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600000050

第50章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弟与先生分十年矣,今又有合的机会,先生其有意乎?

——《致邵力子》(一九三六年九月八日)(《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47页)“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祁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成就和相当的史事参考价值,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合称“四大名著”。小说故事自黄巾起义写起,终于西晋一统,以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个统治集团百余年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上述引文是该书的开篇之言,后用“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明社会形势和事物绝不是固定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

1936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制定了以蒋介石和国民党南京政府为今后主要谈判对手的策略,决定实行“逼蒋抗日”的方针。而要实现这一既定方针,除了要加紧对各民主党派的统战工作外,积极联络国民党军政要员、地方实力派代表也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在会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多次致信这些爱国人士,痛述国将不国之现状,力陈抗日救国之大义。给邵力子的这封信,就写在这一时期。

邵力子,原名闻泰,1882年生于浙江省绍兴,近代教育家、政治家、20世纪上半叶著名报刊活动家。由他主编的《觉悟》(《民国日报》的副刊),在当时报刊界被称为全国四大副刊之一,与周恩来在天津主编的《觉悟》月刊不谋而同名,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园地,在社会上有极大影响。毛泽东曾称当时的社会为“觉悟”时代。值得一提的是,邵力子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出于工作需要,邵力子便退出了共产党,以国民党代表的身份开展工作。1933年4月,出任陕西省政府主席。

邵力子虽然身在国民政府,但对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的做法并不赞成,尤其不满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多次呼吁停止内战,国共联手积极抗日,以挽救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但是,由于对蒋还抱有一定幻想,邵力子并未同南京政府决裂。在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况下,邵力子只好在自己辖地内打出“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口号,埋头于地方经济建设,闭口不谈抗日御敌之事。

没有国家民族独立,何谈经济建设?对邵力子了解颇深的毛泽东决然不信这位当年以《觉悟》报唤起民众思想的领路者真的不再关注抗战、不再关心国共合作了。所以,在信的开头,毛泽东反问他说:“窃谓《觉悟》时代之力子先生,一行作吏,而面目全变。今则时局越作越坏,不只一路哭,而是一国一民族哭矣!安得去旧更新,重整《觉悟》旗帜,为此一国一民族添欢喜乎?”接着,毛泽东分析了邵力子“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志大而实不可行的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正亦有此大志,正用飞机大炮呼声动地而来,先生欲与之争‘开发’,争‘建设’,舍用同样之飞机大炮呼声动地以去,取消它那一边,则先生之‘开发’‘建设’必不成功,此办法问题也。”因此,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才是保全中华民族并延续其发展的唯一办法。最后,毛泽东写道:“谈到这个办法问题,询谋佥同,国人皆曰可行,不信先生独为不可行,是则国共两党实无不能合作之理。《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弟与先生分十年(邵力子于1926年正式退出共产党,至毛泽东写信时恰好十年——编者注)矣,今又有合的机会,先生其有意乎?”

在这段不足百字的结尾中,共有三处引文。“询谋佥同”出自《尚书 大禹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依顺”讲的是,舜帝欲禅位大禹,大禹再三不受。舜帝说:“我的主意已经定了,向众人商量询问的意见都一样,卜于鬼神,都依顺了。”后用“询谋佥同”指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国人皆曰可行”典出《孟子 梁惠文王下》。齐宣王问如何选拔人才,孟子回答:“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在孟子看来,必须是国人都认为是贤者的人,才能考察之后使用。毛泽东引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国共合作是谋与众人、举国公认的好办法,不相信邵力子先生独认为不可行。最后一句引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在罗贯中看来,天下总的形势是:分裂的时间长久了,到了一定时机必然会实现统一;统一的时间长久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又必然会发生分裂。作者从周末七国纷乱讲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再由楚汉争雄讲到刘邦建汉,最后由王莽篡汉讲到刘秀中兴,传至汉献帝时,诸侯再次并起,于是有魏蜀吴三国之分。以一段实实在在的历史证明了天下大势分分合合的转化规律。限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罗贯中无法探寻到历史发展的真实规律,而是陷入了简单的历史循环论的观点。毛泽东在摘用这句话时,将原文中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变换成“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仅仅是语序上的微调,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国共两党的“分”是居于次要地位的,大的方向仍是“和”。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愿意与国民党长期合作下去的诚意。

阅毕毛泽东的信后,邵力子心境难平。此后的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在为国家民族之前途而奔走。西安事变后,邵力子与蒋介石一起被拘,但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积极赞成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事变、团结抗日的主张;抗战期间,他同中共方面精诚合作,配合前线抗战在后方开展强大的宣传攻势;抗战胜利后,他积极参加各种和谈,力主成立联合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担任了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积极参政议政,献言献策,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贡献了毕生精力,被誉为“和平老人”。

