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6300000010

第10章 托意眉间黛(8)

刘禹锡写杨贵妃,“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无论是诗书典籍还是画作中,都未见过杨贵妃戴指环,诗人特地点出“照骨明”,是想说好端端的盛唐为她折损了气数,她必是有几分妖气的,要担一个红颜误国的罪名。

可是不管怎么说,阴森也好,诡异也罢,指环确实还是一个信物。但是不像现在,它在爱情里占据着头筹。结婚进行曲中,亲朋好友见证下,新郎新娘交换结婚戒指,这是西方的形式,落户在中国的婚姻里,到如今已经成了默定的规则。

他们说,结婚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因为无名指中有条血管直接连到心脏。他们还说,这样可以彼此套牢。

但是在传统的习俗里,却不是这样。传统的婚礼首先讲究的是“礼”,不管天子庶民,都要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顺序完成,有礼制的庄重,有深邃的安宁,婚后夫妻也以礼相待,彼此敬持,共同面对未知。

聘礼中会有金银首饰、绫罗绸缎、时兴果点,甚至家禽牲畜,姑娘可以用上的也就是首饰衣帛了,尤其是首饰,可以说就是订婚信物,会有头饰、耳饰、项圈、手镯等不一而定,通常也会有指环。

传说中,他是诸葛武侯的转世,这不过是为他日后执掌帅印,管辖蜀地的一个伏笔和呼应,文学创作时惯用的方式,真要放到清平的人世里来,总觉得太刻意,不够自然。可往往更精彩的却是现实,因为写作者落笔时,所有的安排设置,再精巧难猜也是一己之力布阵,比不得南来北往,纠葛着时光的热闹和复杂。

他叫韦皋,唐朝有名的封疆大吏,镇守蜀地二十一年,对抗吐蕃,安定疆域,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他也极其注重文化的培养,引进了诗意歌吹,也引进了才子佳人,这里面就有后来被称为“女校书”的扫眉才子薛涛,据说他们也有一段隐约的情感,以相互欣赏开始,以相互尊重为终,化成了云淡风轻的世事常情,并不铭心刻骨,却攀着廊间的紫藤,为情而生。

唐人重游历,常一箫一剑行吟山川,江河照壁,飞花风流,涤荡不尽的酒香,连余情都是动态的。

韦皋年轻的时候,也曾乘舟顺流到江夏游玩,住在郡守家的塾馆里,与这家公子荆宝兄弟相称,一待就是两年。

荆宝有个丫鬟叫玉箫,经常被派过来服侍韦皋,渐渐地,两人生出了些情思。看顾时的眼神不一样了,言语间也多了别样味道,偶尔独处,连周围的气息都透着暖意。

局外人当然也清楚,恰逢韦皋一纸家书抵达,催他回乡。郡守怕他们的儿女私情误了韦皋,便私下里安排了船只,连荆宝也瞒着,把韦皋送上了船。荆宝和玉箫还是追来了,荆宝让玉箫随韦皋回去,权当路上照顾他起居的丫头。

这个提议是很妥当的,大户人家的奴仆赠予好友也是常见的,若韦皋带了玉箫回去,最后哪怕只是收房丫头,也算是一个未出意料的结局。可是韦皋却百般推辞,他给玉箫留下了玉指环,说,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娶玉箫。

盟誓容易,牵手真难。

分明是绝尘而去。

明明可以有多一点的朝朝暮暮,让情感多一些清晰和牢固,距离相守,只差一步,中间隔的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开着长满毒刺的情花,他靠在安全处,却在这边引诱,害她生出痴妄来。

其实是韦皋自己的不确定,也是承担不起的躲避,他只想浮日温柔,未想过梦醒之后。

所以触手可及,他仓皇逃离。

所有的哀伤也是因为告别,那五年七年的约定,也未有深思熟虑的缘由,只是随口一说。

够漫长了,虽然那是一个很慢的年代,然而红颜易凋,能禁得几重冬寒?

