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方才在凤仪宫卧鸾殿上明明就是李妃陷害了您,您怎么无动于衷呢?”主仆二人沉默了许久,抚纱忍不住,开口问道。
“本宫现在不是没事吗?”幽兰知道她在担心自己,言道。
“可是……”幽兰这么回答让抚纱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抚纱,你须得明白,在这宫里,有些事咱们自己知道就好没有必要点破。李妃骄纵蛮横,背后又有权倾朝野的阎相替她撑腰。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能与她正面交锋,倘若摊上了这样的对手,对我们而言是莫大的不利。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幽兰言道。
“可是李妃差点害了娘娘背上意图谋害皇后娘娘腹中龙裔的罪名。”抚纱语气激昂,愤愤不平。
“本宫始终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李妃做的龌龊事总会有人看到的,皇后的眼睛可不瞎。凤玉姑姑也绝非简单角色。”幽兰言道,她确信方才凤玉姑姑肯定是看到这一幕了,她不言,足见她的智慧。
“娘娘的意思是……”抚纱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猜到了便好,凤玉姑姑这个人,我们可要好好交交心。”幽兰言道。
“奴婢知道该怎么做了。”抚纱明白了幽兰的意思。
“嗯。知道就好。”幽兰相信机灵的抚纱会明白自己言外之意。
紧接着一路无语,日头正盛,抚纱为幽兰撑着伞。
“今日凤仪宫卧鸾殿上发生之事,不必记得。”快至陶兰宫时,幽兰对抚纱说了这么一句。
“是,奴婢知道。”抚纱回道。
“主子,奈何去了这么久?”见幽兰回宫了,翠环担心地问道。
“赶巧李妃也去了卧鸾殿,正好和她聊了几句。”幽兰满不在乎地言道。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娘娘是不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了。”翠环回道。
“光天化日,能出什么事。见你这么慌张,本宫还以为宫里出了什么事呢。”幽兰看着翠环说道。
“方才皇上来过。”翠环突然想起这件事。
“皇上来过,可曾说了什么?”幽兰问道。
“只是问了一句娘娘是否在宫中。”翠环说道。
“哦,我知道了。”幽兰言道。
“皇上在您的桌子上放了一个锦盒。”翠环言道。
“可打开看过,是何物?”幽兰问道。
“皇上亲赠娘娘之物,环儿岂敢擅动。”翠环言道。
“那就一同去看看吧。”幽兰说着往里殿走去。
进了里殿,幽兰一眼便看见了那个安安静静地躺在桌上的锦盒,走了过去,轻轻打开锦盒,一看,是一枚通透纯净、精致非常的琉璃玉镯,她下意识地挽起了袖子,看着手腕处那一个皎白的和田玉镯,那成色一看便知价值不菲,而实际上让幽兰如此珍视那枚玉镯的是那镯子隐藏着的那一层定情之意。再看这枚琉璃镯子,质感更加通透,身为佛家七宝之一的琉璃,寓意更为吉祥。只是幽兰却猜不透云轩送她这枚镯子究竟是何用意。
小心取出那枚玉镯,戴上,端详了一会儿,倒是挺适合自己的,幽兰那女儿家爱美的天性竟被一只小小的镯子激发了出来。幽兰尽管欢喜,但那悄悄躲在锦盒角落里的字轴还是被她发现了。展开字轴,上面的字虽小,一笔一划无不透露着帝王的霸气:
兰儿:
皇后怀上龙裔,乃国之喜事大事,朕自当多花些时间陪她。你生辰当日朕本就想将此玉镯亲自送至你手上,然则那日皇后竟突感风寒,朕不得不陪伴在她左右。望兰儿谅解朕之不易!日后朕自当再作补偿。
松墨亲书
永春元年夏
寥寥数语,竟让幽兰内心有些感动,没曾想,自己的生辰,日理万机的他依然记得!只是奈何……拿起那小小的字轴,看了一会儿,而后小心地搓动着字轴,犹豫良久之后,幽兰还是将那字轴扔进了炉鼎,看那赤红的火焰将它一点一点吞噬,最终归于灰烬。她再不会也再不能让那些会令她动摇之物在她眼前晃动。她心里清楚地知道,哪怕只是多看一眼都会让她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地动山摇。
只是腕上的那只闪动着微光的琉璃镯子,幽兰踟蹰了再三却还是没有摘下。幽兰这一举动,翠环看在了眼里,只是暗自叹了口气,却没有多说什么。她很清楚的是,不知从何时起,那皇帝的所作所为早已让自己的主子动了情。
哎!情之一字,自古又有多少人能参透呢!一旦动了情又有几人能全身而退而不伤自己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