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3300000031

第31章 正确对待金钱(3)

“啊,原来基金这么复杂!”李祥更加为自己的两万元钱担心了起来,“看来这个风险确实挺大的,都不让取现金了。”李祥在担惊受怕之余,很快就申请了卖掉所有的基金,把它重新存为定期存款。结算的时候,李祥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了:“虽然这两个月得到的基金利息比定期还低,但是总算全额追回了。”

2007年上半年,李祥听说股票和基金都在疯涨,不由地想起了自己曾经投资的基金。他有一些后悔了:“如果当时没有把基金卖掉就好了。股票和基金现在的涨势这么好,我投资的钱要是到现在,或许已经可以拿到很多分红了。”

有投资,就一定会有风险。李祥在投资基金之前,没有详细地了解其中的风险,就贸然投资,可见投资不谨慎。在去银行进行投资的时候,李祥征求银行理财工作人员的意见,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他自己不懂,通过咨询专业的理财人员,作出投资计划,按这样的道理说来,应该是比较科学的投资。但是,在投资后,李祥没有能坚持自己的投资,他在了解基金的风险后,又患得患失,卖掉了手头所有的基金。等到行情叫好时,他也便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李祥的投资心理是很多初次理财者容易出现的。因为不了解,所以担心;因为担心,所以犹豫。在这种动摇和犹豫之中,就可能失去通过理财投资而收益的大好机会。

要想提高理财的效率,就要提前了解相关的投资理财知识,然后根据最终分析和判断的结果,选择自己的投资目标。只有把充分的知识和分析作为前提,在投资过程中才会更加理性,有利于坚定自己的投资目标。一旦确定了投资目标,就不要轻易更改,应该对自己之前的判断有信心。如果不断地摇摆,再好的机会也会在你的犹豫和徘徊中错过。

我们应该相信,任何恰当的投资最终都会得到回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准最有效的投资点,把自己的资金勇敢地投出,并坚持下去,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

分享可以让财富大放异彩

孟子曾问齐王:“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答道:“不若与众。”这段对话的意思是,分享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与大家一起体会快乐,比一个人独自享受会更加快乐。把这一观点运用到理财中,财富的分享也是同样的道理。懂得与人共同分享,更可以让财富大放异彩。

在人们赚钱的过程中,自己的价值可以得到体现,同时还可以得到内心的快乐。在获得财富后,如果可以给社会以回报,向需要金钱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财富拥有者的博大的胸襟就可以得到展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是有限的,而通过财富所传达的精神和爱心则是无限的。

越来越多的商人在获得成功之后,都会通过自己拥有的财富来回馈社会。这种做法,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对于财富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帮助弱势群体的意愿。

2006年6月25日,作为美国著名投资家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富豪的沃伦·巴菲特宣布将会把自己大部分的财产捐给5家慈善基金会。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把自己的财富回报给社会,竟然就是他积累财富的最初愿望。巴菲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我最初的想法——这是我和妻子在5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想法——是,我要终生积聚财富。同时我们一直认为,这些财富需要全部回报给社会。”

或许巴菲特这样的想法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既然50年前的他,就已经决定要把自己的财富回报给社会,那么这些年来他又何必辛辛苦苦地去积累财富呢?大多数人积累财富的目的是为了拥有财富,然后这些财富让子孙后代传承下去,而作为世界级富翁的巴菲特,却愿意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都用来回报社会。

有许多人此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巴菲特捐出来的财产数目对他个人拥有的财富而言,会不会只是九牛一毛呢?会不会因为对他来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巴菲特才会如此慷慨呢?然而,据统计,事情并不是大家所想的这样。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巴菲特当时拥有的财富总额约为440亿美元。按照当时纽约的股市股价计算,巴菲特即将捐出的股份总价值约370亿美元,占他个人拥有总财富的80%以上。

巴菲特毫无顾忌地捐献出了如此巨额的财富,这充分表明,作为世界级的富翁他的确没有把所有的财富都占为己有的想法,也不想让子孙后代成为守财的巨富。他以实际的行动,实现了自己和妻子多年以来用财富回报社会的理想。

连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对巴菲特的慷慨捐赠大呼“震惊”!巴菲特的资产绝大部分都将捐给比尔·盖茨及其妻子建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其余部分分别捐赠给以巴菲特已故妻子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以及三个子女各自掌管的慈善基金会。比尔·盖茨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巴菲特通过这次捐赠显示的慷慨和信任是无法想象的,这些捐赠必将深化和促进比尔·盖茨基金会的工作。在处理自己财富的过程中,巴菲特这种大方慷慨的行为,又一次让世人为之震惊。

