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2300000011

第11章 反理学时期(5)

这种见解,非常平易,却是宋以后无人敢道的议论。程颐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那种武断的论调,在这八百年中,不知害死了多少无辜的男女。

费氏把生命,妻子,产业等等,和义理看作同样重要的东西;教人要把这各种分子合起来看,不可单拿“义理”一种来评判人。这真是平允忠厚的态度。

他们又说:

尚论者,生不同时,事不共历,固宜考详始终,推量隐曲,安可悉铢两于圣贤而立论哉?古人有言,“难得而易失者,时也。”不特此也。

难一而易二者,心也。难合而易乖者,情也。难决而易动者,疑也。难无而易有者,争也。难平而易忿者,气也。难免而易来者,忌也。难伏而易起者,谤也。难完而易瑕者,名也。难久而易变者,事也。难善而易坏者,政也。难除而易生者,弊也。……难通而易执者,意见也。难悔而易遂者,过误也。难成而易欺者,勋业也。

世若此其纷纷难处;甫一行事,操尺寸而议者在其后矣。有不自恐自惧,而深究责,大生愧悔,求以寡过,尚何敢任意苛搜,轻刺往哲哉?(上,十七~十八)

这一大段中,如“难一而易二者,心也;难平而易忿者,气也;难通而易执者,意见也”,皆是阅历有得的名言。宋以来的儒者往往意气用事,勇于责人,而不自觉其太过。

如朱熹之劾奏唐仲友,如元祐后人之诬蔑王安石,都是道学史上的绝大污点。费氏最恨那“斤斤焉同乎我者纳之,其未同乎我者遂摈而弃之”(上,四四)的不容忍的态度。费氏形容他们:

不危坐,不徐言,则曰非儒行也;著书不言理欲,则曰非儒学也。二三师儒各立一旨,自以为是;外此。非。绝天下之人,以为不闻道;自命曰真儒。其说始固蔽不通,学者不能尽可其说,辩论亦从此纷起矣。

……于是以儒之说为昧难测也,儒之意为执难平也,儒之事为烦难从也,儒之情为隔难合也,儒之气象为厉难近也。彼方夷然自远,此复绝之;不肯钳然以处人后,二者各欲为名高,交相恶矣。

……立于朝廷,两相危陷,……以忧社稷。下处草野,是非烦辨。损害学案,激使他趋。天下之人婚官丧祭,终身儒行之中,所尊反与儒异,所言反与儒敌,其何尤哉?(上,四四~四五)

宋以来的理学有几个大毛病:第一,不近人情;第二,与人生没大交涉;第三,气象严厉,意气凌人。费氏父子痛斥这种理学,说他“矜高自大,鄙下实事”。(上,四七)他们要提倡一种平易近人的“中,实”之道:

盖圣人立教,十人中五人能知,五人不能知,五人能行,五人不能行,不,以为教也。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蔽。(上,四五)这真不愧为实用主义者的态度。

费氏父子皆有历史的嗜好,故他们对于古今学派的异同沿革,也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他们,他们提出一种“心理区别论”来解释历史上学派的异同。他们说:

天地囗缊,万物化醇。……人生其中,性安得皆同而不少异耶?男女媾精,自化而形,目于色,耳于声,鼻于臭,口于味,其官甚异;同出一身,不见其异,不闻其同也。学者论道,安得执其同,遂谓无异;执其异,遂谓无同耶?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圣人以狂狷兼三德也。《洪范》传曰:“又用三德:平康正直,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平康,中行也。沉潜多者狷。高明多者狂。刚柔者,裁之也。……高明而教使柔,沉潜而教使刚,然后才因学以当于用。(上,四九)

中行,狂,狷,同传圣人之道;高明,沉潜,不可偏废。圣人谓颜氏之子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子贡告诸往而知来:高明者欤?子羔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沉潜者欤?子张之学多高明,门人所传近于狂;子夏之学多沉潜,门人所传近于狷。师也过,商也不及,圣人进退之;未尝谓二子遂以过不及终其身也。……高明而学焉,则以高明入于道;沉潜而学焉。则以沉潜入于道。道同而所入异,入异而道亦同(疑当作因)之不同。韩愈所谓学焉各得其性之所近也。(上,五○)

