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100000022

第22章 从零开始的学习

我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大学毕业已有23年,年近45岁,曾在重庆大学读书和任教的专业都属苏联教学体系。闭关锁国30年后,突然来到新大陆,在异国他乡不但人地生疏,专业学科体系也完全陌生。佛罗里达大学没有动力系更没有汽轮机教研室,热能动力方面的教学科研都归属于机械工程系,除传统的热力学、传热学及其相关的研究外,只有一位教授不定期的开设内燃机方面的课程。

佛大机械工程系的太阳能及能量转换中心接纳我进修,初到该中心,主任法倍尔教授(Dr.E.A.Farber)希望我先广泛地听听课再考虑参与研究工作。佛大的教学体制为四学期制(Quarter制),即将一年分为四个学期,每学期为三个月,每门开设的课程都在三个月内讲完。我听法倍尔教授(Dr.Farber)的“太阳能及能量转换”,中心副主任英格利教授(Dr.Ingley)的“制冷与空调”,薛教授(Dr.Hsieh)的“热力学”三门课,逐渐熟悉美国大学的教学情形。两个月后,有一个佛州地区的制冷空调学术会议在本城举行,副主任英格利教授(Dr.H.A.Ingley)为会议主持者之一,他邀请我参加会议。他的两位研究生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我纯属旁听者。会议一共进行了三天,两天为分组宣读论文,一天为参观,我这一天的参观真令我大开眼界,因受老伴敦堉的影响,我对实际工程问题总是很喜欢,在佛大医院参观时,工程师给我们讲,旧楼的窗式空调已不能满足医生及病人对舒适性的要求,换成新式的中央空调系统,参观了新楼的单人和双人病房、漂亮舒适无噪音。又到未完成的空调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安装技术夹层中的风管、自动控制装置电缆及部件等,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对建筑物结构内部的人工智能控制有了初步了解。两座示范性家庭住宅,展现了太阳能用于空调的可能性,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太阳能系统的转换的方案、联合工作系统的价格及市场前景。Windex冷藏库中新式深冷系统等。

地区的制冷与空调会议后,有一天英格利教授来到我的办公室(我的办公室是,机械工程系三楼太阳能及能量转换中心的大实验室进门的左边一间内套的小房间,我与研究生Tom共用,有各自的书架、办公桌等。

实验室的另一端有间大办公室,内有七张书桌、书架等,为其余硕士研究生办公室并设有电话。博士研究生在我们隔壁另一间与我们相同大小的办公室)。他问我:“你还适应美国的生活吗?”我说:“很好!”他看见我正在抄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制冷空调书上的段落,就对我说:“侯女士(Ms.Hou),你不必抄了,我给你一本书”,并马上去他的办公室取了本书来给我,这本书即是1977年出版的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手册的基础篇。他对我说:“我讲课以这本书为主要内容,少数不相同处,我会发补充的资料给大家。”我说:“我会去买这本书来读。”他说:“不用买了,这本书送给你,因为我主持地区制冷空调学会,市售25美元,内部发行18美元。”我付钱给他,他执意不收,我只好向他道谢了。接着,他又拿出一个小方形的照相机对我说:“这个照相机送给你,你在根城可以拍点佛大的照片寄回中国给你的家人看看啊!”我说:“不用给我照相机了,我的朋友已为我拍了照片了。”他执意要给我,并说你现在就给我拍一张照片吧!我从未使用过照相机,就按他教我的方法按一下就将照片拍下来了。最后他对我说:“学习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英格利教授对人和蔼,没有一点架子,真令人敬佩。晚上,我回到住所,背了一个大包袱。这个照相机是决不能要的,现时拒绝对教授不礼貌,回国前一定要还给他!保管好很重要,我视这个照相机为一件大宝贝,用纸包了又包,放在五抽橱抽屉的角落里又盖了几件衣服深藏起来。后来才听朋友讲,美国的贼一般不进屋偷东西的,因为屋内多为家具、电视、衣服较笨重不值钱的东西,美国人的钱都在银行里,家里不放现金,都是签支票,支票如遗失,马上挂失损失很小。美国的贼一般是抢银行、商店、旅馆之类,也就放心下来。以后又去商店,看见这种小方形照相机是一种简易快照,只需20美元,更为放心。

