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24100000131

第131章 澶渊……澶渊(3)

就这么点人马,开始经受二十万辽军没日没夜的轮番进攻。简单地讲,就是辽国人不断地往城墙上爬,可宋朝人把城里能砸死人的都扔下去,城下面辽国人的死尸越积越多,但是萧太后都亲自上阵击鼓,要辽军士兵不计生死地继续往上爬!

十多天之后,全体辽国人都绝望了。再攻打下去,瀛州城也许会破,但是他们的人或许也都会死光!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死三万余,伤六万多人的巨大伤亡代价,可是瀛州城仍然不是他们的!

只有撤走,而且非常的匆忙,战后宋朝人出来打扫战场,辽军扔下的铠甲、盾牌、兵仗等物有数百万件,光是护城战壕里就捡出来四十多万支箭。

多奇怪啊,正在战争中,而且远离大本营,这些急需的战备物资为什么都扔下了?而且更怪的是,辽军的下一个目标居然是更南方的大名府。想想看,在他们的身后边已经留下了魏能、田敏、杨延昭、石普等宋军边关重将,以及十五万之众的定州大阵,他们的确把这些宋军人马与宋朝的国都隔开了,但相应的,这些人马也把他们与燕云十六州隔开了!

没有了退路,并且在瀛州城下大量减员,士气受挫,这种凶险时刻居然仍然选择南下,继续侵略,他们是想干什么?是不是在自杀呢?!

可同时却又秘密地通过暗道,直接和宋朝的皇帝提议讲和……这样的异族人,是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里的汉族人,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所以注定了曹利用的和平使者身份也不好当。他顶着刚刚提升的阁门祗候、崇仪副使的头衔渡过黄河往前赶,到了大名府就被王钦若、孙全照给拦住了。

绝大多数的史书里都说,这是因为前方在打仗,所以王大宰相和孙将军不放曹利用再往前走。其实哪儿跟哪儿啊,什么前方后方的,战火已经烧到了大名府的城墙根儿底下,全城百姓连带着各级官员随时都会城破人亡尸横遍地,这时候出城,你是举着白旗请降,还是堂堂正正议和?!

所以王钦若不放曹利用出去,决不是仅仅是因为人身安全的问题,更有国家体统的考虑!

这时要鄙视一下各种版本的历史读物,甚至王钦若、孙全照的官方列传,难道是王钦若以后的声名狼藉,所以让以后千百年间所有写史的人都对他刻意压制?这不公平,因为大名府之战的难度绝不在瀛州保卫战之下,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还要更难,功、过分明,不能因人而废事。

当年大名府城内,除了少量的厢兵、民兵之外,只有临时赶到的一部分天雄军,数量绝对不会超过瀛州城内的翼、贝两州的援军。辽军突然杀到,满城军民一片惊慌,这时王钦若召集众将,分配各自的防区。

办法很公平,抓阄(探符)。

但是孙全照反对,他说:“我家世代为将,请不探符。诸位将军你们随便挑吧,全城门户,你们挑剩下的,就是我孙全照的。”

最后挑剩下的,不出意料,正是北门。那是契丹兵正来的方向。这时王钦若以宰相之尊自任去守南门,虽然不是正面的门户,但仍然是独当一面。可是孙全照再次反对:“这不行,参政大人是主帅,你要号令全城的。尤其是南北两门相距二十里,到时你一旦下令,必将耽误大事。所以你应该留守大名府城中央的府衙,这样才能占据中心,四面照应。”

王钦若听从了。刚刚分派完毕,辽军就杀到了城下。紧接着,这些在宋朝北疆几乎所有城下都遛了一圈的辽国人就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只见大名府的北面城门完全打开,吊桥落索,没有一兵一卒露面,你们随时都可以进来,欢迎你们进来,只要你们敢!

但是没有谁敢,因为孙全照的威名就是辽国人身上的伤口。多少年了,只要两军交锋,孙全照出阵,辽军的身上就会变成筛子,哪怕他们披着最重的铠甲也完全失效。

孙全照的弓箭手都使用一种漆成血红颜色的劲弩,根据资料可以知道,这还不是后来宋军中最强的“神臂弓”,但仍然让辽国人闻风丧胆,他们绕过了北门,去攻打东门。

当时的战场就此变得诡异,大名府北城大门洞开,却寂静无事;另一边的东门却喊杀震天,辽军像攻打瀛州城那样在攀墙而上,重复着爬上去摔下来,再爬上去再摔下来的无聊运动。什么原因呢?仅仅是一些弩箭的威胁?

