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300000019

第19章 宋代之金石学

宋代学术方面最多进步,亦最著。其在哲学,始则有刘敞、欧阳修等,脱汉唐旧注之桎梏,以新意说经;后乃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诸大家,蔚为有宋一代之哲学。其在科学,则有沈括、李诫等,于历数、物理、工艺均有发明。在史学,则有司马光、洪迈、袁枢等,各有庞大之著述。绘画,则董源以降,始变唐人画工之画,而为士大夫之画。在诗歌,则兼尚技术之美,与唐人尚自然之美者,蹊径迥殊。考证之学,亦至宋而大盛。故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如金石学亦宋人所创学术之一。宋人治此学,其于搜集、著录、考订、应用各面无不用力,不百年间,遂成一种之学问。今当就宋人对此学之功绩一一述之。

(第一章 搜集)

宋初内府本有藏器,仁宗皇祐三年诏以秘阁及太常所藏三代钟鼎器付太乐所参校剂量,凡十又一器。至徽宗即位,始大事搜集。《铁围山丛谈》四云:太上皇帝即位,宪章古始。及大观初,乃效李公麟之《考古图》作《宣和殿博古图》,凡所藏者为大小礼器,则已五百有几。独政和间为最盛,尚方所贮至六千馀数百器。时所重者,三代之器而已,若秦汉间,非殊特,盖亦不收。及宣和后,则咸蒙贮录,且累数至万馀,若岐阳宣王之石鼓、西蜀文翁礼殿之绘象,凡所知名,罔问钜细远近,悉索入九禁。而宣和殿后又创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阁,咸以贮古玉、玺印,诸鼎彝、法书、图画咸在。此说徽宗一朝搜集古器事,最为详尽,然亦有夸诞失实处,如谓《宣和博古图》之名取诸宣和殿,又谓其成书在大观之初而不在宣和之末,其实不然。《籀史》谓:政和癸巳秋获兕敦于长安,而《博古图》中已著录此敦;《金石录》谓重和戊戌安州孝感县民耕地得方鼎三、圆鼎二、甗一,谓之安州六器,而《博古图》已著录其五。又谓宣和五年青州临淄县民于齐故城耕地得古器物数十种,其间钟十枚尤奇,而《博古图》已著录其五。然则此书之成,自在宣和五年之后;而图中所载古器仅五百馀,则政和六千馀器、宣和万馀器之说,殆不足信,或蔡氏并古玉、印玺、石刻计之。然第如《博古图》之所录,已为古今大观矣。其尤奇者,南渡以后宣和殿器并为金人辇之而北,而绍兴内府藏器亦未尝不富,《博古图》著录之器见于张抡《绍兴内府古器评》者,尚得十之一二。盖金人不重视此种物,而宋之君臣方以重值悬购古器,故北宋内府及故家遗物往往萃于榷场,如刘敞旧藏张仲簠,刘炎于榷场得之,毕良史亦得古器十五种于盱眙榷场,其中八种皆宣和殿旧物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云:绍兴十五年以毕良史知盱眙军,而《三朝北盟会编》谓良史以买卖书画古器得幸于思陵。良史之知盱眙,当由高宗使之访求榷场古器耳。当南渡之初,国势未定,而高宗孜孜搜集古器如此,则宣和藏器之富固自不足怪也。

然宋人搜集古器之风,实自私家开之。刘敞知永兴军,得先秦古器十有一物。李公麟博物精鉴,闻一器捐千金不少靳。而《考古图》、无名氏《续考古图》、《王复斋钟鼎款识》以及《集古》、《金石》二录跋尾,往往于各器之下注明藏器之家,其人不下数十,虽诸家所藏不及今日私家之富,然家数之多,则反过之。观于周密《云烟过眼录》所记南方诸家藏器,知此风至宋末犹存矣。又观徽宗敕撰《宣和博古图》,实用刘敞《先秦古器图》、李公麟《考古图》体例,则徽宗之大搜古器,受私家藏器之影响实不少也。