五年后,玉箫独立鹦鹉洲,三更月,五更鼓,奔腾不息的放逐,她不肯后退一步,依然是等。

又过了两年,两年的难捱和卑微,她明白,自己已然被抛弃,再不可能等到重逢。她是他鞍马秋风踏过的霜叶,或是他舟行渡口,桨橹划过的出水芙蓉,只有转瞬而逝的一点红,惊旋在他行过的途中,飘摇地不知归宿,只有夜深人静,才知天命不佑。

眼看已是第八个年头,只有春色还依旧,玉箫绝食而亡。

看明白,心就伤了,想明白,爱也凉了,到底是要被花嘲笑。

荆宝怜她一腔幽怨,也感动于她的守候,把韦皋留下的指环戴在玉箫指上,一并妥善安葬了。

可怜无定河边骨,草已青青,人仍孤零。那个下过聘,定过约的人,再也没回来。

官场上的韦皋仕途安畅,很受重视,意气风发,也大有作为,但是若你不经意地同他提起玉箫,他可能会问,哪院才女?那户闺秀?听名字不够雅致,也不够温良,应该是哪个故事里的人吧?

多年后,韦皋和荆宝在蜀地意外重遇,荆宝成了韦皋的幕僚,过了数月,他才问起玉箫。也许是他难免要问及荆宝家里人的境况,再共同回忆过去,这才让玉箫不可避免地被想了起来。

真的很敬重荆宝,韦皋不问的时候,他绝口不提,已经是对面不相识的辛酸了,就为玉箫护好最后一点女儿心。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荆宝从头看到尾,玉箫的柔肠,伤别离,相思苦,黯然泪,还有绝望的心境,和最终的放弃,若还有人没有忘,也只能是荆宝,知她心里的千疮百孔,知她的不瞑目。

所以,荆宝不提,不去帮玉箫问一问那七年之期,也不替她道委屈,荆宝有一颗佛心。

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大概韦皋也没有想到,他一时的草率,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此时的他已不再是五陵少年,岁月给了他沉淀,让他懂了情缘可贵,痴心最难。玉箫的守候,也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内疚和自责,可再悔恨当初,她也回不来了。

韦皋焚香沐手,抄录佛经,还省吃俭用,捐钱建造佛像,他度着余生,信了因果。

听说有人会招魂术,能让逝者与人相见。韦皋虔诚斋戒七天,果然在一个清辉星稀云半遮的夜晚,玉箫自淡淡的雾霭里飘然而来。玉箫知道韦皋这段时日为她所做的忏悔,感其诚意和悔过,脸上没有半丝悲伤,只一句“丈夫薄情”,道尽心酸无奈。

玉箫微笑着与她告别,说她即刻转世托生,十三年后,还会成为韦皋的侍妾,以报此时的善待。

不知道韦皋会不会相信,这个约定看起来更离奇,即便一个有意一个有心,可是这世间人,有几人能记前生事?

韦皋的官职越升越高,也越来越受人瞩目,他一定不会再轻易许诺,也不会再轻易失约,所以才能让各地依顺,人心归服。

十几年过去了,韦皋生辰,各个节镇都送来了贺礼,都是奇珍异宝,唯东川卢八座送来一个歌姬,名叫玉箫。

韦皋深深地看着她,似乎年轻的时候都没这么仔细地看过,柳眉如烟,双颊微红,身量纤纤,属于中上之姿,算不上超群。韦皋看得亲切,也觉得温暖,知是故人了。此后相伴,必给她最安稳的呵护,平凡生活,不需绝色。

韦皋执起她的手,赫然发现她的中指上有指环的痕迹,白如月痕,定是那个定情的玉指环,随她来今世寻找,以作凭证。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人生走了大半,该经历的都经历了,玉箫更是两世为人,指环的誓约,总算没有落空。

古时候的女子,好像不太喜欢戴指环,最多是装在紫檀的妆奁里,作为“私妆”永远保存。

古代爱情的信物,指环只是其中之一,和其他首饰相比,它并不风光。它不及簪子步摇,如鬓边折枝牡丹,能开出一室贵气,也不及玉佩,能留住石榴裙边的落花风,更不及青丝一束,想着,就是莲开并蒂。