我们分中行,高明,沉潜三种性质,颇似近世詹姆士说的哲学家有“心硬”“心软”两大区别。

高明一派,费氏谓近于刚,其实乃是詹姆士所谓“心软”的一派。沉潜一派,费氏谓近于柔,其实乃是“心硬”的一派。

心软,故富于理想,而易为想像力所诱惑;自趋于高明,而易陷于空虚。心硬,故重视事实,重视效果;虽不废想像,而步步脚踏实地;然其魄力小者,易堕入拘迂,易陷于支离琐碎。费氏拿这个区别来说明学术思想史上的派别:

后世学者,性本沉潜,子夏氏之儒也;而说变焉。自以为尽于圣人之道;执其说[以]非天下之高明。学者之沉潜者皆从而和[之],谓其非合于圣人,不知其为沉潜之非高明也。

性本高明,子张氏之儒也;而说变焉,自以为尽子圣人之道;执其说[以]非天下之沉潜,学者之高明者皆从而和[之],谓其非合于圣人,不知其为高明之非沉潜也。

圣人之道于是乎异矣。群言肴乱,不得圣人折衷之,必折衷古经乃可定也。古经之旨皆教实以致用,无不同也;而其传亦皆学实以致用。即有异,无损于圣人之道,亦不害其为传也。(上,五一)

以上说的,皆为有人间“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言学异同之辨”而发的。小程子与朱熹属于沉潜一路,陆王属于高明一路。费氏此论最为平允,发前人所未发。

费氏父子的家学也属于沉潜一路,故费密虽受学于孙奇逢,为王学后人,而他攻击“良知”之说甚猛烈;他只取王守仁恢复古本《大学》一件事而已。费密作《孙徵君传》(《耆献类征》三百九十七,页三六~三七),只说:

其学以澄彻为宗,和易为用;是王守仁,亦不非朱熹。密曰:“先子有言,汉儒注疏邃奥,学者安可不造?”徵君则叹以为果然。

费密所取于孙奇逢,如是而已。费密又自说是子夏七十二传。是他也自居于沉潜一路。但他屡次自命为中行,自称为“中传”,自以为得古经之旨,故对于程朱陆王的玄学方面一律攻击。

然而他的推崇古注疏,他的崇尚事实,都只是他的沉潜的天性的表现。他所攻击的程朱,只是程朱受了高明的传染的方面,并不是他们的沉潜的方面。我们也可以说他“自以为尽于圣人之道,执其说以非天下之高明,……谓其非合于圣人,不知其为沉潜之非高明也。”

但费氏父子的沉潜,虽然是个人天性的表现,却也是“时代精神”的先驱。八百年前,程颐给他的哥哥程颢作《行状》,曾述程颢的话道:

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难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言为无不周遍,实则外于伦理。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

这是二程当近世哲学开幕时期对于中国当日思想界下的诊断。他们深知当日最大的病根是那“高明”病,是那“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的玄学。

然而自他们以后,以至明末,五百年中,程朱之学盛行,结果还只是一种“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的玄学。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两宋时代高明之病太深,病根入骨,不易拔去。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这个鬼就是玄学鬼。二程不睬邵雍、周敦颐的玄学的宇宙论,却舍不得那主静主敬的玄学。朱熹提倡格物穷理,却又去把二程唾弃的先天太极之学重新掘出来,奉为玄学的奇宝。

陆王唾弃先天太极的玄学,却又添出了“良知”“心即理”的玄学。陆王末流的玄学狂热,更不消说了。高明的病菌弥漫在空气里,凡要呼吸的人,多少总得吸一点进去;沉潜的抵抗力强的人,也不能完全避免。

所以费密活在程颢之后五百年,他诊察五百年的思想界的毛病,仍不能不下“囊风橐雾,可有可无”的诊断。五百年的玄学病,到此已成“强弩之末”;李闯、张献忠继客氏、魏忠贤之后,屠杀了几百万生民,倾覆了明朝的天下,同时也冰冷了五百年的玄学热。

费氏父子一面提倡实事实功,开颜李学派的先声;一面尊崇汉儒,提倡古注疏的研究,开清朝二百余年“汉学”的风气:他们真不愧为时代精神的先驱者!