成功者无偿捐赠自己财富的行为,不只是因为他们对金钱和财富持有的坦然态度,这更是一种胸襟和气魄。成功者的财富来得并不容易,他们曾经为了这些财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但是,当他们在拥有了财富之后,却愿意并舍得用之回报社会,这体现了一种对财富的智慧态度的表达,即关于财富分享的态度。

越是有钱的人,往往越是懂得金钱的真正价值,越是能够正确地对待金钱。他们在聚敛财富的过程中,正是正确的理财观念引导着他们走向了财富的巅峰。当他们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大量财富之后,仍然保持着这种对待金钱的坦荡态度,可以泰然视之。

“钱不能当饭吃”,这是宜家家居的创始人坎普拉德的财富观念。他在拥有财富之后,退而寻找轻松舒适的休闲生活。在1976年,年仅50岁的坎普拉德就移居到了瑞士,把自己的新家安在了洛桑附近一处秀丽的村庄里。从他家的窗户望出去,洛桑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十年之后,坎普拉德辞去了宜家公司总裁的职务,将公司的管理权力逐步移交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2002年,坎普拉德正式离开了宜家,到瑞士过起了半隐居的养老生活。

在巨商坎普拉德日常的生活中,从不见他奢华。他从不追求光鲜的外表,没有时髦的服饰、昂贵的手表和豪华的轿车,出门旅行也总是坐经济舱。如果公司擅自为他预订了昂贵的东西,他会非常恼火。在宜家总部他会选择吃工作午餐,并且会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钞票付账。他喜欢喝酒,但酒不一定要贵重,一瓶廉价的威士忌常常会让他更加愉快。

“把追逐利润的商业动机同永恒的人类社会理想结合在一起”,这是坎普拉德追逐财富的目的。他先后设立了各种公益基金,力所能及地对儿童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们进行救援。他建立了以自己母亲的名字命名的癌症研究基金会,每到过圣诞节的时候,他都会号召总部的员工们向这家基金会捐款。

为什么大多数富翁在获得成功之后,都十分愿意用一部分财富来回报社会呢?巴菲特如此,坎普拉德如此,大家所熟知的比尔·盖茨也是如此,还有很多的富翁都是如此。这里面不排除有一定的经济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还在于富翁对于财富的态度。

1.大多数的商人在获得成功之后,对金钱和财富都会看得比较平淡,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已经用不完了,愿意与世人一起分享。他们通过捐赠出自己的一部分财富,实现自己希望能改进社会某些方面的愿望。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都把自己几乎全部的财富捐出来成立慈善基金,他们扶持的项目包括改善教育、提高医疗质量、扶助贫困人口以及防治艾滋病等人类顽疾,这些做法绝不仅仅是为了名声或者得到税收优惠,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2.热衷慈善是美国文化的重要传统之一,这个传统最早起源于教会。同时,对弱者和贫困者进行救助是维护社会公平,保障人权平等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家的财富来源于大众,通过慈善和支持教育事业可以很好地回报社会,更有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大多数富翁都不愿让子辈坐享其成。富翁们愿意留给孩子的不是一生都享用不尽的财富,而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奋斗来拥有财富。他们普遍认为,留给后代的钱够用就可以了,其他多余的财富用来服务民众和造福社会将更有意义。

人所拥有的财富存在多少之分,但是对财富所持有的态度和精神却是可以相同的。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成为大富翁,但是我们也可以拥有富翁一样的胸襟和气度。面对财富,我们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表现得更大度一些,将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在能力范围之内与需要帮助的人共同分享。这不只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更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在帮助别人,与人分享的同时,我们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

    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

    在这全新的时代里,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在经受严酷的考验。《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题材,主要源自我在日常心理治疗门诊中目睹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在个性发展、生存价值定位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迷惘和痛苦。我希望能以手记的形式呈现当事者最为真实的人性的一面,并在其中贯穿我对人性阴影和罪性的思考,对每一颗生病的心灵的医治和引导。
  • 人要定,心要静,幸福会靠近:浮躁世界里的养心法则

    人要定,心要静,幸福会靠近:浮躁世界里的养心法则

    浮躁会让我们失去奋斗的激情,失去梦想,失去幸福。拒绝浮躁,淡定处世,内心清静,才能收获人生的安宁。一切得失随缘,随遇而安,而后万事皆顺其自然。静下心来,耐心的聆听生命的花开,领略内心纤尘不染的洁丽,安享粗茶淡饭,笑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如何才能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不迷失自我?如何才能安然自在的享受人生的乐趣?如何才能不论顺逆都能怡然自乐?这样的人生课题不应回避,我们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和解决,那就翻开《人要定心要静幸福会靠近(浮躁世界里的养心法则)》去寻找答案吧。
  • 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

