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6200000006

第6章 有淡定,就会有活在当下的幸福(1)

在不同人的眼中,幸福的定义是有差异的。坐拥巨额的财富是一种幸福,享有显赫的权势也是一种幸福,内心得到满足更是一种幸福。只不过,有的幸福转瞬即逝,而有的幸福却能够历久弥新。我们只有淡定从容,好好地珍惜眼前的幸福,才能够让爱情更美,让亲情更浓,让友情更醇。

幸福是一种秘密

林语堂先生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这句话,确实值得深思。

关于什么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拥有权势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拥有很多财富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毕生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有房有车拥有奢华的生活就是幸福……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感觉罢了。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的脚最清楚。幸福与否都是自己内心的感觉,别人无从知道,自然可以称为秘密了。

幸福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是人们自己的体会。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或许会觉得天天受制于人;一个空虚寂寞的富翁或许会感叹“穷得只剩下钱了”;一个工作生活顺利的人也会觉得不能同时拥有多种东西而高喊“活得太辛苦”;那些丧失了生活信心的人,就算每天锦衣玉食,过着安逸的生活,也常发出“活得真无聊”的叹息;那些经常在情场游荡的人,也会叫嚷“没有真爱啊”……这些人都拥有幸福的生活,但他们自己却不一定觉得幸福。

怪不得有一位学者说:“幸福和幸福感并不能等同。”浑身流着汗的挑夫在山间歇息,拿草帽做扇,饮一口小酒,吃几粒花生,倒也悠然自得。乡下的教师,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可是明月当空,手里拿着书,任思想畅游,同古今名士交谈,欣赏古人的妙笔如花,其中的乐趣又有谁知道呢?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萨特,是一位智者。他长期生活在一个简陋的环境里,却创作了数不清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法兰西的自由精神。萨特拥有巨大的财富,然而他从未想过用钱来改变一下自己艰苦的生活,也从未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萨特完全不理会外界的一切,政治、权贵、战争,丝毫不能影响他。他活在自己丰富而高贵的精神世界里。萨特死后,来为他送葬的巴黎市民站满了街道。人们说:“天空中一颗智慧之星陨落了。”

或许你觉得自己不能与萨特相提并论。但是,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淡定。何谓淡定?淡定就是淡然、超脱。

有一位中年妇女,她始终未能从婚姻失败的痛苦中走出来。在一次例行的医疗检查中,她被查出身上长了肿瘤,医生认为可能是恶性的。她惊呆了。

在最后结果就要出来的前一晚,她辗转反侧,后来她起身来到客厅,看到摆放在客厅里的家具、音响。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注视着眼前这些陪她一路走来的东西,忽然觉得心里平静了很多。她想,假如自己有一天离开了,可以把这些东西赠送给她的朋友、家人。她在心里默默为这些东西找到了归宿。

做完了这一切,她觉得自己很轻松,再没有任何牵挂。第二天,她被告知肿瘤是良性的,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这个人就是歌星蔡琴。她说,那晚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她明白,一个人是为了什么而生存,又应当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身外物都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是自己淡定而充实的生活。

的确,身外之物是次要的,只有那幸福的生活、淡定的心态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钱钟书曾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是属于精神的。”“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因为有了对淡定而充实生活的满足,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才有了“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

幸福不一定握在那些掌握权力、地位、财富的人手里,它只青睐那些内心单纯的人。

在小孩子看来,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就是幸福,无论是富人家还是穷人家的孩子,脸上的笑容都同样灿烂;在那些饥肠辘辘的旅人——不管是高官厚禄的官员还是生活清贫的农夫看来,半碗粥、一块烤红薯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了。

幸福的内容要视具体的生存环境而定,因此,从古到今的智者,都懂得以不变应万变来守住自身的幸福。

“不变”,这里就是指不贪、不奢、不迷惑、不忘根本,对一切事物皆采取通达、明智的态度,坚守为人处世的原则,保持淡定的心,从而真正享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幸福确实是一种秘密,越品味越能发现其中滋味。

