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2000000016

第16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3)

凡程之遗书,朱之文集、语类有裨于《传》、《义》者,咸取而附之《系辞》以后。程子无《传》,则取程子平日论说补之,而附录如上下经之例,于以明两夫子之同有功于四圣,而非有所异也。其后董真卿之《辑录纂注》,与明永乐之《大全》,实权舆于此。正叔之有功于两夫子不亦大乎!正叔名楷,台之临海人,中文天祥榜进士,知洪州,有惠政,后官吏部郎中,从潜室陈器之游,得朱子再传之学者也。

注:《系辞》一般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大全》指的是明代永乐年间编成并颁布的《五经四书大全》。

题《读易私言》

许文正公以正大之学,当草昧之世,辅翊世祖,建学明伦,其有功于斯道甚大,所著书不多见,行于世者《鲁斋遗书》而已。《读易私言》者,统论六画大义,简括精当,足以见公学之纯而养之邃也。金源以来,苏黄之学行于中州。公从江汉先生得闻伊洛之旨,与柳城共倡明之。元儒学之醇,惟公上接有宋,惜世祖用之未尽,终惑于桑哥、王文统之徒,使斯民不获被其泽,岂不惜哉!公又有《〈大学〉要略》一卷,盖领成均时以教胄子者,直述常语,俾使通晓,可与并行者也。

石涧俞氏《大易集说》序

《大易上下经说》二卷,《象辞说》一卷,《彖传说》二卷,《爻传说》二卷,《文言传说》一卷,《系辞传说》二卷,《说卦说》一卷,《序卦说》一卷,《杂卦说》一卷,合一十三卷,各冠以序,统名曰《大易集说》。而《易图纂要》一卷,《易外别传》一卷附焉。吴人俞琰玉吾叟所著也。

叟于宝祐间以词赋称,宋亡,隐居不仕,自号石涧道人,又称林屋洞天真逸。其书草创于至元甲申,断手于至大辛亥,用力可谓勤矣。世之言图书者类以马毛之旋,龟文之坼。独叟之持论谓:“《尚书·顾命》:‘天球、河图,在东序。’河图与天球并列,则‘河图’亦玉也,玉之有文者尔。昆仑产玉,河源出昆仑,故河亦有玉,洛水至今有白石。洛书,盖石而白有文者。”其立说颇异。至其集众说之善,以朱子《本义》为宗,而邵子、程子之学,义理、象数一以贯之,诚有功于《易》者也。考叟之说《易》,尚有《经传考证》、《读易须知》、《六十四卦图古占法》、《卦爻象占分类》、《易图合璧连珠》诸书,咸附于《集说》之后,而今已无存。当日共讲《易》者则有西蜀苟在川,新安王太古,括苍叶西庄,鄱阳齐节初。其名字、官阀亦不复可考矣。呜呼惜哉!

胡一桂《〈易〉本义附录纂注》、《启蒙翼传》合序

考亭之学一再传,后惟新安尤盛。父兄师友各自名家。若玉斋、双湖父子,其最著也。双湖名一桂,字庭芳,领宋景定甲子乡荐。入元,隐居著书。以闽为文公讲学之地,过其乡,访求绪论。复从建安熊禾勿轩游,与之上下讲议者十余年。归则裒集诸家之说,疏朱子之言,为《〈易〉本义附录纂疏注》及《启蒙翼传》二书,论者谓其得朱子源委之正。勿轩尝谓之曰:“更得《诗》、《书》、《春秋》、《周礼》、《仪礼》一如《易》书,以复六经之旧,岂非文公所望于吾辈者乎!”惜先生仅成此二书及《书说、诗传附录纂疏》,而他书竟未及为也。