宋人搜集古器,于铜器外兼收石刻。如岐阳石鼓文及秦告巫咸文,徽宗并致之宣和殿。又秦告大沈久湫文在南京蔡挺家,告亚文在洛阳刘忱家,齐谢朓海陵王墓志在沈括家。至石刻之贵重者,虽残石亦收之。如汉石经残石,黄伯思谓张焘龙图家有十版,张氏壻家有五六版,王晋玉家有小块。其馀碑碣,则收藏者尚少,而搜集拓本之风,则自欧阳修后,若曾巩,若赵明诚,若洪适,若王厚之,成为一代风气。而金石之外,若瓦当,若木简,无不在当时好古家网罗之内。此宋人搜集之大功也。

(第二章 传拓及著录)

宋人于金石学不徒以搜集为能事,其最有功于此学者,则流通是也。流通之法,妥为传拓与著录二种。拓墨之法始于六朝,始用之以拓汉魏石经,继以拓秦刻石,至于唐代此法大行,宋初遂用之以拓古器文字。皇祐三年,诏以秘阁及太常所藏三代录鼎付太乐所参校剂量,又诏墨器窾以赐宰执,此为传拓古器之始。刘敞在长安所得古器,悉以墨本遗欧阳修。甚至上进之器,如政和三年武昌太平湖所进古钟及安州所进六器,皆有墨本传世,则当时传拓之盛可知。然拓本流传自不能广,于是有刊木、刊石之法。有仅摹其文字者,如王俅《啸堂集古录》、薛尚功《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是;有并图其形制者,自《皇祐三馆古器图》、刘敞《先秦古器图》以下,不下十馀种,今惟吕大临《考古图》、《宣和博古图》及无名氏《续考古图》尚存,诸书体例于形制文字外兼著其尺寸,权其轻重,乃至出土之地、藏器之家亦复纪载,著录之法盖已大备。至石刻一项,则欧、赵二家作所藏石拓目录。此外有为一地方作目录者,例如田概《京兆金石录》;有通海内作目录者,例如陈思《宝刻丛编》;而洪适作《隶释》,则并录其文字、图其形制,又于目录之外别为一体例。而古玉、古钱、古印又各有专书。今宋代藏器已百不存一,石刻亦仅存十分之一,而宋人图谱、目录尚多无恙。此其流传之功,千载不可没者也。

(第三章 考订及应用)

刘敞序其所撰《先秦古器图》,言攻究古器之法曰: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乃为能尽之。故宋考订古器物之外,可分为文字、形制、事实三项论之。

宋时首释古器文字者为杨南仲,既释皇祐三馆古器,又尽释刘敞所藏器,其说散见于欧阳氏《集古录》及吕氏《考古图》者,颇为精审。而吕大临、黄伯思、王俅、薛尚功诸家继之,虽差谬间出,然近世阮元、吴荣光诸家,未有以远过之也。至形制之学,实为宋人所擅场,凡传世古礼器之名,皆宋人之所定也。曰钟、曰鼎、曰鬲、曰甗、曰敦、曰簠、曰簋、曰壶、曰尊、曰盉、曰盦、曰盘、曰匜,皆古器自载其名,而宋人因以名之者也。曰卣、曰罍、曰爵、曰觚、曰觯、曰角、曰斝,于古器铭词中均无明文,宋人但以大小之差定之,然在今日仍无以易其说。近世江西出徐器三,其形皆宋人所谓觯也。其一铭曰:王义楚(即择字)其吉金自作祭。其一曰:义楚作祭耑。案,、耑即《说文》、字,亦即觯字之异文,则宋人名圆酒器为觯,于此得其证矣。又今估人所谓虎头彝者,古今著录家并谓之匜,而宋无名氏《续考古图》则谓之兕觥。案,此器极大,而盖作牛首形,又铭辞多云:作某某宝尊彝;其为孝享之器而非沃盥之器甚为明白,自以宋无名氏所名为是。又古戈戟之援皆横刃非直刃,近世程氏瑶田始于《通艺录》中详论之,然宋黄伯思作《铜戈辨》已为此说,则宋人于古器物形制之学实远胜于近世,亦如其图谱之学为近世所不及也。至宋人说古器铭中所见姓名、事实,则颇多穿凿可笑,如见甲字而即以为孔甲,见丁字而即以为祖丁,其说极支离难信,然宋人亦自知之。赵氏《金石录》跋中姞匜云:右中姞匜铭与后两器皆藏李公麟家。初伯时得古方鼎,遂以为晋侯赐子产器,后得此匜,又以为晋襄公母偪姞器,殊可笑。凡三代以前诸器物出于今者,皆可宝,何必区区附托书传所载姓名,然后为奇乎!此好古之蔽也。后洪迈评博古图,陈振孙评刘原父、吕大临、黄伯思等议论略同,可知宋人未尝不知其误,亦不必尽蹈其失。至于考订石刻,则欧、赵、黄、洪诸家多翔实审慎,绝无此蔽,既据史传以考遗刻,复以遗刻还正史传,其成绩实不容蔑视也。

