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600000001

第1章 各地讲法汇集(1)

净土法门大意

壬申十月在厦门妙释寺讲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

由是观之,唯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相应,佛以大悲心为体故。

常人谓净土宗唯是送死法门。(临终乃有用)岂知净土宗以大菩提心为主。常应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众生之宏愿。

修净土宗者,应常常发代众生受苦心。愿以一肩负担一切众生,代其受苦。所谓一切众生者,非限一县一省、乃至全世界。若依佛经说,如此世界之形,更有不可说不可说许多之世界,有如此之多故。凡此一切世界之众生,所造种种恶业应受种种之苦,我愿以一人一肩之力完全负担。决不畏其多苦,请旁人分任。因最初发誓愿,决定愿以一人之力救护一切故。

譬如日。不以世界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今以一人之力,负担一切众生,亦如是。

以上但云以一人能救一切,是横说。若就竖说,所经之时间,非一日数日数月数年。乃经不可说不可说久远年代,尽於未来,决不厌倦。因我愿於三恶道中,以身为抵押品,赎出一切恶道众生。众生之罪未尽,我决不离恶道,誓愿代其受苦。故虽经过极长久之时间,亦决不起一念悔心,一念怯心,一念厌心。我应生十分大欢喜心,以一身承当此利生之事业也。已上讲应发大菩提心竟。

至於读诵大乘,亦是观经所说。修净土法门者,固应诵《阿弥陀经》,常念佛名。然亦可以读诵《普贤行愿品》,回向往生。因经中最胜者,《华严经》。《华严经》之大旨,不出《普贤行愿品》第四十卷之外。此经中说,诵此普贤愿王者,能获种种利益,临命终时,此愿不离,引导往生极乐世界,乃至成佛。故修净土法门者,常诵读此《普贤行愿品》,最为适宜也。

至於作慈善事业,乃是人类所应为者。专修念佛之人,往往废弃世缘,懒作慈善事业,实有未可。因现生能作种种慈善事业,亦可为生西之资粮也。

就以上所说:

第一劝大家应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将谓净土法门是:

小乘

消极的

厌世的

送死的

复劝常读《行愿品》,可以助发增长大菩提心。

至於作慈善事业尤要。

若发心者,自无此讥评。

因既为佛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种种之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关於净土宗修持法,於诸书皆详载,无俟赘陈。故唯述应注意者数事,以备诸君参考。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古人掩关皆为专修禅定或念佛,若研究三藏则不限定掩关也。仁者此次掩关,实为难得之机会。应於每日时间,以三分之二专念佛诵经,(或默阅,但不可生分别心。)以三分之一时间温习戒本羯磨及习世间文字。因机会难可再得,不於此时专心念佛,以后恐无此胜缘。至於研究等事,在掩关时虽无甚成绩,将来出关后,尽可缓缓研究也。念佛一事,万不可看得容易,平日学教之人,若令息心念佛,实第一困难之事,但亦不得不勉强而行也。此事至要至要,万不可轻忽。诵经之事可以如常。又每日须拜佛若干拜,既有功德,亦可运动身体也。念佛时亦宜数数经行,因关中运动太少,食物不宜消化,故宜礼拜经行也。念佛之事,一人甚难行,宜与义俊法师协定课程,二人同时行之,可以互相策励,不致懈怠中止也。

课程大致如下:

早粥前念佛,出声或默念随意。

早粥后稍休息。礼佛诵经。九时至十一时研究。午饭后休息。二时至四时研究。(研究时间,每日以四小时为限,不可多。)四时半起礼佛诵经。黄昏后专念佛。晚间可以不点灯,唯佛前供琉璃灯可耳。

三年之中,可与义俊法师讲戒本及表记羯磨六遍。每半年讲一遍。自己既能温习,亦能令他人得益。昔南山律祖,尚听律十二遍未尝厌倦,何况吾等钝根之人耶?戒本羯磨能十分明了,且记忆不忘,将来出关之后,再学行事钞等非难事矣。世俗文字略学四书及历史等。学生字典宜学全部,但若鲜暇,不妨缺略,因此等事,出关之后仍可学习也。若念佛等,出关之后,恐难继续,唯在关中,能专心也。又在闭关时宜注意者如下:

