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600000003

第3章 各地讲法汇集(3)

因限於时间,以上所言者殊略,但亦可知改过之大意。最后,余尚有数言,愿为诸君陈者:改过之事,言之似易,行之甚难。故有屡改而屡犯,自己未能强作主宰者,实由无始宿业所致也。务请诸君更须常常持诵阿弥陀佛名号,观世音地藏诸大菩萨名号,至诚至敬,恳切忏悔无始宿业,冥冥中自有不可思义之感应。承佛菩萨慈力加被,业消智朗,则改过自新之事,庶几可以圆满成就,现生优入圣贤之域,命终往生极乐之邦,此可为诸君预贺者也。

常人於新年时,彼此晤面,皆云恭喜,所以贺其将得名利。余此次於新年时,与诸君晤面,亦云恭喜,所以贺诸君将能真实改过不久将为贤为圣;不久决定往生极乐,速成佛道,分身十方,普能利益一切众生耳。

授三归依大意

第一节 三归之略义

三归者,归依於佛法僧三宝也。

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举之。

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披袈裟者皆是也。

归依者,归向依赖之意。

归依於三宝者,乞三宝救护也。《大方便佛报恩经》云:譬人获罪於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来无畏,但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於魔,有生死罪。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归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无如之何。

既已归依於佛,自今以后,决不再依天仙神鬼一切诸外道等。

既已归依於法,自今以后,决不再依诸外道典籍。

既已归依於僧,自今以后,决不再依於不奉行佛法者。

第二节 授三归之方法

一忏悔、二正授三归、三发愿回向。

应先请授者,详力解释此三种文义;因仅读文而未解义,不能获诸善法也。

正授三归之文有多种,常所用者如下: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

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结。)

前三说时,已得归依善法;后三结者,重更丁宁令不忘失也。

忏悔文及发愿回向文,由授者酌定之,但发愿回向,应有以此功德回向众生同生西方齐成佛道之意,万不可唯求自利也。

第三节 授三归之利益

经律论中,赞叹归依三宝功德之文甚多。今略举四则:灌顶经云:受三归者,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诸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善生经云:若人受三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四宝者:金、银、琉璃、玻璃),举国之人,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较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若人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宝塔,复以香华供养,其福甚多;不如有人以清净心,归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德。大集经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受三归已,儿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拥护;是母受兼资於子也。

第四节 结语

在本寺正式讲律,至今日圆满。今日所以聚集缁素诸众,讲三归大意者,一以备诸师参考,俾他日为人授三归时,知其简要之方法也;一以教诸在家人,令彼等了知三归之大意。俾已受者,能了此意,应深自庆幸。其未受者,先能了知此意,且为他日依师受三归之基础也。

敬三宝

癸酉闰五月五日在泉州大开元寺讲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

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

今言僧者,且约当世凡夫僧而言,因菩萨罗汉等附入,敬佛门也。

第一 敬佛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礼佛时宜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而拜,不可急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佛几清洁,供香端直,供佛之物,以烹调精美,人所能食者为宜。今多以食物之原料及罐头而供佛者,殊为不敬。藕益大师大悲行法中,曾痛斥之。又供佛宜在午前,不宜过午也。供水果亦宜午前,供水宜捧奉式。供花,花瓶水宜常换。

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少蝇者或可)宜装入玻璃镜中。

木石等雕塑者,小者应入玻璃龛中,大者应作宝盖罩之,并须常拂拭像上之尘土也。

凡大殿及供佛之室中,皆不宜踞坐笑谈,如对於国王大臣乃至宾客之前尚应恭敬,慎护威仪,何况对佛像耶?不可佛前晒衣服,宜偏侧。不得在大殿前用夜壶水浇花。若卧室中供佛像者,眠时应以净布遮障。

第二 敬法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读经之时,必须洗手、漱口、拭几,衣服整齐,威仪严肃,与礼佛时无异。藕益大师云:“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对於经典,应十分恭敬护持,万不可令其污损。又翻篇时,宜以指腹轻轻翻之,不可以指爪划,又不应折角,若欲记志,以纸片加入可也。

