都曾经读过。都知道这不是在说岳阳楼,而是范公在贬嫡之路上心潮翻涌,为自己的一生做出的归纳总结。

其中有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范仲淹一生遭遇的根源所在。

他和夏竦的区别除了正邪之分,在当时的皇帝、大臣的心中,恐怕远远不如夏竦般可爱。那个善解人意的、讨喜乖巧的、从不正颜厉色的、非常会享受生活的夏竦!前面提过,进入庆历五年之后,北宋仁宗朝就开始了平安富足的好日子,内忧外串都没有,养得所有人都活在美梦里。

我们不说美梦过后变悲哀,黄河改道、王则、侬智高造反,只说在这段悠游岁月里,京城里的人为什么要想念范仲淹?他总是忧来忧去的,动不动就危言耸听搞新政,动不动就提醒大家要小心外敌内乱,每时每刻都不让大家过清心日子!

这样的人,就让他离远点,自己忧着玩去吧。

这就是圣人的悲哀,孔夫子不被春秋所理解,范仲淹被宋朝当做异类。他们走的都是同一条路,风景的宿命是用来路过的,再美再壮丽的都一样。谁让你不合时宜……

就连“300年间第一人”的称号,也是在宋朝不断落没,北宋亡国,南宋危急时,人们追念他,不断反思提出来的。

范仲淹谢幕了,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在他死时,官方纪录里只有享年64岁,病时皇帝派人送药,死后“嗟悼久之”,谥文正,赠兵部尚书,皇帝亲笔书写褒贤之碑。

真挺荣耀的。

只是翻开宋史,死后追封侍中、王爵、公爵、侯爵的大臣不计其数,派人送药更是小儿科,至于文正公的谥号,更是不说也罢,就连夏竦死后,礼部最初议定的都是“文正”。当时的知礼院司马光怒不可遏说了一句:“谥之美者极于文正,竦何人,乃得此谥?!”才算去掉。

还有那块褒贤之碑,还是别说了,这类碑很常见的,皇帝随手就写。范仲淹的老朋友吕夷简就得到过一块,人家叫“怀忠碑”。

忠和贤,哪个高?

宋朝最初派往南方的两人是余靖和杨畋。这就露着古怪。余靖鼎鼎大名,是仁宗朝首屈一指的言官,杨畋很陌生,根本名不见经传。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会交给他?

谁都知道,言官管的是风纪问题,和战争不贴边。既然要调动帝国的北方精英,那些有过战争经验的,如韩琦、文彦博、明镐、尹洙、张亢等人为什么不去?这就和前面所说的赵匡胤与潘美有关。长江以南,就像剑门关以外的四川一样,是宋朝鞭长不及之地。突然暴发了动乱,再派去个鹰派人物,小心两广再冒出个南汉帝国。

所以要派政治觉悟过关的余靖去,说到底他就是个监军。打仗的事呢,就交给了杨畋。

杨畋,看他的资历非常正规,他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可转眼之间工作就调动了枢密院系统,他当上了武将。真是没办法,谁让他的出身不对。

杨,是杨业、杨延昭的杨。他是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的孙子,杨文广的堂侄。祖孙多少代都受尽了文官的气,好容易转行了,却被一个突发事件硬生生地扭了回来。9年前,湖南方面的瑶族人造反,没有侬智高这次的火爆,可也非同小可,杨畋被调过去平叛。

他的遭遇就是这时宋军的翻版。无论你有多好的战略计划,都得要由士兵们来实施,而这些大兵哥们会让人激动得痛哭流涕。杨畋的开门第一仗堪称一泄千里,前方刚开打,他在后队没等下什么命令,就突然间见到了敌军。

瑶族人杀到眼前了!宋军瞬间消失,把堂堂的主将大人晾在了当地,总算杨畋反应够快,躲在山崖下的浅草里,才逃出了一条命。

这样的军队可以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换了谁,都没法再打仗。可杨畋不愧是姓杨的,他想尽了办法,两年之后,把这次叛乱镇压了下去。其间的困难就不用说了,成功之后他的要求只有一个。不求升官,就让我回到原职吧。

从此再不当武人。

可是不行,你是杨家将里的当代精英,尤其是有了南方平叛的实际操作经验,这次侬智高这样猖獗,不派你去派谁去?

于是杨畋主管军事,余靖主管杨畋,这样的领导班子过长江,越秦岭,来到了遍地烽火的两广之地。简单地说,这两个人都很尽职,杨畋到达韶州时,正赶上了侬智高从广州回邕州的路上与宋军决战,张忠等人战死。大败之后,杨畋决心振作。他命令两广宋军向他靠拢,一边行军,一边把散处各地,没法携带的粮草都烧毁,决不再给侬智高留下给养。

接下来决战,他重温了上次的噩梦。用南方的官军和生猛的山区原住民硬拼,杨畋败得比上次还惨。但是他没有机会了,这里不是湖南,是边疆。宋朝不会再容忍他慢慢地平叛,不能迅速地剿灭侬智高,无论是大理还是交趾,都会蠢蠢欲动。

他被直接贬官,调回内地。

说余靖的工作。余靖是搞思想斗争的专家,在一番高屋建瓴的思索之后,他把目标放在了分化侬智高的内部团结上。他向中央申请了大笔经费,来结交古壮族的4大姓部落,结果气氛是真的变好了,每个西原蛮人都对他真诚地微笑,其笑容的甜度系数和手里的宋朝铜板数量成正比……很动人,很和谐,可这对迅速搞定侬智高来说,只是敲边鼓、烟雾弹,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

宋朝要的是尽快平叛!

