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96000000002

第2章 黟山祈福

当张太夫人知道儿子瞒着自己离家远去后,便大叫一声,嘭然倒地。

亦青大惊失色,忙和家中女仆将太夫人抱放在榻上。待用参汤将太夫人灌醒后,张太夫人便如大病一般,数日里卧塌不起,滴米不进,谁也不予理睬。

亦青无奈,只得跪在榻前,请太夫人无论如何要保重身体,不要思虑太重。

看到跪在榻前的儿媳,张太夫人真想破口大骂。她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张置一去不返的那天,儿媳要带着孩子送他很远很远,原来,他们是窜通一气,只是瞒着自己。

看着久跪着的儿媳,张太夫人却无法大骂出口,她脑中想道:“骂她又有何用?难道能把儿子骂回来吗?当年,老太公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要自己看好这个儿子,老太公可谓费尽心机,将儿子置于这个远离雒阳的偏远乡村。儿子竟然还是跑回了雒阳,而且说是还要到西域去……”

当想到儿子将去西域,这和要了自己的性命毫无区别:“西域,那是夷狄之地,去的人能有几个活着回来?” 一时间,太夫人心中千刀万剐,好像儿子不是去了西域,而是已经离开了人世。不由得悲从中来,眼泪顺着双鬓缓缓流下。

连续几天,张太夫人的脑中不知转了多少念头。

可是,此时的亦青心中不也是痛苦万分?

亦青陪跪一旁,暗暗垂泪。她只希望太夫人最终会自己省悟过来,面对张置已经离家远去的现实。

终于,张顾的一阵哭喊将张太夫人从痴迷中唤醒:“难道我们就这样不吃不喝。在这里等死不成?如果我们都走了,道是一了百了了,但是留下的这个孙子怎么办?”

太夫人翻身支撑着坐起,丫环一看太夫人坐起,赶忙敬上一小碗早已备好的银耳红枣汤,太夫人也就接过碗吃了起来,边吃边示意丫环扶起亦青。

亦青跪了数日,双脚麻木,要不是幼年练武,身体强健,怕早已支撑不住了。

丫环在太夫人的示意下将亦青扶到太夫人榻前坐下,太夫人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孩子,我知道你也难啊!有哪个女人愿意自己的丈夫远离自己,而去荒漠搏命呢?”

一句话,将亦青的眼泪说地“簌簌”落下。

太夫人抚摸着亦青的臂膀说道:“这几天,我也想清楚了,他走了,我们还要好好地活下去,因为我们还有孩子。”说着话,一把拉过张顾:“只要有孙子,我们张家就有希望!”

家里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但是,这种平静却了无生气。

一段时间来,张太夫人只有在和孙子玩耍时,才能看见那难得地笑容,而平时,脸上总是挂着凄凉的神色。

亦青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记得老太公去世时,太夫人也是这般凄苦神色,但是,不是很快就都过去了吗!

这不需要别人化解,就让时间来慢慢化解吧!

可是,时间真的能够化解一切吗?

每到夜幕降临,亦青便借着暗暗地灯光,展开一方白绢方巾。方巾上留有张置临行前夜所书写的诗句: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这首诗,是关内侯苏武写给他妻子的《留别妻》。

记得那天夜里,张置认真地写完这首诗后,又一次给亦青述说了苏武的故事。

当年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被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但是,苏武到了匈奴后却被且鞮侯单于扣留,且鞮侯单于为了让苏武变节效忠匈奴,先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后又施予惨无人道的折磨,可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苏武对大汉的忠诚。最后且鞮侯单于只能将苏武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放牧一群公羊。

在流放荒芜地区牧羊期间,苏武每天手持代表汉朝使节的旌节,遥望祖国。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昭帝在得知苏武的消息后,将被拘役在匈奴十九年的苏武接回了长安。回到长安的苏武头发胡须都已雪白,手中握着的代表大汉王朝的旌节上的饰物已经斑驳脱落。迎接他的满朝官吏见到苏武这般容颜,无不被感动的泪水横流。

苏武的事迹后来广为流传,被后世人用来做为品德和气节教育的典范。

亦青曾多次听张置讲述过这个故事,可是那一天,当她从丈夫的手中接过这块方巾,看着也将要离妻而去的丈夫,再听到这个故事时有着和从前大不一样的感受。

听完故事,亦青猛地咬破自己的手指,挤出鲜血在这块刚刚被张置写过诗句的白色绢巾上印画出两朵红色的并头梅花图形,这两朵鲜红的梅花在白色绢巾的衬托下显现出无比的娇艳。

……

此时,亦青在灯下重新审视这块方巾,睹物思人,心中想道:不知此时的夫君身在何处?这许多时日了,怎么没有只言片讯传来?