十三,九,十七,脱稿。

第四章 李塨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蠡县人。父明性,有学行,隐居不仕,是一个遗民,学者尊为孝悫先生。颜元为他作传。

1677年,十九岁,中秀才,学院为吴国对。

1679年,廿一岁,始见颜元,深以颜学为然,“遂却八比,专正学”。

1681年,廿二岁,作日谱。是年《年谱》云:“夜卧思天地间无处无鬼神,人无处可离敬。如此卧也,焉知无神视,无鬼凭?敬耶,神钦鬼敛;肆也,神惧鬼凌。敬肆,祸福之机也,奈之何不懍?”

二十四岁时,或问天有上帝乎?曰,“有。门有神,山有神,岂天而无主宰之神乎?《诗》曰,在帝左右。《书》曰,予畏上帝。非有而何?”,这些地方,可见其陋。他终身不脱宗教思想。晚年惟以“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自律。岁后,“每曰存心使如帝天之临。”

岁时,“每日下书‘小心翼翼,惧以终始’以自勉。”颜李皆是《太上感应篇》一类的宗教家。(二十四岁,“自勘家人多病,皆由己懈惰,天降之灾。”)

1683年,父死。1686年,廿八岁,入京。在京时,与许三礼(酉三,河南安阳人。为当时的名御史)交。许三礼著有《圣学直指》诸书,恕谷引其言曰:

宋儒以理注天,且云心中自有天,似讳言苍苍者,则贯天人之学绝。又率不信鬼神。似以心外无鬼神者,则格幽明之学绝。

又记他的谈话曰:

道原于天,终于天。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功力也。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归结也。天行健以生生也。君子自强不息以行仁也。今儒者遗置天地民物,但言明心见性,只为戴儒巾之禅和子而已。

恕谷似颇受他的影响,因为他们师弟本都是这一路的人。他有与许酉山书,首论尊德性,德即智仁勇,及《周礼》六德等;性即形色。

圣人践形即是践其肃义哲谋圣以全形色之天。要使躬行日用事事自强不息。次论道问学。引《大戴记·保傅篇》说小学履小节,学小艺;大学履大节,学大艺,皆修己治人之事,不以读书著述为教。恕谷期望酉山“以忠信笃教为德,以诗书礼乐为学”。

1688年,三十岁,寄书与费密论学,有复书。是《年谱》云:“思仁道大,求之惟恕。……乃自号恕谷。”

1695年,卅七岁,他的学生郭子坚请他到桐乡。是为第一次南游。在扬州拜费密,见其弟子蔡瞻治岷。在杭州见王复礼草堂。王氏著有《三子定论》(朱、陆、王)。

恕谷记其言论,有“太极图本道家说,今本《大学》《孝经》系朱子改窜,晦圣经本旨,程、朱、陆、王皆染于禅”等语。秋间北回。

1696年,卅八岁,毛奇龄寄赠《驳太极图》《驳(河图)(洛书)》。

1697年,三十九岁,再到桐乡。在浙时有《上颜先生书》(二,三四),可见他已受南方学者的影响了。《书》云:

宋儒学术之误实始周子。……汉唐儒者原任传经,其视圣道固散寄于天下也。朱儒于训诂之外加以体认性天,遂直居传道。于是变旧章有八:

(1)《太极图》。

(2)伪传《河图》、《洛书》。

(3)静坐。

(4)教人以性为先。

(5)朱子凭虚臆造:“小学学其事,大学明其理”之说。遍考三代教法皆无之。

(6)致良知。

(7)立道学名,但取注经讲性天者为道学。

(8)立书院,专以读书为事。

是年毛奇龄在杭州,恕谷与王复礼往拜之。在毛氏席上见着姚际恒。恕谷从毛氏问乐。

他在南方三年,至1699(四十一岁)始北回。

一、学制

习斋立肥乡漳南书院规模云:

