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6400000175

第175章 使命

不远处的杨义等人把这情形看的分明,自己的主将这般****着上身带着浑身的酒气挥刀冲到河边,周大牛张大了嘴,口水都流了出来,李明礼十分敬服的道:“大帅真猛啊,不愧是北虏敬畏的杜太师。”

杨义冷哼一声,在心里骂道:“傻子。”

……

努儿哈赤半夜接到报告,当即判定明军主力来袭,这一次算是靴子从楼上落了下来,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

他召集八旗上下,除了出征的两个大贝勒和出外的总兵大臣外,各旗的旗主和中高层的将领官员都赶到了,连文职的额尔德尼等人都奉命跟着出征。

老奴心中也有一种自豪和历史感交杂的感觉,到了他这种位置,如果不是野心勃勃其实没有必要和大明反目成仇,后金在关外怎么折腾大明也没有心气理会了,不象以前的大明,女真各部谁冒头就打谁,不给女真统一的机会,在李成梁的刻意扶持下,努儿哈赤一直往兼并的路上走,这在以前是不被允许的,谁敢兼并各部,明军一定会扫荡他的部落和城寨,不给女真人壮大的机会。

到了万历三十年后,女真混一的趋势就明显了,第二次上任的李成梁都感觉到了压力,朝廷也心知肚明,后来干脆同意弃守宽甸,把宽甸六堡让给了女真人,几万百姓被迫撤离,明国在强迫百姓撤离时还杀了不少人。

到这个时候,除了叶赫,女真各部被统合在一起,如果守着自己的小国,如努儿哈赤宣称的那样只要生存,大明其实可以允许,女真人可以和大明继续贸易,可以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可努儿哈赤想要的是大明的土地和丁口,他想要的是继续壮大自己的部落,那就要把渔猎转为农耕,就需要更多的土地。

女真人一直想要辽东那辽阔的土地,几百年来他们不断迁徙,从密林深处极北之地一直到朝、鲜边境,再到大明边境,现在终于要与大明决战,最终获得大明边墙内的土地和人民。

努儿哈赤心中升起奇特的使命感,他心中最后一点畏惧和犹豫消失的无影无踪。

张瀚和李永芳等人目睹老汗率部出征,在黎明之前,八旗聚集的大军从赫图阿拉和城外的宿营地里最终聚集起来,在张瀚的眼前,超过五万人的军队川流不息的涌过,当然不全部是披甲人,其中有大量的旗丁,但不论老弱全是骑兵或骑马步兵,他们不论是十五岁的少年或是五六十岁的老者,都可以射箭,而且准头很好,只是劲力比甲兵要差的多。

所有的八旗兵丁,除了那些少年的旗丁之外,大多数人有战斗经验,这一点就比明军要强的多。

努儿哈赤集结了所有的能出动的男子,张瀚沉着脸,心中默算着人数。

八旗现在有三百多牛录,人数有多有少,每牛录从一百多丁到三四百人不等,平均值在二百来人左右,丁口在六万五千人左右。

除去已经在南路的五百多人,还有在吉林崖的一万多人,在赫图阿拉出动的全部人数在五万人左右。

西路明军三万人左右,其中战兵两万多人,八旗的战兵数字与明军其实相当,但以全旗之力拼搏,明军的人数还是处于相当的劣势。

黎明时分,张瀚和李永芳跟在队尾上路,这时前锋已经不知道走到哪儿了,只能依靠连续不断的塘马传递前方和各处的消息。

这时就能看的出来塘马的重要性,好的军队一定要有讯息畅通的意识,因为没有人可以如看电视或书籍一样对全局了然于胸,就算是已经知道结果的张瀚也不行。

队尾不过几百人,和前队拉开了一些距离,四周全部是高山和密林,影影绰绰间都似乎有人影在走动,这个时候如果是新兵的话心理压力真的很大,因为上了战场不是在玩游戏过家家,随时都有性命之忧,所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绝对是有经验的人总结出来的,最少张瀚觉得,如果不是他们从草原一路杀到辽东,恐怕这时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绝不会小,最要紧的就是人总是畏惧无知的和不了解的情况,在恐惧状态下会把未知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放大,然后出现突发情况后就很容易崩盘。

这也是将领一定要武勇和把自己形象种植在军心中的原因,大明的兵制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将领在军队中的存在感很强,坏处就是促成了杜疯子一类的纯粹的武力型的将领,因为统筹全局战略的事落在文官头上了。

