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800000055

第55章 跟“肤发”有关的改革事件

“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夫子的信条。但是,信奉夫子信条的人们,也跟别的民族一样,偏是身体肤发遭难多。时代变迁,被杀被剐自不必说,剩下来的人,肤发往往还要遭受无妄之灾,格外受苦。比如满人进关,要大家剃头留辫子,一个大男人家,从前额到头顶全部剃光,后脑勺的一点头发编成辫子,不从就杀头,说是留发不留头。衣服也改,左袵啦,袍褂出来了。据说因为好些归顺汉臣的拼命争取,才争到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到待遇。女人可以不变,包括一双金莲。男人死了,可以按老规矩打扮。当然,变革还真的就平白导致死了一些原本老实的良民,后来历史书上,都说他们是民族英雄,其实,他们只是自己肤发的英雄,不,殉难者。

到了清朝灭亡的当口,在大家已经适应了脑袋后面的辫子,而且头顶头发已经剃不了多少的情况下,辫子又要剪了。不剪,新政府不干。农民只好躲着不进城,进了城给剪辫队逮住,就会像鲁迅小说《风波》里的七斤一样,咔喳就是一剪刀。剪了辫的人们,没有像今人一样讲究剪个发式,只是长长地披在后面,像现今时髦的歌手。好在,当时穿什么没有硬性规定,以至于旗装,无论袍褂、短衫还是女人的旗袍,经过改良之后,反而成为民国的流行服装。

以上是时代变化,当局强迫的涉及肤发的变革。但有的时候,时代变了,某些当政的人们,却不太希望变,尤其不喜欢涉及肤发的变革。对于很多头脑冬烘,思想保守之人来说,大的政治经济变革,固然看不惯,兴许还能忍,但是最不能忍的是身边人衣着和头发的变化,对女人的这方面变化,更是敏感。

戊戌变法时,广泛流传于京城旗人之间的一个谣传,就是光绪要剪辫子,穿西装,在肤发上,变祖宗的规矩。据说西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从颐和园回宫,痛骂光绪之时,骂的内容就有这一项。当然,当时的光绪是冤枉的,别说皇帝不敢,就连当时最激进的康梁,大概也没有这样想过。真正实践了这一点的,是光绪下面的宣统皇帝溥仪。可惜,西装革履的他,已经退位多时了。

在溥仪穿西装的时候,中国人,或者说某一部分中国人最不开心的事,是女人剪短发和旗袍裙装露胳膊(只是小臂)。某些情绪激动的军阀,还组织了执法队上街,看见剪短发露胳膊的女人便抓,说这些女子肯定是激进党。没有权抓人的遗老遗少,则一面隔着手指缝看,一面痛心疾首,感叹人心不古。

有意思的是,类似的感喟,在改革三十年间,再度重演,人们的肤发又有了古老的麻烦。首先是跟肤有关的着装,民间先是跟着香港电影学穿喇叭裤,带太阳镜,当时叫蛤蟆镜,时髦的是镜片上带着外国字的商标。此风一兴,舆论一致声讨,报上连篇累牍地批判,电影里,凡是街头流氓,一律喇叭裤太阳镜,以示丑化。学校单位也纷纷制定各种措施,强力遏制。后来牛仔裤登陆,命运也类似。媒体上来就批,有的报纸非常认真地请来专家,进行医学考证,证明牛仔裤无论男女,穿上很不利于生理健康,甚至危及子嗣,把孙子都耽误了。至于迷你裙和比基尼,遭到的围剿就更多,因为一向社会舆论,对于女性的身体肤发,要求都比男人更苛刻。但是,女性在这方面的跃进的步伐,偏偏比男人动作大。结果,当女性着装突飞猛进地暴露起来的时候,原来的喇叭裤牛仔裤之类,反而没人注意了,悄然取得胜利。

着装尚且如此,头发的命运自然更加多舛。好在,这回的厄运,主要体现在男人身上。改革不久,女人的烫发就开始流行,越烫,越跟国外接轨,舆论只来得及嘟囔几句,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就罢了。可是男人比较麻烦,开始复古。结果,不肯剪发,留长头发的,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一律遭受讨伐。如果碰上个把不仅留长头发,而且梳了小辫子的男人,大家把他扭送动物园去的心思都有。领导自然更是看不惯。记得很多机关做出规定,什么样头发什么样穿着的人,不许入内于云云。

变革中的肤发遭遇,说起来都是枝节小事,但都跟政治有关。如果说身体政治,这种肤发问题,才是真正的身体政治。当年的留辫子和剪辫子,背后的政治含义,是归顺——或者归顺满清,或者归顺民国。后来的旗袍露胳膊,其政治含义,则是风化。因为当局要整顿秩序,风化当先。再后来,则是担心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污染,因为,喇叭裤也好,牛仔裤也好,迷你裙、比基尼也好,都来自外面的世界。虽然,看不惯的人,骨子里跟当年的遗老遗少一样,想的其实还是风化和道德。