不可闲谈,不晤客人,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与护关者。)

凡一切事,尽可俟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

余既无道德,又乏学问。今见仁者以诚恳之意,谆谆请求,故略据拙见拉杂书此,以备采择。

性常关主慧察

乙亥四月一日 演音书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己卯二月在泉州光阴寺讲

药师如来法门大略,如大药师寺已印行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所载。

今所述者,为吾人平常修持简单之课仪。若正式供养法,乃至以五色缕结药叉神将名字法等,将来拟别辑一卷专载其事,今不述及。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

药师经,供於几上。不读诵时,宜以净布覆盖。

供佛像之室内,须十分洁净,每日宜扫地,并常常拂拭几案。

供佛之香,须择上等有香气者。

供佛之花,须择开放圆满者。若稍残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换。若无鲜花时,可用纸制者代之。

此外如供净水供食物等,随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须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调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以上所举之供物,应於礼佛之前预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礼佛时,必须先洗手漱口。

此外如能悬幡燃灯尤善,无者亦可。

以下略述修持课仪,分为七门。其中礼敬赞叹供养回向发愿,必须行之。诵经持名持咒,可随己意,或唯修二法,或仅修一法,皆可。

一 礼敬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礼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

礼敬之时,须至诚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 赞叹

礼敬既毕,於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

归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我今申赞扬,志心头面礼。

上赞偈出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

三 供养

赞叹既毕,於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四 诵经

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

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

五 持名

先唱赞偈云:

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

续云,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后即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八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六 持咒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

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唵字以下之文。

未经密宗阿阇梨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

持咒时,不宜大声,唯令自己耳中得闻。

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七 回向发愿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唯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修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

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

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师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戊寅七月在泉州清尘堂讲

药师法门依据《药师经》而建立。此土所译《药师经》有四种:

(一)《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一卷,即《大灌顶神咒经卷十二》,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又相传有刘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一卷,今已逸失,或云即是东晋所译之灌顶经。

(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达摩笈多译。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此即现今流通本所据之译本。现今流通本与原译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两段,一为依东晋译本补入之八大菩萨名,二为依唐义净译本补入神咒及前后文二十余行。

(四)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义净译。前数译唯述药师佛,此译复增六佛,故云七佛本愿功德经,此外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众所读诵者为此本。

修持之法具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四种如下:

(一)持名,经中屡云:闻名持名,因其法最为简易,其所获之益亦最为广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曰消灾延寿药师佛,似未尽善,佛名唯举药师二字未能具足。佛德唯举消灾延寿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须依据经文而曰药师琉璃光如来斯为最妥善矣。

(二)供养,如香华幡灯等。

(三)诵经,及演说开示书写等。

(四)持咒。

所获利益广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十种如下:

(一)速得成佛,经中屡言之。

(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

(三)能得种种戒,又犯戒者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四)得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等。

(五)得无尽,所受用物无所乏少。

(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盗贼刑戮诸灾难等悉免。

(七)转女成男。

(八)产时无苦,生子聪明少病。

(九)命终后随其所愿往生:

1.人中,得大富贵。

2.天上,不复更生诸恶趣。

3.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大菩萨接引。

4.东方净琉璃世界。

(十)在恶趣中暂闻佛名即生人道修诸善行速证菩提。

灵感事迹甚多如旧录所载,今且举近事一则如下:

泉州承天寺觉圆法师,於未出家时体弱多病,既出家后二年之内病苦缠绵诸事不顺。后得闻药师如来法门,遂专心诵经持名忏悔,精勤不懈,迄至於今,身体康健,诸事顺利。法师近拟编辑药师圣典汇集,凡经文疏释及仪轨等,悉搜集之,刊版流布,以报佛恩焉。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 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於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於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与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於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於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