张置的家书在他离家后近一年,才被人送抵。

张太夫人听说儿子来信了,也忙来到亦青的房间。

亦青颤抖着,打开系着红绳的“竹简”飞快地看着这一尺长册上的内容。

看着太夫人满是询问的眼神,亦青定了定神,她凑近太夫人的身边,声音颤抖的对太夫人说道:“母亲,这是他的信!是他的信!”

“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太夫人眼中闪着晶光问道。

亦青大体将家书上的内容告诉太夫人:

这封信是数月前张置将要离开雒阳,前往西域时所写。其大意是,他已平安到达雒阳,经朋友帮助,介绍他前往大漠,投奔当时官拜驸马都尉的耿秉帐下。

信中提到耿秉多次上书朝庭,谓之“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的主张。感言到这正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表达了为追求“盛王之道”而投戎西域的决心。张置一再要求亦青代他在堂上尽孝,等待他立业封侯,光祖荫子时再回家团聚。

读完信尾的日期后,太夫人扳着手指算了算说道:“又几个月下来了,如果不出意外,他也应该到达西域了。”

张太夫人的话,使人们都陷入遐想之中。

房间里一片宁静。

张顾虚怯地看看奶奶,又看看母亲,小心地拉了拉母亲的衣袖,轻声地问道:“母亲,西域是什么?”

未等亦青开口,张太夫人一把将孙子揽入怀中,笑道:“西域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边的沙漠,有高耸入云的大山。”

“那里的大山比我们的黟山还高还大吗?”张顾天真地问道。

“这?”太夫人不知如何回答孙子的问话。

亦青疼爱地从太夫人手中接过孩子,说道:“西域有一座大山,那里的人们把它叫做天山,你想想,天有多高啊?它可是和天相连接的。传说:山上有个天池,是西王母会聚众神仙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

“母亲,你不是也说过我们的黟山是公孙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前来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的地方吗?”

公孙轩辕黄帝在黟山求道升天的故事是前不久亦青带着孩子在黟山边玩耍时讲给他听的。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好的记忆,连轩辕黄帝手下的大臣名字都没说错。亦青高兴地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们的黟山也是一个能会聚圣贤,点化仙人的地方。”

“那父亲为什么还要离开这里,离开我们,而去西域呢?”张顾瞪着不解的大眼,固执地问道。

“因为你的父亲有更远大的理想,他要实现更远大的目标,所以就离开我们,只有到了西域才能实现你父亲的理想。”说这些话时,亦青知道,孩子定然是不会明白的。

听到这母子的对话,张太夫人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亦青,你明天到黟山‘太一观’去一趟!求求‘太一神’保佑你家郎君平安!”

“是,母亲”亦青放下孩子答道。

第二天,张顾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嚷嚷着要和母亲一起去“太一观”祈福。亦青被他缠的没有办法,也就答应带他同去。

梳洗完毕,用过早餐,天方微亮,亦青便和太夫人挥手告别,坐着老管家张宗亲手套好的马车,前往“太一观”

马车到了山脚下,便不能前行了。亦青带着孩子,随身跟从着贴身丫环阿彩和两名小厮,就顺着一条山间小径向山上爬去。

黟山的秀色可谓天下众山之冠,一路上所见的松树,每一棵都苍翠浓密,干曲枝虬。这里的奇石也神态各异,或兽或仙,或人或物,怎么看都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亦青随张家搬入黝县也已经三年多了,但还是第一次攀登黟山。看着这奇山秀石,亦青心情大好,她将这一年来的所有忧思抛入了这山间悬崖,让山涧溪流一冲而去。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她们缓慢攀登,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偏西。她们来到一个硕大的圆石上坐下,将自带的食物铺开。攀了大半天的山,感觉有点累,猛一坐下,更觉得一股饿意袭来,于是也不分主仆,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亦青看着这山水景色,心旷神怡。一时间,似乎整个身心都融入到这云海松石之中……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声惊叫——