那是勇战者不死于沙场,敢战斗的心灵压制住了侵略者的气焰!

辽国人猛攻了一整天,快到晚上了,他们悄悄地安排了别的行动。他们先是去攻打大名府的老城(地点不详,战况不详)。到了深夜,他们又迂回到了大名府的城南,但没有攻城,而是声势浩大地去攻打大名府倚为犄角之势的子城——德清军。

王钦若一直守在官衙里,他得到了报告,第一时间派出了城里的主力天雄军去追击。但是刚刚冲出城去没多远,前方的辽军一片火把,还在很远的地方,可身后边突然间伏兵四起,另一股辽军已经把他们的后路给断了!

辽国人吸取了上次瀛州围城失败的教训,他们成功地把宋军守城的主力引出城外,在黑夜中前方的辽军也迅速回头,呈前后夹击之势,要一举歼灭天雄军,再回头攻一座没有了兵源的空城!

当年大名府的城头上,每个人都眼睁睁地看着天雄军陷入绝境,却毫无办法,危急关头还是孙全照从北门赶了过来。他一边命令自己的嫡系部队向南城集结,一边找到了王钦若:“如果丢了天雄军,大名府转眼就完蛋,北门你换人,我去救他们。”

说完带兵出城,黑夜中万箭齐发,紧跟着贴身肉搏,史称辽军设在南城边的伏兵被他砍杀殆尽,终于把天雄军接应了回来。不过,他杀人的时候,辽军也没闲着,天雄军能回来的只有十分之三四而已,黑暗中辽军不再找他们的麻烦,而是就近把德清军城攻破,里面的军民人等都死了……

就是这样的凶残狠毒,灭绝人性,消息传回开封,宋朝人既恨得咬牙切齿,又怕得胆战心惊。更绝的是,没过几天,王继忠居然又来信了,说是辽国同意宋朝的提议,可以和谈,并且敦促宋朝快些派使者过去。

真是又拉又打,打吊结合,让宋朝君臣在打、和之间不停地犹豫,要怎样打,到底能不能和,甚至得怎样讲价钱,都摸不准路数!

可是却有一个人从始至终都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寇准。他一直都在着手准备怎样与辽国开战,把不利的局面给扳回来。因为一个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弱国无外交,更不可能有什么和谈。

想谈,必须得有谈判桌上的砝码。

为了这一点,他迅速动员了全国所有能够征调的部队,以及战场之外宋朝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敢动用,本来决定永久封存的一员超级战将。

就是这位将军,在不久之后,给了辽军最致命的一击,就像一瞬间扭断了辽国人的脖子,让他们彻底窒息。

上党名将李继隆。

这个人已经在历史上消失六七年了,本来也注定了要永远沉沦,再不见天日。一切都只因为赵恒即位时,他的妹妹明德太后李氏的那个愿望。

用原楚王赵元佐替代已经是皇太子的赵恒登基。

结果赵恒登基之后,他就被解除军权,成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按说挂宰相头衔的道级节度,这真的是武将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顶级地位了,但是对李继隆来说,却只是一个尊而不贵的牌位,让他痛苦不堪。

李将军是个天生的士兵,稍微回顾一下他的前半生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是宋朝的开国功臣,但并没能带给他什么特权,相反他的父亲李处耘曾经得罪过赵匡胤的结义大哥慕容延钊,在他投身军界之后,变得步履艰难,要在校军场上每射必中,技压全场,才能被任命为南方小郡的监军小官。从军第一仗,就是宋朝平定后蜀之后,虐待川民引起的叛乱。