【淡定术】

其实,幸福就是可以令我们的灵魂感到充实与喜悦的东西,像静静地开放在草丛中的小花,皓月之下,偶然使我们嗅到一股清香的味道。幸福是一种秘密,只要我们变换一下视角,那闪闪发光的秘密便会豁然明朗。

追求人生的真性情

尘世中,每个人都像一缕清风。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走过太多的坎坷路,就连居住地也换了又换。我们曾和爱人花前月下,跟家人共享天伦,同朋友开怀畅饮,与一些人有过或友善或不愉快的接触,也曾经与一些人擦肩而过,然后各奔东西。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你能否始终坚持自我?我国东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能始终坚守自己节操的人。隐藏在他淡定坦然的生活态度之下的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面对他,我们不得不深深佩服他的真性情。

在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中国的内容,对于人物,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三位中国人,其中之一就是陶渊明。在美国人眼中,陶渊明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可以与掌权者饮酒作诗,却拒绝与他们谈论时政。他的作品中透露着平静淡然的田园生活理想,甚至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的情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社会风气败坏,陶渊明却特立独行,始终保持着本性追求。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陶渊明追求的就是一种淡定从容的生活。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的确如此,陶渊明搭建了通往自然与哲理之间的通道,找到了困苦的生活与自然旨趣之间的共同点。在他的描绘中,即使再平常不过的农村生活也透出了一种悠长深远的美。

在陶渊明很小的时候,他的家族就已经衰败,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青年时期,陶渊明就曾犹豫“仕与隐”的问题。在当时,仕途是所有读书人的最大追求,正所谓“学而优则仕”。然而,陶渊明对仕途并不感兴趣。29岁时,他曾在江州担任祭酒的小官,但不久就“不堪吏职”辞官了。从那以后他一直隐居,中年时出于生活的压力又不得不再次做官。他在担任彭泽令期间,因拒绝“束带”去见督邮,说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此后又再次辞官。这一次,他彻底地归隐田园,从此再没有踏入仕途。

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天性热爱自然、不喜欢被束缚。于是他在《归田园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样的人踏入官场,每天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岂不难受?当他彻底地放下“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打开了。他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随口念来,令人心生羡慕。

东晋时期,正值乱世;佛教盛行,崇尚名士。因此,才产生了陶渊明这样一批“田园诗人”。唐以来的许多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都非常欣赏陶渊明,在艺术创作和生活态度上也都受到了他的感染。

陶渊明的诗文是“人的觉醒”主题的代表,也就是说,人仅仅有物质生活是不够的,精神生活也一样重要。当我们再次温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时,体会到的便是那种淡定悠然的舒适。

【淡定术】

所谓真性情,一方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方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有很多人并不把成功和拥有财富当作自己人生的主要目标,而是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没有虚度人生。

珍惜眼前的幸福

美籍华人崔琦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老家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没上过学的普通农民。但是他的母亲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她省吃俭用供崔琦读书。12岁时,母亲送他到外地求学,这竟是他和父母的诀别。后来,他辗转我国香港和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曾有人问崔琦:“假如12岁那年你没有去外地读书,情况又会如何呢?”

崔琦的回答令人们很惊讶。他哭着说:“假如我没有外出求学,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

在崔琦拼搏奋斗的路上,他一定无数次地想念自己的父母,也想着有一天可以守护在父母身边。但世事难料,当他功成名就时,父母却无福享受。就算他的人生再辉煌,也弥补不了父母不在的遗憾。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孝敬父母。但我们常常自私地想:等挣够了钱再好好孝敬他们,等买了大房子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等过段时间有空了就回去,可是父母还有多少时间等我们?要知道,父母在一天天地变老。