即使丢了,另买一台还给教授也力所能及。

我的制冷与空调专业技术知识是从听英格利教授讲课开始获得的,在这以前我从未接触过这一领域,听课相当吃力,教授用英文讲的内容似懂非懂,有一半是“坐飞机”,只有快速地将他写在黑板上的简单标题及他指定的参考书页码记下来,课后尽力复习,基本是在“垦生荒”,一字一句地琢磨着。对比之下,“热力学”、“太阳能及能量转换”两门课,过去有中文技术基础再英文化相对较好一点。投入大量时间,周末除与老伴家书一封外,其余时间全用于啃这本英格利教授送的书。一个人生活很简单,做一次饭吃两三天,早餐又以成品为多。

那时节真有点儿“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本书主义)了。

经过半年的学习,对于英格利教授讲课的内容大致有了了解,在此基础上更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籍。

通过深入学习,认识了一个在美国已相当发达的制冷与空调产业。制冷链、空调链所到之处无所不及。

食品方面:美国人基本上食用冷冻食品,从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起经处理后的产品就由冷藏车运往各地的冷藏库,再分运至各商场的冷藏设备,由顾客购买后置于家庭冰箱中待用。没有冰箱的家庭已绝迹。

空调方面:建筑物、汽车、轮船、飞机都装有空调系统,没有空调的房子很难出租,新建大楼都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窗式空调用于改造旧楼而在逐渐淘汰中。

学术方面: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师学会是一个独立的学术机构,该机构组织严密,经费充足。在总部领导下全国各地有分会,会员来自各制冷空调公司、制造工厂、研究机构和大学。每年召开学术年会交流行业内的新产品开发与研制、革新经验、理论研究成果等。有许多专门委员会负责组织专门问题的研究工作,以及将研究成果编制成手册提供行业内使用。编写成的手册为四类:基础、制冷与空调部件、制冷设备、空调系统,每四年要将手册更新印刷一次,将四年来的研究成果补充入新手册中,取缔不合理的标准。每年出一本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论文集(ASHRAE Tractions),刊载学术年会上已经交流的论文,论文集提出的创新构想,由专门委员会委托相关的公司、研究所和大学研究并拨给研究经费,研究成果有实用价值者制成设计标准,编入手册,在全行业内推广应用。经过100多年ASHRAE的建设,基本上确立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与研究互动模式的设计标准体系。

我查阅资料时发现,许多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等都参考ASHRAE设计标准。加拿大就不用说了,因与美国毗邻,有时ASHRAE的年会则在加拿大多伦多城召开。

回想起来,离开中国时,我们大量是食用鲜活农副产品,家庭还没有冰箱,没有人家有窗式空调。重庆大学仅实验大楼的地下室有空调房,是为精密仪器专业而设置的。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制冷空调相当普及,其耗能量为总耗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发达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对照我前半生走过的专业化的道路,都是教既有理论又有工程实践的专业课,实习、设计贯穿其中缺一不可。热能动力是高温高压,而制冷空调是低温低压(严格地说,舒适性空调属常温、常压),但两者均属流体动力机械的范畴,对于我的经验来说,做这方面的工作是比较合适的。而在动力系已有许多老师在做传热学、热力学、太阳能的工作,而唯独没有人做制冷与空调方面的工作。我与老伴家书一封谈到我将去从事英格利教授的专业,老伴回信说他也不懂,只要我觉得合适的,他是支持我的,利用在国外的时间多学专门的知识也不虚此行,更加增强了我转专业的信心。对比起来,敦堉老伴是被迫转业,而我是主动请缨,我们这个家庭的两主角真是命有一条,花开两样红了!