原来,张顾玩着玩着竟然跑到了这块巨石的边缘,圆石之下便是十多丈深的悬崖。只见他一不留神,竟从这块圆石上向悬崖处滑落下去。

“顾儿——”看到儿子跌落下悬崖,亦青一声惊呼,但她已经无法施救,眼看着儿子的性命就将不保。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灰色身影如大鸟般腾空而起,向悬崖下掠去,那个身影伸出右手一把抱住张顾,左手同时抛出一根绳索,缠住巨石边的一棵青松,起落之间,这如大鸟般的身影竟然抱着张顾重新攀回巨石,并将张顾轻轻放下。

亦青奔跑过来,一把搂过儿子。

片刻后,亦青才回过神来,忙带着儿子走到恩人身边,直直地跪下,说道:“老人家,你救了张家一家的性命,小女子给你磕头了。”

说着,“咚咚咚”给恩人磕了三个响头。

救下张顾的是位老人,此刻正在收拾绳索。只见他身材不高,童颜白发,一缕雪白的胡须在胸前浮动,颇有几分神仙姿态。

老人不以为然地“哈哈”笑道:“请起,请起。”边说边拾起丢在一旁的药锄和药篓,背上身,转身大步向山间走去。

亦青望着他的背影喊道:“恩人,如何称呼?我当如何前往致谢?”

老人头也没回,随口回道:“仅是一山中采药人,区区小事何用来谢。”

亦青看着老人背影,愣愣地出神。

张顾遇险被救后,亦青再也没有心情陶醉于这黟山美景,只是埋头登山。

天黑之前,亦青紧紧拉着儿子的小手,方才到达地处两座顶峰之间的“太一观”

由于“太一观”地处高山之上,一般有人前来敬祭,一日内根本无法往返。所以在观宇之外,方士们又修造了一处接待香客的客舍,供香客在此住宿。

想到路上所经历地那次风险,亦青心有余悸,晚上,她将儿子紧紧地搂在自己的身边,久久无法入睡。就听到山野之间,时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之声。

清晨,亦青早早起床,在院落的空地上,用捡来的树枝充当长剑,演练了一趟剑法。

在黟山上演练剑术,亦青的感受大异于往日,收式后,看着东方启白,一轮红日跃出云海。亦青长长的舒了口气,然后将手中充作长剑的树枝面向朝阳远远地抛掷出去。

回房中,见丫环小厮也都起身,正忙碌着整理带来用于祈福的敬品。

一位年老方士敲门进屋,送来早餐。亦青让阿彩递过一串五铢钱作为这一夜宿住的用度。

老方士接过钱币,稽首道谢后,退出房间。

用完早餐,就听见,“太一观”中传来鼓乐之声和方士们晨颂的歌声。

“太一”也或称“太乙”是汉朝民间“至高无上的天神”其最早在战国时为楚国所敬奉。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在他的《楚辞·九歌》首篇《东皇太一》中就有人们祭祀、礼赞“太一神”的描述。

亦青让两名小厮敬上供品后,在鼓乐声中盈盈地向“太一神像”跪拜,她心中默默地为她的丈夫祈祷,祝愿丈夫在西域平安,祝愿丈夫能够在西域建立功勋。同时也祝愿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安成长,祝愿张太夫人能够健康长寿……

亦青一次次地匐身在地,向“太一神”表达着自己最执诚地敬畏。

礼毕,亦青抬头仰视“太一神”只见“太一神”神情威严地位居大殿中央,头戴鹿角状头饰,面色赤红,张口吐舌。

此刻,亦青坚信,威严的“太一”一定听到了她内心的祈盼,她又一次全身心地匍匐在地。

回到家后,亦青忙让老管家张宗安排仆从四处打听在黟山上救下儿子的那位采药人。没过几天,张宗便得到消息向她禀告道:“在黟山西南山麓住着一位采药老人,和亦青所描述的形貌比较相像,此人复姓淳于,单名一个制。”

听完张宗回复,亦青暗暗吃惊。

姓“淳于”这个姓氏的人很少,但是这个姓氏却有些来历。

“淳于”是周朝时的一个小国,国亡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淳于”姓氏中除了在战国齐威王时出了位才智过人的淳于髡外,便是西汉早年的那位名医,被人称之谓“仓公”的淳于意了。