对父母来说,最幸福的莫过于子女在身边。而对子女来说,可以陪伴父母度过生命的最后时间,岂不也是幸福的吗?我们可以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常回家看看,维系这份亲情;常回家看看,体现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延续这份无止无尽的爱。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后悔莫及,空留遗憾。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担心小偷光顾,一到晚上总是在门上连锁三道锁。后来女儿对这种小村庄的重复的、单调的生活失去了兴趣,她想去大都市,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繁华的世界。一天清晨,女儿为了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偷偷离开了家,她甚至没有和母亲告别。

然而,这个世界并没有表面看来那样美丽。不知不觉中,她学坏了,堕落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她追悔莫及,开始思念自己的母亲。

10年过去了,长大成人的女儿满身疲倦地回到了家乡。

当她到家时夜已深了,门缝里透出微弱的灯光。她轻轻叩响了门,脑子里闪过一个不祥的念头。推开门时女儿吓了一跳。“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会忘记锁门的。”看到冰冷的地板上母亲瘦弱的身躯,她心里一阵酸楚。

女儿的哭泣声惊醒了母亲。睁开眼,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一把将疲惫的女儿搂在怀里。一番大哭之后,女儿突然好奇地问道:“妈,你今天怎么忘记锁门了?”

母亲回答说:“不光是今天,自从你离家出走后,我担心你晚上回来进不了门,因此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十年如一日,母亲苦苦等着女儿回来,女儿的房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样子。这天晚上,临睡之前,母亲紧紧锁上了房门。

家是我们永远休憩的港湾,我们要珍惜家的温暖,它赋予我们成长的动力。亲人的怀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亲人的臂膀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珍惜眼前的幸福亲情,我们才能够避免缺憾与懊悔,才能够收获内心的温暖与感动。

【淡定术】

有时候,我们真的希望时光可以倒流,那样我们就可以重新进行选择,避免曾经做出的错误决定,这样就不会留下遗憾。可你是否想过,如果不曾经历遗憾,又怎么会懂得珍惜?假如没有遗憾,又如何能够那么刻骨铭心、无怨无悔地将一个人、一些事牢记在内心呢?

幸福是一种态度

早晨睁开眼睛看到床边的一缕阳光,闻到了清凉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清晨的美好,你是幸福的。在单位积极努力地工作,赢得老板的赏识和同事的尊重,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喜悦,你是幸福的。下班回到家中,看到桌上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和旁边正在画画的孩子,享受着家庭的和睦与温馨,你是幸福的。晚饭后陪同爱人和孩子在公园中散散步,谈谈心,逗逗孩子,享受着天伦之乐,你是幸福的。周末去看望一下父母,陪他们吃吃饭,聊聊天,帮妈妈洗洗碗,看看父母脸上的笑容,你是幸福的。偶尔与朋友小聚一下,聊聊近况,谈谈生活,拥有朋友,你是幸福的……其实,生活中有太多令你幸福的事情,只要稍稍留意一下,稍稍用心去体味一下,幸福就这么简单。也许有人会说,难道这就是人们每天渴望的幸福吗?中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里有这么一段话,为幸福做了很好的诠释。“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着我们。”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少。当一个小朋友享受自己喜爱的动画片时,他是幸福的。当一名学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受到大家表扬时,他是幸福的。当一位父亲拥有贤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孩子时,他是幸福的。当一位母亲有爱她的丈夫和听话的孩子时,她是幸福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只要细心观察,幸福的方式数不胜数。

同类推荐
  • 7天精通成功口才

    7天精通成功口才

    拥有成功口才的人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说出恰当的语言,有效地化解尴尬、争论等不利的局面,能够排难解纷,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能妙语连珠,懂得察言观色,把话说到对方心里。成功的口才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书作者精心策划、旁征博引,多角度向你展示成功口才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幸福人生的方法