同类推荐
  •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出版于1986年,我们是根据原作者提供的1988年平装本译出的。我社请原作者、译者进一步修改后再次公开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总括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对逆境进行考查的方法论。(2)把高质量的政策制定作为应付逆境的重要手段。(3)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4)逆境中政策制定的素质要求和必要条件。(5)政策制定系统和统治方式改进与重建的方法论。在本书的末尾作者还向各国高层决策者提出了九点建议,使得本书的主题能得到具体的实现。作者在本书中所阐明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以及对政策制定系统重建的方法论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美国政府行政改革,通过对美国行政改革的研究,以点代面地把握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践取向及其内在规律,并试图对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某些启示。中美两国处在现代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期的中美两国行政改革的具体制度设计多具有不可通约性,但美国的行政改革能为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理念启示。本文采用了先实证描述,后规范分析,从具体到抽象,先分后总的研究方法,并以制度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研究发现:市场化取向、放松规制取向、分权取向是80年代初以来美国行政改革的三大实践取向,而这三大取向在本质上可归结为一个取向,即非官僚化取向。
  •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邓小平战略思想与21世纪的中国战略

    中国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超越历史的认知已成为共识,但是在历史观上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的方法仍有待于进一步普及。“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邓小平理论和战略思想既是对这种“彼此弯弓月”历史观的继承,更是对它的超越。如果中国人今日仍以“彼此弯弓月”的历史观,研究和处理包括国际关系在内的战略问题,那就可能远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热门推荐
  • 保婴撮要

    保婴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戏班

    冥戏班

    早年间,每逢清明前后或是七月半,乡绅地主都会邀请戏班前来唱出戏。而在那天接戏的并不是往常可见的山村草班,而是“冥戏班”传言“冥戏班”的渊源来自“湘西赶尸”,但还要来得恐怖。谁也没有见过戏班里戏子的庐山真面目,老一辈提起这仨字,都会不寒而栗,退避三分。只知倘若不是出生贫寒,迫于生计,谁又愿意趟上这一行。
  • 网游之九转古神

    网游之九转古神

    一代牛人横空出世,手持规则之刃,身穿吞天套装,骑神龙,登巅峰!
  • 异世神魔之一眼万年

    异世神魔之一眼万年

    她,原本是七界备受宠爱的的小公主;他,是流云仙山掌门尊上;一次瑶池仙会,一场美丽的邂逅,从此再也无法忘怀。舍弃万年神力,舍弃万千宠爱,甘入轮回,只为伴其左右。流云仙山,赐与宫铃;绝情殿上,日夜相伴。一场阴谋,一次意外,魔尊复出,神根被毁;囚困山底,妖王现世,救其脱困,离开流云。万人鲜血,魔神传承,曾经师徒,至此仇敌。阴谋重重,误会重重,流云山下,与魔同陨。为救情敌,自散神魂…★★★★★★★★★★★★★★★★★★★★★★★★★★★★★★★★★★当得知他中毒时,她毫不犹豫地跑去向魔尊求解药,自刺一百零八刀,身重同毒,但解药只有一份,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将解药给他。怕他知晓解药是自己求来的而拒绝服用,她拖着重伤的身体,前往仙界求药神相助,隐瞒真相送上解药…★★★★★★★★★★★★★★★★★★★★★★★★★★★★★★★★★★三世轮回,她的眼里还是只有他。就算轮回之后忘掉了所有人,但她还是记得他,记得他生气的样子,无奈的样子…她仍然记得,“我要拜流云上仙花阡陌为师!”★★★★★★★★★★★★★★★★★★★★★★★★★★★★★★★★★★“和师傅在绝情殿的那段日子是我这一生最快乐的日子!只有在那段日子里我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我不用去隐藏什么,不用去假装什么,更重要的是有师傅陪在我身边!或许,在那个时候,我唯一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隐藏起对师傅真正的感情!”本文为师徒虐恋,不过结局大圆满,先虐后宠,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是我第一次写仙侠文,本故事纯属虚构,文笔不好,请多多见谅!谢谢!)
  • 皇帝台

    皇帝台

    梁国荣娶了同为皇帝的女人为后,不想朝政之上却开始出现女性的身影,这是不曾有过的。朝堂之上男女官员暧昧不清,女性摄政,地位急剧上升,几个风神俊秀的天朝皇子,一个心如止水的卑微宫女…当他们遇上她,是一场金风玉露的相逢,还是一阙山河动荡的哀歌?
  • 仇林的末世和异界

    仇林的末世和异界

    仇林身死末世却意外穿越到拥有强大修炼之法的异界,时刻不忘变强回去拯救父母,但面对强大的敌人日益严重的末世,仇林该如何抉择。在两界挣扎着,抵抗着,变强着,只等成为太阳荣耀自己的一天!
  • 花容月貌有何用

    花容月貌有何用

    一个叫林晶晶的女孩子,花容月貌,无论说身材,脸蛋,都无可挑剔,但是,却……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 三国之文武双绝

    三国之文武双绝

    当古今第一猛将西楚霸王项羽的勇猛,唐朝太白先生的文采,现代特种兵上校的练兵才能汇集与一人之身并来到了东汉末年的乱世,将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第一次写书,写得不好可以打我,但请不要打脸!谢谢!已建新群号24404075!!!对本书有意见和建议的都可以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