指环太单薄了,似乎道不出情意来,或者是因为那些说不清的神秘,那些女子的玉指一直对其敬而远之。

指环若日夜戴着,经年后,的确会在手指上留下清晰的痕迹。其实信物是什么,本质不在物,而是心里的珍重与守护。情真时,用草编一枚指环,一样能山重水复,不离不弃地走。情移时,也是冰冷地不通人情。

指环仍是好的,可定情,可相守,不要贵重,简单清怡最好,一个素圈,只要甘愿,足以套牢。平日里戴在手上,苦夏时身体清减,就用红丝线缠上些。光洁的平面就好,若可以,刻上名字吧,不用非镶钻石或珠宝,这样才没有负担。

不妨碍洗手做羹汤,纤手破新橙,不妨碍与你十指相扣,踏雪寻梅,采莲南塘秋。也不妨碍梳拢你的白发,把今生,一一细数,再切切挽留。

何以踏春波?

何以飞花落?

何以忘沧海?

何以长对佛?

何以风月默?

何以意难说?

何以寄斑驳?

何以生死破?

大殿里庄严肃穆,香炉里飘出淡淡烟气,群臣垂手而立,恭恭敬敬地回皇帝话。龙椅上坐的是唐文宗,时而询问,时而点头。忽然他问众人,“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的句子,你们谁知道跳脱是什么?”大臣们面面相觑,几个文臣还在苦苦思索,最终一概摇头。文宗哈哈一笑,“都不知道吧,我来告诉你们,跳脱就是现在的腕钏。”

《唐诗记事》中的寥寥几笔,把这件事写得没着没落。天子爷正年轻,一时不知想到了什么,问出了这样一个不符合场合气氛的问题。他举着一个香艳的大绣球抛下去,臣子不敢接,也不能妄动,只能站在当地,宁愿是一盆冰水从天而降,全当淋了雨。

皇上的心思想来是旁人猜不透的,他也不许别人猜透,所以在摸不清状况前,就佯装不知。知道也不能说,好像平日里太关注女子闺阁一样。皇上可以随时不正经,他们不敢。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据说繁钦的《定情诗》明写男女之情,暗喻君臣朋友。此诗自面世,一直传承得很好,他们不可能不知。

可若要问现在的人,茫然不识就是真的了,跳脱和腕钏都是手镯。腕钏很好理解,唯跳脱让人难解难猜,它不像是首饰名,倒像三月春回时,奔跑在山林野地的小兽,没多少心机,但绝不安分。

萼绿华喜着青衣,晚上定期自仙界来人间与羊权约会,并送与羊权金玉条脱各一枚。羊权还是第一次见,形状和指环相似,但是更大一些。

条脱是跳脱的另一种写法。也许是羊权听错了,也许是他为了隐瞒此事而刻意错说,最合理的解释这可能是一外来音译词,萼绿华本就是远界之人。

古义里,跳脱除了当手镯讲,还指灵活和逃脱。真是毫不搭界的风马牛,相差太大,甚至有相反之意,像这样属性不稳的词,渐渐就被弃置了。

如今往事悠悠。楼前水、肠断东流。旧物忍看金约腕,玉搔头。

约腕也还是指手镯,约指还好,小巧私密,一看就能放在心上。而约腕分明就太大了,好像有些制约的意味,总是不够爽利,好像生生要把那天然的性子压服下来一样,非调教成低眉顺目的。

还是文宗皇帝朝堂上说的腕钏最好,本心本意,单纯无碍,所以也才有了性情,它就搭在女子皓腕的脉搏处,晚上睡在枕下,有什么心事和念想,也听懂了几分。

最初的时候,总是金腕钏多一些。古时女子的衣袖是要遮到手指的,臂腕自然不能轻易露出来,冬天便也没奈何了,穿薄衫的时候,不管是柔红的绸缎,还是翠绿的织锦,或者杏色的罗纱,明亮的金黄色总能隐隐地透出来,而且因为这点若隐若现,明明灭灭,半遮半掩的灵动,反而更能吸引注意,也更能突出女子含蓄婉约的美感。所以让词人的笔墨,从不吝啬。