工程教育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向英格利教授请示,希望能介绍我去美国的制冷空调行业,相关的工厂及施工现场参观实习,他欣然同意。其实英格利教授除在佛大做教授外,还与朋友合伙,在根斯维尔城开办有空调公司,他开车带我到他的公司并向我介绍了他的合伙人柏纳森(Bainason)工程师。柏纳森工程师为我编制了一个参观计划,按照他去施工现场巡视时间与我在佛大的听课时间不冲突为原则,每周一次出外参观。他开车到学校来接我,依次参观了冷藏库、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独立住宅空调系统、电梯高层公寓空调系统、商场制冷与空调系统、会所空调系统等,有些是他们施工的,有些是他认识的朋友的公司施工的,他都带我去参观,他是一位理论与实际都很棒的工程师。有时我请他吃快餐,他还执意要付钱并对我说:“听Skip(英格利教授的昵称)说你们的钱很少,以后我到中国你再招待我好了。”一般不在外面吃饭,美国人的工作安排都很紧凑,参观多在两小时内完成。现在回想起来,我在异乡遇到如此多的好人来帮助我,不努力做好工作真是愧对他们了。1981年11月,我整理了一份《制冷与空调》英文教材手稿呈交英格利教授,请他予以指正。

1982年初,研究中心主任法倍尔教授告诉我说:“今年是英格利教授的休假年(Sabbatical leave美国大学教授连续工作七年后可带薪休假一年),由我负责你今后的进修工作,我希望你能得到一些科研工作的经验。”

他当即拿出一张表格,上有四项由他主持的新开题的研究工作。我看了一下标题,全是我未做过的事,而工作地点只有一项在本楼实验室,其余三项是在太阳能实验场。就工作性质而言,均未做过,无比较条件;就地点而言,因我不会骑自行车,更无汽车,实验场很远,我就决定选做本楼这一项,地点就在我办公室门外,很是喜欢。该课题是承担美国能源部关于吸收式制冷的研究工作,我阅读了研究项目的批准书,法倍尔教授指定工程师约翰(John Mudank)负责实验台设备材料的采购工作,由本科生勤工俭学的劳务建设实验台,我负责实验工作。法倍尔教授为项目的负责人及导师,他时来检查我们的工作并提出意见。

英格利教授开的“制冷与空调”课改由乔治亚理工学院来的凯尔文博士(Dr.Carlvin)担任。在工作中,有空时我还是尽量去听凯尔文博士的课(凯尔文刚博士毕业,讲课条理细,对我有益)。根据英格利教授给我的初稿提出的修改意见,终于完成了英文版的《制冷与空调》教材正稿。

做能源部的研究工作的同时,我尽力抽出时间听薛教授讲授“传热学”,法倍尔教授讲授“新能源”等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及英文表达专业技术课的技巧,工作忙碌而充实。历时九个多月,最后由我写成研究报告呈法倍尔教授,工作告一段落。其间收到动力系新任系主任雷亨顺教授的来信称:“……希望你在美国学习更多的新的科学技术为国争光,你回国后有何打算?”我复信说:“我已写成一本英文稿的教材,回国后准备为本科生开这门课,以后在制冷与空调方向发展。”

1983年3月回到祖国,我深知不能“言必称希腊”,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制冷与空调事业。最初为本科生“工程物理”、“热能工程”两专业讲授英文版的“制冷与空调”课,使他们了解美国的ASHRAE体系,掌握英语便于与国际接轨。以后,又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应用中国设计标准,根据社会的需要在冷藏库、空调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等工程设计方面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使他们既知道国际发展的大趋势又能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学习。利用国产材料在制冷工质热物理性能、吸附式制冷、薯类食品冷藏性能、直燃式吸收式制冷等方面培养了硕士研究生。经历了十年的积累于1993年主办制冷与空调专业,招收本、专科各一个班。1996年,由我领衔与本校物理系联合申报制冷与低温技术硕士点获得批准。系主任何祖威教授对我说:校领导审查全校申报的七个新专业中,我们的“制冷与空调专业”申报计划书被评为第一名。他很高兴,我亦然。我想成为第一的背后有十来年的工作基础、探究和付出,有同事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是一种必然!