正厅三间曰习讲堂。

东第一斋“文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西第一斋“武备”,课诸子兵法,攻守,营阵,陆守诸战法,并射御技击等科。

东第二斋,“经史”,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

西第二斋,“艺能”,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门内直东曰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直西曰帖括,课八比举业。

门外……东为更衣亭,西为步马射圃。……

(《年谱》下,三一)

恕谷学制,见《辨业》一。

二、理

王复礼曰,“颜先生言理气为一,理气亦似微分。”曰,五分也。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其流行,谓之道,以其有条理谓之理。非气外别有道理也。(《谱》二,三九)

钱丙不讲学问,不讲持行,专以明理为言。年来加以狂怪。

三、格物

恕谷自言丁丑(1697)重如浙,戊寅(1698)至杭州,旅次晨兴,忽解“物即大学中之物,格即可如程、朱训为至,即学也。格物致知为学文,诚意以至平天下为约礼。”(《辨业》序,一)

致,推致也。与《中庸》“致曲”之致同。格,《尔雅》曰至也。《虞书》“格于上下,是也。”……《周书·君奭篇》“格于皇天”,“天寿平格”。蔡注训通。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庄子思想新探

    庄子思想新探

    本书先编选庄子书中典型性文章加注加译,作为学习中的主要读书。其次在以此读本为依据的基础上,再加入我讲课中的分析介绍和一些更新资料,以写成讲义。在此次成书时,我对这些文章进一步加上注释和能人讲解,使中青年读者能了解其愿意和进一步探索出哲学思维规律上的经验教训以及文学上的写作技巧等。所以此书对于提高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是有帮助的。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 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热门推荐
  • 我不是杀手之暗影特战队

    我不是杀手之暗影特战队

    某特战队员在执行一次单兵秘密任务时,被几年前反恐作战中逃跑的头目认出,身份暴露展开火拼被飞袭的导弹击飞坠落山崖下落不明,线人被杀害各种视频资料将矛头指向了下落不明的特战队员,当曾在一起作战、训练的兄弟、队友再次相见时竟然兵戈相向。美女、校花、兄弟、黑道、杀手、特种兵,这名特战队员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会被通缉昔日的兄弟、队友兵戈相向更多内容皆在《我不是杀手之暗影特战队》(我任务还没有完成,线人不是我杀害的,让我离开我会去找证据证明我是不是杀手,砰!砰!砰!)
  • 国美公开课:谁在公司抢班夺权

    国美公开课:谁在公司抢班夺权

    2011年3月9日,随着陈晓正式离职,“国美内斗”事件得以顺利解决。当天晚上,陈晓迫不及待地赶晚班飞机离开北京,这座城市留下了他的野心和失落。“国美内斗”事件是混杂商业伦理和规则的结合体,当事各方:黄光裕、陈晓、高管团队、贝恩、机构投资者和小股东虽都在商业规则的范围内大搏杀,但背后又直指大股东对小股东的责任、职业经理人对股东的信托责任缺失等问题。通过该事件,中国企业界人士可以借鉴,企业家该在什么样的商业伦理下,如何通过商业规则争取自己的利益。
  • 腹黑萌少:诱宠成瘾

    腹黑萌少:诱宠成瘾

    暗恋多年的男神留学海归,她满腔热情前去迎接,却被衣衫褴褛的陌生男子抱住,甜甜的叫了一声“麻麻……”然后——有个比自己年纪还大的儿子谁信?偏偏她男神信了,嗤笑一声,搂着美人翩然离去。“麻麻,小夜亲亲,就不难受了……”高大帅气的“儿子”笑容灿烂,当街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渣男嫌弃,她就要从此自甘堕落自惭形秽了吗?笑话!她带着大龄腹黑“儿子”,照样过得过得风生水起。啥?渣男浪子回头金不换?抱歉,她这不是垃圾堆,不收过期废物。情敌眼红,纷至沓来,处处陷害要她命,且看霸气女汉子如何一一回敬,携手腹黑美男,创造幸福人生。
  • 文娱终结者

