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600000104

第104章 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

昭明文选》里也有批评,昭明太子萧统的那篇序言里就讲“事出于沈思”,这是思想性;又讲“义归乎翰藻”,这是艺术性。单是理论,他不要,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艺术性。

——《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一九五七年三月八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56页)“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出自南朝(梁) 萧统《昭明文选》(序):

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选本诗文总集。因该书是昭明太子萧统召集文人编纂而成,故名。萧统(501—531),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文学家。他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并在天监元年(502)被立为太子,但未及即位而卒,年31,谥号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年少时就表现出了对文学的高度喜爱,博闻强识且读书刻苦。史书赞曰:“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他组织文士编辑集先秦至梁朝八九百年间各种文体代表作品之大成的《昭明文选》,收录了130多位知名作者的752篇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文选》(序)是萧统亲自撰写、置于全书篇首的一篇文章。主要阐述文章典籍的发端,简述了诗、赋、辞、论等文体的发展史略,同时说明本书的选录标准:宣传道德的“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圣贤经书不选;以思辨思想为核心的诸子著作不选;以纪事纪年为主的史书,除略选其中颇有文学辞藻和风采的论赞部分外,其余有关史事因果的叙述,一概不选。总而言之,全书的选录原则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这句话成为后人评价文章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大意是:文章的典故和言论,是经过了仔细的思考推敲;文章的形式和辞藻,必须是华美清丽的。

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要使预言变成现实,在文化工作中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同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的地位。”这一论断,既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此为指导,他在一个月后召开的国务院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题讲话,并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的著名论断,明确了新中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是有着积极指导意义的。但是,党内有部分同志对此不甚理解甚至有抵触思想。加之五十年代初发生的“文坛三公”案(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使一部分文艺界人士产生了政治压抑感和恐惧心理。为了消除文艺界人士的顾虑,详细阐释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批判目前在文艺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1957年3月8日晚8时至11时55分,毛泽东在颐年堂邀集沈雁冰、老舍、巴金等文艺界名人座谈,就思想动向和意识事态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磋商,并回答与会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次谈话,涉及内容非常繁杂。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化遗产继承、文艺的目的是否要求所有作家都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等问题,毛泽东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摘用“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是在谈及文艺批评现状这一问题时。

文艺批评的现状是当时意见比较多、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毛泽东说:“这方面的文章我读得不多,读了一点,感觉恰当的批评不多,经过研究的,有分析的,事前跟作家谈过的,真正是对作家有所帮助的,不是骂一顿的,不很多吧?有些批评粗暴得很。……现在文艺批评可以说有三类:一类是抓到痒处,不是教条的,有帮助的;一类是隔靴搔痒,空空泛泛,从中得不到帮助的,写了等于不写;一类是教条的,粗暴的,一棍子打死人,妨碍文艺批评开展的。”为此,毛泽东提出要搞文艺批评,“最好跟被批评的人谈一谈,把文章给他看一看”,本着“批评的目的,是要帮助被批评的人”的出发点来搞文艺批评工作。随后,毛泽东谈起了中国自觉的文学批评史,并认为中国自觉的文学批评的历史是从曹丕的《典论 论文》和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开始的,以后有《文心雕龙》等。这里提到的《典论》是曹丕(187—226)的一部学术著作,《论文》是其中的一篇。此文是我国古代第一篇独立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基础。《与杨德祖书》也是魏晋时代的一篇重要的文学评论。作者曹植(192—232)在文中对文学批评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作者是南朝(梁)刘勰(约465—520)。最后,毛泽东又提到了《昭明文选》一书,认为这里也有“批评”:“事出于沈思”,这是思想性;“义归乎翰藻”,这是艺术性。后世向来将《昭明文选》序言部分作为研究萧统选文准则的参考,而毛泽东此处却认为这是编者在进行文章撷选时所持的批评态度,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文学批评理论问题,是非常专业的知识,毛泽东在这里却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可见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之深,从而也就不难理解他对迅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翘首之情了。

同类推荐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本书介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投资领域政府行为及其基本框架、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行为比较研究、1998年以来中国投资领域地方政府行为分析、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政府行为的思考等内容。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 柏林墙