尝观汉人经学各有师法,此韦表微有《九经师授谱》,刘囗有《授经图》,李焘亦有《五经传授》,著其流派,咸有条理。近代经学至朱子而得其归,若节斋蔡氏、盘涧董氏之于《易》,九峰蔡氏之于《书传》,贻辅氏之于《诗》,清江张氏之于《春秋》,勉斋黄氏、信斋杨氏之于《礼》,皆朱子嫡嗣也。再传而后,怀孟、金华、新安、鄱阳,其传益著,其派益广。苟能为之稽其授受,别其源流,使后之学者知渊源之有自,岂不为明经者之一助乎!今世通经学古之士,必有继而为之者,尤予所望也。

注: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徽州婺源人。精于易学,是朱熹易学的传人。《书说、诗传附录纂疏》,似是《书说附录纂疏》和《诗传附录纂疏》二书的合刊本,尚待考证。

《〈周易〉本义集成附录》序

朱子《易本义》一书,疏明其义者,有董楷之《正书》,蔡渊之《训解》,胡炳文之《通释》,胡一桂之《附录纂注》,董真卿之《会通》,而熊良辅之《集成》亦其一也。良辅字季重,别号梅边,南昌人,举元·延祐丁巳乡试,早师遥溪熊凯学《易》,复得《〈易〉传》于凯之友泉峰龚焕。试礼部不第,归训徒乡塾,研究《易》旨,乃为是书,采摭诸家之说,与《本义》合者录之,即不合而有得于经旨者亦备录以相发,末则折衷以己意,盖本朱子之书而不泥焉者也。

始朱子《本义》,一遵吕成公所订古文为主,以六十四卦彖爻之辞为上下经,而孔子所释彖、象、文言及上下系、说卦、序卦、杂卦为《十翼》。明永乐时编次《大全》,乃以朱子《本义》附程《传》以行,而初本遂淆。良辅是书犹仍旧本上下经二卷,谓之《集成》,《十翼》十卷谓之《附录》,总为十二卷,统名之曰《〈周易〉本义集成附录》。《授经图》但录《集成》二卷,盖未见全书也。嗟乎!自《〈周易〉传义大全》行,而世无知朱子《易》之为古文也久矣。故科试者往往合周公、孔子之辞以命题,割裂纰缪,良可怪叹。得是书,庶可一正之乎!良辅所采摭自唐迄元凡八十四家中姓氏多不著者,于以见《易》书之多,后世不可得尽见,犹赖是书以传,亦可尚也。

鄱阳董氏《〈周易〉会通》序

《〈周易〉会通》一十四卷,题曰《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冠以凡例十条,《经传历代因革》一卷,而以《启蒙五赞筮仪附录纂注》终焉。鄱阳董真卿季真父所编集也。金华吴正传驳之,谓朱子之《义》自与程《传》体制不同,不当强求其通。而季真自序则云:“自包牺氏作《易》,至于文王、周公,不知几年而后有卦、爻之辞。由文王、周公至于孔子五百余年,而后有《十翼》。由孔子至程、朱子千五百余年,而后有《传》、《义》。今讵程、朱子百有余年,乃敢析合经传,集四圣二贤及历代诸儒之说以备一书。”其亦勇于自任者矣。

季真为深山先生之子,盘涧先生之从子,受学于双湖胡氏、勿轩熊氏。胡之学本于其父玉斋,玉斋师毅斋沈氏,沈学于介轩董氏,董学于勉斋黄氏。熊之学本于进斋徐氏,徐学于节斋蔡氏,蔡又为勉斋之友。当时师弟子授受渊源可考,皆本于程、朱子者也。其曰:“程子主理义,朱子主象占。求朱子象数之《易》得其旨,因朱子以求程子理义之《易》,又于诸家之《易》,理之所聚而不可遗,理之所行而无所碍者,相与发明之。”故虽林黄中、袁机仲之说,双湖诋为惑世诬民者,季真或有取焉,其亦善于言《易》者矣。

