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5000000120

第120章 诉苦大会

孙承宗犹自有些不放心,奏道:“皇上,臣以为袁啸所言,第一个方案可行,第二个方案则需要慎重……”

崇祯心头也是有些不愿意,小商人能够征收到多少银子?想要充盈国库,那就必须要打大商人跟这些官僚的主意才行啊,袁啸这么做实在是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

崇祯答道:“好了,阁老说的也有道理,先按照第一个方案执行吧,第二个方案容后再议!你的第二件事呢?”

袁啸嘴角抽了抽,答道:“第二件事情,是想为皇上分析一下同僚们入股商业的动机所在。”

崇祯疑惑道:“动机?什么动机?”

袁啸苦笑道:“皇上,一句话,琴棋书画诗酒花是士人们最常流连的,但是却不是必须的,人最离不开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就是先要活下去,才能享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您想一想,朝廷所有的官员们,他们从九品的最低阶一年薪俸不过十几两银子,即便是阁老作为一朝辅臣,建斗兄从一品的尚书,两个人的年俸折合成白银也不过两千两左右,建斗兄家中有父母妻儿仆人二十余口,除此之外,还有几位僚属需要俸银,这些银子不是朝廷掏的,两千两银子即便是稍有富余,也绝对不会宽松到哪里,至于下面的知府、知县,年俸更是少的可怜,养家糊口益发的艰难,如果堂堂的官员连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又如何能够安心处理国事?连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自然要想办法从别处挣些钱粮了……”

崇祯不悦道:“袁啸,官员薪俸乃是祖宗成法,太祖皇帝亲自拟定的,岂是你可以随意指摘的?连朕在宫中都要节俭度日,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节俭度日吗?”

下面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气的嘴里发苦,如果都仅仅靠着年俸活着,只怕谁家里都得饿死人啊,一千余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于官宦之家来说,动辄人口上百,先不说吃饭,但是仆人的薪资,一年也不在少数啊,一千两银子,够干什么的?

袁啸沉声道:“皇上,咱们大明朝最有名的清官是哪个?”

崇祯一愣,答道:“自然是海瑞忠介公了……”

袁啸答道:“皇上,忠介公去世之前最高可是做过右都御使的,正二品,忠介公不但清廉,而且节俭,家中人口不过十余,数十年下来,在去世的时候,穷的甚至买不起一口棺材,忠介公如是,遑论其他官员?皇上可以问一下,朝中的这些臣工们,府上人口可有低于三十人的?”

崇祯疑惑的看向了下面的臣子,眼光首先落在了孙承宗的身上。

孙承宗硬着头皮答道:“皇上,老臣家中妻妾四人,儿子六人,女儿三人,均已出嫁,孙儿十一人,孙女三人,儿妇十五人,另外还有从子,从孙十七人跟随,连臣在内一共五十余人……”

嘶……

崇祯倒吸了一口冷气,五十多人的一大家子啊,还真的是够孙承宗受的!

“除此之外,皇上,臣府上还有丫鬟婆子、家丁、家将一百余人,其中家将乃是臣督抚辽东之时退役下来,自愿跟随老臣的一下亲兵差不多数十人之众,老臣府上人口合计一百七十八人,每年各房例银支出五百一十二两,仆人家将薪水一千七百余两,吃穿用度一千三百余两,往来宴请八百余两,共计需要支出白银四千余两……”

崇祯帝彻底无语了,这可是大学士、阁老啊,一年拿着最高的薪俸两千两,一年却要支出四千余两,那亏空的两千多两怎么办?

孙承宗接着说道:“皇上,这其中老臣的家将们很多都不在老臣那里领取薪水的缘故,如果按照各自的标准领取薪水,老臣每年支出六千两白银都未必够,只不过当年先帝在日,曾经赐给老臣盐引若干……”

崇祯烦恼的摆摆手,说道:“你们呢?你们家里吃穿用度呢!”

下面的大臣们一个个低头不言,我们?我们的吃穿用度说出来,只怕会将皇上您吓得站不起来啊!孙承宗的那些吃穿用度都是正常的用度,老头子没有那么多的嗜好与享受,哪里能够跟我们相比?孙府一年的这六千两银子的用度,只怕还不够我们一年用度的零头呢……

黄道周站起身来,低声道:“皇上,臣忝居户部尚书一职,家中人口一百四十余人,每年支出七千余两,因为臣名下有良田数百顷,还有一个绸缎庄,所以才勉强周转的开……”

后面,一个个大臣站起身来,纷纷说道:“臣家中一百五十余口,臣家中两百二十余口,臣家中……”

朝堂之上,所有的臣子们都开始诉起苦来,苦啊,这么大的家业,如果没有副业作支撑,特么的,都的去喝西北风去,您老人家舍不得给给我们发薪俸,难道还不允许我们私下里去赚点钱,咱们彼此都要有条出路才行吧……

崇祯现在才傻了眼啊,特么的,按照他们所说的,老子需要给他们的薪俸最少翻上两番才能够满足他们的用度啊,难道袁啸你个混蛋不知道老子最缺钱吗?他们穷是假穷,老子才是真的穷啊!

