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5400000014

第14章 孩子爱插嘴,并不代表不礼貌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学校有活动的时候,别的孩子积极参与,而自己的孩子却没什么节目;在课堂上,别的孩子敢于表现,争着举手发言,而自己的孩子就算被老师叫起来发言,也是畏首畏尾,声音很小……

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私底下,他们能说,能唱,能跳,活泼自信,可是在正式场合中他们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但嘴巴变笨,就连行为也变得木然、呆板。在学校里,“观众”是他们经常扮演的角色。

“孩子的表现欲望不强,感觉他就像是其他同学的追随者一样。我很担心孩子这样自我封闭的行为,也担心孩子被周围人误认为是能力不足。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注定是要吃亏的……”为此,很多家长感到忧虑。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害怕表现自己呢?先来看一个例子。

舅妈来了,在客厅和妈妈讨论表姐的婚事。舅妈觉得男方给的彩礼太少了,一直在抱怨。坐在旁边的娟娟听到了,刚想张嘴插上一句,耳边就响起了妈妈严厉的呵斥:“大人们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

娟娟吐了吐舌头,轻声说:“不插嘴就不插嘴,有什么了不起的!”

娟娟在日记里写道:“大人说话,小孩儿为什么不能插嘴?大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是大人在遇到困难想不出好办法的时候,也许我们小孩儿就能想出很好的方法来让你们参考。还说做人要不耻下问呢,还没开口说话就被你们一口堵死了……”

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在某些大人看来,这就是插嘴,就是没礼貌。“小孩子不要乱插嘴”“打断别人的话很没礼貌”“小孩子懂什么”之类的话是家长经常会说到的,家长就是想用这样的话“堵住”小孩子的嘴。但这样的办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爱插嘴的孩子思维一般比较活跃,表现欲强,他们之所以插嘴,就是想及时和大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知识以及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当然,有些孩子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趁机要求家长满足自己的愿望。不管是哪种情况,家长都不能粗暴地要求孩子闭嘴。否则,孩子会对说话失去兴趣,日后也会变得不敢和别人交谈了。

不要让本来性格外向开朗的孩子失去了本真,变得趋于内向,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父母要怎样做呢?

1.鼓励孩子表达,但要等别人把话说完

做为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发言就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在人多的地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对孩子乱插嘴的行为要给予教育和正确引导,让孩子认识到别人说话时被突然打断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2.给孩子提供人际交流的机会

孩子长期缺乏表现自我的机会,就不会懂得表现自己。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把“大人说话,小孩儿不要插嘴”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渐渐地,孩子就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欲望。而从小在老人和保姆照顾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家长会因此错失和孩子交谈的机会,不懂孩子内心的想法,更别说帮助孩子提高其语言表达的能力了。在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环境里,孩子很容易变得木讷和畏首畏尾。所以,家长应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当众说话的机会。

3.多鼓励和赞美孩

在家里,父母除了要尽量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还应适时夸奖孩子某方面的能力和点滴的进步。例如,“在今天的谈话中,你表现得很好”“你能带着那么多小朋友一起玩,真了不起”“你讲的故事真有意思”……父母的关注和及时肯定,会使孩子心情愉快并逐渐自信起来。

孩子自信了,自然就愿意表达了。家长的微笑和鼓励在孩子心里的分量是很重的,孩子会因此备受鼓舞。

4.要孩子当众表演应征得孩子的同意

有些父母喜欢当众炫耀孩子的特长,孩子会背诗歌了、会跳舞了,就急于让他在众人面前表现一番。父母在未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的要求,容易使孩子感到厌烦。父母应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发地去表现自我,而不是在大人的强迫下,让孩子被动地取悦他人。

父母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尊严。也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亲子沟通才会更加顺畅。

同类推荐
  • 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俗话说,家有一老,赛似一宝。对于教育孩子,老人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老年人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能为年轻父母带孩子提供不少经验参考。
  •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讲述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但是一些父母过于注重学校的教育,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哺育孩子长大,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现在就需要提升自我。
  • 完美胎教智商高

    完美胎教智商高

    科学已经证明,胎儿的大脑会因适当的营养和刺激而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胎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如果你想让未来的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最好从怀孕那一刻起,就积极地投入到胎教的行动中来。本书按孕周编排,将怀胎十月细分成四十周,每一周都精心安排了适合宝宝胎龄的胎教方法,从而使准父母们每一天都知道该为胎儿做些什么。希望本书能够伴随你度过一生中最难忘的四十周,并且预祝你顺利生出一个健康聪明、活泼可爱的小宝宝。
  • 你会教孩子吗IV: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你会教孩子吗IV: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本书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读物,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注重对如何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了详尽的讲解。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指尖的呵护:培养情智健康的宝宝

    对婴幼儿的智力干预和开发越早越好。早期教育之所以针对0-3岁的孩子,是因为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早期教育的目的以激发和培养婴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婴幼儿的情感需求、父母面临的挑战、关爱婴幼儿需注意的事项、婴幼儿智力开发以及目前早期教育存在的误区。
热门推荐
  •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和同事说说心里话

    在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有领导,还有一大帮同事。同事既是你的同盟,也是你的竞争对手,大家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期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最终获得晋升。有句俗话:同行是冤家,同事是对头。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本书站在同事的角度,针对同事相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叙述,以此来帮助读者解决与同事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同事关系融洽、和谐,最终促进读者事业的发展。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十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路傍草

    路傍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风吹薄晴

    海风吹薄晴

    也许面对他,我必须薄情寡义,才能保护自己。在青涩的时代,那微酸微甜的爱上演。永不停息的风啊,你有为我这一直注视着你的稀薄晴空,而着迷片刻吗?
  • 气灵御天

    气灵御天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人生犹如潜龙在渊,起起落落,唯有披荆斩棘,方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东山再起,为的不是要证明自己,而是必须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四年前,我未曾踏出过国门;四年前,我的英语四级最高38分。如今,我用自行车围着地球绕了一圈;如今,我可以同各国的朋友们随意“摆龙门阵”。当路走得足够远,当风景看得足够多,我蓦然发现,是旅途中所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支撑着我走到今天。我住过80couchsurfing和warmshowers家庭,地球居民不分国界,那一个个热情的拥抱和热切的笑脸,特别是伊朗的卡尚爸爸在离别时的潸然泪下,爱尔兰妈妈为我缝补衣至凌晨四点,一路上获得的帮助铭记终身。那些在路上的日子,每一公里都是上天赠予的美丽新世界。难以想象的艰辛与这些美好时光同在,即使我们是陌生人,终究会被这个世界温暖着。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TINA青丘

    TINA青丘

    青高有个茶荼荼,性别女,俏皮短发;爱好女,颜正腿美。
  • 阴阳乱

    阴阳乱

    千秋一月,万里同明,梦里江山谁曾有?百年豪杰,一纸丹青,笔下风流曾记否?
  • 奥秘世界1

    奥秘世界1

    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本书内容正是从全新的角度,把这些奥秘加以系统地、有重点地展示。通过描述种种奥秘的现象与谜底,青少年朋友可以得到许多新奇有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