    文娱终结者

    他用“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对垒“华山论剑,东西南北”;他用“莫欺少年穷”反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用“我要这铁棒有何用”诠释“不要死,也不要孤独的活”;他用……他生活的世界有这么一群神奇的人,这群神奇的人持才傲物,总有无穷的才华,来写书写歌写诗词,来拍电视拍电影搞综艺,来创造属于他们的文娱世界。但,这是平行世界,是他生活的世界。他用,不,他说:“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言必行,行必果,当时只道是寻常,他叫周寻常。
  • 王的现代迷糊妻

    王的现代迷糊妻

    她的前世是行医济世的灵芝仙子,为了他舍弃仙籍,香消玉损,遁入轮回,了却一世情缘,他却纠缠不放。为了他,灵芝魂魄不肯归位,诱得她从21世纪来到秦朝,与嬴政再续不了情缘,无奈情再续,缘难接,让他如何甘心放手?他是暴君,却缘由于她,她让今生的灵儿穿越回秦替她赎罪,导他入轮回,却让他不放手,变作千年僵尸,只为寻她到21世纪,因为他要三续不了情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生死狙击之死神游戏

    生死狙击之死神游戏

    《生死狙击》游戏中的AK之王陈锋,莫名穿越进了神秘的“死亡挑战服”,在这服务器之内,他荷枪实弹的出现在了沙漠地图之中,和别人进行了真人枪战对抗,而正当他兴奋不已这“真实的游戏”时,更恐怖的里世界开启,丧尸变异体甚至游戏中从没出现过的BOSS,一齐涌出……
  • (校园)酷少的淘气女孩(大结局)

    (校园)酷少的淘气女孩(大结局)

    雨后落下一里的幽香雄花掉落山底的伪装落叶排成思念的形状我唱着Song不去看樱花飘落悲谷的悠雅藏着一句说不出的话窗外吹着屋里的牵挂轻轻吹动我头发初次的爱你化自痛的伤我不想抵抗该要如何学会隐藏傻傻的微笑表情却无法言语偷偷的像是记忆里幸福的相机静静的呼吸身边有你的空气我还记得你说樱花很美丽不愿意在今夜从你身边离去不忘记写下樱花飘落的那场雨不放弃心中刻下了永远爱你你说我和你都为了此刻着迷
  • 重生之毒妃倾城

    重生之毒妃倾城

    北云依原本是个聪明灵巧的姑娘,却在十三岁那年意外跌落悬崖成了痴傻儿。残忍、暴戾的晋王却点名将她纳为了云夫人。所有的人都以为她只是晋王的一个玩物,活不过半年,然而一个月后晋王却是一改往日的性子,竟将她这个痴傻儿宠上了天。她成了全望京城最羡慕的女人。然这一切都在她怀胎十月,即将临盆的时候结束。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晋王为了用她孩子的胎盘治疗他心爱女人的不孕之症,而精心设计的一场阴谋而已。当时光倒退两年,回到她出嫁的那天,她还是当初那个任之摆弄、天真好骗的无知少女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说好的幸福

    TFBOYS说好的幸福

    -说好的幸福,我一定会给你的!经历过这些事情,我才知道,原来一直在身边守护我的是你-田文萱be我想我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你最后选择的不是我,不是王源,是你从小的青梅竹马易烊千玺。-王俊凯-我喜欢你,最后我们没有在一起。-王俊凯and王源be-经历过这么多挫折,我才知道,我从小喜欢的人是我一辈子的归宿,曾经错过了,现在我也追回来了。爱你我一辈子无悔-易烊千玺be-最后,我做了一个配角,也许你永远不会想起我了,无论你变与没变,我还是曾经那个傻傻的王源,只喜欢你的王源。田文萱你知道吗?你也是我的初恋,最后的初恋。-王源be
  • 桑之

    桑之

    她是一个在爱中长大的小女娃,誓要守护族人。她是一个被灭族的圣女,誓要血染青天。偶然还是必然,尘封的一切被重新掀起。她从尸山中踏步而来,还好,有人一直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