更就应用一方面言之,则宋初郊庙礼器皆用聂崇义《三礼图》之说。聂图虽本汉人旧图,然三代礼器自汉已失其制,及宋时古器大出,于是陆农师(佃)作《礼象》十五卷,以改旧图之失。其尊爵彝舟皆取公卿家及秘府所藏古彝器,与聂图大异。逮徽宗政和中,圜丘、方泽、太庙、明堂皆别铸新器,一以古礼器为式,后或铸以赐大臣,讫于近世犹有存者。元明以后,各省文庙礼器皆承用之,然其改革实自宋人始。又仁宗景祐间,李照修雅乐,所铸钟皆圆,与古制颇异,会官帑中获宝和钟,其形如铃而不圆,于是仿之,作新钟一县十六枚。而高若讷奉诏详定新乐,亦据汉钱尺寸,造《隋书·律历志》所载十五种尺上之。可见宋人金石之学并运用于实际,非徒空言考订而已。

(第四章 后论)

由是观之,金石之学创自宋代,不及百年已达完成之域。原其进步所以如是速者,缘宋自仁宗以后,海内无事,士大夫政事之暇,得以肆力学问。其时哲学、科学、史学、美术,各有相当之进步;士大夫亦各有相当之素养,赏鉴之趣味与研究之趣味,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互相错综。此种精神于当时之代表人物苏轼、沈括、黄庭坚、黄伯思诸人著述中,在在可以遇之。其对古金石之兴味,亦如其对书画之兴味,一面赏鉴的,一面研究的也。汉唐元明时人之于古器物,绝不能有宋人之兴味,故宋人于金石书画之学乃陵跨百代。近世金石之学复兴,然于著录、考订皆本宋人成法,而于宋人多方面之兴味,反有所不逮。故虽谓金石学为有宋一代之学,无不可也。

同类推荐
  • 不惑卮言

    不惑卮言

    近几年来,国内学界对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围绕经典的含义,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问题,从文化逻辑、消费关系、民族身份、图像扩张、传播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是,这些著述不能被看做是对于经典问题的一劳永逸式的解决,相反,这个老话题当中却蕴藏着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
  •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季羡林,一位世纪老人,走过了风雨飘摇、朝代更迭、持续战争的动乱年代;经历了政治斗争、天灾人祸、狂热运动的动荡时期;风雨的历练,成就无悔的人生,晚年的季羡林被尊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师级人物之一,学界的泰斗。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唐诗宋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两颗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明珠。它们题材广泛,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姿多彩。《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100个首宋词》荟萃了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它们或文雅、或悲壮、或哀怨、或柔媚、或深沉……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桃花江山:佳人也敢戏美男