世间的事物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09年回到母校,领导与朋友们谈起,目前动力工程学院是按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招生的,制冷与空调成为一个选修方向。国际发展的大趋势是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各公司会根据业务的需要作专门的培训,而读研究生的少数学生则会去研究更专门的课题。这种与时俱进的招生方式也是一种必然。

2010年8月30日

同类推荐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丘东平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丘东平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赛娥出世的时候,那将一切陈旧的经验都神圣化了的催产婆,把耳朵里的痛苦的呻吟声搁在一边,冷静地吩咐着:“尾审仔,来啦!……”
  •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本书是一本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主题系列散文集,作者用她那闪耀着刀锋般光芒的语言,写那么虚无又真实的女子和男子。写女子,则写她们坠入爱情瞬间的绝美样子,写她们在爱情面前的温柔和坚定,以及一切玲珑剔透的小心思。写男子,那些让人喜欢的男子,则用更喜欢的笔调写他们;不喜欢的,也不故意曲笔,而是庖丁解牛一般,画出他们的原本,把厌弃或者包容的权利,交给读者。
  • 疯话五书

    疯话五书

    中国人向来有读古书的爱好,因为古书中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尤其是在历史变革时期,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帮助人们廓清现实,对新生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所谓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论今,读古书的目的正在于此。申维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笔记体文化随笔集,最大特色是文与史相映成趣。他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出发,以漫话《聊斋志异》、品《水浒传》、戏说《西游记》、夜读《春秋》、解读《道德经》人笔,展开了对人生百态的精辟解读。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一系列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节目后,重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然成为当今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热门推荐
  • 从驾记

    从驾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星途坦荡

    重生之星途坦荡

    登顶影后宝座的红玫,在事业的最高峰,突然重生到了一部剧本中的二流女配身上!年方十五,却星途坎坷,且看红玫如何带着小小包子,一步一步重新问鼎前世的巅峰,如烈焰红玫,重新绽放耀眼光芒!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 婚姻保卫战

    婚姻保卫战

    文轩和沈茹结婚六年,过着平静而恩爱的生活。一张不经意的相片,打破了这份宁静,阴影笼罩在文轩的心头,为了查明妻子背后的真相,在困惑和矛盾中,他不得不以牺牲信任为代价。面对丈夫的质疑,作为妻子的沈茹在爱和背叛之间该如何做出抉择?美丽的故事一开始,悲伤就在倒计时。
  • 女神属性女配命

    女神属性女配命

    温萦粉丝称她为“女王大人”“恶毒女配”,林叙言粉丝称他为“林美人”温萦:美人,给爷笑一个。林叙言:遵命,我的女王大人。不笑则已,一笑倾城。披着羊皮的狼的影帝美人VS女王气质的恶毒女配的故事。
  • 万宝飞仙

    万宝飞仙

    这是一个真实会死人的游戏。来自东方的剑仙因为一个任务重生西方世界!并且发现了游戏中隐藏的秘密!龙,巨人,法宝,阵法交织在一起!这对你来说是游戏,对我来说是人生!这是一个已众多法宝,阵法压扎西方世界的故事!
  • 赌徒陈汤

    赌徒陈汤

    青梅竹马乐萦、斗鸡都尉萭章、廷尉陈遂、匈奴郅支单于、北军中垒副校尉陈汤;而这五个主角,又引带出四个配角用不同风格娓娓道出几则短篇故事:结巴的县令之子王君房、身份神秘的陈汤之母、粗中带细的强盗吕仲、擅说鬼的老仆陈长年。
  • 我的贴身灵妹妹

    我的贴身灵妹妹

    天上掉下个灵妹妹,从此生活好滋味。超前文明的智能贴身助手从天而降,凭借它少年要改变命运,旅行使命。
  • 都市小神医

    都市小神医

    少年神医,自幼参军。一身医术冠古绝今,救人无数。一身武力震惊世界,杀人无数。当仁慈与杀伐并存时,会在这都市掀起怎样的风雨。
  • 戮仙:红莲缭乱

    戮仙:红莲缭乱

    黑暗之中,一抹灵智苏醒,盘古开天,混沌青莲莲子化为四座莲台,青莲化三清成道法宝,黑莲遇劫一分为二,金莲入西方成就功德,幽冥血海,业火红莲缓缓睁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