怎么办呢?宋朝内部开会,再次得出了一个大前提,即光派北方的精英去领导还不够,必须把北方的军队也调过去,才能一劳永逸。在这个主导前提下,一位职业军人在宋皇祐四年十月初八日,走进了皇宫深处的垂拱殿。

一个传奇开始了,他将留下千古传颂的英名,同时也把自己的一切断送。

这是宋朝西北战场上硕果仅存的一员名将了。与党项李元昊交战的几年间,刘平、任福、郭遵、武吉、王珪等等名将都己战死,麟、府两州的张岜也因伤势积累英年早逝,青涧城的种世衡也步入了老龄,屈指算来,宋朝能叫得响的将军,只此一位了。

狄青。

宋、西夏议和之后,他回到了京师,他是有禁军背景的,因功升官,从侍卫步兵殿前都虞候做起,很快升到了步军副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成为北宋禁军的首领。现在南方军情紧急,局势要求宋朝必须派过去真正的常胜将军,无可奈何,只能选择狄青。

垂拱殿内,仁宗皇帝为狄青设宴送行。近百年之后,宋朝第二次派出了当时的第一战将征伐岭南,更是自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后,第一次不派文官做监军随行。狄青有权独自裁断南方一切军政大事。这是空前的信任,更是空前的压力。

对此,狄青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臣起自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兵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至阙下。”

他的愿望都被满足了,宋朝派出了3万禁军精锐,随他过岭南决战。3万人,这个数字应该不算多,但是参照当年潘美平定南汉时的十州军力,应该说只高不低了。至于素质怎样,刚刚经历过西夏战火锤炼的大宋西军,从这时起,就成了北宋所有军队中最强的一部分。

直到帝国崩溃时,它都承载着宋朝人最后的希望,就连有宋一代最神勇的岳飞嫡系,其精髓部分,也由西军组成。

最强的军队向南方运动,狄青的命令已经先于军队颁布向两广。第一,他命令所有军队原地待命,不得出战,直到他率部赶到;第二,他命令余靖余大人,把那个操蛋到了极点,堪称昏中之昏的绝世昏招暂停了,不然我就杀了你!

要说余靖真的是位勤劳工作的好干部,杨畋军事上的失败,还有他分化政策的迟缓都让他警醒,为了击败侬智高,他想出了个超级“聪明”的招数。

一个问题,侬智高最怕的人是谁?对了,交趾人。当年杀了他的父亲,劳教过他本人,一直都灰溜溜地夹着尾巴做人,从来没敢大声喘气过。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联合交趾人,请他们派兵,入境支援呢?

那时想来什么都解决了吧!

很好,说做就做。余靖把朝廷支给他的大笔财产划给了交趾方向当时的首领,宋朝官职叫“交趾郡王”的李德政。约他领兵到邕州汇合,代价是先给付2万贯现钞,同时在邕州附近还准备了足够1万人生存的粮草,随到随吃,不够还有。这就造成了一个事实。即交趾人可以大大方方地进入宋朝国境内部杀人!

自古兵匪是一家,本国内部的军队在打仗时都会搂草打兔子,何况是外国的“友邻”部队?更何况堂堂中华上国,剿灭一股山林土匪都要申请外援了,信不信从此交趾人会贼心大起,时刻想着冲进来烧杀抢掠?

这真是驱狼进虎,愚不可及!狄青严令余靖,马上给交趾人写信,让他们滚蛋,宋朝的事,他们连知道的资格都没有。

对这两个命令,余靖是有选择的执行了。他给交趾方面打过了招呼,让李德政在国内老实呆着,没他们什么事了。另一条,狄青严令诸将不得出战,余靖选择了短暂性失忆。当狄青的南征大军到达宾州时,小插一句,地形方面,从北向南,先宾州,过昆仑关,才是侬智高的老巢邕州。余靖召见了原南方军队的主将陈曙,命令陈曙立即出战,别让狄青抢了头功。

陈曙的心态变得微妙,余靖的命令不得不听,军人争功的心理又压抑不住,何况军队也早成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已经N年没有什么军法处置了,违抗一下狄大将军的军令,有什么大不了的吗?还有按照惯例,余大人到时也会说话,狄青一武夫,怎么敢驳文官的面子?