天明之后,塘马回报,南路清河堡外的董鄂界也发现了明军的踪迹。

对此努儿哈赤的反应当然是置之不理,这一路的明军不会很快出现在战场上,甚至可能一直出现不了。

大军继续前行,飞速赶往萨尔浒一带。

……

在努儿哈赤和张瀚等人出发后不久,明军分成了三部份。

一部明军精锐有一万余人,在杜松的率领下渡过浑河,攻击吉林崖,以图拿下界藩城。

另一路留在浑河对岸,向萨尔浒行军。

还有一路是辎重车炮营,由参将龚念遂率领,跟随杜松部行动。

上午过后,明军开始在杜松的指挥下渡河,很快轮到了杨义等人所在的小队。

大家把衣袍和甲衣脱下,两手高高举起,在尖哨们探查好的浅水区渡河。

“冷,真冷。”

周大牛脚一下水,浑身就是猛的一激灵。

三月初一的辽东绝不是江南,就算是江南的水也肯定很冷,气温在十度以下,中午的气温也很低,河水表面寒意袭人,主要是十几天前降过雪,这使得河水更加寒冷。

“水下暖和。”杨义对众人叫道:“赶紧下水,脱了衣服站风里更冷!”

这话确实有理,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跳下水去。

果然,水包在身上,反而有了一种奇特的温暖感觉,冻的打摆子一样的周大牛也渐渐回复过来。

浑河很宽,人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条河流在上游蜿蜒流淌过来,两条河在这里汇集起来,那条是苏子河,也算是建州部的母亲河,这二百多年来建州部分成若干个小部落,依靠的就是苏子河的哺育。

走在河中,河水只到人们的腰部甚至腹部,河水也不很急,一开始的惴惴不安消失了,士兵们感觉舒服,整条河流里到处都是跋涉的明军将士,少量的家丁和骑兵们牵着战马先过,河岸对面还有两万多弟兄沿河向萨尔浒的方向去,两股军队相隔很近,界藩山谷那边已经有一些地方燃烧起来,走到快河中间时,前队派塘马回报,烧了两道女真人设下的栅栏,杀死和斩首十四级,接着杨义等人看到有塘马继续向东,应该是杜松派人回沈阳去报捷。

这时杨义感觉脚下的水流开始变的急促,他看到上游方向的水也开始变的浑浊,在杨义的左手边,也就是上方还有大量的袍泽和他们一样也举着衣物过河,一队队的光着身子的明军将士就这么毫无遮拦的在河中跋涉。

大队已经有八成左右过了河,在杨义身后很远是辎重营,有几千兵马护卫,里头有粮草,更多的是铳炮和子药,明军有大量的火器兵,辎重营有不少战车和大铳,比如大将军和二将军炮,佛郎机炮,也有大量的子药,但现在辎重营还不能过河,杜松打算轻兵攻下吉林崖,重兵摆在萨尔浒,辎重营慢慢根据战场变化再决定动向。

杨义这时无暇想太多,他叫道:“大牛,成方,明礼,走快些,不要怕扎脚了,赶紧!”

杨义在自己的小队里威望很高,在他的叫喊下,原本慢慢试探水底行走的人们开始加快脚步行进,其余的人在他们的带动下也开始走的很快。

在走到河水到膝盖处深浅时,流速更快了,河水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猛涨起来。

这时慌张的叫喊声在四处响起,整条河在涉水过河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加快了速度,已经渡过河中央的很快向河岸边跑去,刚下河不久的赶紧后退,只有留在河中央的进退失措,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是好。

杨义感觉到流速增大,河水变的异常混浊,他猛力向前,水深从膝盖处猛涨到齐腰,好在距离河岸很近,在奋力向前十几步后,终于抓住岸边枯萎的几根芦苇残枝,几脚攀上上来。

他们的衣袍被胡乱扔在岸上,人们都光着身子喘着粗气,一时没有功夫去穿上。

河中间还有好几百人,这时流速已经大到惊人的地步,不少枯枝破叶被河水冲涮下来,时不时的撞向那些挣扎的明军将士,几乎眨眼之间,河水就到达没过人头的高度,而且流速极快,在杨义等人的眼前,这些在河中的人们先是惊呼,然后就是哭叫求救,但这样的流速和河水的温度陡然变凉,就算水性再高的人也不敢下水,再说这么多人,下水能救得上谁?

