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6300000019

第19章 托意眉间黛(17)

他们一起烧水,用刚刚收集的梅花雪泡茶,简洁的茶壶,相对的茶杯,他们品茶,谈诗,满室暗香,处处风雅,言语相欢融洽。不曾预料的事,不曾期待的人,就这么都在眼前了,再说清欢,委实不够深刻。此前她一人的趣事,也是慰梅花寒雪的心结,孤独无依终是冷,还是有个人陪着,才叫人生。

若只向人生,眷恋这一次相逢,不问姓名,不给此后再有维系的可能,也许红尘里的盛景,就永远地留在了那杯梅蕊雪茶中,可供追忆,连同一起喝茶的人,永成怀想,永不遗忘。

可是这样的遇见,怎敢不珍惜,他们排除艰难,走到了一起,以为抓住了幸福,却还是要被宿命捉弄,她在林和靖的梅山凄凉而终,一盏茶,到底没有喝到尽头。

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茶还是那一款,只是人已远,慈悲喜舍,眷眷难离。尘世万物,但凡有灵,就都是孤旅,有遇见,就一定有别离。今是新荷初芽,很快,就是小舟一叶,心里淡墨还未干,窗前落叶又一片。

佛说,茶性本苦,世情宜淡。

扬州二月花时天,避开城里的烟波画舫,也不要琼花开在桥边,她的小院在城郊,偏离民居,避于幽篁,门下有杏树独立,算是路标。

她是民间女子,养在乡下,采茶植桑,没有多少心愿,平日里花粉淡妆,愉悦茶汤,已是寻常。这样的简居生活,被春风吹开素雅,早已是灼灼扮好的花旦,咿咿唱着浓情。

郑板桥叩门而入,徘徊花间,院子一旁有茅亭,亭下有木桌台,那个女子正在泡茶,手起茶成,笑容轻轻,没有刻意的端庄冰冷,也没有拘谨羞涩,还是如常的那杯茶,白瓷碗里碧绿澄清,闻之清香,回甘无穷。

郑板桥放下杯子,才看见旁边壁上,竟然贴着他写的词。亮明了身份,姑娘请先生墨宝,《道情十首》。郑板桥乐而应允,当下取淞江蜜色花笺,湖颖笔,紫端石矾,姑娘纤手磨墨,板桥挥笔疾书。午后的阳光似也是酒后,绵绵有了醉意,风吹过杏花如雨,落在纸上,落在茶杯中,也落在他们身上,而他们却浑然不觉,只一心一意。

书罢,郑板桥又做了一阕西江月,写下来送与姑娘。

蟹眼茶声静悄,虾须帘影轻明。梅花老去杏花匀,夜夜胭脂怯冷。

郑板桥正是中年失妻,又值怀才不遇,也知姑娘情真,他算了算,得后年来娶,问她,能等我吗?

姑娘等着,卖了首饰,又卖了地,拒绝了富商的七百金,姑娘说,背之不义。

我在潍坊去过郑板桥从政的地方,见过他的竹,也见过他的难得糊涂。他辞官的时候,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姑娘等到了郑板桥,陪他一直到终老,成了他身边知冷知热的那杯茶。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童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画,绝可怜爱。

深山、幽谷、茅屋、梅上雪,莲叶露,包括知己,如今,竟都是奢望难求。

我多是一人喝茶,所喝的茶亦不同,没有定数。我并不细心,只愿随茶一时一辰,寂静,还是不安,都由它做主。愿意在茶汤的带领下,放下心来,深思纷纷游走,落霞孤鹜,青山白头,我都一样珍重。

茶有前世,所以相信爱有来生。我爱茶,也愿把叹天下无知己的心,修成可与萍水共体己的态度,自拾枯松三四枝,把世味煮成茶,在茶里善待人生。

我很好,不必记挂。

茶凉了,我再给你续上吧。

冷雨,暗夜,向暖灯盏。拥被读书,眷眷意,绻绻心。这时分,想念书生,狐仙,还有荒园。

我挎着竹篮,走出村庄的蜿蜒,在溪水潺潺的山前,寻找野菜、药草和鲜花。

驿路和我隔着飞沙,我看到下地的农夫,踏春的学子,独行的侠客,吟念的诗人,云游的高僧,他们都曾孤独。我靠在树下,听他们讲市井街灯,恩怨情仇,也讲草木枯荣。

告别后,流云无踪,他们以为我是妖,我以为他们是幽灵,要说都是幻境,可在我心里,还是有一份清晰的寂落留了下来,让我恍惚。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读书到情真,就是这样。