李继隆年未弱冠,没到二十岁,就走上了战场。

战绩突出,凶险百倍,他曾经连人带马摔进山谷里……再只率领三百名士兵到长沙去剿灭数千名当地的蛮族,结果毒箭贯穿他的手臂,大胜之后奄奄一息……进入太宗朝之后,他开始独当一面,人人都说,这是因为他是天下第一小舅子,但是纵观他的战绩,除了在君子馆惨败时他让人愤怒之外,几乎从来没有败绩,就算在雍熙北伐全线溃败中,也只有他的人马全军而还。

不夸张地说,在太宗朝中晚期的十年之间,他是宋朝对外战争中总揽全局的人。

但是他被赵恒在人间蒸发了,国家无论出了什么事,都与他没有关系。灵州失守,他的好朋友裴济战死,他立即请战,但不被理会;望都之战失败(王继忠被俘),李继隆多次上疏,要再上战场与辽国决胜负,但仍然被搁置。至于这时他被宋朝想起来了,官方的说法是因为战况危急,必须动用一切力量。

但是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李继隆已经没有什么危险了。他的妹妹明德太后在九月份已经病逝,临死前想见见自己的兄长,但格于禁忌,李继隆只能在妹妹的寝宫大门外跪拜,与亲人永诀……就是在这种蚀骨之痛中,他接到了朝廷的征调军令。

战争终于来了,你可以上阵了。

李继隆被任命为驾前东面排阵使,副手是侍卫司马军都指挥使葛霸,正在大名府激战的孙全照被任命为都钤辖,张旻、石保吉、秦翰等赵恒的亲信悉数上阵,率领开封禁军赶赴前线,但目标是……澶州。

前面的大名府不管情况怎样危急,这些生力军都置之不理。因为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为皇帝打前站。

宋景德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公元一零零五年的一月三日,宋真宗赵恒终于御驾亲征,命雍王赵元份监国,率领文武百官,连宰相带将军,全体出战。也就是在这一天,他又一次接到了王继忠的信,信里面再次声称辽国的皇帝愿意和谈,但是宋朝的使者怎么总也不露面?

赵恒在亲征的路上回信,说曹利用已经出发,将穿越大名府战场,要辽国表示诚意,派兵将接待护送。就这样,一边揣着和谈的密信,一边带着数十万把尖刀,宋朝的皇帝在逐渐接近辽国的陛下。不过感觉怎么这么的怪哪,当年的密信应该是当时的最高机密了,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于是走在一片杀心的庞大军阵中央,下决断的这位皇帝却肯定是首鼠两端的。

要狠狠地打,还是留下分寸和余地?打得太重了,辽国会不会恼羞成怒,不再和谈了?那样不好吧!

一切不得而知,只是刚刚走出去一天,后方就突然传来一个噩耗——留守京城的皇弟雍王赵元份暴死,除了开门晦气之外,还得马上决定谁回去监国。

选中的人叫王旦,这位后来的宋朝首相接到命令以后没有马上起程,而是说:“请陛下宣召寇准,臣有话说。”寇准来了之后,王旦的话是,“陛下,如果十天之内还没有胜利,我需要做什么?”

注意,只是十天。是不是非常古怪,两国君主亲自交锋,无数兵将生死相搏,这样的场面,十天能分出来什么结果?但是在正史记载中,赵恒一下子就沉默了。

他想了很久很久,才说出了三个字——“立太子。”

等于交代了后事!

因为辽军这时又有了新的动向,他们似乎是知道了宋朝的皇帝正在做什么,已经扔下了大名府,冲向了黄河北岸的澶州。像是急于接近赵恒,这个当时世界上最珍贵、最富有,看上去也最容易抓到的猎物。

这是和谈的迹象吗?在这种压迫之下,出征的第二天,也就是公元一零零五年一月五日,宋军抵达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时,危机再次出现了。

军队里突然谣传四起,说前方战事危急,皇帝马上就要南逃了,连逃跑的最终目的地都已经定好,是南唐的故都金陵。

而赵恒的反应让这种谣传立即升级,他真的要走回头路!这个转变太突然,让人真的怀疑是不是赵恒天生就是个逃跑的坯子,他父亲说得对,一个没常性,心底深处隐藏着懦弱基因的孬种。

可是更深一层的内幕却不是这样,它涉及一个极端理智的实力对比——宋朝军队的实力。

从头说,第一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时期,宋军最多不超过三十八万,其中精锐的禁军只有近十八万,但南征北伐百战百胜;到赵光义时期,军队数量猛增,基本是打完一仗之后,就增加一倍,直到后期达到了近七十多万。还好他死得及时,不然破百万纪录就不用等到他的孙子了;再看现在的赵恒,他的军队数量只比他父亲多,绝不比他爹少。

到了他死的时候,是九十一万,已经临近大关,这时稍少点,但也有限。问题就出现了,其中有多少是能上阵杀敌的?