    柏林墙

    本书作者提供了柏林这座城市简要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冷战在柏林的表现,从东西方的对垒、前东西德的成立、柏林墙建造的前因后果,围绕柏林墙发生的种种事件,一直到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倒塌,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的关于“我是一个柏林人”的著名演讲等。
  •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家庭政策在欧盟层面的发展脉络、决策机制、运作模式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政府问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理论对欧盟层面家庭政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推断,得出了欧盟层面的家庭政策已经在最低水平模式上启动并将继续维持下去的结论。
热门推荐
  • 庶女嚣张

    庶女嚣张

    身为资深小白领,顾桃花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吃吃美食,看看宅斗,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但是,佛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宅斗看多了会有报应!穿到一个陌生的朝代,她能忍受!已经嫁人了,她也能忍受!上有公婆,下有儿女,行!她也能忍!一群虎视眈眈,妖娆丰满的小妾,好!她也咬牙忍了!只是……她那个从没见过面的,失踪了五年的侯爷夫君回来了。回来就回来,可是他…......
  • 六指农女

    六指农女

    一觉醒来,小业主苏柳穿越了!“来都来了,就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吧”,苏柳握紧拳头!然而,事实是:苏柳,女,贫困户苏家长女,天生六指,不详之名远播海外。内有包子娘,外有贱二房,上有极品爷奶,下有白莲花庶妹。苏柳轻抚着被破布条包裹的手指:唉,六指上位,难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狐出没,道长等等我

    有狐出没,道长等等我

    万年大妖如花刚刚灵智苏醒,就被迫去找国师离尘拿‘玉骨’了。设计了好多和他相见的桥段,威风凛凛的,千娇百媚的……没想到,最后却是初次见面就抢了他的‘鸡’。好吧,既然事已至此,如花认了,使出十八般手段留在他身边,撒娇耍赖加色诱。可惜,臭老道不解风情,整天教化她。终于有一日,如花怒了:“来呀,你到我床上来说,我就听你的。”离尘当即闭嘴。从那以后,如花就有了新目标,她要把道士拐上床。
  •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一直以来,张小娴对爱情的精辟解读,教我们学习如何爱。她以女人的柔韧,以唯美、知性,充满灵气的话语,给我们带来思考的灵感、和对爱情的领悟。她给我们描绘出了初恋的青涩,失恋的痛苦,和经历过后的成熟。 本书告诉读者,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或许是幸福,也可能是痛苦。但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在爱情中得到了成长。曾经最痛的地方,已经长成了最强大的地方。它叫人学会独立,独立,是为了爱的有尊严;美丽,是为了能让他可以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你。得体的打扮,优雅的谈吐,勤奋的工作,甚至居家的本领,都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这些似乎都在为迎接一个人做准备。这些也是张小娴笔下的爱情传递出来带着暖意的青春正能量。
  • 异能极品学生

    异能极品学生

    一场流星雨,让林天获得了异能,从此他的人生开始发生改变。校花、情妹妹、小护士、火爆警花、国际大明星...一个个接踵而来。是收了,还是收了呢?林天苦恼的想着这个问题。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 灵帝九霄

    灵帝九霄

    斗破九霄,唯我独尊!到底谁才是笑傲天下的胜利者?看魏威一步一步的登向世界的顶峰!谁才是那真正的强者?唯我独尊!谁与争锋!踩着王者的阶梯,他....将会登向制高点!
  • 封神英雄录

    封神英雄录

    混沌未开,鸿蒙依旧。盘古开天辟地,创造新的世界。龙生九子,其为九州。天帝怜九子,赋予九子不同职权。然天帝渐老,九子三三结盟成天道、人道、魔道。各界为统一三界,相互砍伐,天下永无宁日。天帝怒而平息三界叛乱,赐三宝于天下,天、人、魔各获其一,三界恢复平静。万年之后,魏忠贤专权,为夺私利,三宝重现人间,天下大乱!人道圣主少年沈珏临危受命,与幽冥谷主聂小倩携手拯救人间,上演一片荡气回肠的除魔卫道的正义之路!————本书原名封神诀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E+P Manus

    E+P Man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