谁移了窗边红烛?我已不知身在何处。

李清照读书,也收藏古籍善本,开始可能是受赵明诚的影响,后来则是沉浸在里面,深知其中甘苦,便有了发自内心的惜护和寻觅。

“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做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这份坐拥古今的满足,洗却脂粉的气度,让她在这份真爱里,成就了高洁的情操和傲骨,也给了后半生,面对坎坷的支撑。

夫唱妇随的日子,她不仅读书,还要赌,饭后煮上一壶香茗,说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论输赢。她笑得俯在桌上,泪亦忍不住。

这些事也被她写在了书中,今天换我来读,泪也是难忍。

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只当一句笑谈,信不得真,不可拿出来单看。无非是说这话的人,不想被女子累,从而不想女子太聪慧,可谁都想身边有朵解语花,论史赏风月,还是有点才情的好。

深受汉成帝宠爱的班婕妤,懂书中古礼,有劝辇之德,所以从不恃宠而娇,也不屑争辩。她是秋凉被弃的团扇,冷落在深宫里,青灯古卷。最后她去守皇帝的陵墓,是把他当平凡夫君相待,剩下的时日,只有未亡的心,读着不倦的诗书。

所以饱学之事正言,女子知书达理,更可温良淑娴。

大户人家的粉墙内,层层掩着的深院里,也会给千金小姐设一个闺塾,贴身丫鬟陪着读点书。不为识字,只为书中能懂些道理,好安守妇道,本分沉稳。

生女弄瓦,如此上心栽培,倒也不是为了自家门户,而是日后寻到婆家,一说读过女四书,也是能夸口的资本。至于和夫婿谈诗论文,多得几分敬爱,那便是福气了。

教书先生要选资历老的,德高望重,首先得是年纪老,深闺女子是在九天之上的,与凡俗隔得远,等闲人一辈子见不到。年轻的再饱学也不成,小姐自及笄,连本家的兄弟都少见,初长成的情在心里徘徊,偏还单纯着,话本里的千金就被卖油郎拐了去。

高墙挡不住南来的风,小阁里已有春色。

夫子太老,老得忘了情为何物,压窗的低枝上莺声鸣啭,他捻须便吟关关雎鸠。杜丽娘和春香一个眼神递过去,池波荡漾,早知窈窕淑女,幽闲锁昼,等着君子来求。

她拿的螺子黛,画眉笔,薛涛笺,鸳鸯砚,临的簪花小楷,总算没辜负这一弄明窗新绛纱。

我用手在虚空一点,替她说全,还有同心杯,相思盏,红豆饮,桃花扇,衣襟旁的帕子绣合欢,斜插的紫鸾钗,香从鬓底来。

若没有这份痴迷和幽艳,又如何会在游园的时候叹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又怎会感悟韶光贱,也不会与柳梦梅一见,就相看俨然,也才成全了后面的一波三折,去而复还。

汤显祖在后院的柴堆边痛哭,那时的他是为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感动,全然忘记他们的命运原是出自自己手中。更不会想到,此后的六百年间,更是有无数的人为之落泪,还有痴绝女子分不清戏里戏外,生生入了梦,没再回来。

春风词笔,锦章华卷,写到情深处,也仍是由不得自己,如月落潮涨,情势当头,非人力可控了。也只有到这样,心里一片挚爱深沉才得以抒怀,酣畅里也有一点失落,它从此便不再属于自己,有了独立的生命,要告别了,要以书的形式去人间游历,与有缘的人相遇,一切都由命数做主。

但是甘愿,只想放逐,不会约束。这是自己留在红尘里最深刻的情,最无尽的爱,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它还能辗转诉说,铭记着,挽留着,慈悲着,流经多少年代,眷恋不改。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湖光水色,亭台楼阁,灯影迷离。暮色静下来,悠悠的水磨腔涉过水面,从梦里袅娜而出。

你在,你便也是这样的叹,生之有幸,得以相逢。

我在诗经里放牧,楚辞里遨游,汉赋里远行,唐诗里乘舟,宋词里赏月,元曲里知秋,又在明清长篇和小品里,把桌上的茶,续了一壶又一壶。

且慢前行,听我一曲莲生,我曾在风里,走了很久很久。

一鼓风声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芷汀芰荷,春暖江上,美丽的女子持桨,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她用王子听不懂的语言唱着明丽的歌,歌声清澈不拘,灵快脱俗,她最美好的样子,可以落在王子眼中,如此幸福,便不带哀怨,只是因为短暂,略含了一点哀伤,在水面散成涟漪,再不留痕迹,干净得让人无法触摸。

她一定是不识字的,当然也没想过她会在一首诗里,与渔火相伴了几千年。

那时还是厚厚的竹简,静静地堆在案上,像掩着无数神秘的天机妙算。文字的力量,早在仓颉,书成字落,天雨粟,鬼夜哭。

沈复回忆说,芸娘学语时就学会了背《琵琶行》,后来偶然在书麓里看到一本《琵琶行》的书,她逐个对照着认,才识得几个字,也才有了后面的吟咏之句。她生性聪慧,知道书的好与妙,也从中提高了文化修养,坐立行事都与俗务的女子不同。