与女子有了关联,便也离情不再远,芳心才动,便先有了叹息和自怜。提裙下小楼,看花也朦胧,她抬手正了正头上的发簪,风生青袖,碧水照莲,童稚的天真,终于还是长成了端雅清宁。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她住在清远静美的诗经里,唱着真语无邪的歌,种下十万里的苍苍蒹葭,只等着日出江花。

放眼世间天下,真正能把女子束缚的,也只有爱情。

也只能是爱情。落在秋风里,桂花酿成酒,就着月光,不肯清醒。

只为情深,看不透。

眉皱但嫌钿翠堕,臂销惟觉钏金宽。在那些花间词人的眼里,女子的依依垂泪,切切憔悴,才是最让人怜爱的一幅别怨图,比香闺春艳更惹人动情,比耳鬓厮磨更能挂牵良久,诉不尽的相思,形容里的消瘦,让人写了又写,叹了又叹,也滴过几滴伤怀泪,剪尽烛花,还是要冷了那场情话。

用金钏宽,来表达为伊消得人憔悴,比衣带渐宽更清冷,纤弱里担着盈盈不堪的沉重,不想就这么取下来,虽然面对也是心里难平的痛。然而却是一场险行,稍不留意,它掉落在地上,全是心惊。

金钏还好,若是玉质,便是一次粉身碎骨,即便没有那么悲烈,只是分成了几瓣,便也如那心一般,有些清晰之事,忽然就不见了。

人生是看不到尽头的旅程,只能背着行囊不停地走,说不清会在哪里停留,也不知道又会在什么时候上路,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重逢,多数却成了陌路。

爱情是这里的十八弯滩涂,两心如一,便是岸边风景相迎送,只想着细水长流。若有几分琢磨不定,险滩暗礁里穿行,只想快点赶路,日夜奔波,尽早拐过这个弯,看看下一程,是等得风平浪静,还是怕得天堑横阻。

圆方默契,乾坤祥和。自古至今,人们对于圆有着特殊的喜爱,对于金玉,也是有着恭敬之心,把这些都定为天赐之物。金得之不易,可安居乐业,笑看繁华,也是吉祥的富贵。而玉则更多一重灵性,人说玉生于土,坚似金,通透照水,养人如木,正阳同火,所以玉五行俱全,能与主人息息相通,养人一生。

抛开这些不提,玉镯内平外圆,光素不停尘,洁净冰清,温润如脂。它也似一个值得相惜的女子,重恩多情,以心相待,有多美丽,也有多纤细,长久弃置了会暗淡,你面前的它有多美,就有多少你看不到的脆弱。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北京几年的漂来漂去,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不被听到的呐喊和絮絮叨叨的彷徨,也描绘了很多个年轻人没有勇气也无法到达的远方。城市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可就算我们的生活再小,也要努力去捍卫。即使曾脆弱、无助、绝望、动摇,我们也不该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总是该保留点傻气活起来才有滋味,做梦都没法撒开欢儿大笑,哪还敢在沙滩裸跑?年轻一回,总得尽点兴。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化蝶

    化蝶

    邵焕芬,天津海韵诗社会员,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作协会员,曾作为新生代作者被推荐给《天津日报》,擅长诗歌和散文。曾先后有诗歌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也曾有散文发表在《天津日报》满庭芳栏目。诗歌散见于《中国文学》《蓟运河》《诗文杂志》《直沽文化》等刊物。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热门推荐
  • 来自农村的杀手

    来自农村的杀手

    他,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打工少年。因为一场意外的斗殴被送进了一个叫“第三监”的地方,那里正在神秘的进行“神选”计划........
  • 全民竞仙

    全民竞仙

    前世宅男,魂穿异界,本想避开灭魔争权之事,未想到旧事重现。为了自己,在这条充满荆棘的修仙之路上前进。“我只想高兴地活下去啊!”by主角林羽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道浮屠