像魏能、田敏、杨延昭所部能与辽军野战争雄的人数是多少?所以现在簇拥在赵恒身边的这些禁军们,能让皇帝陛下有什么样的信心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历史上轻描淡写拖过去的一句话,对赵恒的打击度是多少,就更加清晰——“先是,詔王超等率兵赴行在,踰月不至。”

一定要把王超的定州大阵叫到身边来,哪怕是要王超所部跨越整个战区,把拦路的契丹人都踢到河里去,也得到我的身边来!!

但事实是,如果王超能这样过来,他还有必要亲自杀到澶州去吗……可这些我都不管,没有那些正规的野战军,我心里就是不踏实。何况现在就连这些禁军老爷兵们,也都开始哗变一样地起哄了,别说赵恒这样的地道贵族公子哥,换了赵匡胤、柴荣,信不信一样头晕呕吐?

所以后面的事情才顺理成章——急怒交集,他把寇准找来了。而寇准在进行营之前先来个小动作,他站在门前,静静地向里面偷听……结果正听见里面有人在对皇上说:“那些大臣要把官家怎么样?还不快点返回京城?”

寇准进帐,他的脸色应该比在皇宫里面对王钦若、陈尧叟更加阴沉愤怒。赵恒也不再啰唆,他直接问:“朕南巡如何?”

同类推荐
  • 奕指江山

    奕指江山

    方今天下汉室衰颓,豪门世家秉持朝政,渐趋割据之势!本朝国公李稷之子、陇西豪门成纪李氏下任家主李朝羲,因妻崔氏与幼子意外亡故,秘密过继了胞弟李少昕的爱子李亦筠,是为长房嫡子,更名李青筠!世所不知的是,这位被移花接木的青筠公子,却与生带着来自后世的记忆!一枚落于棋盘、本应就于星位的棋子,却欲脱于掌控、翻手覆棋,今天下奕坪已就,边角初成,且看他如何奕指江山!—————————————————————————————附:本书前传为拙作《奕子江山》,各自独立,未看过前传也不影响本书的阅读。对青筠公子少年时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瞧瞧!
  • 铁马

    铁马

    黄巢起义的余晖还未过去,天下割据的狂潮已经来临,大唐的江山已经疲惫不堪!“两脚羊”、“白马之祸”……这是一个民族悲剧的开始!契丹、吐蕃、女真他们的马蹄轮番践踏着中原的河山,人命贱如草芥!……这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但同时这又是一个枭雄辈出的年代。朱温、李克用、王建、杨行密……一个个出身草根的枭雄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在这一年的秋季,燕云的卢龙军哨卫捡回了一具快被淹死的“尸体”。于是新的历史从这里开始!对五代这段混乱历史感兴趣的不妨看看!作者尽量会依据真实的历史来安排情节,若是与历史不同的话,你就当他是因为主角穿越而发生的改变吧!
  • 诸葛世家

    诸葛世家

    诸葛亮、诸葛瞻父子两代,白手起家,建立大夏王朝。曹操、刘备、孙权枭雄本色,谁先掉队?周瑜、陆逊、司马懿、祖渊、褚仁,史实与虚构的对决,棋逢对手。北方世家、荆楚集团、吴郡四族,如何在历史上书写自己的篇章。儒墨、佛道、华夷之争,江湖神秘组织,多元素汇聚,碰撞出怎样的花火?请看《诸葛世家》
  • 最强兵王在元末

    最强兵王在元末

    追随他的人说,他是一个忠义情三全的大好男人,对兄弟足够忠肝义胆,对女人足够化骨柔肠。他的对手却说他是一个阴谋家,做事不择手段,生性多疑。在这动乱的年代,他是否能问鼎天下逐鹿中原?成者王,败者寇,谁是谁过自有后人评说。新人新书请多指教、
  • 大钦差