亦青记得,她刚刚来到张家时,曾经听张老太公说起过一件事情:那一年,老太公随光武皇帝征伐赤眉军时,在弘农郡渑池(今河南省)身受重伤,后被一个姓“淳于”的医人救起,此人医术精湛,有起死回生的才能。按老太公的说法,如果不是这位仙医施救,也就不可能有后半生的享受了。战乱后,张老太公曾派人多次前往渑池找寻这位“淳于仙医”以报答救命之恩。可是,此人已不在当地,所以一直找寻不到,这个救命的大恩泽,也就无从报答。老太公为此一直无法释怀。

老太公曾经咛嘱过张置、亦青,如在今后遇到复姓“淳于”的医人,一定要代他报答。

“那么,此次在黟山中救下顾儿的这位淳于制会不会就是当年救治了老太公的‘淳于’仙医?既姓淳于,又是医者,那么他会不会是淳于意的后人呢?”想想又觉得不对:“淳于意只是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当年他去长安准备接受肉刑时,也只有小女儿提萦陪同,他何来的后人呀?”

既然已经打听清楚,亦青便急不可待的和太夫人商量着要赶紧前去拜望答谢。

张太夫人匆忙张罗,为亦青精心准备下四样礼物。

亦青带着伺女阿彩,早早地坐车赶往黟山西南山麓下淳于制的住处。

她们围着黟山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子。已近中午,亦青远远地看见,在黟山脚下有一处茅屋,由于四周只有这一处人居之所,看来这就是淳于制的家是不会错了。

只有一条人行小径通至茅屋门前,车辆根本无法行近。亦青只得带着阿彩下车,让车夫在原地等候,她们俩人带上礼物徒步行走小一会来到了茅屋前。走近方才看见,茅屋木门竟然挂着大锁,显见是没人在家。但是阿彩还是先轻后重地拍打了一阵门环,并嚷嚷道:“有人吗?家里有人吗?”

亦青看看无人回声,便止住阿彩。老远而来,就这么走了,也不甘心,两人无奈,只能在茅屋前等候。

看看日头西沉,时间已经不早了,四周竟无人影出现。亦青心里着急,想到张宗曾说:淳于制常在其它村落行医,有时一出诊可能便会好多天不回家中。再等下去,也不一定能等得到他。于是亦青只能对阿彩示意,转而回家。

两人怏怏地坐车沿原路回家。

后来,亦青自己一人骑马又去拜访了两次淳于制,但是,这两次淳于制家的茅房也依然是大门上锁,家中无人。

同类推荐
  • 侯门迎杏来

    侯门迎杏来

    淡水姑娘的黄粱一梦里……有口蜜腹剑的丈夫,费尽心机夺她嫁妆的婆婆,一个个都拼死将她拉入泥潭之中……梦里是被博弈输掉的废棋,令她冯家满门诛连,望族世家一朝灰飞烟灭。睁眼她还是状元夫人……四面楚歌是她,阴辣狠毒是她。纵使她棋差一招有何妨?这一世,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提枪打马的桀骜少年款款而来,“表姑,状元府里的红杏该出墙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牡丹劫

    牡丹劫

    天地浩劫,生灵涂炭,为拯救众生,牡丹仙子险些形神俱灭,不得已转世为人,重塑道体。然殊不知这转世为人,需历劫明悟,仙子的转世真身,又将经历怎样的一番磨难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容瑾安然》

    《容瑾安然》

    她是天之骄女,他是公子如玉。他们是青梅竹马,她芳心暗许,势要把他牢牢地握在手中。天造地设的一对终是共结连理,受世人羡艳。她问他:你可曾有把我放在心上?
  • 君要她:本王的唯一毒妃

    君要她:本王的唯一毒妃

    有木有这么巧,她二十世纪的顶级杀手,就这么穿了?我擦,真赶上流行了——————穿就穿了吧,尼玛还嫁人了。嫁人就算了,起码夫君挺帅。但帅有啥用,不受宠一样丑!新婚第一天就把她贬为弃妃,“丢”到小破房还不管不顾,重病连看都不看一眼?好,很好!我唯一一定让你尝尝对后悔药的逆天渴望!!某王殷勤道:”小一一你饿了吗?……小一一你要不要我陪你去逛街?…………“某妃‘小一一":”…………“
  • 步步掠情:暴君别来无恙