思前想后,没有危险。陈曙带着8000名士兵杀向了昆仑关,结果输得灰头土脸。当他往回撤时,绝对想不到等着他的会是什么。

狄青在年底时率军抵达宾州,这里成了宋军的大本营,两广官军所有将官,包括两个文官孙沔、余靖都赶来汇合。

同类推荐
  • 穿越三国之张绣之子

    穿越三国之张绣之子

    雨蒙蒙中,一闪而逝的雷光卷携着一个生灵,惨白的月光照在饱经创伤的凄楚大地上,谁又能在三国大地上纵横,统一华夏并且对外扩张?孙策被击杀,孙权说:把孙尚香嫁过去吧。刘表在被气死前说道:开门投降吧。曹操说:论奸诈,我孟德不及也。
  • 平唐

    平唐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个月内,叛军连克河北诸地,架冰桥,渡黄河,兵锋直指洛阳!就在这大唐岌岌可危之际,身为现代三流网络写手(主写军事历史)的张昊的灵魂来到了这个世界,托身在了安史之乱长安陷落后叛唐的张垍之子张昊身上,历史在这一刻会发生什么改变?来自现代的这只小蝴蝶究竟怎样扇动了历史?
  • 赵匡胤:宽厚和易

    赵匡胤:宽厚和易

    《宽厚和易(赵匡胤)》由姜正成编著。 《宽厚和易(赵匡胤)》简介: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长河中,由篡位而来的政权大都短命,唯有宋朝例外,大宋的开创者正是赵匡胤,他的传奇经历和雄才大略,向来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宋太祖所创建的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 回到三国当土豪

    回到三国当土豪

    一矮穷挫大学生刘仁,边考古边泡妞在深山寻宝,结果穿越到自己前世,摇身一变成为三国汉室宗亲刘虞之子,弄弄小发明赚钱,打倒汉末豪强,成为一代有钱有粮有地的大土豪:南阳袁公路歇斯里底怒吼:“男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你确定是在说我?”“张纯莫装纯,装纯遭人轮,啥叫装纯?”渔阳张纯临死前不解地问道。西凉董卓舔着大刀说道,“拿下洛阳,金银财宝是众将士们的,皇帝和嫔妃宫女都是我的。”渤海袁绍:“某乃四世三公,左颜良,右文丑,你敢跟我抢地盘,问我兄弟答应不?”“你们为何这么叼?”吕布仰天长啸。涿郡刘玄德四处驰援却无人肯让地盘,疑惑道:“难道我不是诸侯请来的救兵么,不肯让地盘给我就算了,怎么连路费都不给呢?”孙伯符道哀声叹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盟友。”
  • 我的明末

    我的明末

    第一次写,随便写写.大概情节正在整理..过几天开始
热门推荐
  • 超级大内总管

    超级大内总管

    一个青年失足掉进水里阴差阳错的回到了古代,但却被皇帝看上做了太监总管。虽然做了太监,但他依然搞公主,玩太后,皇上的嫔妃也逃不出他的手心。他帮助皇帝推行新政,又帮助皇帝整顿朝纲,更帮皇上调教他不乖的女儿们。
  • 妖妃倾城:王,今晚约不

    妖妃倾城:王,今晚约不

    当天才少女成为废材小姐,将会引起怎样的风波?当千面女神遇上超级大腹黑又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落千夏扶额,谁说妖王殿下冷酷嗜血的?这货分明是一完全没长大的小破孩好吗?“夏夏,不要想跑,你跑不掉的。”“是吗?那我偏偏跑给你看!”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最后,谁先虏获了谁的心?又是谁为了谁甘愿与天下人为敌?
  • 重生之凌天

    重生之凌天

    第一次写看看好不好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我
  • 止学

    止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代惊华:废柴九小姐

    绝代惊华:废柴九小姐

    飞机失事她全力一搏得以重生,灵魂附身在一个所谓废柴的身上不知福兮祸兮,爹不疼娘不爱姐妹欺负她哀怨一片,褪去尘埃再现的是傲视群雄的修炼天才。说好的小跟班呢,谁能告诉我那个嘴贱欠扁的妖孽男为什么变成了六界扛把子?这么开外挂秒杀真的好吗?
  • 网游之故国魂

    网游之故国魂

    文艺版:有的时候,钱不代表了一切,当GDP重新站在世界之巅之后,我们更缺少的是曾经横扫天下的泱泱大国魂,如何拾起故国魂,战争是唯一的手段吗?且随主角一起,重回隋唐之交,和无数英雄豪杰一道,在《征伐》中血战四方,横扫八荒,重拾激昂的故国之魂!正常版:跟着杨铭一起,打打游戏赚赚钱,泡泡美女踢踢球,一起再来一次悠哉悠哉的大学生活吧!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梵网经述记

    梵网经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常言道

    常言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名将谱

    名将谱

    古今名将,灿若星河。名将谱,一一历数。军戈铁马,冰河入梦;看不一样的古今风云,品非一般的名将传奇!
  • 想支配他人先掌控自己

    想支配他人先掌控自己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身处职场如同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你只能选择是努力向前,还是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