二 辅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於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三 决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於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於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於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於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在在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著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

四 速得成佛

药师经,决非专说世间法的。因药师法门,唯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所以经中屡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得圆满”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是“悲智”两种愿心。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药师法门者,对於以上几句经文,尤宜特别注意,尽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仅仅注意在资养现实人生的事,则唯获人天福报,与夫出世间之佛法了无关系。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圆满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混乱元年

    混乱元年

    当人类的右脑被无限挖掘会怎么样?当垃圾基因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又会如何?这是一个血与火的年代,这是一个敢梦就能成真的纪元。真正的乱世,由真正的强者掌控。
  • 仙选

    仙选

    人之一生有两条路,或黑货白。仙之一途亦有两条路,或正或邪。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小小少年,脚踏两条船,身披正邪两派身份,亦正亦邪,不正也不邪,左右逢源,逍遥自在
  • 神宅的幸福生活

    神宅的幸福生活

    神宅刘林带着一个随身空间,开了个小店,天天宅在店里!在一次外意中认识外星智慧生物(单色)单色也是个懒虫,两个不同位面的生物一拍即合,都当起了全职宅男。整天玩于网络,于是精彩的故事在网上开展了!要知道是什么样精彩故事,请看正文.....本文不种马,不爆力,不热血!喜欢看这类的朋友请绕道!因为是网文会有很多不合理的情节,只要读者看得爽快,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合理的!本人10多年书龄了,现在书荒中,想找一个不种马(现在到处都是种马),轻松,爽快书!结果百度不知道N次了,没找到喜欢的,就干脆自己动手写一本心目中的书
  • 恋上樱花三少2

    恋上樱花三少2

    莫熙栗姬从来都是以自我中心为重点的女人与自己的好朋友玖美苡晴、蓝堂瑜莹来到母亲的母校读书,一年的时间让她彻彻底底的懂得了什么是爱,原来爱和喜欢是不一样的。“少拿你的假惺惺来演戏,你沐银铃不过如此,一样的垃圾。”一把甩开沐银铃搭过来的手,不屑望了她一眼,扶着墙壁跌跌撞撞的走着。
  • 蝶恋迷城

    蝶恋迷城

    一起起匪夷所思的夺命案,一桩桩百思莫解的寻宝迷局,一步步颤然惊心的深宫乱斗。她是女法医,直属于皇帝的新机营探案专员,与男侦探闹剧连连,冥冥之中却有萦萦旧思围乱,他,到底还是那个他吗?女法医!男侦探!小催眠师!京城神骗!一起起匪夷所思的夺命案,新机营四人能否经受重重考验?
  • 胜任:管理者如何培养大局观

    胜任:管理者如何培养大局观

    先有大局观,后有大事业,有全局意识万能成大事。眼界太小,一件小事都容不下,更谈不上胸怀世界。因此,对于管理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要有全局意识,也就是所谓的大局观。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撰写了本书,从思想意识到具体行动,再到检验标准,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大局观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具体训练方法。相信读后定能为你的实际领导工作带来极大帮助。
  • 从校服到婚纱

    从校服到婚纱

    一对欢喜冤家从互相看不顺眼到许下一世诺言
  • 无极始神

    无极始神

    叶天凡本是天生的五行废体,但却因为其的到了从地球而来的神秘来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修真界到仙界再到神界所向披靡。
  • 网游之紫风传说

    网游之紫风传说

    武学高手进网游,穿着新手服,左拥美女,右揽神器,声名远扬……
  • 纵横异界之绝杀

    纵横异界之绝杀

    离奇遭遇至他遁入异界,神秘身世却助他步步为营。一个少年无意解开封印,被迫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神秘的身世,纷乱的大陆手到擒来的把妹技巧酣畅淋漓的热血打斗!看他一介凡人如何揭穿惊天阴谋,在异界的残酷厮杀之中横扫双界,傲视群雄!醉卧美人膝,笑看风云起。败,不能输掉信念;死,不能丢掉尊严!看萧风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屠遍天下不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