同类推荐
  • 我为夏桀

    我为夏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揭开层层迷纱,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同于史书的话题。谁真?谁假?臭名昭著的桀,也许并非传说中那般荒淫无度,也许并非史官书写的残暴凶恶?换了胜利者,历史就得改写!
  • 焚阙

    焚阙

    十年前的一场大火将长安城外的别院焚毁,无数把刀刃于大火之中刺向别院深处,苍山外有人看着那场大火,发誓要折断那些刺向别院的刀刃。十年后,有人从城外而来,揭露那些藏在黑暗里的不为人知的秘辛。上北国,下江南且看他如何搅动这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
  • 五代之再创盛世

    五代之再创盛世

    五代十国,这个中华历史上最为混乱惨烈的时期,朝代更迭犹如昙花一现。军阀间的激烈混战,使得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乱世要想活下去,何其难?二十年前他来到这里,想的是怎样可以活着?所以他竭尽全力,不择手段。求的只是有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二十年后他还在这里,想的却是如何让黎民百姓更好的活着?面对偌大的江山,汉高祖那首《大风歌》成了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应从什么地方入手?冯立鳌同志的《博弈春秋人物正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该书以前771年周室“骊山之乱”后的平王东迁为分析的起点,其时,周王朝的统治力严重衰落,齐桓、晋文、楚庄等七八个政治集团相继崛起,各诸侯国争相发展自己的力量,华夏族的整个天下呈现出剧烈动荡的局面,文化的一统局面也随之破碎,代之而起的是群星灿烂、异彩纷呈的壮丽景观。
  • 回到大秦只为商鞅

    回到大秦只为商鞅

    本作品是以穿越的形式重现商鞅变法的历史过程。文中戏言爱情、战争、变法、人性。主人公为法律学院的女生,在图书馆看书途中,偶然打开一本馆藏版《商君书》被带回先秦时代,遇到商鞅。并以现代的法律思想引导商鞅,陪伴他走过漫长的征程,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实施变法。最后两人相恋,但因知道历史无法改变,促成商鞅与秦孝公妹妹的婚姻,自己默默守候。最后在商鞅车裂之时,因巨大的痛苦自殒穿越时空回到图书馆。书架对面站着的竟然是少年商鞅的摸样。故事中有法学生对于法律的崇拜,也有对商鞅变法的想象。
热门推荐
  • 宦海风云

    宦海风云

    自信天道酬勤,不甘命运摆布,咬牙誓将困难揉碎!军人出身的国企员工秦天一,在单位努力工作数年,未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关照,总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他立志要改变现状。因为抓住一次升职机遇,开始在官场中驰聘,并奉承做官如同做人,而做人最重要的要懂得低调处事,才能左右逢源,扶摇直上,游刃有余……看宦海风云,暧昧把舵,你争我夺,但我却云淡风轻,进退自如。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12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12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 当恶魔遇到黑道少女时

    当恶魔遇到黑道少女时

    三个黑道的美少女,碰上了三个性格不同的公子哥,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还有,她们的身份又会招惹到什么事情呢?她们的身世是个谜团,这个谜团是否能够解开呢?她们的初恋美妙有遗憾,她们初恋的人,又会和三公子闹出什么样的故事?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夜落风云起

    夜落风云起

    向上,向着阳光。朝着天空的方向,就算生长在最卑微的土地。也要勇于保持最昂然的姿态
  • 豪门霸爱:厉少,来追呀

    豪门霸爱:厉少,来追呀

    “厉少!洛小姐把您一千万的合约弄毁了!”“随她。”“厉少!洛小姐说您这里百依百顺她呆腻了要出去看看!”“备专机。”“厉少!洛小姐要逃走,说您女朋友怀了您的孩子她很不满意!”“拦下!”厉夜辰立刻起身,一溜烟的追了出去。洛笙歌浅笑,却很讽刺:“你爱的,本就不是我,何必装的这么真呢?”“好,那就不装了,咱们这就做成真的。”三天三夜后,厉夜辰咂咂嘴,意犹未尽:“虽然只有六次,少说也有上百亿种子,不知道会有几颗发芽呢……”
  • 圣瞑

    圣瞑

    远古诸圣贤已消失,新神交替了旧神,大陆已不复从前的繁盛,而在这个时代风云又再起,天地又将改变………………
  • 巫神珠

    巫神珠

    世事无常,成仁成魔,一念之间,因爱?因恨?这些都不是让他疯狂的缘由,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只因自己的那份执着,那份不甘,让他站在世人的对立面。一生孤独,无怨无悔。入世莫执世事本事水中月看破人得自由,遇情休痴人情原如镜中影莫入心转安宁。世间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人有情,怎能做到?*************************书友qq群:198881817
  • 凤傲红尘
  • 仙魔变

    仙魔变

    六十年前,一个中年大叔带着一条长得像癞皮狗一样的麒麟和一头长得像鸭子一样的鸳鸯第一次走入了中州皇城。那一年,这个中年大叔穿过了山海主脉,穿过了四季平原,走进了青鸾学院。六十年后,林夕坐着一辆破旧的马车,从鹿林镇穿过半个云秦帝国,一路向北,行向青鸾学院…这是一个有关帝国和荣耀,有关忠贞和背叛,有关青春和热血,有关一个怀着与众不同目光的少年,有关一个强大的修行学院的故事。