已是灯残人静,夜阑无声,众人皆睡,却是恰好的读书时候。芸娘已卸了妆,素颜细眉,长发散落如云,她高烧银烛,低垂粉颈,看书看到入了神。

一回眸,十世君恩都在。

三月桃花落成殇,一点微风,就如雨飘下,飘在他们在头上,衣襟上,还有翻开的书卷上,可是谁也没有理会,轻轻拂去花瓣,仍是凝神在字里行间。林妹妹也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宝哥哥也看书,也看身边纯美的女子,“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林妹妹恼了,恼他的轻薄,恼这朦胧里早存的心思,就这样被他说出来,让她不知该如何接续。可此番两心相对分明了,喜悦是真,但顾虑与担忧,也全都是真的。

也正是共读了一个时辰的《西厢记》,宝黛的木石前盟才现出真言。之前还是小儿女的相伴,初见时的熟悉也是命运里的玄机,是给书外人看的,他们在其中,并不知晓,即便感受到点滴,也不会痴人般地深究。然而在此之后,他们再看彼此,眼波微笑就都有了深意,有了旁人不知道的内容。

心也不平静了,有了胆怯和敏感,路过梨香院,里面正排练《牡丹亭》,她只听风吹来几句,就心动神摇,如醉如痴了。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她想到自己身世孤零,寄人篱下,不能如在母亲跟前可说体己话,人世闲愁万种,竟都是要赔了眼泪来还。

可这眼泪,若不是动心动情,牵肠惹爱,又怎能流个不停,还至两清?

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所以古时才宁愿女孩不读书,只需把日子过得安稳长久,春来闲庭对弈,夏日池亭赏鱼,秋凉桐荫乞巧,冬雪文阁刺绣。白云碧草两悠悠,不理太多事,便能走得远些。

终究,谁也不能在别人的故事里,过尽一生。

二灯烟雨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清代画家任熊有一幅名为《花屿读书床》的画,画面上白梅盈盈,落芳点点。应是初春时候,绿色还未萌动,树下一个梨花低案并香樟矮凳,一个垂髫少女恭敬地捧着两册书,正欲放置。

未出场的那个人才是重点,虽无缘得见真容,但她的气质已在冷香里散开,必也是清雅绝尘的女子,喜欢寂静,挑了爱读的书,悄悄叫童子抱了,自己随后系上斗篷,出了暖阁,直奔后园的最荒僻处。

桌上放着茶杯,竟也不是用来喝茶的,留与一角与梅花,随意才是最好的风雅。

她人还未到,书卷气却已浓得晓风剔透,拂了旧时尘土。她一冰雪之人不贪浮华,所以整幅画面除了少女束发的一点红,带不得任何颜色。

老卷中描画女子读书的作品很多,有在蕉荫下,有在幽篁边,还有临窗托腮,还有挑灯闲看。都是那样静气,静得不带一点杂念,比男子更纯粹,无关科考前程,功名仕途,她们也不求颜如玉,不要黄金屋。无事可做的时候读读书,无书可读的时候,想想自己罢了。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不是读了书,就多了妄想,最初是个伴,最终,也还是。

书是你的帆,你的马,你的梦,最后,它成了你的前生。

若有一天,世上再无一人把你牵挂,至少,还能与它,说上一世情话。

我的人生是如此苍白简单,一直平凡,并将永远平凡下去,看书不多,见识也浅,而且一向寡言。却喜欢在黄昏时分,随手翻开一页文字,缓声轻读。尘缘纷纷似雪,光阴顿歇,一天的闲或累,都会在这一刻平和,是长风静气的朱砂眉批,在日暮,念一句旁白给自己,必须独自。

喜欢看书,喜欢到不需要讲理由。床边一定放着枕边书,有时看书到深夜,沉沉睡去,书卷未合,就落在身侧。算不上痴,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习惯,都是寻常中事。我与书,闲逸相伴,彼此清欢,总觉得这是最好的。

出门时,包里也装着书,不管去哪里,没有分别,哪怕是爬山,哪怕明知可能没有机会坐下来看,可还是愿意背在身上,好似护身的灵物,无形中有一份庇佑,否则便觉少了些什么,有它在就不会孤单,也能化解飘零,行到人迹罕至处,也是平静的。

路边看到书店也会进去转一转,不怕它小,不怕它在角落,在里面消磨些许辰光,亲切,并感到所过之地不薄,有一份等待和赠予,安详而有心,是带着温度的。从里面出来时,天色总有变化,站在门口看看天空,也许便留下了点什么。