雷思齐二种《易》序

《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元·临川道士雷思齐著。《易图》世有传本,《易筮》则得之《道藏》中。二书固相为表里,宜并行者也。思齐字齐贤,别号空山,居钟湖观,授玄教讲师,乐与士大夫游。吴文正赠以诗,有“钩深十翼象外易,罗络三苍篇内文”句。《十翼》即指二书,《三苍》者,岂思齐于六书之学亦有撰著欤?思齐虽羽流,实当时高士。其游于黄冠,盖亦有托而逃,若梁隆吉、邓牧心辈,非寻常道流比,其所撰宜吾儒所不摈也。世所传二氏之藏,惟道家最多牵合,举夫名、法、兵、形、医、卜诸家,咸以为出于黄老,遂援而取之,以增广其类。而《易》为三圣人之书,凡言图书象数者亦入焉,至与其所谓符箓科仪荒谬诞妄者同汇而藏之,然前人之遗书或借以传,则亦未可尽罪也。嗟乎!彼二氏虽为吾儒所不道,然为其徒者,犹能世守其所传于琳宫梵宇之中,而儒家者流,举所谓淹中柱下之藏,盖无有也。岂不重可慨也欤!

《〈周易〉参义》序

新喻梁孟敬先生,元季用荐为集庆路儒学训导,居二载,念亲老,谢归。入明,郡守刘真辟教授临江府。明太祖既定天下,稽古礼文,召名儒修述,定一代之制。于是先生征诣金陵,年已六十矣。时分礼、律、制三局,先生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伏之。书成,不受官,赐金还乡里。筑室蒙山,为书庄以藏所著书,《周易参义》其一也。

是书盖分教集庆时所作,以程朱《传》《义》学者所宗,然程主于玩辞,而朱主于观象,一本于理,一尚其占,其说遂殊,《参义》者,融会二家之旨合而一之也。先生于六籍咸有述,当时目为梁五经。《春秋》曰《考义》,《书》曰《纂义》,《礼》与《周官》曰《类》,《礼》曰《考注》,《诗》曰《演义》。《易》、《春秋》作于元季,他皆蒙峰退隐后所成。其卒也在建文二年,年八十有七。嗟乎!当时被召诸儒如青田、金华、新安、义乌,身非不显,名非不著,而或以谗死,或以身殉,或遭迁谪,或不享年,求如先生优游终老,著作垂于后世,岂非幸哉!先生之论,以言忠信行笃敬为天德;不伤财不害民为王道,其言纯以正。《记》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耄期称道不乱者,其殆斯人也欤!

程泰之《〈禹贡〉图论》序

宋·新安程泰之尚书以该洽直谅见知于孝宗。尝侍光宗潜邸讲读,及即位,以吏部尚书进龙图阁学士致仕。公老而得谢于家,著书立言,尽发所蕴。今所传《演繁露》、《考古编》、《雍录》诸书,辨证古今之讹谬,订正书传之得失,多卓然可观者。《〈禹贡〉论》五十二篇,亦公所著,辩江、河、淮、汉、济、黑水、弱水七大川甚悉,凡诸儒舍经泥传注者,一一正之。又专论河、汴二水之患为《后论》八篇。又为《山川地理图》,因《禹贡》而备论历代山川郡县名称改易,以唐世地书为正,总为四卷。汪端明应辰见而叹为不可及。淳熙四年,公为刑部侍郎,因进讲黑水,陈其素所辩论,孝宗嘉赏,命进其全书付秘阁。其后公出知泉州,同年舶使彭椿年始命教授陈应行校而刊之。图本三十有一,今仅存《序说》,兼有所缺。考归熙甫为跋时,图已不及见,况又百余年乎!夫古今之宇宙,疆域大矣,自非身所亲历,安必其无讹?