    大钦差

    2011年大一新生在军训场上的一次意外,猪角晕厥身死,灵魂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初年。睁开眼睛,发现躺在一个妓院里,而后又阴差阳错进了皇宫,结识了少年康熙,并义结金兰,成为了把兄弟!本人最新力作《我的兄弟是康熙》,一样的时代背景设置,故事更加精彩,不容错过。
热门推荐
  • 眼镜娘

    眼镜娘

    在遥远的太空,有一个神秘的星球,星球上的人们都很奇怪,都带这一副眼镜。A星球的人们虽然长得像人类,但是他们具有超能力......与世隔绝,地球上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A星球,并迅速蔓延。在一个A星球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女孩受到了神秘黑衣人的拯救,并在拯救家乡的过程中遇到了重要可靠的伙伴。女孩的命运会有怎样的改变,A星球的未来能否恢复原样?
  • 风水奇谭2:云梦迷泽

    风水奇谭2:云梦迷泽

    风生水起,龙楼宝殿……生于乱世的山村少年,无意之中卷入了诡秘难测的盗墓之争——神秘莫测的六大门派一起出动,只是为了那传说中可以役鬼驱邪的寻龙诀——分丘灵官,摸金校尉,搬山道士,卸岭将军,淘沙司马,观山太保……群相出动,更有那盗墓门派之中最最神秘的点穴观音也现身江湖——少年风冷清和东瀛忍者之女水灵一起绞杀活僵尸,闯修罗古墓,破万尸大阵,解开千载不解迷局……其后更是走遍千山万水,寻龙点穴,闯幽魂王陵,破死亡古墓,历经千辛万险……而最终发现,隐匿于千年古墓之中的竟然是一个惊天的秘密……
  • 天灾陌路

    天灾陌路

    神秘身世的少年,碍于命途,从妖才沦为废物!深山一遇,一朝崛起,寻父救母一途,引出大势。屠魔戮仙,揭开上古谜团,在世界的一角,吹响逆世伐天的号角……
  • 知行十方

    知行十方

    一次泰山之行,李晓意外触碰到了上古神器东皇钟,被东皇钟的“宇之神通”带到了一颗修真星球。为了找寻回家的道路,且看李晓习仙法,诛无道,行天罚,知行合一,游十方世界!!!(十方群:214346295,欢迎大家进来提建议,求收藏,求推荐!)
  • 明帝天下

    明帝天下

    五个来自未来的机甲控师。离奇来到明末变成了通缉犯。拜托通缉犯头衔后他们,改变了大明帝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大明帝国屹立在世界上,变了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大明帝国的龙旗将在世界上留下无尽的恐惧。天下明风复活,希望各位多多关注天下明风
  • 缺一角的云儿独自飞

    缺一角的云儿独自飞

    都说云欠天空一片蔚蓝,可又有谁知道,其实是天空欠云一场雨。那年,是谁颠覆了谁的青春,又是谁违背了谁的誓言?
  • 游戏修补师之最强棋子

    游戏修补师之最强棋子

    游戏大争之世来临,游戏修补师这个少有人问津的苦逼职业却被秦枫撞大运似的撞到了。是谁告诉秦枫玩游戏精神百倍,美人陪睡来着?可尼玛小爷玩了半天却把自己玩成了个大人物,这是不是有点玩大了啊?***************密封线外不准答题*********************这算一个无限流故事?楚夏你说呢?楚夏答曰:滚。
  • 给你的世界

    给你的世界

    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政权摇摇欲坠下的时代王爷,长史,逆贼,少女。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我奋不顾身来到你的世界,你却在别人的世界里笑靥如花。那就把我的世界全部给你,成全你的。哪怕城破焚身。你以为这是个爱情故事?你错了。你以为这是个历史故事?你也错了。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世界不过如此。
  •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大量的现象中提炼出马云创业成功方法,并收录了大量有关他对创业经营的讲话和观点,更能让读者从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成功的精髓。相信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将在本书中找到创业成功的经验与策略。
  •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昭觉竹峰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