    步步掠情:暴君别来无恙

    离国时,他执着她的手说:“夕儿,待我再次归来,便千金为聘。”谁知,她却等来了他的三千铁蹄压境!他说:“你若求我,我便放了你。”她说:“只要留我一口气,我就要杀了你!”她厌恶谁,他就宠幸谁。她在乎谁,他就折磨谁。为的,就是让她恨他,让她痛不欲生,可为什么他却比她更痛苦,又是谁在午夜梦回低咛她的小名?她只想现世安稳,可偏偏逼她双手染血,既如此,那她就做个祸国殃民的妖孽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帝伍魔仙

    帝伍魔仙

    天地玄黄,冥冥一切尽有定数。然而,有些人逆天改命,踏上那与天争锋的仙道,从此跳出五行外获得永生。他们被人间界称为“修真者”——“修仙者”“修魔者”。“哈哈,我东方仙魔界看起来又要多一些战力了。”“是啊,混沌劫将至,我们阵营人间界位面气运之数又在凝聚。乱世出英雄啊!”“诶!上次混沌劫虽然重创了西方众神域的那些天使,恶魔。可是五大仙皇和佛界佛主也在跟众神之主宙斯和几大天使长的战斗中受伤,至今也没有出关。以我看此次混沌劫,我方悬啊!”“非也,非也,老君我推算百年发现这次的气运之数要远大于以往。说不定又会出一个盘古,女娲那样的强者!哈哈!”
  • 夏时隐歌

    夏时隐歌

    年少时的一句诺言,青春时的一段疯狂,夏时我和你相遇,在那时我们轻唱着那段隐隐的歌谣,青春是没有返程的旅途,在同在途中的我们一起走进这年少轻狂的时光。
  • 黄委会老河工:讲讲黄河古道中的诡异故事

    黄委会老河工:讲讲黄河古道中的诡异故事

    在黄河里,什么不可能的事情都能发生,黄河古道几十米深的淤泥里,也是什么邪乎物件都有可能挖出来。大家都知道黄河泛滥,一次要死掉成百上千人,但是大家却都不知道,每年清理黄河古道时,从厚厚的淤泥里挖出来的诡异物件才瘆人呢!黄河改道,一泻千里,所到之处,人或成鱼鳖,那厚厚的淤泥下,不知道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往事。这些秘密包含了太多的禁忌,太多的古怪,诡异的让人简直不敢相信。关于黄河古道的怪事太多了,就说一些近代的怪事吧。
  • 恋上皇室拽公主

    恋上皇室拽公主

    她们是皇室公主,——————————————————————————————他们是贵族王子,当他们相遇时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我的作品吧!!!
  • 穿越之再续前世情缘

    穿越之再续前世情缘

    她是来自22世纪的青春美女,他是凌国的冷酷王爷她和他会发生怎样让人羡慕的爱情故事呢...请看......
  • 浮屠.

    浮屠.

    天下第一的悲哀,就是你可以救任何人,却没有人能够有同样的能力救你。楼惊澈,如果你不能救自己,那么,我来渡你!天涯海角,我韩逸发誓,必对你不离不弃!不是因为你很强大,只是因为,我喜欢你。邪教的愿望很简单,只是想要活下去。白道,你准么?
  •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在月子期快速恢复身体,清除恶露。炒菜、凉菜、滚汤等,营养与美味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公司情缘:柔情小秘书

    公司情缘:柔情小秘书

    是否恋人天生注定追逐?当她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等他,不再为他牵挂,甚至远离熟悉的城市,只想逃避他的时候,从来都只会退避躲闪的他竟然主动的跟了过来。这算什么?纠缠不清,藕断丝连。她崩溃的疯狂,为什么就是不放过她?他却难得的深情和主动:这辈子,不都不会再放开你了。
  • 异世军师

    异世军师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冷血杀手。爱人背叛,一代天骄葬身火海。当她再次睁眼,重生古代,雪山上,再次执剑,冷眼看天下。
  • 武元

    武元

    传说中只要能修炼至最高境界,便能冲破武之世界。人类为其突破武之世界,因而发现诸多修炼之法,原本和平的世界,也已变得弱肉强食。斯坦城少年,因其家事而修炼武力,一步步的走进局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