若经典残缺者亦不可烧。卧室中几上置经典者,眠时应以净布盖之。

第三 敬僧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凡剃发披袈裟者,皆是释迦佛子,在家人见之,应一例生恭敬心,不可分别持戒破戒。

若归依三宝时,礼一出家人为师而作证明者,不可妄云归依某人;因所归依者为僧,非归依某一人。应於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则与归依僧伽之义,乃符合矣。

供养僧者亦尔。不可专供有德者,应於一切僧生平等心普遍供之,乃可获极大之功德也。专赠一人者功德小,供众者功德大。

出家人若有过失,在家人闻之万不可轻言。此为佛所痛诫者最宜慎之。以上略言敬三宝义竟。兹附有告者,厦门泉州神庙甚多,在家敬神每用猪鸡等物。岂知神皆好善而恶杀,今杀猪鸡等物而供神,神不受享,又安能降福而消灾耶?唯愿自今以后,痛革此种习惯,凡敬神时,亦一例改用素,则至善矣。

常随佛学

癸酉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为幼年诸学僧讲

《华严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律等,载佛所行事,有为我等凡夫作模范,无论何人皆可随学者亦屡见之。今且举七事:

一 佛自扫地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云:“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即自执彗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胜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比丘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二 佛自舁(音余,既共扛抬也)弟子及自汲水

《五分律》,《佛制饮酒戒缘起》云。“婆伽陀比丘,以降龙故,得酒醉。衣钵纵横。佛与阿难舁至井边,佛自汲水阿难洗之等”。

三 佛自修房

《十诵律》云:“佛在阿罗毗国。见寺门楣损,乃自修之。”

四 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

《四分律》云:“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净,拭已洗之。洗已复为浣衣晒干。有故坏卧草弃之。扫除住处,以泥浆涂洒极令清净。更敷新草,并敷一衣。还安卧病比丘已,复以一衣覆上。”

《西域记》云:“只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又云:“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佛愍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五 佛为弟子裁衣

《中阿含经》云:“佛亲为阿那律裁三衣。”诸比丘同时为连合,即成。

六 佛自为老比丘穿针

此事知者甚多,今以忘记出何经律,不及检查原文,仅就所记忆大略之义录之。佛在世时有老比丘补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中。乃叹息曰:“谁当为我穿针?”佛闻之,即立起曰:“我为汝穿之等”。

七 佛自乞僧举过

是谓佛及弟子等结夏安居既竟,具仪自恣时也。《增一阿含经》云:“佛坐草座,即是离本座,(敷草於地而坐也。所以尔者,恣僧举过,舍骄慢故)告诸比丘言:‘我无过咎於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灵芝律师云:“如来亦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范后世故;令众省己故;使折我慢故。”

如是七事,冀诸仁者勉力随学。远离骄慢,增长悲心,广植福业,速证菩提。是为余所悕愿者耳!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

甲戌八月

今日万寿禅寺念佛堂开堂,余得参末席,深为荣幸。近十数年来,闽南佛法日益隆盛,但念佛堂尚未建立,悉皆引为憾事。今由本寺住持本妙法师发愿创建,开闽南风气之先。大众欢喜,叹为希有。本妙法师英年好学,亲近兴慈法主讲席已历多载。於天台教义及净土法门悉能贯通。故今本其所学,建念佛堂弘扬净土。可谓法门之龙象,僧中之芬陀矣。

今念佛堂既已成立。而欲如法进行,维持永久,胥赖护法诸居士有以匡辅而助理之。

考江浙念佛堂规则,约分二端。一为长年念佛,二为临时念佛。

长年念佛者,斋主供设延生或荐亡牌位,堂中住僧数人乃至数十人,每日念佛数次。

临时念佛者,斋主或因寿诞或因保病或因荐亡,临时念佛一日,乃至多日,此即是水陆经忏之变相。

以上二端中,长年念佛尚易实行。因规模大小可以随时变通,勉力支持犹可为也。若临时念佛,实行至为困难。因旧日习惯,唯尚做水陆诵经拜忏放焰口等。今遽废此习惯,改为念佛,非易事也。

印光老法师文钞中,屡言念佛胜於水陆经忏等。今略引之。与徐蔚如书云:

至於七中,及一切时,一切事,俱宜以念佛为主。何但丧期。以现今僧多懒惰。诵经则不会者多。而又其快如流,会而不熟亦不能随念。纵有数十人,念者无几。唯念佛则除非不发心,决无不能念之弊。又纵不肯念,一句佛号入耳经心,亦自利益不浅,此余决不提倡作余道场之所以也。

又复黄涵之书,数通中,皆言及此。文云:

至於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余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於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何以故?诵经则不识字者不能诵,即识字而快如流水,稍钝之口舌亦不能诵,懒人虽能亦不肯诵,则成有名无实矣。拜忏做水陆亦可例推。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者,即懒人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固已历历明明灌於心中,虽不念与念亦无异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为亲眷保安荐亡者皆不可不知。又云:至於做佛事,不必念经拜忏做水陆,以此等事,皆属场面,宜专一念佛,俾令郎等亦始终随之而念,女眷则各於自室念之,不宜附於僧位之末。如是则不不但尊夫人令眷实获其益,即念佛之僧并一切见闻无不获益也。凡做佛事,主人若肯临坛,则僧自发实心,倘主人以此为具文,则僧亦以此为具文矣。又云:做佛事一事,余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

又复周孟由昆弟书云:

做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别佛事,并令全家通皆恳切念佛,则於汝母,於汝等诸眷属及亲戚朋友,皆有实益。又云:请僧念七七佛甚好。念时,汝兄弟必须有人随之同念。

统观以上印光老法师之言,於念佛则尽力提倡,於做水陆诵经拜忏放焰口等,则云决不提倡。又云念佛利益多於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又云诵经拜忏做水陆有名无实。又云念经拜忏做水陆等事皆属场面。又云徒作虚套。老法师悲心深切,再三诰诫,智者闻之,详为审察,当知何去何从矣。厦门泉州诸居士,归依印光老法师者甚众。唯望懔遵师训,努力劝导诸亲友等,自今以后,决定废止拜忏诵经做水陆等,一概改为念佛。若能如此实行,不唯闽南各寺念佛堂可以维持永久,而闽南诸邑人士信仰净土法门者日众,往生西方者日多,则皆现前诸居士劝导之功德也。幸各勉旃!

律学要略

二十四年十一月讲于泉州承天寺戒期胜会中 万泉记录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赴什么传戒的道场;其缘故是因个人感觉学力不足。非常惭愧地,三年来在闽南虽有讲些东西,自心总不满。这次本寺诸位长者再三地唤我来参加戒期胜会,在人情不得已中,故今天来与诸位谈谈;但因时间匆促未能预备,参考书又缺少,间或个人精神衰弱,拟在此共讲三天。今天先专为求授比丘戒者讲些律宗历史;他人傍听,虽不能解,亦是种植善根之事。

为比丘者,应先了知戒律传入此土之因缘,及此土古今律宗盛衰之大概。由东汉至曹魏之初,僧人无归戒之举,唯剃发而已。魏嘉平年中,天竺僧人传法时到中土,乃立羯磨受法;是为戒律之始。当是时可算是真实传授比丘戒的开始,后来渐渐地繁盛起来。

同类推荐
  • 在此刻

    在此刻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此刻》(寻真问道的不二法门)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包罗万象,蕴含丰富的各门学科知识,该书以问答形式分门别类整理和归类了《古兰经》中涉及的历史故事、山川河流、天文历法、动植物、工农业、商业贸易、社会关系等,有助于读者了解、认知和研究《古兰经》。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热门推荐
  • 战绝九天

    战绝九天

    一个杀手,在2012的灾难之后,保留着原有的灵魂重生在一个充满战气与魔法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却似乎又与地球有着太多的联系!具体是怎么样的联系呢?主角重生刚出生之后便陷入昏迷,醒来发现身边的父母却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其中含着一个怎么样的阴谋呢?环环相扣的阴谋,层层拔开的迷雾!这是我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傲天虚无诀》50万字,虽然没有签约,但也坚持完本!所以请大家放心收藏,无论结果如何,也会完本。本书至上传起,每天保证至少更新6000字!
  • 情深似熔,总统你要乖