    桃花江山:佳人也敢戏美男

    穿了,结果刚穿就被皇上打了一顿发配去王府当侍女,铭王爷笑得一脸邪魅比他那皇帝还狠!居然让她扫厕所!想她一个现代大小姐,怎么能就此屈服!不就是做个饭吗,不就是当个卧底吗,在古代她照样能混的风生水起。
  • 会长大人是萌妹

    会长大人是萌妹

    总有一日,我们将踏上征程。仅凭借一腔热血要如何应对世间的繁华与喧嚣——游戏不再只是游戏,更为人生百态。友情,热血,青春,何为珍贵?又何谓财富?
  • 兵降天下

    兵降天下

    在一个神奇的大陆:兵之大陆,在这片大陆中,没有绚丽的魔法,有的只是神奇的兵兽,眼花缭乱的神兵。一个古老的灵体,一个倔强的少年,一段沉沦之后,心中的誓言,一条艰辛的变强之路。让绿奇带你走进这片神奇的大陆,且看少年在遇到一个个挫折之后,如何化蛹成蝶,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如何变强,如何守护身边的爱人,如何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 拣女儿

    拣女儿

    当女儿第一次喊你爸爸的时候,当女儿学会走路的时候,当女儿第一次学字的时候,当女儿第一次落牙的时候。一声爸爸的幸福,走路时摔倒的眼泪,一只小手尚且握不住笔,便写着歪歪扭扭的爸爸二字的感动,落下的牙齿,为女儿珍藏好,悄悄的包起来,放到小盒子里。她还有个不好的毛病,看到漂亮阿姨就喊妈妈。≈≈≈≈≈≈≈≈≈≈≈≈≈≈≈≈≈≈≈≈≈≈≈≈≈≈≈≈≈本书滴读者群:60926916
  • 魔力契约

    魔力契约

    12年归来,这里变化很大.....那个人大概也早忘了吧。"12年了,我终于回来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去面对.......12年归来,两人会在相遇么?在她身边的人,又上演一场怎样的故事,又扮演怎样的角色.......一起来见证爱的魔力吧!
  • 禽意绵绵,总裁的心尖娇宠

    禽意绵绵,总裁的心尖娇宠

    顾裴琛,“嫁给我顾裴琛,你就是女王。”安恬,“为什么是我?”“因为……”顾裴琛笑得不怀好意,“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那个人。”顾裴琛此人,静若狡兔,动若惊鸿,幽光潋滟的眸底除了目空一切的冰冷,还有掌控全局的算计。他笑得温文儒雅,却像是一挺精准度百分百的狙击枪,谈笑间一击致命,被他盯上,安恬大脑就明晃晃的闪现两个字——完了!没错,这就是一个大尾巴狼坑拐小白兔的故事。一场乌龙一场算计,安恬以为她只是不经意间沦陷爱情,却不曾想,沦陷的只是一个虚无的假象。你以城府筑囚牢,我终究是那自投罗网的困兽,原以为是爱的圈养,却不过是一道血肉的影子。
  • 有仙在都市

    有仙在都市

    他一觉醒来,发现原本熟悉的大秦国变成了华夏国。一梦千年,故人不在!千年后的他该如何在这个热兵器时代存活下去?这是一个在都市修真的故事。“我的目的不仅是征服所有女老师,还包括这群萝莉。”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我是旺财

    我是旺财

    三无产品:无姿色、无对象、无事业的四眼妹一朝穿越成金毛犬旺财。蠢萌励志成娱乐大众的狗明星。金灿灿的票子、帅哥逆袭而上,这一切却不是我的。停!四眼妹必须互换。我不想再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旺财。我要当人!汪汪,我的巧克力去哪儿了?四眼妹,不许偷吃!一人一狗欢乐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幸福心理学全知道

    幸福心理学全知道

    懂心理学的女人最幸福,懂幸福心理学的女人最好命。全天下女人都要知道的幸福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