《经》所纪,皆禹随山刊木所身历也。后世为传注者,乃欲以一己见闻举而核之,诚不能无误。公之为是书也,尽屏训传,独取经文而熟复之。于一言一字间有意指可以总括后先者,则主以为据,而后采历世载籍以证之。其用志可谓勤矣。虽其谓鸟鼠同穴为二山,亦拘于一隅之见,然而弘肆淹雅,不诡随传注,固经说之杰也。尝考南宋诸儒称博洽者凡三人,一为鄱阳洪景卢迈,一为四明王伯厚应麟,其一则公。洪之《容斋随笔》,博矣而未核;王之《困学纪闻》,精且核矣;而援经证史,解驳尽致,则于公是书见之。公复尝考究《书》之历代地理,为谱二十卷,取五十八篇互相发明,篇为一论。周益公称其抉隐正讹,有功学者,嗟乎,安得并传之为快欤!

新昌黄氏《尚书说》序

宋·新昌黄宣献公经学博通,著《诗说》三十卷,《周礼说》五卷。其《易传》未成而殁,今惟《尚书说》七卷仅存。吴兴陈氏谓公“晚年制阃江淮,著述不辍。时得新意,则晨夜叩书塾为友朋道之。”盖其穷经老而不倦若是。夫说《书》亦难矣,九峰之《传》,程直方辨之,余芑舒疑之,袁仁砭之,明太祖集诸儒更定之。公之说,诸儒未有议之者,由其义之纯而辞之约也。惟于《书》终《秦誓》,公以为夫子知其终必得志于天下,推其效自穆公垂创之为可继,故录其书,使与《费誓》自为后先。窃以为不然。周公、鲁公皆周卿士,周公之《诰》录于《书》,鲁公之《誓》亦录于《书》,无以异也。夏之书终以《嗣征》,周之书终以《秦誓》,无以异也。而谓夫子序《书》以秦承周,以《肴誓》继《典》、《谟》、《命》,其旨则微,毋乃近于谶纬之说,不若九峰比于《诗》之录《鲁颂》、《商颂》,犹未害于义也。

时氏《增修东莱书说》序

宋·乾、淳中,东莱吕成公讲道金华,四方从游者千人。公同年进士时铸寿卿与其弟囗长卿,率其家子弟曰沄、曰澜、曰泾,悉从公学。公尝辑《书说》,先之《秦誓》、《费誓》,上至《洛诰》,凡一十三卷。阅再岁而公殁。澜增修之,成二十二卷,合为三十五卷,于是《书说》乃全。予考成公实受业于林少颖之门,少颖有《拙斋书集解》五十八卷。朱子谓《洛诰》以后非其所解,则亦门人续成之者。夫林氏之书既以《召诰》终,公之书因以《洛诰》始,是公之用意,本以续其师说。而门人莫喻厥旨,忾其书之未就,辄补其余,其用心则勤,而公之意未免因之反晦矣。虽然,澜,公之高弟子也。其所补缀,一本师说。学者取林氏之书暨先生讲论,与澜所增修合而观之,匪独见今古文正摄义蕴之全,而丽泽书院师友之渊源亦可睹矣。

注:乾、淳分别为宋孝宗的年号乾道、淳熙。《书说》全书共三十五卷,前二十二卷由南宋吕祖谦的门人时澜所增修,后十三卷为祖谦原书,即起自《洛诰》而终于《泰誓》部分。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大山里的人生

    大山里的人生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奋斗与挣扎,辛酸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展示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的苏醒与叛逆、磨炼与裂变……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多少年过去,我也曾几次和人讲起。可是没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包括我自己。那不是梦。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未曾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匹马的眼睛。而它从书架上移开眼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虽然早已过了要牵强附会才能了解自我的年龄,也不再有拼命幻想的激情,可是每当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难以自持地激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属于这片天地。《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
  • 守望桑梓

    守望桑梓

    本集子收入周长国多年散文,全部分成:乡土迷情、社会管窥、人生感悟、文窗心音等部分,再现鹤峰山水人情的瑰丽色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天空

    重生之天空

    虚拟游戏真的只是虚拟么,为何我将我的魂与之绑在了一起......就算绑在了一起,我也是主宰者,我主宰这世界,主宰我的魂,用我主宰的一切来守护我在乎的人!!
  • 经济世家