    情深似熔,总统你要乖

    传闻M国总统府的花园中立有无名墓碑,每逢下雪之际,总统连默便会在墓碑前旁坐上一整天。后来的某天他将行动不便的女子接到身边细心照顾,宠爱至极。世人皆骂此女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一片骂声中,他笑着蹲下身子亲吻她断了三根脚趾的右脚,给她极致的宠爱。*他们在铺天盖地的阴谋中挣扎,在误会中辗转,在爱恨里沉沦。再后来,尘埃落定,他逃不了权利桎梏,而她逃不出爱情囚牢。他终于排除万难对外公布:他们的婚讯。接着一个惊天内幕被爆出:她,早已为人妻,为人母。而她的丈夫,竟然是——相爱时,他说:相爱恨晚。分开时,她说:相逢恨早。一个有心算计,一个用心配合;浮华落尽,情深是否如故?
  • 小子,我喜欢你

    小子,我喜欢你

    她遇见他注定倒霉,他注定是她命中的恶魔,第一次见面就撞飞了她心爱的花儿,第二次见面他就亲吻了她的脸颊,第三次见面他们竟然同居了,这下可好,两个冤家住在同一屋檐下,他以捉弄她为乐,她却以报复他为目标,世界大战就是这么爆发滴……但是,此时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心已经开始萌动。然而这一切随着神秘人的出现打破了……
  • 特工王妃vs神秘王爷

    特工王妃vs神秘王爷

    她,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特工,出手快,狠,他,明月国的神秘王爷,两个本不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人,却相遇了。这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天定的缘分,,,,,
  • 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奈何荆轲太多

    奈何荆轲太多

    冷冰冰的智慧型少女东方雅奈、可爱纯真的呆萌型少女欧阳结衣、阳光淳朴的汉子型少女上官可玥,三个复姓好友,同为校园偶像。在一次拍戏时,九颗行星排列同一线,三人一同穿越到了神秘的王国——轩辕国,三人一致认为这将是个狗血的故事。通过谜村谜案,她们也是更加认定了这一切的狗血,更加狗血的是那些防火防盗防闺蜜的事也接着发生了……
  • 若梦:妖物语

    若梦:妖物语

    点燃叫做若梦的香,你告诉我一切的一切不过都是浮萍罢了,妖也好,仙也罢,不过都是称号。一世宛如一梦,醒来又一世,一世又一梦。
  •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本书书的出版很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在写作方法上,将考古与历史紧密结合,为目前我们探讨中国古代文明,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或拓展了新的领域。以《山海经》所记炎黄时代的史事,与仰韶文化整合,有“史”有“物”,“物”、“史”相印证,正反映了炎黄时代的文化。它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同类著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比较可信的素有原始史料丰富之称的《山海经》作铺垫,从而使我们对炎黄文化的看法并不感到那么空泛,不像在雾里看花。
  • 古境奇缘

    古境奇缘

    他是一个天资平平,长相平平,却因一时冲动,应下十年之约,意外的缘分,捡到神秘骨牌,这是命运的转折,还是历练的开始。骨牌之内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温柔体贴的家族倾世美女,妖域麒麟族刁蛮小姐,深海龙族公主,一一遭到他的毒手,被他所收服。无限扩展的野心,不服输的性子,嗜战的他将在这辽阔的修真世界抒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一句,十年之约,造就了他成为强者道路的开始。一句,十年之后,老子娶定你。让他受尽折磨,吃尽苦头。十年之后,他将用怎样的姿态出现在她的眼中,十年之后,他将用怎样的姿态惊艳王城娶得美人归。
  • 逍遥奇异传

    逍遥奇异传

    他名特保,好打抱不平,女友却惨遭绑架!为营救心爱女人;他孤身涉险。等待他们是死亡?还是…异界超乎常理的地方,这里不是小说中虚构的世界。是清朝?是唐朝?NO都不是,是一个玄幻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修真世界,是强者为尊的世界!弱者在这儿只有死亡!神马都是浮云,只有变得强,他才能找寻回家的路。只有变更加强大,他才可以保护心爱的女人。他来此是巧合?还是有人安排了一场阴谋?究竟谁才是幕后的操纵者,谁才是真正的BOSS?且看主角如何拨开层层迷雾,如何迈入世人敬仰的神之领域!精品推荐《现代驱魔传》http://novel.hongxiu.com/a/33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