    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

    人生的意义何在?活着究竟又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本书精选人生16大法则,向您讲述一个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志向法则:人生的风向标;时间法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情绪法则:自我调节很重要;自信法则:成功人生的前提;梦想法则:自由飞翔的心;坚持法则:滴水穿石,坚持不懈;自强法则:永不言败的精神;生存法则:胜者为王;处世法则:一门精深复杂的学问;人脉法则: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交往法则:取得成功的必备能力;习惯法则:左右人生的力量;合作法则:单打独斗难成功;财富法则:幸福的资本;成功法则:命运自己掌握;幸福法则:保持一颗平常心。
  •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当今社会,读书已成为人们的终生功课。在适当的年龄,须以适当的书籍陶治情操,指导人生;选择适当的图书,以适当的方法去阅读品味,方能获得智慧,提高能力。本书汇集了20世纪近百位名人的读书经验,他们之中有:指点江山的政治领袖;名震寰宇的科学巨匠;著作等身的学术泰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寻大师的成才之路;你将获得无限启迪……
  • 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自动自发意识的威力巨大,它会让每个人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并把它看得无比重要,无比在乎这件事过程中的每一步以及最终结果。带着自动自发意识去做事情的人,不仅会全力以赴,而且能够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它的结果全权负责到底。而这样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沐月玦

    重生之沐月玦

    她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但为你落泪的那一刻,我是真心的,他说,这一世我不能执你的手,只是为了修万万年的相守,缘份,就象杯具,碎了,爱的记忆,就象美玉,化为玦!这真是造化弄人呢!
  • 重生之游戏人间

    重生之游戏人间

    他奉旨泡妞,帅气阳光,腹黑幽默,追众女,戏校花.他聪明机智,本领高强,不靠家族,白手起家.他心地善良,广做慈善,最终成就霸业,走上巅峰.却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激流而退,抛弃一切名利,捐于穷苦之人.用他的话说: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后率众女四海为家,游戏人间.
  • 百世忘仙

    百世忘仙

    百世轮回,终究忘不了你的容颜。那一世,我化作一阵风,吹满世间每一个角落,只为寻找那心系的女子!那一世,我化作一颗石子,被工匠镶嵌在石桥之上,只为等候与你相遇的那一瞬间!那一世,我化作一艘小舟,来回江岸千百次,只为渡你解我相思愁!.......轮尽百世轮回只为寻找心中所爱..百世忘仙官方讨论扣扣群1群:425036456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
  • 总裁大人不要跑!

    总裁大人不要跑!

    魏铭翼,魏氏集团的总裁,身边有一个女秘书蒋欣,到公司第二天就受到了公司员工的关注,因为从未让女人靠近的魏氏总裁,竟然让蒋欣跟在身边,但蒋欣时刻对魏铭翼保持着警惕,因为她知道这个总裁不好惹,而魏铭翼不时的找蒋欣麻烦,这对欢喜冤家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针锋相对,蒋欣能否逃离魏铭翼这个恶魔的手心?
  • 错嫁阴夫

    错嫁阴夫

    阴差阳错之下,我替得急性肠胃炎动不了的姐姐和姐夫走一下婚礼仪式,没想到竟误惹了一霸道鬼夫,从此被他夜夜纠缠……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校园樱花道》

    《校园樱花道》

    脱离痛苦,灵魂交换,成了一名地球人,来到了一个世俗界。玄灵剑宗宗主,助他一臂之力,踏上世俗界的修仙之路。来吧,我不会再惧怕你!你以为你谁?都是垃圾!……手持苍茫剑,称霸世俗界!且看陌露之奇遇!
  • 水是人类的朋友

    水是人类的朋友

    本书分为“水世界”和“中华源”两篇,从大历史观角度呈现出水与人类健康的本然关系,探寻水与人类健康的故事。
  • 超级校花保镖

    超级校花保镖

    终南山中,五千隐者。林无邪是众多隐者联手培养出的绝世奇才。琴棋书画,占卜星相,医术武功,集于一身。十六岁这年,他被批准出山历练。机缘巧合,他成了校花的保镖。新的生活从此开始。他和那些校花们,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寻踪侠影

    寻踪侠影

    斗气大陆的斗气巅峰,一份回忆录,万年前的布局,一句海枯石烂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