不用说,这种身体政治,真正涉及千家万户,跟老百姓有切肤之痛和切肤之痒。肤发问题解决了,开放才真的算是开放。好在,跟当年民国人们痛心疾首旗袍露胳膊时一样,越是痛心疾首,旗袍露得就越多,从小臂到上臂,最后连袖子都没了。这回,牛仔裤们也是这样前进着,当牛仔迷你裙都风靡天下的时候,大家对什么都习以为常了。身体的开放,跟政治的开放,终于有了那么点若隐若现的关联。我们这个民族,从上到下,对于外面的事物,容忍度终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尺度。

肤发的开放,最终会影响思想的解放。还别不信。

同类推荐
  • 明末帝业

    明末帝业

    失业之后再失恋的三好青年“崇祯”,一时想不开,学着“崇祯”把自己给吊了!不过他不仅没死,还穿越了,成了明末帝王崇祯!从此稳朝局,灭大清,荡倭寇,征欧洲……真正一统天下的帝业,就此开始!
  • 三国之骠骑大将军

    三国之骠骑大将军

    三国梦,真豪杰——这是个最坏的年代,烽火狼烟,生灵涂炭;这也是个最好年代,时逢乱世,群雄逐鹿,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就应手提三尺长剑,立下不世之功。(不写史,不考究,只演义,论英雄)
  • 铮铮铁骨见真情

    铮铮铁骨见真情

    古往今来,人生不经历风雨,百炼也难成一块好钢。当大家面对现实,生活与爱情,利益与冲突,矛盾与原则,做人难,做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是难上加难!
  •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一次别具风味的历史穿越之旅。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通俗读物。作者仿佛一名“穿越时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以轻松的笔调、有趣的知识带领读者“穿越”到古代中国的一个个朝代,在那些早已逝去的世界里,走访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遇见心仪的历史名人,体验往昔的风土人情,甚至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大城小街上,过一段虚拟的舌尖上的美食时光。全书以新鲜的形式,把历朝历代各别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文风俗、服饰时尚、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热门推荐
  • 全能特效大神

    全能特效大神

    他是赫赫有名的特效大师,从国产电影,再到国外奥斯卡特效大片。他是首个被奥斯卡提名的特效师。他被称作“21世纪特效界的米开朗基罗”最厉害还不是这个,而是他的特效能够带入现实。他叫做林翰。他的座右铭只有三个字:“加特技!”
  • 刻于新月之铭

    刻于新月之铭

    让我们手捧故事书的林,为你讲述在四千零一个夜晚里发生的故事。
  • 机器人与人

    机器人与人

    这是一个讲诉了未来的故事,是机器人与人类的故事,老套的故事,完全的架空,全新的世界,希望大家喜欢。
  • 电影剧情终结者

    电影剧情终结者

    《色戒》中,王佳芝深深的看他一眼:“你是我今生最难忘的人。。。”;《西游记》中,“施主,贫僧乃东土大唐而来,恳请在此借宿一晚……哎?施主?施主您开开门呐,施主?沃槽!”《纵横四海》中,阿海疯了似的抱着他大喊:“兄弟,别离开我们。。。”《寻秦记》中,项少龙惊异的问道:“这位兄台,你唱的是‘东方之珠’?。。。”《异形》中,被异形缠身的蕾普莉在绝望中冲他叫道:“救救我。。。”。。。。。。机缘巧合,主角巧遇未来系统,得以穿越各大热门电影,根据自己的能力更改剧情。随着任务的完成,自身功力也渐渐增强,最终成为一代大神。(新人新书,恳请各位收藏、推荐。谢谢!)
  • 活蜕变

    活蜕变

    再回首,你已经忘记我曾经的容颜,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在我心中的位置,而你却不懂得珍惜。你忘了回忆,我忘了忘记————简无忧
  • 有凤来仪:最强王妃

    有凤来仪:最强王妃

    神庙门楣上的灵草,救活了难产的小女婴,从此又一妖孽出世!老天爷:这个世界太小,经不得你折腾,我送你别处玩玩?苏小思:我不去!老天爷:走你!苏小思单指向天,看我不搅你个天翻地覆!但…这是什马状况?将军,宰相公子,小郡王强势来袭…
  • 校园之终极兵王

    校园之终极兵王

    第一兵王回归学校成为浩海高中的插班生。展开一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携各路红颜笑看风云的都市传奇!
  • 连城壁

    连城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本套书正是基于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务,针对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各个阶段,以及职业管理中可能面临的各项问题,从实用的角度给劳动者以提示和讲解。其目的在于帮助劳动者防范职业风险,维护合法权益,提高职业生存与竞争能力,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 佛说申日儿本经

    佛说申日儿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