    经济世家

    某上市公司的总裁端木阳阳本该忙着管理公司一切事物,关注着股指期货的变化,却不料无意中开了慧眼,能够透视人的身体脏器,瞧出是否得病,这使得他在商场上更可随意控制沉浮,一次意外的机会,使得他挽救了一个老人的性命,就此,端木阳阳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我的爸爸是朴灿烈

    我的爸爸是朴灿烈

    《我的爸爸是朴灿烈》讲了女主角朴倾君完全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爱上了自己心目中的亲生父亲。那是一种多大的勇气。它打破了世俗的禁锢,跃出了所谓的道德的范畴,只为了爱。
  •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相府五小姐,天生痴傻,自幼订婚四皇子,岂料花轿临门当街被辱,未入夫家便被撵回,沦为全京城的笑柄,一气之下,撞墙自尽,只落得个香消玉殒!再次醒来,却不再是那唯唯诺诺的痴儿,十五岁的身子,二十五岁的智商,她特种部队的间谍‘美女蛇’还能怕了一群古人?偌大的相府,明着风平浪静,暗里波涛汹涌。大夫人口蜜腹剑,又有一干姨娘时时耍着心眼,斗着计谋,长姐绵里藏针,兄长骄纵枉为,庶姐庶妹阴险毒辣,一个个的巴不得她早死。没事,这些都是浮云。死而复生,她要重新谱写庶女的彪悍人生。谁不让我有好日子过,我也绝不让谁好过!
  • 霸道王子or萝莉公主

    霸道王子or萝莉公主

    一个冷血无情地他碰上她这样一个活泼开朗的公主会发生什么呢?某天,他正跟一女生亲热被她撞见他便甩开那个身上的那个女生,问她在拍什么,她说拍你们啊,怎么了...........
  • TFBOYS爱在初夏

    TFBOYS爱在初夏

    因为一次上学,让他(她)们走到一起,一次一次的遇见,一次一次的吵闹,成了一对对情侣,反派的女生会弄出什么手段?他(她)们会怎么样?第一次爱上一个人,第一次和一个人那么亲密,第一次体会心痛的滋味,第一次不得不被迫与他分手(分开)的无奈…………
  • 逆天实力

    逆天实力

    异界牛人重生现代猥琐混混身上,黑道官场之战无人能敌,风流潇洒的猎艳生活,忘却过去吧,眼前的等待,我来了!我猥琐!我风流!尊我者,过美好生活,犯我者,整死你丫的。一个相当于满级的仙人,一身碉堡能力与他穿越到一位少年身上,少年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牛逼的记忆力、医术、厨师、车技等之类的能力出神入化,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 重生之夏夏的幸福生活

    重生之夏夏的幸福生活

    宅女夏夏经常念叨着能重活一次该多好,这是神马情况,带着手机重生了,还空间变异,能下载空间戒指,泪奔了,越级插班读高三,化身红娘,打造妈妈的幸福生活,努力靠近未来老公,布置温柔爱情陷阱,踹走绝情负心父亲,赶走极品无知亲戚,夏夏一家的幸福生活美美的来袭了!!!
  • 誓要休夫:霸气爷宠萌萌妃

    誓要休夫:霸气爷宠萌萌妃

    她是在梦汐国里的霸气公主,从小就被宠坏。“你们这群废物,给我退下!”他是从不接近女人的高冷王爷,“滚。”如今她遇到了他,只能乖乖服从他的命令。他:“晨晨,把茶给我拿来。”她:“我不要!”他:“不要是吧?"他起身自己去拿茶,把茶一口喝下,将她搂在怀里。“唔。。咳咳”把茶输到她的嘴里。
  • 沟通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沟通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一个人若想在职场上走得稳,走得长远,就要试着去适应。去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合作。当你与不謇欢的人合作、相处时,你的沟通能力和洞察力也会得到提升。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它有弊有利,你可以从不喜欢的人身上反观自己,吸取教训,避免他们身上的“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