    幸福人生的方法

    幸福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思考的主题,每个人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实现幸 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从“心”开始,了解自我,超越自 我,就可以掌握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一起寻找属于自 己的幸福人生!当下快乐+未来快乐=幸福人生。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们都渴望能获得幸福。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 获得幸福?为什么在短暂的人生中自己就是抓不住幸福?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 间,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要创造幸福、得到幸福和享受幸福, 我们需要掌握获得幸福的方法。 获取幸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 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全集

    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全集

    人生犹如战场,要想在人生这个战场中获得胜利,就要做人多一个“心眼”,做事时学会使用“手腕”,“心眼”和“手腕”是做人的智慧,做事的策略,只要掌握了做人的“心眼”、做事的“手腕”,你就能够轻松做人,成功做事。这是一本鼓舞人心、激励志向、充满智慧的经典励志书,它充满哲理、寓意深刻、构思巧妙,深入浅出地教你如何成功。它引导着每个仍在探索成功之路的人,去实现成功的梦想。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受益匪浅,收获人生中的奇迹,获取走向成功的智慧谋略,快步踏上成功之路!
  •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启迪成功的哲理

    启迪成功的哲理

    毛泽东在《赠父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可以说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走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志向和理想是我们生活中的导航塔和航标灯,指引我们通往想要去的地方,避免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毒妃

    重生之毒妃

    重生后,只想复仇的她,发誓不再爱上任何一人的她,却遇到了自我中心、唯我独行、旁若无人的他!
  • 魔法学院录:梦幻之夏

    魔法学院录:梦幻之夏

    【兔猫王国°轻小说社出品】【Mokina授权连载】『夕阳余晖的照射,永远是我们看不懂的诉说。』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到守护世界的使者,为了同伴与亲人,他们不得不并肩作战。次次战斗,他们摩擦在鬼门关的路口。而面对他的守护,她开始蜕变,从一个无忧天真的女孩长大成为一位真正的女法师……霍伯特的阴险,暗法阵的威胁,布莱小镇的危机,黑暗世界的诡计……还有,她与她之间的纠葛。层层灰暗的浓雾,要由谁,来破开?
  • 公主鬼谷夫人

    公主鬼谷夫人

    鬼谷后代竟然是位美人?他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唯一想做的就是娶她为妻,他能夙愿以偿吗?天下之争,风云色变,英雄各起,皆为美人折腰,终究是天下逐鹿,霸者称王!乱世美人,红颜祸水!她于乱世浮沉,最终又能否携手心爱之人,看云卷云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 顾昔凉写鬼故事

    顾昔凉写鬼故事

    一天一个鬼故事,喜欢的亲们戳进来。棒棒哒。喜欢的亲们投票,评论,收藏吧。我是蹦跶哒小僵尸小作者顾昔凉。+我QQ:3050335540+小说群:412137520
  • 不平则鸣(中华美德)

    不平则鸣(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不平则鸣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浮华飘渺:江山哪能比过真爱

    浮华飘渺:江山哪能比过真爱

    谨以此书祭奠我那还未得到就将逝去的爱情,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 不及天下

    不及天下

    天下为局命为盘,人为棋王朝沉浮不过回眸一刻乱世飘摇不过万劫其一他指尖点重重若千钧这一步,天下不及
  • 腹黑总裁慵懒妻

    腹黑总裁慵懒妻

    她自责父母双亡是因自己的任性,而把自己关在家里5年。第一次出门就发生车祸遇见‘渣男’只是她并没有认出对方是她曾经的‘同学’。他刚从咖啡厅出来就遇到碰瓷的,原以为是一个为了钱的女人,却不知这是曾近令他动心却不愿承认的女人,更是把假话当成真话忽悠他的女人。得知对方是曾经的她,更是再次在party相遇,他选择主动出击!本文不虐,轻松搞笑。
  • 红云众生劫

    红云众生劫

    神源石从天际来,天下芸芸皆有缘;三千众生均应劫,无有一人可升天;修行本是逆天举,条条大道均为圣;如若有幸化道真,此人必是龍与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