同类推荐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 翻书偶记(《花园丛书》)

    翻书偶记(《花园丛书》)

    书话一词的历史不能算长久,人们写作书话的历史却不能说不长久。手边有两篇宋人关于《陶渊明集》的,第一篇的作者是苏东坡: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正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此书以蘅塘退士所选《唐诗三百首》为基础,从诵读实际出发,调整下少量长诗,增添一些孙选所没有的脍炙人口的短章。分体编排。入选作者,均对其诗歌的内容倾向艺术风貌作扼要介绍。为帮助顺利诵读,对一些语词作必要的简注。照顾到今人习惯,对孙选中“乐府”类按实际体式分别归入律、绝、古体。每体之中,各以作者生年为序。总之,一切设计都从方便诵读着眼。如果说普及唐诗的大型选本是丰盛的筵席,赏析专书是别味的自助餐,那末这个小型吟诵选本算是精致的名小吃荟萃,品种齐全,份量适中,清香可口,营养实惠。
热门推荐
  • 请带我去远方

    请带我去远方

    青春是我们永恒歌唱的主题,那时的我们,爱上一个人多么的容易啊。就是那样的一样,阳光下穿白色衬衫的你,就那样轻易的将你拉近了我的青春。就是那样的跳动的的年岁,两个少年与两个少女彼此心里的悸动,深深地牵动着他们青春,就是这样一个青葱的芳华,四个人的爱恨纠缠,苦苦的追寻,带来的是爱情对他们莽撞的惩罚,在碎了心的苦痛之中,他们到底应该要做些怎样的抉择呢···
  •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

    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

    本书内容共分16章,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物流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密切结合我国物流事业发展与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际,从基本理论入手,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论述了物流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本教材每一章节后面都附加了物流管理案例阅读与分析,供学生课外阅读或师生共同分析,课后练习题中部分习题略有一定难度,意为促使学生阅览参考资料。本教材意在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课程”教材做一实验性探索,在编著过程中,既满足高职高专理论的“适度够用”又重点突出“实操与技能”;既满足学生“学以致用”又不失继续发展的“潜能”.
  • 对于王俊凯默默守护就好

    对于王俊凯默默守护就好

    对不起,我离开……我真的不该爱上你……别说了,我不会回来打扰你们幸福的生活……幸福来得好突然……小凯你千万不能有事,我原谅你…………
  • 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面对班组长这一企业中最基层的领导岗位,针对其既是生产者又是组织者的特性,以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各项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就技能、道德、情商、决策、沟通等方面的多维含义和具体应用法则作了详尽阐述,结合现实案例,提供了完备的素养参考,以帮助班组长依靠自身卓越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赢得认可,像雁阵中的领头雁那样带领团队拼搏奋进。《领头雁:优秀班组长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论证全面、案例鲜活,不仅可以作为企业的培训材料,还可以作为班组长和广大员工自我提升的读本。
  •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本书叙述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形成的基本制度和方略,据其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运行或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努力,了解其历史的合理性或必然性、正确性或优越性及未来走向。期望增进读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理解和认同,帮助境外读者对中国的独特制度多几分了解。
  • 千金与少爷之手心里的宝

    千金与少爷之手心里的宝

    “别跑!你给我站住”好听的声音在别院中回荡姓名:叶雪隐,柳浩天年龄:17,17年月:3月初三;2月初三身份:叶家千金,相反与柳浩天青梅竹马长大性格:活泼好动;沉稳,帅气
  • 寿世青编

    寿世青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校医

    超级校医

    熊宇回归都市,成为商城大学校医院的一名校医,并以高明的医术名声大作,使得门可罗雀的中医科变得车水马龙。我见犹怜校花妹,楚楚动人小萝莉,花容月貌女特工,端庄优雅女总裁,冷若冰霜千金女,娇美警花,温柔淑女,清纯白领,妖冶御姐,各色各样的美女也进入到熊宇的生活中。
  • 缘来青春给了你

    缘来青春给了你

    本文讲述了男主角李非凡在高中时代遇到女主角白楠的故事。男主角李非凡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生,而白楠却是长相出众、性格彪悍的班花。小说讲述了李非凡与白楠等人之间复杂的感情关系。小说结局一反常态,并不像其他小说一样,结局男女主角相爱并最终在一起。本故事的结局则是,暗恋了四年的男主角终于鼓起勇气向女主角告白,却遭到拒绝,并引起了女主角的反感,最终关系决裂。小说讲述了青少年在青春期时感情方面的悸动,以及年少时的轻狂。献上此小说,向逝去的青春致敬,向冲动而单纯的爱情致敬,向年少时的轻狂致敬!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