崇祯恨恨的瞪了袁啸一眼,无奈道:“你小子到底想要说什么?”

“涨工资!”

袁啸不假思索的答道。

涨工资?

崇祯差点晕死,还真的要给他们涨工资啊,你小子来给朕出这笔钱?

袁啸接着说道:“皇上,远的不说,咱们只说近的,赵宋一代,一品的官员年俸已经达到了四千余两,这还不算其中的一些其他补助,咱们大明一代可是连人家的一半都赶不上!这些大臣们为国分忧,用心国事,朝廷供给薪俸是理所当然的,臣请皇上为上下官员酌情加俸……”

下面的臣子们高兴地都快哭出来了,大好人啊,袁啸可是个大好人啊,竟然敢向皇上提出来给大家伙涨工资!这样真性情的人如何不值得我们去结纳一番?

同类推荐
  • 回到三国的飞虎队长

    回到三国的飞虎队长

    飞虎队的队长因为一次刺杀行动失败,导致死亡。但上天似乎不让他就自陨落。让他重生在三国。回到三国的他,在这里,他用对三国的了解。收名将,攻城略地,最后统一天下。
  • 大明果农专业户

    大明果农专业户

    三月春风似剪刀,手扛锄头把地种;几亩果树开满花,怡然自乐在其中;小小仆人变农民,百般花样任我出;轻轻一笑风云起,前途光明任我冲。我是一名仆人,却更是一名农民,一个嚣张却又不一样的农民……
  •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郑峰,一名龙组成员,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出卖,这次任务中的所有队友全部牺牲,于是引爆了那个基地中的炸弹。死后遇到神龙,于是带上了由几款游戏融合变异后的游戏系统,来到了汉末,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 戚继光全传

    戚继光全传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戚继光,明朝后期一代名将,南抗倭寇,北拒蛮虏,一手创立了日后名震天下的蓟辽大军。但是,一个现代的大学生懵懵懂懂的转世成为了这位名将,历史还会延续原有道路吗?倭患是否得到平定?而一个了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的现代人又将引领大明王朝走向何方……
  • 那时汉朝(叁)

    那时汉朝(叁)

    第三部从汉武大帝刘彻登基写起,到张骞第二次通西域回国为止。有人说刘彻是一个“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的皇帝,这位乳名“小猪”,靠联姻登基的皇帝,为我们树立了强汉风骨,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热门推荐
  •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男人,二十几岁时最怕别人说自己没长大?三十岁以后最怕别人说自己没出息?你二十几岁,染色体决定了你的生存方式是战斗! 男人在二十几岁怎样做,决定他三十岁以后怎样活!男人想在三十岁以后得到,就得在二十几岁做到!二十几岁敢要,三十岁以后得到。二十几岁敢赌,三十岁以后能赢。这就是《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御制救度佛母赞

    御制救度佛母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魂战帝

    龙魂战帝

    这是一个兽魂的世界,弱肉强食。拥有强大兽魂的魂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拥有弱小兽魂的魂者,在底层瑟瑟发抖。江辰穿越至此,一次机遇得到了万兽诀,可以猎取无限的兽魂,从低到高,无穷无尽。等别人只有寥寥几个兽魂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成千上万个。所以江辰不但要更多,还要更强。什么上古异兽,远古大凶,通通猎取,就是传说中的神龙之魂也不放过。万魂在手,天下我有,我是龙魂战帝!
  • 仙寇

    仙寇

    屠哲的死突如其来,莫名其妙,往生后天子转战诸天,神挡杀神,佛挡削佛!
  • 心理学与控制力

    心理学与控制力

    在这个竞技场一样的社会里,我们只有很好地与人相处,积累人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书将教你掌握心理控制力,让你学会更好地控制自我,更好地与人交往,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 炮灰驸马欢乐多

    炮灰驸马欢乐多

    天上天下最拽少爷,身份优越至极的纨绔仙二代,可惜干的都是神马?不学无术,浪荡不羁,逼死大龄公主,气疯天尊~谁能将其收服?——看腐萌少女如何御刁神!
  • 清奏疏选汇

    清奏疏选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开启中学生智慧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故事,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每则故事后都配有“精彩哲思”、“慧语箴言”,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帮助青少年领悟生活真谛、人生哲理。
  • 魏晋名士人格演变史

    魏晋名士人格演变史

    本书按照时代先后,把魏晋名士从汉末到东晋末年分为建安名士、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和江左名士共五类,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思想意识、生活风貌、非凡才情等等以人格为核心作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描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