    大道浮屠

    仙道渺渺,人道茫茫。问道始终,大道独吾……
  • 假面圣徒

    假面圣徒

    不是一个合格的权臣,一个不想当教皇的圣徒,不是真正的圣徒……”“一面圣洁虔诚,一面亵渎阴暗,这才是我的圣徒之路……”——圣徒圣徒,代表着世间的光明与天堂的神灵……光明教廷,圣洁虔诚的教皇假面下,隐藏着的是对黑暗的信仰,对光明的亵渎。
  • 重生之文化帝国

    重生之文化帝国

    有多少人期盼自己的人生可以重来一次?当杨一幸运而茫然的被时光逆潮卷回了那年夏至将至之时,前世的遗憾终得弥补,今生的理想亦要实现——和一如风一如冰两个女孩之间的牵绊,在校园里是比后来者“韩寒”更加惹人争议的偏科鬼才、话题人物,象牙塔外却是阳一文化这个超然帝国的掌舵人。无数动人的文字和音乐,电影和游戏,还有山河美景,民俗传统……在打上“阳一出品”的标签后,他开始向整个世界输出华夏文化。而无数欧美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们,亦在这个云中帝国之下仰视着惊呼——黄祸又来了!(有提建议和闲来聊天的么?6*5*9*9*1*6*8*7,群的气氛还很不错)
  • 绝恋三生:冷艳仙君太嚣张

    绝恋三生:冷艳仙君太嚣张

    乖巧可爱的蓬莱小公主一时心血来潮,趁着自己百岁生日偷溜爬墙,牵着匹纸糊的红马开始滚到人间闯江湖。哎呦呦!哪个天杀的!竟然敢埋了个陷阱来坑她?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被吊在树上晃荡来晃荡去好不可怜。她才不会承认是自己馋嘴才中招了。正当她自哀自怜的时候,树上传来一声轻笑。哇咔咔!一个漂亮到不行的人慵懒地靠在树稍上,媚眼含笑居高临下地望着她。明明她早过他20年拜师,明明她才是师姐,为毛总打不过她一手养大的正太师弟?凤七含泪咬帕,总有一天她会在仙术上胜过他万万,然后禁了他的法术扑倒之,一辈子在他面前作威作福!
  • 一语成长

    一语成长

    周围是一片的寂静,只有偶尔汽车的开过的嗡嗡声。在明亮的路灯下,象牙黑的马路上,有一个疲惫但很帅气的男人的影子,这时,就只需在走过一个与他相爱多年的女孩,就能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可是他只打了一个电话,叫了一南惜就再没声音了。生命里如果有很多注定的错过,是因为上帝眷顾人类的苦难,而提前终止了这份期待,那林南惜和林逸,就是上帝感化不了的恶魔,至始至终,都不曾放弃。
  • 合者之战

    合者之战

    “三足鼎立一方势,天降星辰可破之;星辰落入北方中,一遇家事二遇情;如若星辰未陨落,大陆早晚归一人。”四十二字预言的突然现世,让十二岁的黎昊宇家破人亡,成为孤儿的黎昊宇究竟该何去何从?牧风营战士居居主的选择是对是错?黎昊宇走向毁灭之路的真凶究竟是谁?预言现世,然而预言中人究竟是谁?就在所有人认为预言中之人是黎昊宇时,一名少年的脱颖而出改变的整个局势,黎昊宇与预言之子的战斗又是如何!
  • 永年落羽

    永年落羽

    蛮荒过后,万族争雄,战乱不断,生灵涂炭。刘永年携手君重起于东山,率万千人,自东山杀到西海,万族皆退,无不臣服。画地定国,名圣王朝,号永年。立国教,名永真。永年历79年,刘永年破碎虚空前一月,领永真众人将君重一家满门抄斩,株连全族,直至天下无君姓。永年历699年,年幼的君落羽来到孟家,知晓身世,从此隐姓埋名求修炼,立志将君姓除去恶名,君临天下。看一个没落姓氏的崛起之路,看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看兄弟陪你举世为敌的情谊,看爱人陪你反对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